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孔凡猛|研·毕业谈【5】


# 研·毕业谈 #


又是一年毕业季,送别的时刻,让我们听听那些即将告别研究生生涯的学子的心得。近期,我们将定期推出2022文化育人毕业季【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系列,从他们的科研之路和校园故事中获得思考和感悟,以榜样为明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个人简介


孔凡猛,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2018级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JCR 1区论文6篇、Top期刊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代表性成果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目前主持自然资源部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多次在厦门海沧海底隧道、新疆北疆调水工程、川藏铁路康定2号隧道等国家重大工程现场开展科研工作,为工程防灾减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1次,主讲学术报告6次。荣获山东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国家奖学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2021年荣获山东大学校长奖)


科研报国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谈起自己关于科研方向的选择孔凡猛这样说:“这要追溯到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薛老师研究发现活动断裂与地震是建设川藏铁路最大的挑战,由于我本硕是工程地质专业,我就选择了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效应这个研究方向。孔凡猛的专业选择,一开始就与“科研报国”四个字密不可分。提到专业前景,孔凡猛侃侃而谈,他说,由于铁路、隧道等线性工程均以绕避活动断裂为建设原则,迄今为止国内外都少见隧道穿越区域性活动断裂的工程案例,因此他所涉及的“川藏铁路隧道活动断裂动力地质灾害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未来规划建设的新藏铁路、甘藏铁路、滇藏铁路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从这些专业艰深的字眼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凡猛的拳拳报国之心。怀着这种信念,孔凡猛和他的团队一头扎进地质领域的研究里,针对实际地下工程地质灾害有效防控开展科研攻关,结合试验、数值计算、现场调查多种科研手段开展研究,数年间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2021年川藏铁路康定2号隧道现场开展科研工作)


“脚下沾满泥土的学者才是好学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这是岩土中心创立以来的优良传统。作为岩土中心的一员,孔凡猛用自己遍布全国的脚印践行着这句话。他的研究方向就决定了他必须得风雨无阻地奔赴工程现场。厦门海沧隧道、新疆北疆调水工程、川藏铁路康定2号隧道……祖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风尘仆仆的身影。“海沧隧道全断面下穿海底风化深槽且与海水连通,突水突泥灾害风险极高,我们长期深入现场开展科学研究,为隧道重大风险段施工保驾护航。”“当时新疆零下38 ℃,气候寒冷,隧洞内外温差大,地质灾害频发,我们在那里开展了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康定2号隧道海拔3700米,低压缺氧,我们采取了近千斤岩石样品。”孔凡猛回忆起自己的实地调研经历,只用了这寥寥的数行文字概括,看起来轻描淡写,背后却是道不尽的困难与辛酸:严重的高原反应、频发的地质灾害……这些都被孔凡猛一笔带过,只有最后的总结掷地有声:“为隧道安全穿越高风险活动断裂贡献了山大力量。”孔凡猛和他的团队,在边疆、高原、深海用脚印书写了山大人的风采,肩负起建设祖国重要交通枢纽的历史重任,在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基础上发表相关科研成果,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研路历程丨不断开拓学术视野


JCR一区论文6篇、Top期刊论文4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孔凡猛从事科研的这一路,可谓是果实累累。但丰富的经历也意味着众多的坎坷,向上走的路途总是格外艰难。本科毕业之后,孔凡猛选择到英国利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语言交流成了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前三个月上课我基本处于盲猜状态,只能将老师的授课语音记录下来,课后进行多遍回放学习,可以说是费时费力。”加之繁重的课业任务,他每每感到身心俱疲:“每次交作业之前都要加班熬夜。”但这段国外求学的经历也极大地拓展了孔凡猛的学术视野。

回国后,孔凡猛投身到薛翊国教授门下,虽然有了国外的学术视野,但孔凡猛仍然会时时感觉力不从心:“在博士初始阶段,我虽然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但是由于学术视野不够宽广,学术思维创新性不足,遭到了各大期刊的频繁拒稿,当时心情长期处于谷底,也一度对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说到这里,孔凡猛再三感谢自己的恩师。他说:“解决困难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多和导师交流,为了提升我的论文,薛老师甚至会专门抽出一天时间专门和我讨论,会一字一句的帮我修改注释,而我也从和导师的交流讨论中不断提升自己。”

