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

城市信息模型CIM 超图集团 2022-07-25

来源丨 《中国建设信息化》期刊 2021年07

作者丨 韩青  田力男 孙琦 孙中原 谢朝刚

发布丨 CIM小编


本文字数:4214

阅读时间:7分钟


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


平台建设

文|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青岛市新城建CIM研究院 韩青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田力男 孙琦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孙中原 ;青岛禧泰房地产数据有限公司 谢朝刚


 引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CIM平台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基础支撑性平台,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并将为智慧城市和数字孪生城市创造出高性能、智能化、多方位的应用情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10月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的函》(建改发函〔2020〕152号),将青岛市列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结合“新城建”试点城市的工作任务,青岛市积极研究相关政策、规程,严谨论证建设方案,稳步推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工作。




1
政策研究

为了支撑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城市信息模型(CIM)相关政策进行梳理研究。中央部委相关政策梳理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中央相关部委政策、文件、动态等内容的梳理研究,可以看出:1.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为手段,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城市病”已成共识;2.我国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学术界、企事业单位等正积极探索试点经验、标准建设、技术储备、数据体系、平台建设、平台应用等工作。

2
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按照“新城建”试点城市和“数字青岛”工作要求,青岛市作为“新城建”试点城市,主动研究、锐意创新,积极做好“新城建”试点工作,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为抓手,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转型。


2.1高起点规划工作方案

在经过充分调研、多轮讨论,相关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配合下,起草完成了《青岛市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并于2020年12月经市政府办公厅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前,已按照专家组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

编制了《CIM基础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四大建设任务,建成CIM基础平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建设一批有示范效应的“CIM+”应用案例,不断提升CIM平台功能,为各领域专业化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基础平台。

编制了《CIM基础平台数据方案》,提出建设统一的城市地址数据库,实现多址归一、多码对应,使CIM基础平台成为城市云脑、行政管理部门数据共享、面向社会开放的城市数据汇集应用中枢。

目前,正在联合大数据局,起草《青岛市CIM基础平台建设应用管理办法》,明确CIM基础平台的建设方式、运营模式、涉及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对象及边界,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表 1 中央部委城市信息模型(CIM)政策及动态梳理

2.2高标准选取试点区域

目前,全市已征集拟定了除莱西、平度外的8个区、市以及蓝色硅谷核心区、中德生态园、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试点区域,各区市牵头部门分别是:市南区为城市建设局,市北区、崂山区、即墨区、胶州市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李沧区、西海岸新区为城市管理局,城阳区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其中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中德生态园已经上报初步工作方案。

2.3高水平开展试点工作

创新打造“1+6+N”“新城建”试点青岛模式,“1”是建设一个平台,即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6”指的是“新城建”重点任务:推进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N”是形成N个具有示范效应的“CIM+”应用工程。

2.4积极推进技术标准编制

组织青岛理工大学、市工程咨询院和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等部门技术力量,编制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方案和标准体系,开展平台搭建测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驻青岛专家组的指导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2.5扎实推进基础数据建设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数据建设方面,青岛市正在进行“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项目投资达到1.79亿元,覆盖青岛全市域,在全国尚属首次,拟计划2022年完成。

主要建设内容包含实景三维标准规范建设、四大数据底图建设、多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6高质量建设CIM平台

青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优势在于以超级计算为支撑,以“实景三维”为抓手,共建青岛全域高逼真的山海城一体化的数字底板;以“仿真推演”为驱动,共创青岛高品质发展的市长决策驾驶舱;以“数字经济”为牵引,共享青岛数字孪生城市的跨区域招商与创业,能有力推动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数字化、以及非物质历史文化场景的实体化创新。2021年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来青调研指导,对青岛CIM基础平台建设给予了专业性指导。

3
创新开展地名地址库标准化建设

随着青岛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的开展,各行业数据库、信息资源交换和服务共享体系建设陆续展开。地名地址是各类信息传递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和桥梁,而现实地名地址工作中存在着地名管理不 规范、标准缺乏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中的作用,保障城市稳定高效运行,青岛市探索推进地名地址库标准化建设工作。


3.1统一标准,建立完善规范的数据标准体系

CIM基础平台根据地名地址相关规范和行政管理、社会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青岛城市地址库标准,通过多渠道地址的数据治理建设统一的城市地址库,实现多址归一、多码对应。

加强地名法规建设、依法管理地名,是地名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的重要途径。以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依据,会同建设、规划、公安等部门统一制定地名地址、编码规则和数据采集、录入规范 , 修改完善青岛市数据标准体系 , 确保地名规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2部门协调,把好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化关口

