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印记】乡村匠人一盏灯 ——记旧时中卫乡村匠人

2017-05-02 张发盛 居家中卫

         乡村匠人是农民中间的一部分手艺人,他们并没有完全脱离土地,只是利用农闲时节从事各种手工劳作,这些劳作涉及到老百姓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在小农经济时代,乡村匠人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的支柱,是农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存在,使得乡村生活变得充实、从容不迫、斑斓而丰富多彩,成就了一个距时代渐行渐远的、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形态。这些匠人主要有:木匠、铁匠、泥瓦匠、皮匠、毡匠、石匠、油漆匠、补锅匠、编制匠、绳匠、鞋匠、铜匠、金银匠,还有箍缸的、钉碗的……


木  匠 

木匠 木匠是农村生活中用途最广的匠人,从各种农具、日用器具直到建房,都离不开木匠,木匠也就成为农村中让人羡慕的比较光鲜的职业。过去农村,大抵一个村镇就有两三家,每个村庄至少有一家。木匠干活,以小团体出现,一般至少有四五人,其中一人是师傅,其余是一般木工和徒弟。

木匠


木匠的工地在事主家。事主备好了木料,就可以请木工开工。开工的第一道工序是会料,由木工师傅主持。会料是考验一个木工班子声誉的重要一环。事主家备下的小山堆一样的木料,长的、短的、厚的、薄的,这么多的木料该用到什么地方?这对木工师傅是个很大的考量。好的木工师傅像一位排兵布阵的统帅,像布置军阵一样,把每一块木料都会恰如其分的用到该用的地方,最后剩下的废料只是些边头耳郭子(零碎意),这里面最忌讳的是“大材小用”。木工师傅耳朵上夹着铅笔,手里拿着三角尺,聚精会神,在木头上点点画画,像选拔将才,其它木工心领神会,在师傅点划过的木头上开始加工。拉大锯是首道工序,也是木工出力最大、最苦的工序,把大木材锯成一片片板材,才可以进一步加工。

中卫人,推广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人把住房看成人生最大的必需,建房使用的木工也最多。中卫的房子适应了干旱少雨、冬冷夏热的西北气候,平顶不起脊子,基子(土坯)砌墙,冬暖夏凉,分挂枋和泥抱头两种。乡下农村,两种房子皆有之,当然也有阔绰的四合院,那是地主老财家的住宅。

挂枋的房子有四梁八柱:每个梁头下面有土柱子支撑,上面有横着的土行拉住,前面有枋板,它们之间通过卯榫紧紧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天盘大框架。这种天盘框架的优越性是即使房子的墙体倒了,房顶有框架拖住、下面有柱子支撑而不会倒塌。遭遇暴风雨也会安然无恙,即使遇上地震也能抗个四五级。

泥抱头房子是先砌墙后担梁,把墙砌起来再把大梁架上去,程序较为简单,而挂枋的房子是先立木后砌墙。上梁、立木都要请“阴阳”看时辰,上供敬土神,鸣放鞭炮。挂枋的房子立木,仪式较为隆重。当日凌晨,人们就忙碌起来,到中午时分,天盘上的木料就全部架了上去。这中间,上房两条大梁是重头戏。这两条大梁,是房子身价的代表,一般是质量好的松木,大而沉,要稳稳当当架上去可要费一些力气。天盘大功告成,就要上中行。这中行大有讲究,有的在中行中间,挖有一个小槽,装着笔墨和小小的砚台,意在后辈儿孙知书达理、书香门第传家;有的镶嵌着麻钱、铜元,意在财源广进。上中行是个喜庆场面,木工师傅站在高高的梁头上,神采奕奕,像是观看自己成功的杰作,更是察看站在大梁下全村男女老少对自己杰作的反应。看到大家喜笑颜开,他高兴极了,手握酒瓶,在大梁上步履轻盈,像是自如行走在平衡木上,嘴里唱着“奠梁头、奠梁头,兴家立业使大牛;奠梁腰、奠梁腰,仓满囤满喜洋洋;奠梁尾、奠梁尾,父贤子孝睦乡邻”,边唱边奠酒。接下来往下面撒事先准备好的核桃、枣子、馒头,“核桃、枣子撒个遍,好比刘海撒金钱”“东方的馒头白又大,生个娃娃带个把;南方的馒头圆又圆,谁抢到手谁发财;西方的馒头归事主,六畜兴旺财富宽。”木匠师傅不同,唱词也各有千秋。大梁下面,年轻媳妇、孩子在争抢,场面极为热闹。东边的一个馒头是为想生儿子的年轻媳妇准备的,这早有约定,年轻媳妇早就把包钱的红包准备好了。    

