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八大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解读  


据新华社报道,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4月25日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这意味着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我国以民法典为统领,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为核心,以实施细则、操作规范、地方性法规等为配套支撑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基本成型。2013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提出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任务。
自2013年国家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随着政策要求、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由“最多跑一次”发展到“一次不用跑”的无纸化办理时代,由单一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发展到全链路综合应用的数字化时代。

当前,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发展趋势?本文将和您一起探讨上述两个话题,以期为后续信息化建设方向提供思路,并回顾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历程。

 一 

八大趋势,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为适应数字政府建设、国家对不动产与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的新期待,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在业务、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的保障服务能力需要新上一个台阶。

总体来讲,主要有登记业务类型拓展、空间管理立体升维、一体化的统筹建设、深化互联网+服务、一码管理协同应用、数据治理质量提升、数据价值深度挖掘、国产安全自主可控等八大趋势。

▲图1 新时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信息化的八大趋势
趋势一:从房地到全类,登记业务全覆盖

随着《民法典》《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登记操作规范(试行)》《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的相继发布,不动产登记工作已经从集中在城镇区域的土地、房产登记业务扩展到全业务登记,包括居住权、农经权、农村宅基地登记、林权、海域等不动产登记发证相关工作,以前相对单一的房、地单元登记到房-地-农-林-草-海全覆盖的不动产登记建设已成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趋势之一,为此需要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中扩展不动产登记全业务覆盖。

同时,随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不断推进,要全面做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有序衔接,通过一套平台、一张底图、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的方式开展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

趋势二:从二维到三维,全空间立体化管理

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中“建立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政策要求的明确提出,以及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景三维中国的建设逐步落地,三维时空基底数据日益完善,将“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以及城市建设中的房、地不动产登记从二维升级到三维,建立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全空间立体化登记模式成为未来不动产登记的重点之一。

构建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产权体模型,将多源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精准融合,满足三维产权体模型的高逼真表达;全面形成集地籍调查、登记业务办理、立体空间查询分析、共享应用及辅助决策于一体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二三维一体化管理和应用体系,实现从地面到地下,从整体到个体的全空间立体化管理。

▲图2 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立体化管理

趋势三:从分散到统一,一体化统筹建设

不动产登记自实施落地以来,在全国各地形成了省级大集中、独立分散建设以及混合建设等多种建设模式。随着登记业务日趋完善和政策、市场要求的提出,目前以独立分散为主的建设模式存在重复建设、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登记信息无法打通等弊端,产生了无法进行跨域办理、数据质量差、运维成本高等新问题。

为更好地支撑政务一体化集成、跨地域的联动办理、数据质量提升、数据资产管理、辅助宏观决策服务、统一运维管理等新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引入云原生、微服务等新技术,全面升级不动产登记平台架构,开发建设一体化云平台,实现在建设模式上由分散建设向省市县、市县等一体化统筹建设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信息化标准、统一业务标准、统一图表卡册、统一登簿发证等统一标准制度;在系统层面建设统一权限管理、统一系统部署、统一数据底板、统一系统运维等功能;同时还要能够允许地方登记系统的统一接入并满足个性化需求,以期能够真正地实现信息集成,构建“总对总”的共享服务模式,在业务上满足各类业务应用、监管决策等需求,从而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为推进数字化智能集约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图3 一体化统筹建设

趋势四:从智能到智慧,深化“互联网+”服务

数字政府建设、要素市场大统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对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深化“互联网+服务”,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全城通办”、“基层可办”、“跨省通办”、“一秒立办”等便民利民举措。

首先要全面梳理不动产登记业务规则、构建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实现不动产“智能”登记向“智慧”登记的进化;同时,需要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现无纸化办公,并进一步实现不动产电子证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多部门互通互认,推动“数字证书”时代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公共服务事项、延伸服务内容,全面构建不动产+水电气暖、不动产+金融、不动产+法院等不动产+N应用,解决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联动过户等事关群众民生的关键小事,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向银行、向法院、向乡村、向“掌”上的延伸,将便民利民做好做全。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申请、业务网上流转、属地智能审核、网上随心支付、电子证照推送、纸质证书邮寄”的“智慧登记”新模式,以“无界”的智慧登记服务群众“无感”办事体验。

图4 智能到智慧,深化“互联网+”服务

趋势五:从单元到一码,紧固业务全链条

不动产登记单元代码作为不动产的唯一标识已广泛应用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不动产权证书的制发及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等终端业务。在国家“深化应用不动产单元代码”的大背景下,各地持续地探索不动产数据在土地资源管理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一码管地”工作机制的构建是当前各地关注的重点,也是实现土地全业务贯通的关键。在未来的不动产管理与应用中,可以不动产登记单元代码为载体,串联土地“测、批、供、用、建、验、登”全流程,打通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壁垒,归集各阶段业务数据成果,来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的“一码通办”、“一码追溯”、“一码监管”。

在此基础上,还可借助生成的“一码”,建立不动产登记“码状态”、“空间码”、“监管码”、“服务码”、“业务码”等扩展码,面向住建、税务、金融、法院等部门构建“一码+业务协同”,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码上办”、“码上查”、“码上申”等“一码+公众服务”,为进一步便民利民、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

趋势六:从整合到治理,不断提升数据质量

目前,全国各地已基本完成了房屋、土地等存量登记数据的规范整合,有力支撑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停旧发新”工作和对外的共享查询服务。但随着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现势数据不准、查询服务不快、历史数据不全等问题逐渐显现。自然资源部以及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也陆续发文,要求“提升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

