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懿”评】明星“组团”跨界,不想当演员的歌手不是好创业者?

2017-11-11 吉林之声


这一期“懿”评咱们来说说眼下热议的经典电影翻拍现象。先说一条影讯,作为今年最受关注的科幻大片之一,在前作积累大量人气和票房的基础上,《银翼杀手2049》带着光环而来,可上映3天却只收获了4046万的票房,这个结果让不少业内人士唏嘘不已。


这一期“懿”评咱们来说说明星跨界现象,这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将明星跨界进行了盘点,并分成了“入门跨”、“初级跨”、“中级跨”和“高级跨”,这几种跨界方式相对应的分别是,文化圈、游戏圈、智能硬件圈和风投圈。汪峰开始做耳机、杨颖成立创投基金、范冰冰发布由她定制的明星养成手游……那些“霸屏”荧幕的明星们,他们不仅在自己的本职领域做的顺风顺水,而且还在其他领域散发着别样的光芒,这时我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学而优不一定从仕,而演而优却可以从商。



我认为跨界的产生并非偶然。随着娱乐节目种类的多样化,特别是真人秀节目的兴起,许多明星开始不甘于现状,频繁以另一副面孔出现在观众面前,当他们选择在其他领域牛刀小试,往往能让人耳目一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自己的原有领域,他们可能还会有所拘谨,而跨界到了新领域,心态明显轻松自然,表现出自己的真性情。



从明星的角度来说,跨界不能简单定性是好是坏,关键在于适度。一方面,跨界是对个人事业的一种突破,而这种形式其实一直存在,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地区娱乐圈,一直就有着影、视、歌,所谓“三栖”明星一说。而在日本、韩国等娱乐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里,也有着“素人养成计划”和“练习生训练营”的培养模式,在对这些新人的培养方式上,普遍就要求他们兼有表演、歌唱、舞蹈等多种技能,全方面的培训也让他们在未来能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不仅如此,许多的综艺节目也开始主动寻找一些人气明星的既有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他们不为人所知的,加以放大化,并配合多样化的平台包装,跨界的表演自然水到渠成。



不过话说回来,跨界这种方式也不应被滥用,随着明星素人走上跨界之路,也催生了素人演员的惰性,想凭借着跨界东风蹭热度,有的甚至就是在节目中念一念编导准备好的剧本,这不仅不算是跨界,同时也让跨界的水准变得良莠不齐。


因此,跨界需要门槛,这个门槛不是强制性的要求跨界的明星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专业级的表演水准,而是希望能传递给观众一个声音,那就是你的跨界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之上,表达着自我希望的大胆突破和对跨界领域的真诚热爱,而不是借着自身的流量人气,急忙在多个领域“玩票圈粉”,消费自己的知名度和观众的信任。



精彩回顾

【“懿”评】是毁还是超越?经典电影翻拍为何会遭遇“冰火两重天”

【“懿”评】“慢综艺”节目风暴席卷荧屏,它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懿”评】评分杀死电影?影评人因何成舆论风向标



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浩懿、小钊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金可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