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容易被霸凌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4-04-01



文 | 李雪



#河北邯郸通报初中生被杀害案# 我强烈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少年儿童犯罪应跟成年人犯罪付出同等代价,年龄小不可以成为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而未成年罪犯的监护人,应对孩子犯罪行为所产生后果,负有无限连带的民事赔偿责任。


从心理学上讲,反社会人格是在被抚养者恶劣对待形成的,尤其是婴幼儿期,使得其关于同理心的脑神经回路没有正常发育,对别人的痛苦没有感受能力,甚至在施虐中才能得到快感 —— 通过虐待别人,把自己婴幼儿时期被恶劣对待的痛苦感受,施加到别人身上,获得权力的快感。


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并不会因为被免于刑罚的宽容对待而消失,反而会成为对他未来继续犯罪的鼓励。事实上,几乎所有恶性反社会罪犯,在儿童期、青春期都有过恶意侵害他人或者小动物的行为,并且这些犯罪行为通常会一步步升级。对儿童罪犯进行监禁,是对整个社会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


把儿童罪犯关进监狱之后,我们才可能探讨如何对待儿童罪犯、如何治疗儿童反社会人格。放任儿童罪犯继续生活在使得他长成反社会的家庭环境中,最大的可能是继续犯罪,让更多无辜的人惨遭其毒手。


请大家转发呼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欺辱和霸凌。


孩子被霸凌,最应该及时发现并保护孩子的人是父母。霸凌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孩子肯定表示过“不想上学,害怕”等等情绪,然而家长只希望孩子正常上学,直到悲剧发生。


评论里有人对“家长是第一监护责任人”这一点特别愤怒,可能这种人想的是:我生的孩子送去学校,就不是我的责任了。学校老师社会都欠我的,都应该替我完成一切监护责任。 


有这样的家长,孩子最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一个孩子长期在学校被霸凌,一定是因为先在家被父母霸凌。父母看不见孩子,不信任孩子,不保护孩子,孩子才会在学校遭受霸凌。


孩子跟父母说老师欺负自己。父母说,老师严厉点是为你好,你不要不知好歹;

孩子说被同学欺负,害怕上学。父母说,你就是不想好好学习所以找借口,别人怎么专门欺负你不欺负别人?;

孩子说我痛苦想死,我不想再上学了。父母说,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

长此以往,孩子再也不想跟父母说什么。


孩子被霸凌致死,或者自杀,父母当然非常伤心和愤怒,但当他们对媒体表示自己平日里是多么关心爱护孩子,那倒不用信。


我们无意批评被欺凌孩子的家长,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疼痛,但是任何一个家长,都可以从这些让人愤怒的事情中多一些思考,从而尽可能地保护孩子,保护整个社会的和谐。


这篇旧文,再次和各位父母共勉。



原文《如何让孩子远离霸凌和性侵



校园霸凌、来自老师的性侵丑闻屡见不鲜,让为人父母者忧心忡忡。校园霸凌、性侵作恶者选择谁下手,绝大多数情况下有迹可循。当孩子的人格力量足以建立心理边界,基本能免遭侵害。


今天这篇文章会有些长,我们从给侵害者做心理画像开始,分析内在动机,解读怎样的人格结构更容易成为受害对象,以及父母如何养育,能够保护孩子远离侵害。



01



霸凌、性侵孩子的人,是什么心理动机?



霸凌者的内心,都有这样一个童年关系模式:强大的可以欺负弱小的,弱小的就应该去死。


每个孩子最初面对父母,都是弱小的,而父母则是掌控自己命运的强者。正常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是强者支持抚慰弱者,强者帮助弱者成长,而某些病态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是强者就可以控制、强迫、欺凌弱者。童年被父母欺凌,这痛苦绝望的创伤记忆,埋藏在孩子潜意识中,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


藏着“炸弹”的孩子,非常恐惧自己成为弱者,因为在自己家庭中弱者不会得到帮助和同情,弱就意味着绝望、无助和被凌辱。对成为弱者的恐惧会驱使孩子不断想要把弱者的感觉扔到别人身上,然后通过霸凌别人,强化“我是强者“的自我感觉,获得虚幻的安全感、掌控感,和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


