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评论员·牛角有话说】知识付费不是知识经济,而是粉丝经济

2017-10-13 吉林之声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特约评论员·牛角



知识付费在 2017 年进入了一个火爆期,不仅仅是分答和悟空问答的红火,包括喜马拉雅的知识付费产品、小密圈、小鹅通,只要和知识挨得到一点边的,都开设了和知识付费相关的产品。然而在学者连清川看来,多数知识付费平台,是没有知识的,他们不过是蹭了内容创业的热点,制造了一些概念,来跑马圈粉而已。



看起来连清川老师对于知识付费这种模式是深恶痛绝了。他说:“知识付费已经进入了走火入魔时代:真正的知识和知识分子并没有通过知识付费而获得好的报偿,那些善于包装和炒作自己的人成为了知识付费的受益者。”所以说让连清川老师真正担忧的,是知识传播的业余化,过去,只有专家学者才能传播知识,如今,好像人人都可以传播知识了,这还如何保障知识输出的质量和深度呢?可问题就在于,知识传播的业余化,是互联网这个颠覆性时代所造成的。



那既然内容付费变得极为困难,为什么知识付费又火起来了呢?因为网友们掏钱购买的,不是知识,而是偶像。那些大V们盈利的方式不是知识经济,还是粉丝经济。在与大V的互动中,读者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一个圈子,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



这恰恰是消费主义的特征:为了刺激消费,商家把产品包装成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情怀卖给消费者。同样,在知识付费时代,读者们消费的不仅仅是大V们的知识和信息,还有他们本人。无论是罗振宇还是高晓松,他们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品牌,成为了网红,成为了文艺青年们在朋友圈里的谈资,成为了中产阶级炫耀品位的标签。对了,文艺青年和中产阶级,也是消费主义精心打造的概念。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真正稀缺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包装知识、博取眼球的能力。而这恰恰就是传统的专家学者们所吃不到的酸葡萄。所以从知识水平的角度来看,尽管这些大V们的种种知识服务都很简陋,让连清川这样的学者嗤之以鼻,但它们本来就只不过是人们消遣和自我标榜的产物。就像奢侈品包包,它的价值从来不在能装多少东西。


精彩回顾

【评论员·牛角有话说】如何化解被“堵在路上”的黄金周

【评论员·牛角有话说】对抛弃乘客的客运大巴车有道理可讲吗?

【评论员·牛角有话说】假期补课没什么好惊讶的



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牛角、赵飞、月半马尧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金可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