专治各种“怎么办”
文 | 李雪
01
孩子总喜欢打扰他人,为什么?
有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会缺乏界限,经常不管不顾地就去打扰别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观察到,有些家长太想亲近孩子的时候,就会一把搂过来,而不管孩子处在什么状态。这样的关系模式就会让孩子在关系中缺少觉知。
如果想要主动接近孩子,那么先观察一下孩子的状态,慢一点。比如,孩子可能正在专心玩自己的玩具,妈妈不要一把就冲过去打扰他/她,而是顺着孩子的能量加入进去一起玩,或者去问问孩子:诶~愿不愿意跟妈妈一起^_^?
让孩子有一个反应的过程,自然地关注到你,这样再建立关系。
02
孩子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一个网友的分享:两岁的孩子,特别喜欢把茶几上的东西都扔到地上。爷爷奶奶在的时候总是制止他。我跟李雪学的“界限”的概念,决定给孩子全然的自由。
正好过年,爷爷奶奶也离开了,我就让孩子自由地扔。当然,贵重易碎的东西我肯定也不会放在茶几上。结果,过年半个月回来,爷爷奶奶特别吃惊,他们发现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比如,吃锅巴,不再是以前那样一抓一把撒一地,而是一块一块地拿。喝水呢,他也会稳稳地从桌子上拿起自己的水杯,喝完了再小心地放回去。
这些变化都是孩子在得到自由之后,自己发育出来的心智水平。
03
夫妻有冲突,让不让孩子知道?
有的爸妈,担心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响到孩子,从而刻意地在孩子面前假装和谐。而事实上孩子什么都知道,他/她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父母之间的冲突。
如果父母表面上不承认、刻意隐瞒,这会造成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让孩子总是惴惴不安,甚至无意识地卷进冲突。
所以父母可以诚实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之间确实有矛盾,但那个与你无关。这是爸妈自己的人生,我们会负责。
父母之间发生冲突,千万不要把冲突的细节倾诉给孩子。比如“谁谁谁做了什么错事,谁谁对不起我…” 这会给孩子身上加注本不属于他的沉重负担,给孩子的未来造成很多痛苦麻烦。
04
孩子撒谎,怎么办?
有网友提问:女儿在厕所玩马桶放水,结果导致水一直流。我问她“是不是你弄的”,她就是不承认,这是四岁的她第一次撒谎。我该怎么办?
当你发现水一直流,为什么不是简单地去解决问题,教孩子把马桶的水如何关上就好了。当你给自己“加戏”,去明知故问地逼问孩子“是不是你弄的”,这里面就含有对错的评判、含有压力,孩子迫于恐惧,自然就会撒谎。所以说,撒谎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在父母那里感受到敌意和评判的结果。
关系,不仅是亲子关系,其实什么关系都是一样的,遇到事情解决问题就好了,不要去加对错评判的戏。
孩子不需要被大人指出是非对错,他需要自己的感受被确认,同时也需要了解大人的感受。当真实的感受流动起来,自然能够彼此尊重,彼此呵护。
我小时候有一次把别人做裤子的面料给剪坏了,其实我并不是想要有意地做坏事,我只是想去体验一下剪子剪东西的感觉。然后对方告诉我“这个是我要做裤子的面料,不能剪”,那我就会马上停止这个行为。
假如,当时我被人评判“你这个孩子就是想破坏别人的东西”,那么我的活力、热情和探索欲就会被恐惧的牢笼所困住,我会觉得自己很坏,就会担心自己做错一点事就会被评判、被抛弃。
05
孩子不要上幼儿园!怎么办?
有的妈妈会很困惑:孩子早上哭闹着说不要去幼儿园,可是真去了幼儿园,他/她又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所以很疑惑,他/她到底是想去幼儿园还是不想去?
其实小孩子尚且不能够像成人一样准确地区分什么是感受、什么是最终的现实决定。当孩子哭闹的着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他其实只是想表达那一刻的感受。这种感受有可能是不想跟妈妈分离,有可能是某一个前几天压抑的情绪没有表达。
其实妈妈不需要着急,只需要去确认孩子的感受,去表示愿意倾听和理解他。那么,这股情绪被释放了,孩子就会主动要求去上幼儿园啦。
同时特别需要父母留意的是,孩子抗拒幼儿园,有可能是孩子在幼儿园遭受了精神暴力甚至肉体虐待,孩子被老师恐吓所以无法讲出细节。
06
孩子闹觉,不肯入睡怎么办?
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分明已经困了,却哭闹不肯入睡。
在排除生理原因的前提下,如果孩子总是闹着不肯入睡,那是因为,孩子没有感受到安定平稳的感觉。可能父母自身处在焦虑中或者人在心不在,孩子感觉跟妈妈失去了那种临在的链接感,自然就会很不安,哭闹不肯入睡。
那这个时候很多大人做的事情会是摇晃着孩子或者抱着孩子走,结果搞得精疲力竭。其实,妈妈只需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回归到当下,然后抱着孩子或者握着孩子的手,轻柔地告诉孩子,妈妈在这里,妈妈陪着你。不要去改变孩子的哭泣,孩子自然能够入睡了。
07
孩子撒泼打滚无理取闹,怎么办?
有的父母问:我的孩子经常撒泼打滚无理取闹威胁父母,我该怎么办?
答案就是:先处理好自己。
孩子一旦和你想象中不一样,你就给孩子贴上这么多负面的标签,孩子不闹情绪才怪。先觉知到自己的评判,放下评判,单纯地去观察孩子,感受孩子,倾听孩子,你就会了解孩子这些“问题行为”背后的痛苦是什么。
有可能是孩子的一个欲望没有被满足,有可能是孩子的一个恐惧没有被抚慰。就算你搞不清他/她为什么痛苦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不去评判孩子,只是陪着他,允许他的情绪。
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从情绪中走出来。
08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感觉是,一个人可以完整地体验一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天然就能够完整体验一件事情,痛苦来自于父母的控制评判干扰。对于成年人来说,父母的控制评判已经内化成剧情,自动运行来干扰自己完整顺畅的体验,甚至是或者彻底陷入剧情去演戏,早忘记了初心。
比如生孩子之初,只盼望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可是随着孩子长大,初心早忘记了,跟孩子睡眠作斗争,如厕做斗争,吃饭做斗争,玩手机做斗争,写作业做斗争,好像生孩子就为了当作敌人去战斗,彻底被剧情控制洗脑,失去了人性,忘记了初心——每个人都渴望被允许,渴望以我本来的样子被爱。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李方
插图 | 马克·阿里安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