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外国妈妈因为女儿欺凌患癌同学,为表示惩戒而强行给女儿剃头。视频中女儿惊恐大叫,妈妈硬是强按着孩子把头发剃光。妈妈把孩子强行按住剃头,孩子则把患癌同学投射成弱者来欺凌,这视频很经典的呈现了内在关系模式的轮回:强大的可以欺凌弱小的,弱小的没有反抗之力。


所以说,霸凌者的内在其实极度懦弱,就是我们常说的“怂”,一旦无法成功地将弱者投射给别人,自己就立刻怂了。也就是说,当对方呈现出,我就不怕你,我比你还狠,霸凌者立刻会像老鼠一样灰溜溜逃掉


当遭遇霸凌,老师或者家长试图和稀泥,让被侵害的人宽容谅解,都是在鼓励霸凌者继续施暴。在霸凌者眼中,宽容等于软弱,等于欢迎我欺辱你。必须让霸凌者看到,家长和老师,都有坚定的立场,绝不姑息容忍这种行为,没有人是软弱可欺的,霸凌者才能收手。


性侵孩子的成年人,内在动机会复杂一些,整体上跟霸凌者同一个模式。他们通常是生活中的Loser,极度自卑,通过性侵弱小的孩子追求绝对的掌控欲、权力欲,吸食“我很有力量”的幻觉。



02



霸凌和性侵者,如何选择受害人?



① 特别不镇定的孩子,容易被霸凌


选择霸凌对象,通常不是一步到位,也就是说,极少会第一次侵害就下狠手,而是一步步的试探,确认对方害怕自己,面对自己是弱者。比如,最开始的试探性侵害行为,可能是取个羞辱性的外号,嘲笑对方的行为体貌,如果被侵害一方表现得非常不镇定:比如气急败坏、过度恐慌、过度愤怒等情绪反应,霸凌者会感到非常得意,享受到霸凌的快感:你看,这个家伙被我吓到啦,哈哈。然后进一步加大侵害力度。


因为不淡定的、过度的情绪反应,是弱者的表现,就好比一头狮子靠近羚羊,羚羊肯定很不淡定。


面对霸凌,我不怕你,我也不允许你这样对我。如果你敢下狠手,我会比你更狠。即使体能上我确实打不过你,我也会找到能支持我的人,比如老师、家长或者朋友,绝不善罢甘休。有这种姿态和底气的孩子,霸凌者通常不会去惹。



② 总被父母要求听话的孩子,更容易被性侵


性侵孩子的老师,选择下手的对象,通常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或者虽然在身边,但是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比如孩子有了什么异常,例如伤心、恐惧,父母经常视而不见,觉得孩子被老师教训教训是应该的,没什么大不了。这样的孩子内心没有得到父母爱和支持的底气,很容易被恐吓住,不敢告诉别人。而那种底气十足的孩子,老师则怕事情败露,不敢下手。


对孩子的性侵,大部分来自孩子熟悉的人,而且经常是持续性的,直到孩子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加身体问题比如阴道溃烂流血,或者性侵者败露,父母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也被性侵。


为何孩子能够被侵害者的恐吓控制住,长期忍受被侵害而不敢告诉别人?这样的孩子,从小深植在潜意识的防御机制是:我听话才能存活,才能免遭痛苦。也就是说,父母(或者主要养育者)养育孩子的方式是:你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否则父母就不爱你了,甚至惩罚你。比如孩子伤心大哭,父母说:不许哭,否则我把你扔门外,你再敢哭,我更狠地打你,打到你听话不哭为止。


这样孩子学会的生存策略是:我若想要避免被更加恶劣地对待,我就要听话,听强者的话。被这种策略捆绑住的孩子,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现实是,如果孩子反抗,不听性侵者的话,勇敢告诉父母或者老师,这样能够避免自己进一步被侵害。但是形成听话这种自我保护策略的孩子,会丧失现实检验能力,谁威胁他,他就听谁的话。


可以说,性侵者、霸凌者跟孩子形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内在的父母”跟“内在的小孩”关系模式的再现。



03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首先,父母不要霸凌自家孩子。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遭受校园暴力,那些去霸凌别人、侵犯别人的人,下手不是没有选择性的,他们选择下手的都是心理能量弱的孩子,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在家里也经常被父母侵犯界限。