天盘上去了,接下来是制作门窗。门窗又是考量木工师傅能力水平的一道重要工序。门要设计一定的图案,窗棂更像是剪纸一样,一幅幅花草图案、几何图形透过一节节短小的木段把木工师傅的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了出来。这部分是木工师傅的尖端工艺,有的是用刀子、凿子才能完成的。也有简易的,这要根据事主家的要求而定。

乡村匠人的基本工具是锯子、凿子、刨子、斧头、锛、墨线盒、三角尺等,这些工具要样样精通、得心应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木工的眼力和尺寸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是否合格,一眼要能看出来;尺寸是否准确,能不能达到严丝合缝、恰如其分,俗语说“铁匠短了抡给几锤,木匠短了成了贼”,木匠对尺寸要求是非常高的,稍差分寸,就会成为废品,费工又费料。这些,是一个徒弟出师后恐怕还需三五年才能达到的。

木工中技艺高超、出类拔萃者才可被称作师傅,其工艺的传承,除了子承父业家族传授外,多是接收徒弟。子承父业虽有耳濡目染、“门里出身,不会三分”的优势,但这样的家庭多是生活优越者,子弟多有一种“闲腐、骄奢”之气,吃不了大苦,下不了大力,不会成就大气。而徒弟不同,被师傅接收的徒弟,一般选自穷苦人家孩子,挑那些聪明伶俐,身体好,能吃苦,不怕累的。师傅接收徒弟时,要举行仪式,行拜师礼,要学三年才能出徒。这三年中,除了学手艺外,还要给师傅家里干杂活,包括种地。这三年只学手,不挣钱。师傅对徒弟的传授都很严格,所谓“严师出高徒”。师傅对徒弟的传艺,除言传身教外,多有棍棒教育者,有“藤条出孝子,棒头出高徒”的俗语。中卫城里的陈聋子就是典型的被打出来的高徒。

 木工的活计涉及各类生产工具,其中打车是大件,老牛车、轿子车、手推车是上世纪重要的运输工具,还有犁、耧、耙、耱等农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中兴起打家具摆设,什么桌椅板凳、连二柜、连三柜、橱柜成了家庭的必需。接着,方兴未艾的是出嫁姑娘的陪嫁,什么五斗橱、梳妆台、大衣柜、高低柜、写字台五大件,成了娘家的必陪之物。这些,给乡村农家带来了灵动、光彩,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喜悦、幸福。


铁  匠


 铁匠 铁匠的工作是定点的,有铺子。铁匠铺一般设在村镇街道的背巷处,四个柱子支撑起面积不小的棚子,一座炉子,连带着粗壮的烟囱,烟囱口伸出棚子之外,炉子旁边安置一个大风箱,风箱推拉把手下有一个不大的方孔,方孔里面吊着一块薄木块,把方孔遮得严严的。拉风箱把的时候,方孔口开,空气进入风箱,推风箱把的时候,方孔封闭,把空气都推进了炉膛。铁匠炉就是在风箱不断的推拉下,一股股风送进了炉膛,燃起了烈烈火焰。

铁匠


铁匠炉烧得是焦炭和烟炭,中卫下河沿有用烟煤炼焦炭的历史,焦炭无烟,火力强,温度高,但不易燃着;烟炭易燃,生火救火非它莫属。因烧炭的缘故,铁匠铺也就经常被烟雾笼罩,成了不干净的地方,自然就不能摆在街道露脸的门面之处。它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人们的生产、生活却离不开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在稍大一点的村镇,都有一两家铁匠铺。种田用的铁锹、锄头、镢头、铲子、镰刀,生活中用的菜刀、锅铲、铁勺、门闩、铁钉,还有骡马钉的铁掌,无一不是铁匠制作的。这里还不说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刀、枪、剑、戟,过去时代都离不开铁匠这个手艺行当。