地名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地名法律法规对现有地名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和完善,对使用门楼牌号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把关,禁止私自编制地名地址信息;规划部门对新建建筑物进行规划竣工验收时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填报已领取的门楼牌号。

CIM基础平台地址由省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镇街镇、道路、门牌号以及小区、楼栋、单元、房屋/构件等层级构成,每级地址包括地址、地名、标准编码、坐标等要素,不同地址分为格、线、点等三种形式,地址包含行政区到城乡建设的隶属关系,不同层级的每个地址拥有唯一标准编码。小区层级地址适用于村落、土地、商业楼宇、工厂等。基于地址可以设置城市功能区、行政管辖的区域、固定的栅格,城市地址库支持热点区域的关联数据分析。

3.3数据入库,建立高效、便民的地名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CIM基础平台城市地址库建设主要来源于行政管理部门的房屋、人口、法人相关地址信息的数据治理,并通过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地址索引服务,建立城市地址库更新机制,记录地址新建、变化、灭失,形成城市地址发展历史。城市地址库通过向社会开放,借助公共事业服务、邮政物流、网络约车等地址验证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地址库的自我完善和更新能力,建成更加良性的城市地址数据生态。

建立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 , 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和建库需要, 及时向地名主管部门提供地名地址信息数据。标准地址库建成后,地名主管部门负责地名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 , 并通过政务网络建立地名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地名成果信息资源共享。CIM基础平台地址数据记录行政区划、城市管理区域的设立、拆分、合并,支持拆分合并前后地址汇集数据对应关系存续。地址数据记录村落、土地、城市建设的变化过程及灭失情况。

4
青岛市CIM基础平台工作亮点及问题
4.1探索进行地址标准化建设

依据地址知识库和地址标准化技术,实现任意地址的标准化处理和自动编码,实现同一地址的不同描述多址归一,实现同一地址不同历史时期的描述归一,同时建立来源不同的地址编码与标准编码对应关系,实现城市地址的统一,构建最为完整的城市地址库。

CIM基础平台以城市地址为核心,根据各级地址的区域,汇集城市各类资源数据和运行统计、预警预报数据,成为城市数据汇集中心。汇集的数据通过多维度、全时空实时分析,并利用GIS直观展示城市历史、现状、未来,全局掌握城市资源、全面协调城市运行效率、综合诊治城市运行问题。成为城市云脑、行政管理部门数据共享、面向社会开放的城市数据汇集应用中枢。

4.2打造陆海统筹滨海特色平台

基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国产超级计算机,和“透明海洋”大科学工程,构建陆海一体CIM仿真平台。通过融合陆地和海洋各项数据,实现对陆海信息的立体全面感知、广泛互联互通、海量数据共享、知识决策分析和智能服务应用,真正实现陆海统筹,形成有滨海城市特色的CIM平台。平台由观测体系、技术体系、认知体系、预报体系和服务体系组成,形成一体化的集信息感知、通讯、分析和应用的综合科学工程。

通过陆海一体CIM仿真平台建设,实现滨海城市环境业务化数值预报系统,形成有青岛特色的滨海城市CIM+应用服务平台。陆海一体CIM仿真平台以对青岛城市及海区海洋环境信息感知为核心,通过核心技术、观测系统、海洋认知、预测预报和信息服务的体系建设,提升在国防安全、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监测预测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4.3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目前成立了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城建”领导小组,但其规格不够,无法有效统筹全面工作,下步将研究成立青岛市“新城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政府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将研究成立“新城建”CIM研究院,为“新城建”工作提供长久的技术保障和应用研究,并推动成立青岛市“新城建”应用创新联盟。

因缺乏项目资金,“新城建”各项工作推进速度不够快、效率不够高,任务重、压力大。下步将加快工作进度。2021年4月底,以市南区为例,建成CIM基础平台的全国试点示范DEMO,6月底完成CIM平台立项。“新城建”试点工作将探讨“市场主导、政府促进”的建设模式。CIM基础平台由财政支持建设CIM+应用”可探索“政银企”合作模式,由政府投资平台公司牵头成立投资合作运营公司,参与“CIM+”应用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




近期回顾



从武汉实践看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路径

如何华丽地秀出你的旅行轨迹?

如何让BIM+GIS的数据服务全产业链

北大刘瑜教授:“GIS前浪”的三次转型

党安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围绕三大核心

三维可视化看青岛崂山,创新网格化治理新模式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