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周评论集锦】对老师为学生打伞生不出感动

2017-09-02 吉林之声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特约评论员·牛角



AM738/FM91.6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738早新闻》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  07:00-08:00

周六至周日  07:00-07:40


《海底捞的道歉信到底厉害在哪里?》



著名餐饮企业海底捞摊上大事了。有媒体记者在卧底两家北京的海底捞店4个月后,曝出其堪忧的卫生状况: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这引发了轩然大波,公众连呼“不敢相信”,“原来你是这样的海底捞”。海底捞官方25日下午也迅速对此做出回应,称问题属实、十分愧疚,已经部署全部门店的整改计划。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请听本台特约评论员牛角的评论《海底捞的道歉信到底厉害在哪里?》

 

   海底捞的崛起,可以看做是中国餐饮的一个标杆,它向我们展示了近乎于变态的服务质量。然而服务质量只是消费者看得见的部分,这一回,海底捞栽倒在了消费者看不见的后厨。这让消费者怎么想,你们的企业难道是马粪蛋表面光?海底捞摊上大事了。不过随着海底捞发出道歉信,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骂声渐渐平息了下去,真有点扬汤止沸的效果。甚至有人把海底捞的这封道歉信称为“危机公关的满分作文”。我们不妨看看,海底捞的道歉信到底厉害在哪里?


首先,海底捞没有把这件事当做是偶然事件来处理,而是直接告诉消费者,这是他们公司一直存在的顽疾。海底捞坦白:公司内部每个月都会处理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其次,公司没有把责任推给普通工作人员,也没搞什么临时工实习生之类的把戏,而是直接告诉消费者,主要责任在董事会身上。再次,海底捞还向消费者公布了所有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并且明确每个问题的责任人姓名、职位,可以说态度非常诚恳。


危机公关是一个技术活,好的危机公关可以帮助企业控制事态、渡过难关,而坏的危机公关,简直就是落井下石,后果可能比危机本身更危险。我曾经看过一篇由李翔商业内参转载的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题目叫做《会道歉的公司才是好公司》,教我们如何进行危机公关,不妨参照着这篇文章来看看,海底捞的这次道歉,到底做对了哪些地方。


首先,作者提出公众的感受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公众通常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真相”。企业的任何解释都会被看作是狡辩,对于企业来说,唯一有意义的就是马上道歉。这种态度会为随后的危机处理加分,初步挽回企业的形象。这一点海底捞显然做到了,他们第一时间发出道歉信,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其次,在道歉的同时,企业必须承诺做出改进。如果缺乏改进的步骤,那么道歉就会显得空洞,反过来如果只忙着宣布改进而忘了道歉,消费者就会觉得企业缺乏人情味和同情心。而在这一点上,海底捞及时公布了解决方案。让消费者看到他们不仅道歉,还做出改进的承诺。


除此之外,公关危机还有几点注意事项,比如说,犯错误越严重,越涉及核心价值,就越需要高层管理者出来道歉。再比如说,道歉内容必须包含三个关键因素:坦诚、悔意和承诺改变,道歉就要明确承认损害和责任,不能让人感觉是在狡辩。而这些,海底捞也做到了。


我有种感觉,海底捞的高层好像看过我说的这篇文章似的,他们很准确地做到了文章所涉及的每一个关键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危机公关的优秀案例。在危机公关始终不过关的中国,海底捞的道歉信可以说具有示范效应。和海底捞相比,那些默不作声或是把责任推给临时工、实习生的企业或机构,就显得特别low,简直是越公关越危机。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如很多评论者所说的,危机公关只是渡过危机的第一步,企业是不是能够重新赢回声誉,还要看后面的行动。就像我前面打得比喻,危机公关只不过是扬汤止沸,消费者的怒火还在燃烧,光靠往锅里加汤,早晚有锅装不下的时候,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釜底抽薪。把问题彻底解决了,才真正谈得上度过了危机。


《拿什么拯救夹在生存夹缝里的外卖小哥?》



8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获悉,2017年上半年,涉及到上海市送餐外卖行业的伤亡道路交通事故共76起,“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各占26%。快节奏的城市,巨大的白领人群,以及年轻人对于网上订餐习惯的养成,使得在线外卖o2o行业发展迅速。然而,这个“快”得让人吃惊的行业目前已经到了必须慢下来的阶段。尤其是在涉及在线外卖o2o的关键一环——外卖小哥的生命安全保障上,有太多必选项之前被漏掉了。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请听本台特约评论员牛角的评论《拿什么拯救夹在生存夹缝里的外卖小哥?》