铁匠是个很辛苦的行业。无论晴天阴天、刮风下雨、还是天暑天热、数九寒冬,整个村镇铁匠起床最早。凌晨,夜幕还未退去,铁匠铺的徒弟就行动起来了。风箱拉的“吧哒吧哒”响,炉火烧起来了,整个村镇也就在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铁锤声惊醒了整个村镇,一家家生意摊也开始摆上了集市,赶早集的蔬菜担子涌进了街道,集市上的人多起来,买卖人的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而这时,铁匠铺的活计也就进入了高潮:铁坯已经烧得通红,师傅左手的大钳夹着烧红的毛坯放在铁砧上,右手掂着10斤重的小榔头,两个徒弟双手握着25斤重的大铁锤,师傅的小榔头打那儿,徒弟的大铁锤就跟着砸那儿。师傅手中的小榔头有如乐队的指挥棒,徒弟根据师傅敲击的部位、轻重缓急,甩开膀子抡锤砸。有句成语叫:“趁热打铁”,就是针对铁匠打铁说的。通红的铁坯较软,稍一间隔就会变硬,就要费更大的力气。这当口,师傅的小锤砸得又急又重,徒弟的大锤更是紧追不舍,烧红的铁坯就这样由厚变薄,再烧、再捶打,就变成了铁刀、铁铲、铁锹、铁钉,变成了各种器物。然后用起子刨光,用磨石磨平,各种产品就成功了。

刀是讲究锋利的,厨房用得菜刀,割麦子用得镰刀都是越锋利越好。打刀时刀口要用钢,钢材贵重,只能用一窄绺,夹在刀刃部位,又有句成语叫“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指打铁刀说的。剩下的关键技术是淬火,淬火是把已经打制好的刀,从烧红的火炉中夹出来,突然放进冷水中,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奥妙无穷,刀的锋利程度就取决于这一淬的把握上。淬火不好,不是刀刃变钝,就是刀刃变脆,崩块掉片。

因为天天抡铁锤,铁匠的胳膊也就特别有劲,手握起来,胳膊上的肌肉一疙瘩一疙瘩的。抡起锤来,那气势真有点“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慨。打铁经常汗流浃背,上身穿不住衣服,只好光着膀子干活,皮肤被火熏得如同卤猪肉,下身的裤子、脚上的鞋被砸飞的红铁屑烧得尽是洞。铁匠打铁时会吸引众多看客,他们欣赏铁匠的精神、勇气,特别是红彤彤的铁坯夹出来那阵,紧张的轮番砸击,带火的铁渣四处乱飞,观者往往吓得往后躲,可铁匠们视若无睹,手中的铁锤丝毫不会停止,他们不叫苦,不喊累,苦中有乐。因为一人受苦,可以养活一家几口人的生活。  

铁匠不怕技术外泄,打铁过程全在光天化日之下,包括淬火的技术,观众可以看,就是同行也不避讳。火候把握是关键技术,这个道理铁匠们都懂,但其拿捏的本事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心里。因此,铁匠的技术偷不去,只能老老实实干,潜移默化,熟能生巧。


泥 瓦 匠 


泥瓦匠 泥是土和水的混合物。过去中卫农村的房子不起脊子,是平顶,也就不用瓦,所以,泥瓦匠过去在中卫就叫“泥水匠”。

泥瓦匠

泥水匠的工具很简单,一把瓦刀,一个木制抹子,一个铁制抹子,一个水平仪和吊线锤。不大的帆布包便把工具全装了,跨在肩上,走街串巷招揽活计。泥水匠的工具不多,但技术考量是不低的。眼力是考量泥水匠技术水平的关键,特别是用在建房方面。泥水匠和木匠是亲密搭档,是哥俩好,二者紧密配合,相得益彰,才能把房子建好。有道是:“木工忙半年,泥水匠来收钱”,说的是泥水匠建房时的工期短,挣钱快。