如果父母在家里尊重孩子的界限,孩子的主体性就会非常强,这样的人会自带“强”的气场,在学校里、社会里都不会被那些变态选择为下手对象。


所以,想要保护你的孩子不受校园霸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里不去霸凌你的孩子。尊重孩子的边界,他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父母的情绪父母自己处理,不去说成“因为你今天做得不好,才让我有情绪”,因为这就是一种情感霸凌呀。


“被父母爱的孩子不会遭遇霸凌”,真相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遭遇了霸凌,其实根本的解药还是在家庭里。在家庭里,你能否透过这个事情去反思,为什么孩子的心理能量这么弱,我们平时是如何侵犯界限削弱他的能量的。


然后,从此去学习做一个有界限的父母,这是对孩子真正的创伤修复。



04



如何保护孩子远离性侵?



① 保护孩子的天然感受力,不要混淆爱和侵犯


大人经常用一些侵犯孩子身体界限的方式接近孩子,比如来家里串门的叔叔,突然抱起孩子用胡子扎,孩子感到害怕和难受,试图推开,父母却劝说:没事儿,叔叔喜欢你,跟你玩呢。


孩子的原始感受是身体界限被侵犯,而父母却告诉孩子,这是叔叔在表达喜爱,是好意,你应该接受。那么孩子天然的感受力被破坏了,未来遇到一些霸凌前兆:比如突然被推一下,揪下头发,然后对方嘻嘻哈哈走开。


孩子的脑子里很可能浮现内在父母的声音:他没有恶意,他想要亲近我,我不应该生气。这等于变相鼓励霸凌,将自己处在没有尊严,可以被欺辱的地位。而感受力没有被破坏的孩子,会严肃拒绝这种侵犯自己身体界限的行为,制止霸凌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保护孩子的天然感受力,尊重孩子的身体界限,需要父母平时留意观察孩子。比如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专心玩游戏,这个时候你可能很想要拥抱孩子,那么不要直接一把抱起,这对孩子是种打扰和侵犯的能量。



② 无论孩子跟你说什么,学会不评判地倾听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对自己不敞开心,啥话都不跟父母说,问也问不出。孩子天然渴望跟父母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如果孩子对父母封闭,说明敞开的时候他受伤了。


比如女儿跟父母说,班里好几个男生喜欢我呢。父母立刻焦虑担心,开启教育模式:小小年纪,要专心学习,不要被这些事情分神,你得注意保护好自己…本来孩子想要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被这样评价,当然关上心门,闭嘴为妙。如此下去,如果有一天,女儿真的在关系里受委屈被侵扰,自然也不会告诉父母。


聪明的父母,首先学会闭嘴,单纯地倾听,保持跟孩子之间开放的交流通道。即使有担心有焦虑,不要立刻转化成行动,去评价、教育孩子。而是继续观察,只要孩子活得开心,没有被伤害被侵犯,少男少女之间萌动的爱恋不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流动吗,这些会内化成孩子人格中幸福美好的力量。


不被父母评价的孩子,能够保持自己天然的感受力,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说法所左右,有自己的主张,同时他也不会去评判别人招惹是非。这样的孩子,几乎不会被性侵者霸凌者选为下手对象。


很多父母在微博上留言说,自己践行爱和自由的养育方式,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痛快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评价孩子,不教育孩子。结果养育出来的孩子活力四射,在同学中大受欢迎,对于那些经常欺辱、评价别人的同学,则是既不对抗也不接近,不会让自己陷入不舒服的关系里。这样的孩子,哪里可能被同学霸凌被老师性侵。



③ 被父母痛快满足的孩子,不会轻易为诱惑所动


有个妈妈一向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能力范围内,都痛快满足孩子。一次自己孩子跟一群孩子玩,妈妈看到有个老爷爷接近他们说:走,到我们家玩去,我家有巧克力、薯片、可乐…随便吃随便喝。妈妈观察这帮孩子,有的孩子眼睛都直了,很犹豫要不要跟老爷爷走,而自己的孩子则很清晰的说:我不去你家,我家里什么零食都有,我要吃啥妈妈都会买给我。


看到自己孩子这么淡定,妈妈放心了,而那些听到零食两个字眼睛就发直的孩子,这个妈妈也了解,都是平时被父母严格限制零食的孩子。这些孩子到自己家玩的时候,无法专心玩玩具,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能多吃一些零食;而自己孩子则对零食兴趣不大,吃一点点就够了,专心研究怎么把玩具玩出新花样来。