一路行走至今,孔凡猛平淡的叙述下是巨大的暗涌,巨大的暗涌中流动着他绝不后退的坚韧。导师的谆谆教导和他自己的不断努力,让孔凡猛慢慢摸索出了科研的“正确打开方式”。他养成了每天早上精读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习惯,“这样可以不断学习别人的创新性思维,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从初期的“步履维艰”到现在的“水到渠成”,孔凡猛的科研之路是一条不断创新学术思维、开拓学术视野的道路。


(2019年与薛翊国教授前往

阿根廷莫雷诺冰川地质考察合影,左为孔凡猛)


生活日常丨蜕变 求索 收获


孔凡猛用三个词概括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蜕变、求索、收获。”——“四年博士生活使我从懵懂无知的学习者蜕变为追求学术卓越的研究者。” 但科研之路漫漫修远,四年的探索仅能初窥门径,未来职业生涯仍需上下而求索。孔凡猛也一直行走在积极求索的路上,他喜欢打篮球,喜欢科比·布莱恩特,最喜欢科比说过的一段话:“踏入胜利的天堂前,先要经过苦训的训练。流光所有汗水,用尽所有力气,别让身体停下来。把目标定在永远达不到的地方,但还是要达到。你会疲劳、犹豫、甚至沮丧,但你不许放弃。因为胜利不会是奇迹。有一种天才,只从坚定不移的信念中诞生!”这段话不断激励着孔凡猛,他的求索永远不会停止,他说:“在读博期间,我虽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是和山大在科学史上创造的诸多‘中国之最’相比,我所取得的成绩仍然非常渺小。从‘童鱼之父’‘藻类先驱’‘雷达之父’‘哥德巴赫猜想’这些先贤大师们的惊世突破,到学术聚焦报道的杰出科研成果,山大星光璀璨的科学史让我时刻对科研保持敬畏之心,未来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永攀学术高峰,成为一流的研究者。”

四年的研究生生活,也让孔凡猛收获颇丰,除了科研成果、博士学位,还有师生之情、同门友情:“在课题组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尤其是公惠民、宋茜、姜旭东、付玉松、傅康五位师弟师妹,在试验方面给予我许多帮助和支持,陪我度过了烈日炎炎的夏日和寒风刺骨的冬天,试验即充满了欢笑,但也撒满了汗水。虽临近分别,但情谊正浓、情怀依旧。”

此处收之桑榆,彼处却失之东隅。研究生生活在给孔凡猛带来收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遗憾。他坦然又失落地承认,在平衡科研和生活这一方面,他是失败的。为了保证充足的科研时间,他回家的时间少之又少:“四年来,我没有尽到为人子、为人夫的责任,更没有尽到为人父的责任,一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二不能教育孩子成材,科研收获的喜悦也难掩内心的愧疚。”漫漫求索路上,总有许多事情不能顾及,科研与生活的平衡,仍是孔凡猛需要深耕的课题。


(2022年博士毕业答辩合影,左三为孔凡猛)


结语丨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孔凡猛很喜欢《周易》里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这样阐释这句话:“乾卦为天,天的运势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力求进步,永不停息;坤卦为地,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为人应增厚美德,海纳百川,包容万物。”这句话也同时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厚德载物的报国之志、永不停息的求索进步、百川奔流的细腻情感,这些品质共同组成了孔凡猛这样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毕业后,孔凡猛将前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从事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效应研究,为祖国的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想看


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王奕| 研 • 毕业谈【4】

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朱延平| 研 • 毕业谈【3】

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潘静文 | 研 • 毕业谈【2】

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周瑞 | 研 • 毕业谈【1】



山大研究生

sdu-grad


编辑/排版:唐天华

文字来源:孔凡猛 韩蕾

图片来源:孔凡猛 姜乃源

值班栏目主理:张润童 孔文博

责任编辑:韩笑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大研究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