地基准备好了,泥水匠来放线,要害是拉开的线要绝对的横平竖直,这时,水平仪和吊线锤就发挥了作用。线一固定,就开始砌墙基。先砌一圈三十到五十公分高的石块,然后在房子前墙的石块上砌五到七层砖,其余都用基子(宁夏其他地方称土坯或垡拉)砌墙。

基子砌墙是粗话,农村中的青壮年都可以干。一家建房,全村人帮工,这在过去也是农村里的习惯。这一天,建房工地上热闹非凡,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一个组织者像战地指挥官发号施令,几个人包一段,和泥的、运基子的、往墙上砌基子的,安排就序,组织者一声号令,那个紧张劲儿,真像体育场上的比赛,紧张极了,墙就一圈圈往上涨。泥水匠这时候到成了甩手掌柜的,东走走,西瞧瞧,看那点墙凹进去了,那块基子挂了线,适时指正。这时候的线,是标尺、标杆,谁也不能越雷池半分。只一天时间,大墙全部起去了,砌得又周正,事主家高兴极了,要好好招待的。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大碗肉烩菜,各样炒菜,热腾腾的白米饭都上来了,青年人吆五喝六,一瓶瓶中卫白干让好酒者放开了怀,日落西山才把他们送回家。

大墙起来了,事主家轻松了许多,剩下的只是些零碎小活。而泥水匠也只是在安装窗框、门框时,来吊吊线,还有,在房泥、墙泥上好了,来压压房檐,在房檐上使两层砖。至于要在墙面上抹石灰,那虽然也是泥水匠的活,不过,这样的家庭在过去是比较少的。

泥水匠的另一手活是打炕。打炕是指打“撤炕”,这是泥水匠另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手艺。“撤炕”烧烟煤,保温时间长,干净卫生,过去中卫农村生活过得去的家庭都打撤炕。撤炕的技术要害在三个部分:一是地垒,地垒是烧煤的炉子,炉子砌得好的标志是火旺,煤炭燃烧充分。火起来了,似乎要越过炉口,却是忽地一下,全都钻进炕里面,并发出“嘭嘭”的响声,这时,远离的窗户纸都“哗哗”作响。炉子下面挖一个深坑,可积攒十天半月的煤灰。二是炕的瓤子,炕瓤子要垫得实在,有一定的坡度,要让从炉子上来的火均匀的分布开,全炕都要热到。三是“狗窝”,狗窝是墙管脚烟囱对直炕的部分,有阳狗窝和阴狗窝之分,各有各的技巧,运用的好,都可以让烟出的利索。撤炕打不好,火不旺,烟不利,炕也就热不起来,那是很麻烦的。所以,打炕都要找高手,因此,泥水匠中间就出现了分化,出现了专门从事打炕的泥水匠。

打撤炕的泥水匠,给农户家带来了严冬的温暖,使“老婆孩子热炕头”得以实现,因此,人们对打炕的师傅也是非常礼让尊敬的。


皮  匠

皮匠 过去的中卫,在山区,家家养羊,而在川区,只有少数人家有羊。可家家都离不开羊皮、羊毛。从皮手套、皮帽子、皮坎肩、长短皮大衣、皮褥子乃至皮裤子等,不一而论。中卫羊的品种,主要有绵羊和山羊。大羊杀了,剥下的皮叫老羊皮,老羊皮主要是做皮袄的。过去的中卫冬天非常寒冷,穷苦百姓为有一件老羊皮袄御寒而满足,所谓穷人家里四件宝:“老羊皮袄狗皮帽,骆驼蛋蛋毡捂老”。对于有钱人家,他们青睐的是羔羊皮。山羊的羔羊皮叫沙毛皮,绵羊的羔羊皮叫二毛皮,都很珍贵,被称作“塞上江南”的两颗明珠。都有保暖好、轻便、美观、皮板薄而柔韧,毛纤细而有光泽,有美丽的波浪型弯曲诸特点,因此,十分珍贵,名扬中外。

