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任慈 | 研·毕业谈
又是一年毕业季,送别的时刻,让我们听听那些即将告别研究生生涯的学子的心得。从今天开始,我们定期推出2020文化育人毕业季【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系列,从他们的科研之路和校园故事中获得思考和感悟,以榜样为明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第一节:任慈其人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任慈,2017级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硕士,师从马伟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会议收录论文2篇,以其他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会议,会议论文获“第五届全国分子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二等奖。曾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学院团委副书记(兼职)、学校研究生团工委副书记等职务。荣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第二节:导师故事
言传身教——“研”传“心”教
导师与任慈所在课题组合照
“言传身教是我对导师最深刻的印象”,提起导师马伟教授时,任慈如是说到。
在科研上马伟教授耐心“言传”,“从细致严谨地修改论文,到帮助我理顺研究思路和方向,再到带我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指导我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科研设计,马伟教授教我知识带我成长。”总体来讲,在科研方面,马伟教授对任慈是“放养”式的管理,鼓励任慈不断去尝试和探索,不限制他的科研思路,但在任慈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马伟教授也总是有问必答,于关键之处一点拨,便使科研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任慈说很喜欢导师的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传道受业,为他解疑答惑,也给了他充分的成长空间。
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马伟教授以行“身教”。“凡是不出差的日子里,我总能发现我的导师清晨7:30就出现在了办公室。说来惭愧,他抵达办公室的时间可能更早,因为我一般最早到科室就7:30,所以时间观察上大概率存在误差”,马伟教授勤勉敬业的师者风范感染着任慈。马伟教授除了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还在学院担任行政职务,分管一部分研究生学生工作,因此他事务繁多,经常会有教师和研究生前来咨询、签字、盖章、议事等,办公室的门时常被敲响。就在这种事务繁忙、十分不利于精神集中的环境中,马伟教授却能时刻保持耐心,从来没有对学生表现出过一次不耐烦,也从来没有因为事情太多太杂而漏掉一件重要的事,不论是课题进展、学生论文、行政事务还是其他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这样的耐心、严谨和细致是任慈学习的方向和追求。
在导师的指导下,任慈经历了较为完整的科研过程,初步建立起了科研思维,学到了知识收获了成长,对老师的辛苦付出他内心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第三节:科研心路
科研路艰,砺而弥坚
任慈参加国际论坛
“科研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研究目的,一念及此,思路就变得清晰起来,就像沙漠中找到了指南针,深林里望见了北斗星”。和众多同学一样,任慈的科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既有科学知识方面的困难,比如知识储备不足,对研究方法生疏,对统计分析方法不理解等;也有交流沟通方面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与合作单位的对接方面,比如与合作单位联系不上,合作单位出现内部交接等突发状况,担心自己是否足够礼貌、联系是否及时等。
恰恰是这些困难锻炼了任慈的思维,帮助他形成了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模式——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模式。独特的思维模式的形成与任慈的一段科研故事有关:“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恰逢导师的课题刚刚启动,于是我开始正式承担课题组的科研任务,尝试进行科研设计。当时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写了一份完整的科研流程,之后在与合作单位进行讨论时,科研设计被从第一个字枪毙到最后一个字,总结起来就是:思路不清晰,言外之意:这是什么?”
任慈参加国际研讨会
初试科研便遇到这种情况让任慈一度有些怀疑人生,随即导师把任慈送到了广州去参加培训学习。“在广州接受培训的一周时间里,每当我提出一个科研问题,总是会被反问:你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被问的次数多了之后,我逐渐意识到科研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研究目的,一念及此,思路就变得清晰起来,就像沙漠中找到了指南针,深林里望见了北斗星”,功夫不负有心人,培训结束后他顺利交出了一份“不那么完善但至少能看”的答卷,但这次培训他最大的收获还是培养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提起自己不断钻研磨砺才形成的思维方式,他还有更深刻的解读:“这种思维不只适用于科研,也可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作中,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帮助迅速定位核心问题,理清思路,有效提升沟通和工作效率,比如在向领导/老师汇报工作时,可以先汇报结果,再分条列出工作步骤、遇到的问题及拟采取的工作方案。”
第四节:学生工作
喜欢是最恒久的动力
学生工作——“海右”博士学生论坛
“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真的是太重要了,喜欢就不累”。被问及学生工作经历如此丰富,同时担任众多职务会不会感到疲累时,任慈这样回答:“我喜欢和人打交道,我的专业是流行病学,本次疫情期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每一例密切接触者和疾病潜伏期,需要频繁和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也是我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
学生工作带给任慈很多感悟,带给他最多成长的,不是某一项工作,而是这一系列工作组成的系统和由之形成的系统化思维。在校级组织、院级组织和班级中工作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一项工作或者一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是怎样一个系统和流程,明白了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工作或活动,什么样的工作和活动才是有意义的。他形象地将学生工作比做盲人摸象:“我看到了一整头大象,虽然能力有限,尚不能把握这头大象身上的每一个细节,但至少我知道了,这是一头大象,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学生工作——郭新立书记座谈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这是任慈学长的信念之所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让我们像任慈学长汲取科研和工作的经验
培育属于自己的大树
静待春光,不负韶华!
文化育人毕业季【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系列由山东大学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团工委、研究生学志编辑部共同采访完成。
山大研究生
sdu-grad
编辑/排版:郑伟
文案:任慈、曲绍萍
值班栏目主理:刘萍
图片来自:商成顺、任慈
策划/责编:韩笑晨
山东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出品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