 

每个行业,都会有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比如说电动汽车这个行业,之所以迟迟发展不起来,它的短板就在于电池续航能力没有突破。如今的电池,分量又重储电量又少,和汽油车比起来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了。那么在外卖送餐这个行业呢?我想制约它的短板就是外卖小哥了。其他环节速度再快,送外卖这个时间,没法节省下来。


外卖小哥们没有机器猫的穿梭门,他们只能一份一份的送。前些日子家里人生病住院,我在医院陪护,那段时间算是我最集中点外卖的时候了。而且在医院里走来走去,看到了很多外卖小哥。尤其是中午,他们每个人带着数十个饭盒,在吉大一院像迷宫一样的楼层中来回穿梭。中午人多,电梯不容易叫,外卖小哥们拎着饭盒一脸的焦虑,因为顾客一旦给了差评就会扣他们的钱。不少外卖小哥跟我说,大医院是他们最不愿意送餐的地方。


主持人窦文涛曾经在节目里讲过一件事,说是一个外卖小哥送餐晚了,窦文涛有点生气,就说我得给个差评。结果对方的反应让他大惊失色,那位外卖小哥希望他高抬贵手,最后竟然哭了出来。窦文涛说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顾客的差评对他们的影响这么大。也许正是因为顾客们差评的威力巨大,让外卖小哥们不得不加快送餐的脚步。


这是一种连锁反馈,消费者对送餐时间的要求反馈给了外卖平台,而外卖平台因为市场竞争,又把这一要求反馈给了外卖小哥。成为了他们的绩效考核指标。而结果就是,为了赶时间,外卖小哥们就不再理睬什么交通规则、红绿灯之类的了。不用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够看见大街小巷的送外卖的电动车像是玩凌波微步一样四处乱窜,逆行、闯红灯、上人行道更是不在话下。而这样的驾驶风格,又怎么可能不出意外呢?


而促使外卖小哥铤而走险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交通法规对他们的疯狂驾驶行为无能为力。不只是外卖小哥,整个电动车群体都游离在监管之外。电动车驾驶员为什么就这么肆无忌惮的违规上路,违法行使呢?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动自行车是没有“户口”的,即使被监控抓拍到了也是无处可找,就像马路上有一些没上牌照的汽车,闯起红灯来也是潇洒不羁。


一方面是顾客的催促,另一方面则是监管的缺失,这两方面的因素放在一起,就驱赶着外卖小哥的电动车越开越快。发生那么多交通事故就难以避免了。然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又非常困难。有城市想要取缔电动车,但这相当于夺走了很多人的谋生工具。还有城市想要给电动车上牌照,这是个好办法,但这工程也是相当巨大。而我们消费者和企业能做的,就是改掉曾经的考核标准,别再以送餐时间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也许这样能够帮助外卖小哥的速度慢下来。让他们有时间遵守交通秩序,保障自身安全,这也是一种连锁反馈。


《人们有权利把宠物带上公交车吗?》



近日,山东济南某公交车上,一名女乘客执意带宠物狗上车,称在包中又不咬人。驾驶员称规定不能带,女子表示自己天天带,没见过哪个司机不让带的,“有本事你把我踢下去”。驾驶员无奈报警。有人认为,应当按规定,不带宠物上车;也有人认为,如果把宠物装在包里不出来,似乎也无大碍……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请听本台特约评论员牛角的评论《人们有权利把宠物带上公交车吗?》

 

说实话,宠物,当然这里面主要是狗,该不该上公交车这种事居然还能引发讨论,我比较差异。这还用讨论吗?当然不允许了,这都是白纸黑字写在规章制度里的。至于新闻里这位女乘客说,自己天天带狗,没见过哪个司机不让带上车,这不能证明她就有权利把宠物带上车,这只能证明那些司机都违法了。


有人说,把宠物放在包里或者笼子里是不是就可以了呢?你看人家带宠物坐飞机都可以呢。宠物是被带上了飞机,但是你在机舱里见到它们了吗?宠物们都被集中安置在了有氧舱里作为行李托运。换句话说,在飞机上,人和动物是分离状态。而且托运宠物也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旅客得提供县级以上卫生检疫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证明,证明你的宠物是安全的。然后旅客还得购买航空箱用来安置宠物,当然,托运是要花钱的。


其实航空公司关于宠物的要求已经回答了为什么公交车不应该允许带宠物上车这个问题。宠物对其他乘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想到的咬伤乘客只是最直接的一种。不妨再想一想,假如这个宠物有某种传染病,传给了公交车上免疫力低下的人们或孩子呢?假如宠物的毛发引发了乘客的过敏甚至是哮喘呢?假如宠物的吠叫声惊吓到了乘客呢?假如有的乘客就是在心理上特别讨厌小动物呢?试问宠物主人有什么权利强行要求乘客必须允许你带宠物上车呢?太自私了吧?