皮匠

做皮衣的人称皮匠。在中卫,皮匠都是清一色的男人。服装方面的缝纫、针功,本是女人们的专长,但在缝制皮衣这个领域,男人却是独领风骚。

制作皮衣的第一步是熟皮子,学名叫鞣制。从羊身上剥下来的皮子,都比较僵硬,带有很多油脂,散发着腥味,要熟皮子。一位阿拉善左旗的老牧民说,他们家家都会熟皮子。熟皮子是把硝加水熬好,晾凉,再放一定数量的酸奶和盐。一个大缸里可以放七八张羊皮,每天上下翻腾几次,把下面的翻到上面,上面的翻到下面,这样泡制约一个星期。就可去掉皮子上的油脂、腥味,又可使皮子变柔软,不伤羊毛的附着力。如果技术要求不到位,就会泡坏皮板,羊毛和皮板分离。有成语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针对羊皮鞣制不好说的。皮子熟好了,再用刀刮。皮匠手里拿着一把月牙形的铲刀,一刀一刀刮,至到把羊皮板子刮到洁白、柔和、干净为止。

接下来的工序是皮衣制作,中卫人叫做皮筒子。其要领和衣服的裁剪缝纫是一样的,只不过皮匠不是用剪子,而是用小刀子裁,小刀非常锋利,熟好的皮子被小刀裁成一片一片的衣料,这里讲究的是大有大用,小有小用,和木料一样,切不可大材小用。不过,皮子比较珍贵,从大料上下来的边料,可以拼接。皮匠的针功很特殊,针线走的是N字型,皮匠熟练的针功使两块皮子天衣无缝的连在一起,从皮板子光板一面能看出针线,从有毛的一面却丝毫看不出连接的痕迹。

老羊皮袄都比较宽大,皮板向外毛向里,不搭面子,多半是受苦人穿的。二毛皮、沙毛皮筒子,外面要搭面子。所谓“面子”,就是在皮筒子外面挂上质量好的布料,如当时时兴、挺括的咔叽布料之类,再配上栽绒领子。高级一点的,还要配上狐皮领子。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皮匠又分白皮匠和黑皮匠,从事羊皮工艺的叫白皮匠,而从事驴皮、牛皮、骆驼皮加工的叫黑皮匠。黑皮匠的加工程序和白皮匠稍有差别,熟驴、牛、骆驼皮需要大池子,池子周围比较脏,臭气熏天,因此,被称臭皮匠。臭皮匠熟皮子的工艺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这几种动物的皮张都很大,皮也厚。皮子熟好了,铲刮的力度大、刀也大,像是过去道士的禅杖,头大大的,刮皮子也就格外吃力。

这种皮子因比较厚,柔韧性非常强,农业生产上常常用作绳索,骡马的辔头,胶车上的大绳,牲口的拥脖子,鞭子等。

皮匠的劳动,给人们带来了温暖,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帮手,让人们敬重他,特别是制作皮衣,常常出入有钱人家,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毡  匠


毡匠 毡匠的手艺是把羊毛通过擀洗加工,变成一块厚厚的密密实实结在一起的毡。

毡匠

中卫人过去睡得都是土炕,地下的潮湿要返上来。毛毡不仅可以隔潮、防潮,还冬暖夏凉,乡下人为有一块毛毡铺在炕上而满足。擀毡的羊毛是绵羊毛,山羊毛比较直,缠合撕咬度不够,擀毡一般不用它。每年春暖花开,羊身上裹了一冬厚厚的防寒羊毛失去了作用,需要轻装换夏衣了,剪下的羊毛就可以用作擀毡的材料。

