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期间如何防止过胖?室外空旷无人处是否需要戴口罩?

山大研究生 山大研究生 2022-05-19

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线上科普第三期

   亲爱的SDUers,本次线上科普视频,我们邀请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德东专家、山东大学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曲彦教授为我们分享关于疫情防控的看法和见解。


   此外,小编还根据疫情的变化情况和大家普遍聚焦的问题给出了答案,快来了解一下吧。

一、短视频科普



第十讲






专家提示:

1.专家建议信息获取途径:医师报、呼吸界、中国医学论坛报、丁香园。

2.不建议从非专业微信公众号及聊天截图获取信息。





第十一讲






专家提示:

1.病毒在活的细胞内才能繁殖,在体外处于休眠状态,侵入体内才可致病。

2.干燥的环境中新冠病毒可存活48小时。

3.20摄氏度40%—50%湿度可以存活5天。

4.参照相似度85%的SARS病毒,在体外可存活2-30天。

5.无接触史,仅有低热或不发热、轻度的咳嗽、流涕、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可暂时居家隔离观察。









扫码关注我们

“本次活动推出的所有疫情防控知识线上科普视频都将在《百微山大》战疫特辑视频中呈现,所有问答都将汇总在齐鲁医学院学生处《有问有答》栏目,广大师生医务员工都可以通过扫码浏览观看。”

二、热点问题解答

01


医务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回家,会不会携带病毒从而传播?



   医护人员即使在隔离病房接触患者,会严格按要求,经科学防护才进入病房开展工作,会经过正确的消毒防护措施和院感防护措施。他们离开病房和医院时,不会携带病毒,请大家放心。医护人员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希望他们都能被尊重被善待。(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2


从患者逛过的商场回来是否就是密切接触者?



   仅仅依据“从患者逛过的商场回来”还无法确定是否为密切接触者,判断是否为密切接触者重点有两方面:一是要近距离地密切接触,二是没有做有效防护。具体调查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会做出综合判定。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仍然是防护重点。(来源:人民日报)



03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是否具有传染性以及是否会再次感染?



   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 1 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康复病人在一定时间内体内会产生保护性综合抗体,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次感染,但从长时间来看,不排除病毒类型变异或者再次感染同样类型的病毒的可能;患者治愈后是健康的,与他们接触一般不会被传染,但最好治愈后居家隔离14天。(来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人民日报)



04


家中有慢阻肺患者,最近呼吸困难加重,是否就是感染了新冠肺炎?



   慢阻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家中,有多种情况,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新冠肺炎。

   慢阻肺本身的急性加重,通常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的快速恶化,如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加剧、痰量较多、痰液呈脓性等。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如果在发病前14天内曾到过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或曾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为了预防急性加重,疫情期间切记不能随便停药。一旦出现症状加重,规范用药也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快速恶化,应务必立即就医。



05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是否一定是被感染了?



   有以上症状无法确定是否被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标准在湖北省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但都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流行病学史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有聚集性发病。如果有上述情况并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来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



06


疫情期间应如何进行食材的采购与储备?



蔬菜选择要新鲜,深色绿菜最优先;

蛋类易存适储备,配方奶粉乳类换;

黄豆绿豆不可缺,坚果耐存别忘选;

冰箱生熟要分储,果蔬鱼肉类分栏;

上熟下生密封储,定期清理不过满。

(来源:《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营养膳食指导(漫画版)》 中国营养学会联合有来医生、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07


疫情期间如何防止过胖?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对人们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努力:

    一是要尽可能的坚持充足的身体活动。如果条件有限,不能到室外、公园、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去健身,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要创造性的在家多活动,比如原地走路、原地跑步、原地跳绳,做健身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在活动强度上,要达到能够使心跳呼吸加快、能够出汗等中高强度水平;在活动时间上,每天累计一定要超过1个小时。

   二是在保证充足睡眠前提下,要控制静态行为。不要整天坐着、躺着、靠着,可以按照上学安排作息时间,每坐1个小时要站起来活动一会儿。

   三是对于超重肥胖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和减少食量,如适当减少主食、或控制油炸和甜食等能量密度高的食物,适当增加高强度活动时间,但目前不要刻意减重。

   四是要经常测量身高、体重,以及腰围,掌握判断标准,做到健康体重、心中有数。(来源:中国营养与健康)



08


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粪口传播吗?什么是粪口传播?日常怎么预防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呢?



    粪口传播是指细菌、病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包括食物、水,手等,然后病原体就会“病从口入”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

    日常预防粪口传播:(1)对于公众,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要洗手;(2)水果、蔬菜食用前要清洗干净;(3)不要生食,蔬菜、肉类应该炒熟吃,水果最好削皮,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刀具等应该分开,并及时洗手;(4)建议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2月13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宣布其团队在P3实验室中从一例重症感染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出了活的冠状病毒,国家卫健委专家回应,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病毒并不意味着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从确诊病例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提示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该病毒能不能通过污染食物或水而引起感染或传播,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源: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09


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以及管理流程?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10


室外空旷无人处,如无人的操场、山顶等是否需要戴口罩?



   当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在建筑工地、野外郊游等室外环境工作或活动的人员,如人员不密集,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职业防护例外)。但参加演唱会、大型赛事等集会的人员,在商业街等室外公共场所可能与他人密切接触的人员,交警、公路稽查等执法人员,公交车站引导员等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有关人员应该佩戴口罩。(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1


公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尽的法律义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2.0)



12


面对疫情如何保持稳定的心态?



   应对压力:在危机情况下,感到悲伤、紧张、不安、困惑、害怕或暴躁都是正常的。与信任的人聊一聊会有帮助。多与你的家人和朋友交流。

获取真实信息:收集有助于你准确判断风险的信息,以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参考可以信任的消息来源,如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或国家、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发布的消息。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本期问答内容由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学生志愿服务团梳理汇总,山东大学马伟教授、赵长峰副教授和杨平副教授审核。


欢迎一校三地师生医务员工和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发送邮件到yqwyw@sdu.edu.cn邮箱,将您的思考与疑问及时告知,我们将会用专家团的专业、志愿服务团的温暖、各单位协同与每一位山大人共同面对、科学防疫。


山大研究生

sdu-grad


编辑/排版:陶瑞

栏目值班主理:杨晓露

文字来源:齐鲁医学院

部分素材来源:百微山大、山东大学、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

题文/责编:韩笑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