执意带狗上公交车,只是我国宠物文化比较低水平的一个缩影。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宠物的陪伴,拥有了感情的寄托,但却还没能培养成如何让自己的宠物与这个社会共处的模式,人们想当然地赋予了宠物很多人的权利,感觉宠物就是我的家人,我能干什么,它们就能干什么,我能去哪儿,它们就能去哪儿。但是对不起,宠物不是人,它们只是人类的财产,公共场所无法拒绝你,但却有权拒绝你的宠物。也许只有导盲犬是个例外。


专栏作家万维刚写过一篇文章,谈论宠物的超生问题,里面讲到了欧美国家很多关于宠物的法律法规,其苛刻都到了冷酷无情的地步。比方说在美国,如果宠物进入了救助站,一个月内没有被人领养,它就会被安乐死。美国的领养率大约是5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流浪猫狗,可能被安乐死。那么难道就不能让猫狗们继续流浪吗?对不起不行,流浪猫狗是公众安全和健康的隐患。


而宠物更大的问题是超生。在宠物已经趋于饱和的美国,当你的宠物生下来越来越多的幼崽儿,别说卖,你送都送不出去,结局就只能是两个,遗弃或者送到救助站,而它们最终的命运也很可能是被杀死。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做绝育手术。而如果你觉得这太残忍,希望给宠物完整的人生,对不起请交税。至于流浪猫狗,你可以把它们送到救助站或是领养,但决不允许在户外投放食物喂养,投喂食物给流浪猫狗是对宠物界、对人类都不负责任的行为。


是不是觉得很残忍?但这就是欧美国家人们磨合了多少年而形成的制度,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人,人们必须学会妥协,必须理解宠物不可能和人类平起平坐。就像万维刚所说:“你说这是伪善吗?我说这是妥协。这是爱心跟理性之间的妥协,也是理想跟现实之间的妥协。这就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妥协,只有这样,人和人,人和宠物才能共处。”


《月饼大战背后的送礼经济学》



七夕已过,中秋将来,一年一度的“月饼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参战各方正各显神勇,在创新、包装、宣传方面寻找突破口。尤其在创新上,今年月饼市场最夺眼球的不是什么天价月饼,而是各式创新产品。这些月饼因为馅料够奇葩,让消费者感叹“只有我们想不出的口味,没有商家做不出的月饼”。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请听本台特约评论员牛角的评论《月饼大战背后的送礼经济学》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在社会里,像中秋月饼这种传统食物,渐渐地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以我们现代人的口味来说,月饼可以说是很不好吃的一种食物,比如说每年人们都在吐槽的五仁月饼。同时月饼还是一种很不健康的食品,多糖多油,从传统来讲可以理解,过去人们缺这个,但是现在,人们怕这个。


但反过来讲,如果没有了月饼,中秋节好像就缺少了味道,不那么地道了。所以对商家来说,月饼仍然是中秋节很好的卖点,只要这月饼能跟上人们的需求就行。过去这些年,有一个需求很强大,那就是送礼。这就催生了所谓的天价月饼。巨大的礼盒里,最不值钱的就是几块月饼,而真正要送的,是搭配在月饼盒里的高档赠品,颇有些挂着狗头卖羊肉的感觉。


当然,送礼求人办事的市场毕竟不大,而且随着监管的严格,天价月饼这个市场在不断萎缩。更多的人送月饼还是送给亲朋好友。对于这个市场来说,天价月饼就没必要了。而且商家发现,很多时候,一盒月饼会被亲戚朋友送来送去,到最后,这盒月饼都没有被打开。那商家费这劲做月饼干什么呢?直接印月饼券多省事儿啊?于是就有了月饼券证券化。


网上有月饼券流通的整个流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厂商印了一张100元的月饼券,以65元卖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以80元一张卖给了消费者A,消费者A将月饼券送给了B,B以40元一张卖给了黄牛,厂商最后以50元一张向黄牛收购。 你看,没有生产月饼,厂商赚了15 ,经销赚了15 ,A送了人情 ,B赚了40 ,黄牛赚了10。这就是月饼的证券化。