擀毡前,先把羊毛里的杂质捡净,紧接着第一道工序是弹羊毛。匠人用一张大弓,拨动弓弦,发出悦耳的嘣嘣声,羊毛就在弓弦高频率的震动中跳舞,它们飞起来,像天空中一朵朵白云,再慢慢飘落下来,像是一片片的雪花,飘落在事先准备好的竹帘上。竹帘的宽度、长度,根据事主用毡的大小而定。等落下的羊毛达到一定的厚度,就用锅盖形状的木楦旋转压实,使蓬松的羊毛压紧、缠绕实落,然后,把竹帘连同羊毛一起卷紧,中间穿过一根羊毛带子,这道工序就结束了。洗毡时,炕沿铺一块木板,毡匠两手提着羊毛绳,一拉一放,脚蹬着的竹帘子一松一蹬,手脚默契配合,竹帘子在脚前来回滚动。与此同时,不住往竹帘子上浇水。渗透在羊毛里面的水在竹帘子的滚动、碾压中被挤了出来,即对羊毛进行了清洗,又让羊毛在碾压滚动中牢牢的缠合在一起。这样周而复始,经过一个多时辰,一条白白的毡就洗好了。

洗出的毡搭在外面晾晒,晒干晒透以防虫蛀。这样洗出的毡,非常耐用,可延续几代人铺用。


石  匠 

石匠 农村中的石匠有别于宫廷、庙宇中石料雕刻制作者,石雕是一种石料雕刻艺术,但他们使用的基本工具都是锤子、錾子。农村石匠工作对象是农村中磨面的石磨,碾米的碾子,打场、压地用得滚子。

石匠

石磨制作的技术要求高。石磨上下两扇,下扇不动,中间有轴,上下扇都从中心向圆周辐射出一条条齿子。上扇有两个圆洞,一大一小,磨麦子时,塞住大洞,留下小洞,驴拉着上扇磨在磨道里转,麦子随着上面磨扇的旋转经小圆洞进入上下磨扇中间,在石磨上下齿子的咬合下,把麦子破碎,逐渐转到磨的边沿,落在磨台上,然后收起去用罗筛子筛,筛下去的是面,上面是麸子;磨麸子时把大洞小洞都放开,磨一遍筛一遍,周而复始,约五遍,麦子里的面粉才算磨净。

麦子磨得快不快,取决于上下磨扇的齿子,磨齿子老了,就是上下扇的磨齿子磨翳了,就要请石匠锻磨。石匠一手握錾子,一手拿锤子敲錾子把,一锤接一锤,錾子在磨齿槽中一点点往前移动,把磨齿子敲打的尖锐一些,一槽齿子錾好了,再移动到下一个齿槽,等把所有齿槽都錾过来,再锻另一扇磨的齿槽,两扇磨片都锻过来,把齿槽中的石渣清扫干净,磨就算锻罢了。磨锻的好坏取决于石匠是否认真仔细、下的了功夫。一般锻好一盘磨需要两个时辰。一盘磨使用过四五个月就要锻一次。

碾米用的碾子,由碾轱辘和碾盘组成,都是用较大且坚硬石头加工制作的。制作一副碾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体积大,石匠加工好一副碾子要一两个月,而且还得几名石匠联合起来干。好碾子的标准是:第一遍只碾掉稻谷皮,第二遍碾去米糠而不压坏米粒,每遍都把糠皮用风车吹掉。好的碾子碎米率低,碾出的米完整、洁白。

打场用得滚子是稻麦脱粒用的工具,和碾米的碾轱辘是一样的,都是一头大一头小,是个圆锥体,只向一个方向转。有个传说,说三国里的关羽收服周仓时,两人比力气,关羽看到周仓双手把打谷场上一个大碾轱辘轻轻就举起去了,害怕比不过周仓,略动心思,说何需双手,我单臂就比过你了,不信我们来比推碾轱辘。关羽站在碾轱辘大头一边,周仓站在小头一边,周仓还以为小头轻,大头重,占了便宜,结果使尽全身力气也比不过关羽。

过去的农村,就是用这样的石磨磨面、石碾子压碾稻谷脱粒,其方法超越了一千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被磨面机、脱粒机淘汰。


