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卫】详解“中卫”称谓的由来
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正式建立明王朝,此时的元朝虽已被推翻,但在他的老巢——漠北的残余势力仍很强大,处于边境地带的宁夏成为残元势力侵扰的主要地区。
在其后的十余年间,明军两次出兵甘肃、宁夏,一次北征沙漠,迫使残元势力北撤,边境稍有安定。
而其时,漠北的另一支蒙古部落势力悄然强大起来,补充了残元退出的势力范围,酋长鬼力赤自称可汗,弃元号,改称鞑靼,经常骚扰明朝边境,宁夏又成为不安定地区。
朱元璋初定天下时,全国还没有完全统一,明王朝一时兵力不济,无力据守北临边境地带的宁夏,为了对付蒙古抢掠,于是采取“废府空城”(明初改元之宁夏路为宁夏府,废元之应理州和灵州)的办法,徙其民于陕西,造成真空防御地带,使其无可抢掠的人和物,今银川至中卫大片地带“唯空城尔”。
其后数年,随着明朝边防力量的逐步增强,朝廷开始着手在边境地带布防军队,移驻民众,守卫边疆。
“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设宁夏(今银川)五卫,迁五方之人实之,以左屯卫军余屯种于中卫”。
这是典籍中第一次出现“中卫”之名。“左屯卫军余屯种于中卫”,其意是把“左屯卫”中的“军余”,即:左屯卫中不在编的人员安排到中卫地区从事屯垦。朝廷又“迁五方之人实之”,从中原及江南调发军民移居宁夏。
这样,宁夏及中卫地区的居民成分发生了全新变化,迁来之民以吴、越居多,带来了江南的风俗和文化,“故彬彬然有江左之风”。
这次移民,为中卫乃至全宁夏以后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亦称惠帝建文元年),建宁夏中卫,属陕西行都司,裁鸣沙州并焉。”
这是“中卫”这一名称的正式确立。
中卫有了指挥使司,建都司署,编制有6000名军卒戍守。
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虽有县、市更替,但冠名“中卫”再无变化。卫下置守御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
时,中卫有千户所5个,百户所50个,总旗、小旗大都阙如。其中一些卫所地名一直传留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如:前所营(镇靖堡,讹传为千岁营,即今柔远镇镇靖村),中所营(柔远堡,今柔远镇所在地),二百户(今永康镇永丰村),四百户(今中宁县恩和镇),五百户(今永康镇所在地),七百户(今宣和镇所在地)。
明代中卫地区实行军事管制制度和军屯经济制度,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以军屯为主。军人实行“三分守边,七分屯种”,平时种田,战时打仗,以应付常年所处的战争状态。
屯田的基础组织是屯,每屯100户,设屯田百户管理,筑堡以居,或若干屯联合筑一大堡,环以土城,围以壕堑,屯储粮食、财物和牲畜。军民同居于内,有警,人畜皆入内固守。
中卫的柔远堡、镇罗堡、宣和堡、永康堡、常乐堡就是这时候形成的。
屯之上又有千户所和屯卫管辖,到明嘉靖时,中卫境内共修筑城池6个,屯堡18个。
中卫城垣是在元应理州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元应理州城始建年代失考,至明,多次增修扩建。正统二年(1437年),都指挥仇廉将原州城4里3分增修为5里8分;天顺四年(1460年)参将朱荣将原城垣扩建为周长7里3分,池阔7丈8尺,浚深1丈,堤植杨柳,又建东西二城门,东曰“振威”、西曰“镇远”;嘉靖三年(1524年),参将周尚文又开建南门,曰“永安门”。
后来历任官员和驻守将领又先后将土筑的城墙瓮以砖石,又续建了东关,也瓮以砖石,并开东西二门。至此,中卫城垣修筑基本完善。
城内有都司署、副将署等官署衙门,有庙宇堂观和商业店铺、文化教育设施,这些设施和私人住宅组成了东西大街及多条巷道。
新鼓楼、旧鼓楼建在东西大街通衢处;从东到西分布有副将署、中卫驿、文庙、学署、行台、城隍庙、县署、典史署、都司署;通往南门的街道上有应理仓、兵机库、应理书院、文昌阁等;城东北隅有草市场、米粮市;城北垣有高庙、保安司,还有以关帝庙、城隍庙、八腊祠、马神庙等为代表的九寺十八庙分布在城内各条街巷中。
