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初见成效 地信产业迎来新机遇

超图集团 2020-02-04


注:本文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网报道综合整理。


近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布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圆满完成,地理国情监测示范效应初显,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正式启动,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作用不断彰显。2017年将推进“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地,将实施新《测绘法》,开创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工作新局面,还要推广普查成果,全面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强化公共服务。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表示,5万余名普查人员历时3年,圆满完成了艰巨的普查任务,全面摸清了地理国情家底。共获取了由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2.6亿个图斑构成的海量地理国情信息,以2015年6月为标准时点,首次取得了我国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全面查清了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未含港澳台地区)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普查成果待审批后将向社会发布。同时,相关部门还建成了国情普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编制了普查公报和统计数据汇编。


地理国情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结束。2016年,普查重心转入统计分析和深化应用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基于全国普查数据库,开展国家级基本统计,形成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成果;编制完成普查公报、专报、皮书和图件成果;实现普查成果全面网络化共享;积极推进成果在国土空间布局、农业现代化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应用。


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初见成效

按照张高丽副总理“做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情况分析和应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加快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家发改委利用普查成果开展“十三五”市县规划试点,在试点成功基础上,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了《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规范与编制导则》;海南省以普查成果为底图,开展了全省“多规合一”工作;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及时将形成的普查成果应用于反恐维稳、应急等工作;黑龙江省将普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积极用于地名普查和农业普查等;此外,浙江、云南、内蒙古等省区将普查成果应用于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充分体现了普查成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普适性和客观性特点,应用潜力巨大。


地理信息产业迎来新机遇

库热西表示,下一阶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抓紧做好普查工作的总结,对接需求、促进共享、扩大服务,扎实做好普查成果应用和常态化监测。


大力推广普查成果应用。要按照程序和口径统筹做好普查成果发布,同时加强解读和舆论引导,避免引起社会误读或炒作。充分挖掘普查成果蕴含的价值,提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地理国情公共产品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要推进与各地、各部门建立普查成果共享机制,开展深度业务协作,为国家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或相关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公共基底。要让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充分了解普查数据价值,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普查成果。


有序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胜利完成,标志着常态化监测工作的开始。要遵循“全域监测、突出重点”原则,实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即对普查成果进行年度更新,发布2017年度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新的地理国情公共数据。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特别是“三大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即按需采集重点区域和专题地理国情信息,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从多个维度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结构、人地关系协调性等方面的规律性特征,提出科学判断和建议。重点要跨区域、多省(区)联动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国家级新区和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间格局、生态屏障区自然生态状况、全国海岸带开发利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状况、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等示范,并探索开展地理国情综合评价,为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提供地理国情综合服务。


加强地理国情监测支撑体系和机制建设。出台国家地理国情监测总体方案,健全监测技术标准、质量控制和产品服务体系,完善监测内容指标、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建设适应动态监测需求的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基于“天地图”建设涉密版和公众版地理国情信息在线服务平台。完善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协作、信息发布、共享应用、绩效评价等工作机制,形成沟通顺畅、运转协调、公正权威、公益服务的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工作格局。


地理国情普查是建设地理国情监测平台的第一步,海量的数据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地理数据产业已经成为多个省市为例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此,地理信息产业也迎来新的机遇。


《2016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360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测绘资质单位服务总值将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长25.1%。同时,全国各地建立的地理信息或北斗导航等产业园区(产业化基地)已达60多个,入驻省级以上产业园的测绘资质单位达370多家,产业呈现聚集效应。


未来,随着普查结果进一步转化应用,将进一步准确掌握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推进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发展,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近期热读|

超图入选《2016中国大数据公司网络影响力排行榜》TOP50

2016超图“热”新闻:重温那些精彩又难忘的时刻

宋关福入选2016中国云计算产业十大领军人物

专访 | 李绍俊:“淘金”空间大数据,GIS让数据挖掘更高效

直击2016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预计今年地信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360亿元

避不开霾,至少可以看看有多少霾: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时三维查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