在此背景下,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不动产数据治理解决方案,来提升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是当前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一方面,通过搭建数据治理工具,支撑存、增量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汇聚、融合、规范化处理、质检及入库等全流程的数据治理工作开展,为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提供坚实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在数据治理全过程中要确保数据安全,包括构建数据库建设维护、登记业务办理、登记信息查询共享全方位的登记信息安全制度;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落实数据备份和远程备份、检测、恢复等机制;基于数据脱敏、加密、电子签章、区块链等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实现登记信息的事前防御、事中响应和事后审计全链路保护。

趋势七:从登记到决策,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各地通过不动产数据整合及统一登记发证工作的开展,已基本形成了城市区域的人-地-房-楼-权五要素相互关联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成果。然而,当前不动产登记信息与社会经济大数据的结合及其数据价值的挖掘利用还相对有限。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建设,不动产数据作为城市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将能够反映城市建设发展、国土空间治理等内容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分析和利用,通过研究住房市场供需评估、抵押融资评估、居住水平评估、公服配套设施评估等不动产登记相关指标与决策分析模型以及以不动产登记单元为核心的知识图谱的梳理和构建,建设不动产登记大数据分析指标库、决策分析模型、知识图谱以及大数据分析监管平台,深度挖掘不动产登记数据对当前城市发展、国土空间治理的价值,支撑城市房地产调控、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治理决策等应用,为社会集约化、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趋势八:从非国产到自主创新,全面筑牢安全根基

自主可控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不动产登记信息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包含诸多涉密、涉敏信息,也包含大量GIS空间信息,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也是保障人民切身财产利益的关键信息,其数据的安全性尤为重要,需要全面保障不动产与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的安全。现有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多采用非国产自主可控的数据库软件进行存储,无法保障底层数据安全;服务器芯片与操作系统也多采用非国产自主可控产品,无法保障底层的应用安全。

因此,进行国产服务器(国产芯片)、国产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国产中间件、国产GIS平台的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的适配改造,是不动产与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通过全国产化的适配改造,实现全方位的自主可控,从而筑牢不动产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安全根基。

 二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自2013年国家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已历经10年,依据不同时期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工作重点,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整合落地阶段(2013年-2016年)


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了不动产全国不动产制度的落地以及从分散登记到统一登记的逐步过渡。2013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提出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任务,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正式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的建设也同步全面开展,自然资源部和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据《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等相关规范,开展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和房地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工作,到2016年年底,全国各地初步实现了“颁发新证、停发旧证”工作。

2

横纵贯通阶段(2017年-2018年)


这一阶段通过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协同共享、存量数据逐级汇交、增量数据动态上报等机制,形成了纵向上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横向上不动产登记机构与住建、林业、农业、海洋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2017年8月,全国各县区全部实现与国家级信息平台联网对接,信息平台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运行。

3

提质增效阶段(2019年-2022年)


这一阶段各地主要以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优化营商环境等目标,通过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建设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不动产一窗登记办理平台、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平台等措施,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的提质增效。


同时,国家于2019年开始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建成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系统,在2022年底完成了首个登记单元登簿。目前在国家层面完成了多个批次的登记单元调查及入库工作,包括15个国家级、80余个省级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和170余个国家级海域/无居民海岛成果录入国家库,支撑登记信息系统的运行。各地也开始逐步开展确权调查工作及信息化建设工作。

4

不动产登记新时代(2023年-  )


在数字政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有了更高的期待,国家对不动产与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下亟需建设一个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安全共享的不动产政务服务新体系。

 三 

数年深耕,超图全面领跑

多年来,超图在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领域深耕,深入服务从部委到地方的多个项目,不断深入分析业务、挖掘应用需求,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全面领跑不动产登记黄金时代。

服务部委,深入理解行业引领市场

2015年初超图承建了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基础管理平台并不断升级完善,于2021年完成全国产化适配改造,实现月均千万级的地方不动产数据接入量、月均百万级的查询共享量、月均百万级的地方不动产登记协同共享查询量,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高效、安全、准确的管理与应用。

2020年超图承建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网上受理系统,衔接各地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登记系统,实现了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专区的对接,建成了互联网上全国各地不动产登记业务申请、受理的统一门户。

2019年超图基于统一不动产登记平台承建了全国产自主可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系统,系统现已在海南省、山东省、江苏省等试点开展应用。

超图作为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系统建设的支撑单位,对不动产与自然资源登记政策、业务、信息化建设有着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更快、更优地支撑全国各级不动产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建设。

覆盖多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超图发挥20多年自然资源信息化、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与多年部委不动产建设经验优势,积累了近十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开展经验,目前已经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云南省、四川省、黑龙江省、江西省、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西藏自治区等多个省厅、千余个地市、区县,提供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不动产数据整合和数据质量提升、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支撑服务。

锐意进取,提供“创新应用价值”

超图始终坚持创新,不断深入分析业务、挖掘应用需求,在广西、四川、吉林等多地打造了不动产登记省市县一体化统一建设模式;在济南、临沂等多地建设不动产三维权籍系统,协助编制相关标准规范,服务于不动产立体确权调查登记数据的整合、建库、管理、应用、共享;支持四川省、阿坝州等多个省市进行了不动产登记系统的国产化适配改造;并支持数百个市县进行了业务系统升级与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质量提升工作,始终力求为客户提供领先的“创新应用价值”!

作者 | 超图信息解决方案中心 赵瑜 何杨洋

编辑 | 王宇卫
审核 | 吴晓燕

签发 | 刘宏恺


 超图方言 | 2023 
看更多优质内容  关注超图  星标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