东城门外有演兵校场、关帝庙,南城门外有先农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城西南有社稷坛(土神、谷神),城西有厉坛、财神庙、城隍亭子。
天有不测风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卫发生7.5级大地震,城垣及城内设施倒塌严重,遂在原址复修重建,完善的城垣南北粗,东西长,若舟形。
城墙高2丈4尺,底宽2丈5尺,顶厚1丈5尺,上有女墙,高5尺9寸。
原有的三道城门上均有城楼,城门外又有瓮城,东城门外的瓮城门向南开,南城门外的瓮城门向东开,西城门外的瓮城门向南开。
这种两道城门的设置,在冷兵器世代,可以把少量敌人放入第一道城门后再围起来消灭。
在三座城门外跨越环城壕沟处都建有桥:东曰“大通桥”,西曰“镇远桥”,南曰“绿杨桥”。
城垣东北、西北、西南均建有角楼,东南角建文昌阁。
城垣上还建有防止敌人进攻的敌楼、门台、炮台。
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李隶通又在城门外三道桥上各建两木牌坊,东坊一名“紫气朝来”、一名“银川门户”;西坊一名“爽挹西山”、一名“鸣沙保障”;南坊一名“襟带河流”、一名“眴卷古邑”。
除中卫城外,较大的城池还有广武、枣园、石空、镇罗堡,居住人口较多,时称西路四完城。
广武城,在县东二百里,旧志云:“西河要冲,又山环河绕,密迩边塞,为灵夏之襟带,实固靖之藩屏”。
明正统九年(1445年),巡抚金濂以其地当西路之冲,负山河之阻,奏请筑城,调中右卫官军驻扎,由都指挥负责防守,其后改游击负责防守。后有改建、扩建。
枣园城,弘治元年(1488年)建,至乾隆四年重修,周围四百二十四丈六尺,向南门一,城瓮以砖石,建城楼两座。设把总防守。
石空城,在县东九十里。万历十三年(1586年),巡抚张一元题建,设守备驻防,周围五百八丈二尺。
乾隆四年重修,向南门一,上建楼,瓮城瓮砖石。土垣女墙都很完善,城门三座,角楼四座,炮台二座,北城台建有玉皇阁。
镇罗堡城,在县东三十里,弘治元年(1488年)建,设把总防守。乾隆四年重修,向南门一,瓮城瓮以砖石。城楼三,角楼四,炮台二。
此外,于万历四十三年(1616年),在县西南五十里,建古水城,沟通芦沟、靖远,联络香山,潜通固靖。
堡寨是在百户所、千户所的基础上形成的。堡寨修建起来,军民有了庇护之所,城池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有了守卫、抗争的据点。
中卫境内共修筑屯堡18个。
有柔远堡、镇靖堡、镇罗堡、宣和堡、永康堡、常乐堡以及永兴、石空、张义、枣园、鸣沙、恩和、新宁安、宁安、古水各堡,还有渠口、张恩、铁桶三堡,明时属广武管辖。
今中宁境内的鸣沙系古城,其它堡寨都是明代修建的。
宁安堡建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嘉靖九年(1530年)又建了新宁安堡,张恩堡建于隆庆元年(1567年),永兴、张义二堡均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渠口堡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铁桶堡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恩和堡建于万历年间,当时名威武堡。
这些屯堡当时不仅起到保障人们生活和防御敌人的作用,也为以后几百年人口的定居、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今天的许多乡镇就是在那时候屯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时中卫的辖区,包括今中卫的川区和中宁县全境以及青铜峡的广武地区。
中卫香山地区不属“中卫”管辖,当时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十六子庆王朱栴的牧场封地。
史载,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第十六皇子庆王朱栴来宁夏就藩,朝廷划香山地区为其牧马草场。“先王(指庆王朱栴)委刘成于其中卜筑疃所,名曰刘内官营,督旗校千人耕牧于此。”