油漆匠 

油漆匠 油漆匠和木匠可以说是姊妹对,油漆匠离不开木匠,木匠制作的家具不油漆,就会单板、无色泽。油漆匠是美的使者,是木工家具的化妆师。

油漆匠

在中卫农村,油漆匠的兴起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事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打起了家具。家具素面朝天是不好看的,经五颜六色的油漆,在油漆匠的描绘下,漂亮灵动光彩夺目。在以后的年代里,油漆的领域扩展到门窗、墙壁。美观、漂亮成了人们新追求、新时尚,以至于由活人的追求扩展到亡灵的冥想,由过去满足的红寿材变为艺术化的寿字组合图,变成鲜艳的牡丹、莲花、千年鹤,变成鸟语花香的美妙图画,在对逝者的悲哀中寄托出美好的向往。

油漆匠的基础是美工,因此又有画匠之称,许多有图画基础的人成不了画家,但在油漆领域他们崭露头角,把绘画艺术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他匠人

其他匠人 篇幅所限,其他匠人只能简略提及:补锅匠用坩锅融化铝或者铜补锅,要用干炭生火,用小风箱鼓风加温,把放入坩锅中的碎铜碎铝烧化,补到锅的眼洞缝隙上。过去家庭使用的铁锅,特别是过“大事”(红白喜事)使用的大铁锅,都是非常贵重的,有了漏水眼,补个疤,可以继续使用;编制匠是用沙竹编制簸箕、簸篮、斗子,用笈笈编制背篼、筐子、笊篱之类。簸箕、簸篮、笊篱用在粮食除杂上,斗子用在日常提东西上。而背篼、筐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沙竹、笈笈产自沙漠,是沙漠取之不尽的植物资源。今天,这些用具很少见到了,但它们的微缩型,成了人们欣赏的工艺品;箍缸匠人是南方人,他们把南方的竹子运到北方,劈成窄长条,用担子挑着,走乡串户。他们拖着长长的腔调招徕生意,箍缸两个字,箍字浑厚而长,缸字短而急促,非常富有特色。过去农村冬天腌菜的缸,磨面淘洗麦子的大圆口缸,都比较贵重而粗笨,碰破了漏水,也不能轻易抛弃,修补它是南方人的绝活。竹条在匠人手中抖动,锋利的刀迅速把竹条宽的劈窄、厚的劈薄,一圈一圈箍在光滑的缸体上。它有点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圈,箍的那么紧,缸破了的缝子看不见了,水不漏了,是真正的天衣无缝。

补锅匠

我们的农民前辈,真是太节俭了,一只碗破了还要钉了再用。钉碗的匠人用一种微小的钻,在瓷器上钻眼,那钻尖是非常坚硬的,有俗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种工艺在今天已经毫无意义,破碗片、烂玻璃随处可见,可在过去,这些东西是不能随便丢弃的,农民可以光着脚丫子下地干活、随便走路而不怕扎脚。他们应是今日学习环保的先驱。

还有,金银匠人是搞首饰的,铜匠是搞餐饮制品的,绳匠是用亚麻合绳的,鞋匠是上鞋、补鞋的……,至于没提及的其他匠人,所谓:“七十二行”,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不再赘述。

乡村匠人,是昔日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的存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美化了农民家庭生活,他们像一盏盏的灯,照亮了农家的五彩人生,给辛勤劳碌的农民增添了喜悦和欢笑。(张发盛)

大家都在看(下面的蓝字直接点开)

【今日关注】吴忠——中卫城际高铁车站靓照曝光,明年8月投用

【今日头条】追梦中国凤凰城,打造云天新中卫

【今日发现】沙坡头景区上了CCTV,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便民服务】哇!机票预定、特价机票、航班时刻、机场咨询……在这里统统搞定啦!!

居家中卫——中卫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权威、主流 、公信 、贴近、 实用

弘扬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不造谣 不传谣 


你想关注中卫大事?

你想了解事件真相?

你想咨询有关政策?

你想免费发布广告?

你想倾诉心理苦闷?   就找居家中卫

你想咨询法律问题? 

你想投诉举报某人?     

你想寻人、寻物?

你想寻求其他帮助?

 

居家中卫——中卫人必选的民生服务平台

居家中卫——你的贴身服务专家、生活好帮手、良师益友


爆料热线:17709551751 微信号:1581367568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居家中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