然后你会发现,整个过程和月饼无关。当然,消费者也有可能用券去兑换月饼,但对厂商来说,却不需要为每张月饼券都准备一份月饼。这对厂商来说,就省去了很多成本。月饼厂商就像是发放月饼券的银行,只要消费者不来挤兑,这个游戏就可以玩下去。


无论是天价月饼还是月饼券,都是因为送礼习俗而产生的奇葩商业模式。都是些旁门左道。如果商家一直靠这种把戏盈利,那月饼这门生意早晚也做不下去了。这就有点像是虚拟经济,如果背后没有实体经济支撑,那这些都是泡沫。对于商家来说,即使想靠天价月饼和月饼券盈利,也得让消费者认可你才行,让消费者认为送你家的月饼有面子才行。


所以我们看到了,新一轮的月饼大战换了玩法,参战各方开始玩创新,玩宣传。除了延续送礼经济学,商家还要争取那些口味与传统格格不入的年轻群体。去研发符合他们口味的产品。年轻人才是这门生意的未来。这时候,光靠什么天价月饼的噱头和月饼券这种虚拟经济是不行的。因为只有当人们愿意打开包装,好奇地品尝一下,围绕着月饼的各种商业模式才能继续玩下去,而月饼这种传统食品也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对老师为学生打伞生不出感动》



8月25日,成都突降暴雨,当地某职校教师为了不让没带伞的学生们冒雨,老师们撑起雨伞排成一排,为学生筑起了一道长达百米的“人墙”,护送学生回寝室。整个护行动共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很多老师为了给学生撑伞,自己的后背都被雨水打湿了。这样一幅暖心的画面,却引发人们对孩子“过度保护”讨论。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请听本台特约评论员牛角的评论《对老师为学生打伞生不出感动》

 

同样是打伞的新闻,这一个也算是比较温馨感人的了。过去出现打伞的新闻,要么就是学生给领导打伞,要么就是学生给老师打伞,还有那种下大雨开大会,学生们在雨中表演节目,领导们在主席台上打伞观看。总之都是一副让领导先走的逻辑。今天这个反过来了,是老师们给学生打伞。但对这个场景,我却感动不起来。


6月份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新闻,那是一段名为“保洁阿姨背大学生过河”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几名女保洁员背着学生来回趟过积水的举动也引起网友热议,更是有网友质疑称当代大学生被惯坏了。被惯坏了和被过度保护,意思差不多。


当时,时评作家曹林对学生们提出了一连串质疑:“水又不深,弄湿鞋又能怎么样,怕湿鞋,为什么不能脱鞋光脚自己淌过水,你的鞋就比保洁阿姨的金贵,你的鞋就不能湿,你的脚就不能碰水,你的身子就那么娇贵,你的裤脚就不能卷起,你就该让人背?”或许这段话,也可以原封不动地送给这些让老师帮忙打伞的学生们。


对于90后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的成长过程可能始终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习惯了接受帮助,很少考虑有些帮助会导致价值观的错位。当一群老师顶风冒雨为学生们组成遮风挡雨的人墙,当一个保洁阿姨去背一个和她孩子差不多大小的学生,这样的画面让人难以接受。这里没有起码的尊重,有的只是人人为我的巨婴心理。著名学者钱理群说,如今的高校,正在培养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没有独立性的自我,也就缺乏换位思考的同情心。我很担心,这些在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学生,未来会不会蜕变成需要别人打伞的领导?


那么一个独立性的自我对这件事又应该作何反应呢?就是当这样令人羞愧的场景出现的时候,就要告诫自己这是不对的,要加以拒绝。甚至于,即使当事人问心无愧,但因为可能会被他人误解,我们也应该有意识地远离这样的是非。在瓜田里就不要蹲下来整理靴子,在李子树下就不要抬起手整理衣冠,不要让别人误会你要偷窃瓜果。


从这个角度讲,这类的新闻被讨论也是件好事,网友们的批评给学生们补上了一课,这节课学生们在家庭和学校都没学到,那就是做一个独立的、体面的人。还记得电影《社交网络》里有一段情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最初剽窃了他大学同学的点子。这对双胞胎同学想要把扎克伯格告上法庭,但他们也犯嘀咕,尽管说自己有理,但卷入一场官司对于绅士来说始终是不名誉的。我想这就是绅士的品格。


精彩回顾

【本周评论集锦】真正委屈的不是被咬游客,而是动物园

【本周评论集锦】拿什么拯救这个被惯坏了的孩子?

【本周评论集锦】希望误入传销者都能遇到善良的人




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浩懿、小钊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金可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