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卫】宜居中卫的城市符号——湖在城中 城在湖中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因城市更幸福———
这是当代人对自己居住城市的期盼与愿景,也是城市建设者想要给居住者和城市的承诺与特质。
李旭竹 摄
在这些期盼与愿景、承诺与特质的背后,是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是干净、整洁、有序、怡人……
5月1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在我市调研时说,中卫是一座“湖在城中、城在湖中”的城市,是一座宜居城市。
湖在城中、城在湖中,是石泰峰书记对中卫城市的感受,也是我市在建设宜居城市中,打造出的城市与生活、美好与幸福的中卫符号。
市林业生态建设局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中卫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达2437万平方米,景观水域总面积达到356.26万平方米,其中包括20处广场公园、55条主次干道及工业园区、黄河金岸等绿地区域。近3年来,市区建成区新增城市绿地103.28公顷,栽植各类植物1292.2万株。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4.13%、35.68%和20.08平方米。特别是腾格里湖、香山湖、应理湖、沙坡头大道景观水系、十里水街等湖泊水系形成的城市“加湿器”,让“湖在城中、城在湖中”名副其实。
五月中卫槐花香 李旭竹 摄
城市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城市发展的定位与特色,也需要不断地认识与再认识。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保持过去中卫城市发展成绩的基础上,扎实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一尊重五统筹”精神,按照“滨河沙坡头、杞乡中宁、生态海原”城市定位,突出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使美丽城乡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心灵的港湾、休憩的驿站。
石文轩摄
在打造宜居中卫方面,市委、市政府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思维,编制了《中卫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并在 “三规合一”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增长边界、生态、基本农田、产业区块和基础设施空间廊道等六条控制线。成立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建立“8+1”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管理体系,做到“一本规划管全局、一张蓝图干到底”,高标准建设城市。
为让中卫更具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质,市委、市政府专门将“生态连城”“水系连城”这两大关键词,写进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实施中,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特色建市、生态立市”的总要求,用“生态优先、分片拓展、绿脉相连、结构整合”的原则,保护原有自然风貌,建设城市大环境绿化,一步步营造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四季有绿、风光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这其中,市区先后建成了行政生态广场、香山公园、黄河湿地公园、景观水系、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市民休闲公园、城市森林公园等大型公园,每个公园的绿化面积均达到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市区主干道绿地面积达到了不少于道路总面积25%的标准,并呈现出步步见绿、路路有景,景随步换、触景生情的城市道路景观。同时,市区还先后建设了城市周边防护林带、沿路两侧宽幅林带、西北部沙漠生态防护林等。林水相依、品位高雅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进一步丰富了滨河生态旅游文化城市的韵味和品位。
李旭竹摄
尊重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为把市区建成自然环境生态相统一的城市,我市按照自然环境合理布局,重点围绕黄河实施“扩水增绿”工程,做好做活了黄河“水”和“绿”的文章,基本建成了“水在城中、城在绿中、水绿环绕”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中卫也先后荣获了“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生态文明价值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建设杰出贡献奖”等宜居城市建设领域的高含金量奖项。
李旭竹摄
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中卫还有另一个“符号”特别引人瞩目,这就是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的“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工作机制。这一机制以“两个5”的中卫标准,即每平方米尘土不得高于5克、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建立了环卫保洁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这些体系,让中卫这座沙漠边缘的城市,在一天24小时内保持干净。2015年,全国城市保洁现场会在中卫召开,“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作为“中卫经验”在全国推广。今年2月初,中卫市以克论净深度清洁项目获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李旭竹摄
浓荫遮碧水,绿树绕群楼。看,今天的宜居中卫,正在向着“城在水中、园在城中、水景相融、水绿环绕”的新目标前进;看,今天的宜居中卫,正在由资源型城市向环境生态型城市转变……(马永福)
来源:中卫新闻传媒中心
【今日观察】“1+5”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中卫现代农业焕发新活力
【今日头条】志留云天观澜时 ——寻访中卫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