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美食】“臭”名招“箸”

2017-12-15 吉林之声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就像图片里的这位小盆友,那种强烈想要抱着锅吃的贪婪眼神。然而,贪婪也是有前提的,只有利益才能激发贪婪,在这小小的餐桌上,这锅美妙的味道就是这位小盆友眼里的“大宝贝”。

 

 

滚滚鱼锅频添水

汤花翻于烈焽

勺箸交错转头空

清锅依旧在

几度笑脸扬

 

翻滚的汤花,奶奶的汤色,鲜亮的嫩鱼,翠绿的蔬菜,鱼汤一直是鲜美的代名词,此乃一致之认可。

然,此鱼锅非彼鱼锅!因为鲜美之得,虽同归,但殊途。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里的辩证哲学,普适而生动,正如这一锅之鲜美,走的并不是寻常路。

 


此鱼锅的不同之处,就是核心食材,鱼。

鱼是一般的鳜鱼,但它是“臭”的。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尽管闻起来臭,但熟后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

相传在200多年前,安徽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盐的办法,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

如今的腌制过程更为讲究,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

之后,可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也可佐以蔬菜、海产等配料,熬炖成浓汤。

 


起初被这个“臭”字吓到,小盆友对此菜品有着极大的怀疑,但是吃货的本质驱动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然后就沦陷在第一口汤的温柔里,并采取汤泡饭的方式,快速续锅。

在小盆友看来,臭就是臭,香就是香。

明明是臭臭的,为啥能飘起“香”味?

明明是香香的,为啥要起个“臭”名?

“臭”名反而招“箸”。

 


香与臭的对立统一,正是中华饮食哲学的缩影,也正是另辟蹊径的灵感之源,在中国各大菜系里,几乎都有着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名品,诸如臭豆腐、臭豆汁、臭冬瓜等等,都是勤劳的中国人在生活的机缘巧合里,找到了对立统一的真理。

出其不意,是生活的玩笑,是生活的魅力,

生活带给你的不会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明了,

人类就是在猜解生活谜题中,

不断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的答案,

在不断的惊叹中,一次次超越自我,

灵动的思绪,辩证的思维,平和的心态,

生活才会进步,

生活总会精彩。

 

精彩回顾

【“郝”美食】家庭快餐

【“郝”美食】吃出“新时代”

【“郝”美食】装饰“新时代”的甜美


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郝大宝、一鑫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金可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