对于孩子来说,零食不只是满足生理需求的食物,更象征着爱,象征着父母是否愿意痛快满足自己。零食被无限满足的孩子,孩子确认自己配得到、能得到,确认了这份满足感,也就对零食兴趣不大,很难被诱惑。


长期遭受性侵的孩子,经常是被威胁恐吓的同时,外加一些零钱零食诱惑。平时很少得到这些的孩子,自然更容易被欺骗。


我们经常评价一些女孩子不矜持,男人稍微给点小恩小惠就感动得不行,很容易献身。其实哪个女人不渴望被珍视呢,可是如果父母很不愿意满足自己,她没体验过什么是充分地被爱被珍视,只要男人稍微花言巧语的满足自己,就以为对方很爱自己,然后无以为报,只有献身。


总之,被爱灌注的孩子,自然生长不被评判的孩子,天然的就会去创造温暖有爱的关系,远离可能伤害自己的人。所以,为人父母,婴幼儿期看好孩子的安全,给孩子满满的爱,等他上学了,不用太担心焦虑,他自然会给自己创造安全舒适的关系圈。




05



写给已经成年的你



对于那些小时候因为父母疏于爱护而遭受过霸凌或性侵的痛苦、如今已经成年或者做了父母的人,我想对你们说:昨天发射的子弹无法打中今天的我,童年父母对我做的事情,也无法穿越时空伤到今天的我。

让今天的自己感受到痛苦的,只能是今天正在发生剧情幻想。


(幻想是反现实的,不符合客观物理现实的想法就是自恋幻想。所有烦恼都来自自恋幻想,诸如:妄图去掌控别人的情绪感受,妄想改变现实,妄想操控未来等等。)


这些剧情幻想,是在童年形成的,是童年父母逾越边界的言行,给孩子植入自恋幻想。这些自恋幻想,在被识破之前,就像电脑的木马程序一直在后台耗能运行,甚至成为有些人的主要驱动程序。

所以说,童年创伤并不能伤害人,伤害人的是当前依然在运行的,形成于童年的剧情幻想。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剧情幻想,重新回到现实,活在当下,那么效果等同于,童年创伤并没有发生过。


延展一点说,这一点也很符合量子力学的实验:当下对量子的观察,能够决定量子的过去。

所以,幸福的唯一必要条件,是从幻想回到现实,活在当下。

用比昂的话说:无欲无忆,终极现实


愿这个世界没有欺辱。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李方

插图 | Chaymaa Sobhy     


视频号“李雪爱与自由”持续更新中,欢迎订阅



这款国产金线刺绣面料,是根据意大利原版面料复刻的,找了好几个厂家,都说国内的技术做不到一模一样,最后做了一些妥协改变,跟原版大概有七成相似。

国内技术目前做不到跟原版一样100%真丝的金线面料。所以金线面料成分是30%真丝70%涤纶,黑色面则是纯真丝缎。两面皆可穿。


国产面料的优点是性价比高,而且非常耐磨。我穿着它背着竹筐,一点不勾丝。猫爪伺候也都不怕。


金线提花大氅,是对大气场和奢华格调的精准诠释。门襟的不对称设计,弧形门襟和直角型门襟,皆可扣在前面。黑色和金色刺绣面,两面皆可穿,袖口可以略微卷起一点。


金光闪闪的丝线交织在深灰色真丝底布上,绚烂浮华。


这件金线真丝提花外套,是我最得意,也是最费力的设计。弯刀袖是中国古典美设计,廓形建筑感的衣身,又充满现代感。我很开心把中式古典美和放荡不羁的欧式建筑线条感奇妙的融合在一件衣服上,妥妥的秀场范儿。


买家评:


衣襟一面方一面圆,哪面放在前面都可以,袖子也是,不同视角看是不同的。视觉上的几何魔术,令人玩味。


衣襟扣上是中式古典味,随意敞开是不羁随性的现代感。面料不是很闪耀的金色,低调的张扬,绣线织出素描感的写意花卉,朦朦胧胧,并不真切。追忆似水年华一般,浮华如梦。这种奢华与不规则会让人想到巴洛克风格,也想到时代座右铭:carpediem (把握今天)


洗涤方式:冷水轻柔手洗,请勿干洗。不要浸泡,不要大力揉搓。


扫码即可带回家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心理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