王府内管刘成所筑疃所在原香山红泉乡校尉川,时分设东4旗、西4旗及72水头。这是皇帝分给儿子的封地,乃是国中之国,管辖独立,不属地方政权管理。
在军政管理体制方面,随着边境战事的胜败也发生了变化。建文四年(1402年)以后,蒙古鞑靼、瓦剌各部日益强大,交相雄长,迭次成为明朝北方边境的大患。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大军南下,与明军在土木堡交战,明军战败,皇帝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皇帝成为阶下囚,前所未有。受此奇耻大辱之后,为了防御强大的蒙古鞑靼、瓦剌的侵扰,明王朝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边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
在面积不大的宁夏地区,竟然九居其二,设宁夏(在今银川)、固原两个总镇,并在固原特设三边总制府(总督衙门),节制延绥、宁夏、甘肃和固原四大总镇,可见宁夏在当时明代北方边防中的重要性。
总镇的设立,形成了“镇卫所制”,即总镇——卫——所——屯堡——烽堠体系,军政合一,以加强边防力量。
卫所除原有官员外,朝廷另委派将领统领边防军务,镇有总兵,其下有参将、副将、守备、千总、把总、千户、百户等。
宣德初于中卫设都指挥守备,正统八年,(1444年)设分守左参将,建参将署(后改副将署,署址在今中卫一中,已搬迁。)统领宁夏西路军务,宁夏西路由此始。
万历十三年(1585年),石空寺堡设守备一员,万历四十一年,古水堡设守备一员。
另,广武堡也在此前后设守备一员,继改协同,后改游击。
除筑城池、屯堡外,中卫境内还修筑了长城,现有典籍可考者多见于明代,时称“边墙”“西长城”。
西长城位于城区西北部,跨越黄河两岸,因河分为两段:一段位于中卫黄河以北,修筑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
由迎水桥镇黑林村西沙嘴起,沿腾格里沙漠东部边沿及卫宁北山南坡而行至胜金关,长90公里,在中卫黄河以北地区形成半圆形防卫圈。
一段位于中卫黄河之南,修筑于明隆庆五年(公元1517年),由甘肃靖远县芦沟堡进入中卫城区南长滩,然后沿黄河东行至常乐镇下河沿,长约70多公里;黄河南岸长城的终点与黄河北岸长城的起点隔河遥遥相望,一在河之上,一在河之下,两头相错数里不能衔接。
位于胜金关以东今中宁县境内的长城,逶迤于山坡、山脊之上,这段长城起自中宁县双山口之南的永兴,经黄羊湾、二道口子、金沙至双山口,转向东北行,经平摊湖西边墙湾,北行出中宁进入青铜峡。
自双山口起至广武界止,长100余里。
据《弘治宁夏新志》记载,是明代成化年间,巡抚都御史贾俊奏筑的。
为了加强战时信息的传递,还在长城上以及长城沿线设置了墩台。
墩台也称烽火台、狼烟台、烽燧。烽燧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置于黄土夯筑的四方土台之上,其上竖高架,架上挂笼子,笼中装枯草干柴,有敌来犯,则点燃柴草,发出火光作为信号,称“烽”。
另外还堆积着许多准备燃烟用的柴草,称“燧”。
白天燃燧,夜里点火。点燃时加硫磺、硝石等助燃,放烟时同时鸣炮。
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这些防卫设施构成一套完整、严密的防御体系。
从此,中卫的先民们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有了抗争的依托,他们坚韧、顽强、不屈不挠,在血与火的战争硝烟中,保护了自身的生存,保卫了家乡的建设。
“中卫”之名在这硝烟弥漫的抗争之中延续了六百余年。
数百年形成的军政、文化方面的设施大都保存到民国时期,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古老城池光耀了过去,也惠泽了现在。
文章选自《宁夏漫记—档案里的故事》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口述宁夏
【权威发布】宁夏2017年10项民生实事出炉 重头戏是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