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这里的乡村“以克论净”!

居家中卫 2022-05-18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因腾格里沙漠南缘与黄河相接处的一个小沙坡而得名。在中卫市,即使从城市最中心的区域算起,到沙漠的距离也不过10公里。

  南北偏西走向的贺兰山脉与东西偏南走向的祁连山脉在中卫交会,山峦之间形成了一个数十公里的丫字缺口,被称作“西风口”。沙随风舞,年复一年侵袭着沙坡头区及更为广泛的区域。

  5月初,记者走进这里的城市乡村,却惊异地发现这里完全不像在沙漠边缘——大街小巷、村道巷陌洁净有序,硬化路面上甚至连浮尘都看不到。

  经过深入走访,一种“以克论净”的清扫保洁机制,与精益求精的精神一起,让此前的“惊异”化为了“敬意”。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以克论净”保洁机制从城市延伸至乡村。光明日报记者王建宏摄

  要乡愁不要“乡臭”

  5月8日下午,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何滩村的中心村道上,“下地”“上工”的村民们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小轿车从村道上穿过,黄灿灿的金叶榆在微风中摇曳,路旁绿化带里新栽的蔷薇花含苞待放,空气中弥漫着乡村独有的气息。

  “如果你们在七八年前来我们村,得捂着鼻子、卷起裤脚走过这个巷道。”村支书冯永新指着村部前一个展板上的旧照片说,每次进出家门都跟逃难一般。一下雨,泥就能没过脚面。

  “不仅路难走,垃圾也乱倒。”66岁的何其江说,一条水渠刚好从村子中间穿过,村里人一出门就直接把垃圾倒进了渠里。每年到了灌溉季节,组织村民清理渠里的垃圾成了村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克论净”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实施以来,乡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光明日报记者王建宏摄

  而现在,不论哪一家,一出门就有特制的铁质垃圾桶。沙坡头区因地制宜,按照老灌区、扬黄灌区、山区各乡镇村庄布局和群众生活习惯,从垃圾填埋场建设、中转站布局、转运车效率、垃圾桶(箱)配套及服务半径等多方面进行科学测算,编制了《沙坡头区农村环卫设施设备配置计划》,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全覆盖。

  经过一系列垃圾整治,“乡臭”没有了,乡愁来了——风吹麦浪、稻菽飘香的田园风光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何滩村距离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仅有几公里。如今环境变好了,村里的致富能人崔建玉利用闲置的晒谷场,建起了农家乐“水云农庄”,一到节假日,生意十分火爆。记者采访当天,碰巧遇上银川的客商到村里谈合作,想利用村里的枸杞园建设观光基地,发展乡村旅游。

  “以前大家都向往城里人的生活,总是争着抢着往城里跑,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往村里跑。我们村就有十几户人家过去进了城,现在又回到村里了。”柔远镇冯庄村支部书记朱爱华笑呵呵地说,现在这里倒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乡村也要“以克论净”

  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以克论净”——中卫市给出了这个近乎苛刻的答案。如果你在城市或乡村看到有工作人员随意选择一块1平方米的区域,用刷子刷起灰尘,再放到天平上称量,请不要惊讶,他们是在“以克论净”。

  2012年,被脏乱差所困扰的中卫市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试验,形成了一套新的环境卫生维护工作机制:城市道路浮尘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地表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

  这种环卫模式虽一度受到外界质疑,却历经实践检验,坚持了下来并使环境卫生管理实现了精细化。2015年7月,全国城市环卫保洁工作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了这种机制。2017年2月初,中卫市“以克论净”深度清洁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城市干净了,乡村怎么办?早在2014年,中卫市就将城市“以克论净”环卫保洁模式向农村延伸。

  充分考虑到农村环境和卫生的特殊情况,中卫市因地制宜,将考核标准确定为硬化路面每平方米浮尘不超过30克。沙坡头区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核心区,高标准打造了涵盖6镇36村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彻底改观。

  如何在乡村“以克论净”?沙坡头区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为各乡镇、行政村配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500多名,实行网格化管理,将保洁范围分成“大网格”“中网格”“小网格”,每个小网格配备1名至2名保洁员,定人员、定车辆、定范围、定时间,对网格的环境卫生和垃圾定期进行清扫。

  ——按照8公里的服务半径建设垃圾中转站12座、垃圾填埋场6座,按照3个中转站配备1辆钩臂车、230个垃圾桶配备1辆收集车、6户配备1个垃圾桶的标准,为各乡镇配备铁质垃圾桶17074个、大型铁质垃圾箱2138个以及环卫车辆772辆,保障了农村垃圾从收集、转运、统一处理的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

  ——打破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资金瓶颈,建立“财政配套、群众自筹、社会融资”多样化筹资方式,沙坡头区财政将农村环卫保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1000万元,主要用于保洁员工资支付和垃圾运转车的运行管理费用,确保了垃圾收处实现常态化。同时,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每月向每户村民收取卫生保洁费3元,集镇商户每年每平方米收取卫生保洁费2.4元、企业每人每月收取1元,既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工作经费。


  既是环卫机制,也体现较真精神

  穿着橘黄色的环卫服,戴着红袖标,骑着蓝白相间的电动环卫车,迎水桥镇何滩村保洁员崔国看着自己清扫过的水泥村道,脸上浮现出笑意:“累是累了些,但是看到我们村子这么干净,邻里乡亲在村道上散步、广场上跳舞,我心里高兴得很。”

  沙坡头区乡村“以克论净”形成了一套新的标准,可概括为“5个3”,即每天3清扫、3保洁,地表垃圾不超过3处/百米,停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路面尘土不超过30克/平方米;同时要达到“9个无”,即无生活建筑垃圾、无树挂、无瓜果皮壳、无白色污染、无人畜粪便、无柴草堆放、无污泥积水、无乱占乱建、无拴养牲畜。

  “我60岁了,在家门口干环卫,还可以照顾家里。”崔国告诉记者,环卫工按人口比例配备,大部分是本村人,每月800元工资,干得好还会有奖励。

  “‘以克论净’既是一种环卫机制,也体现了一种精神。”沙坡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邹建萍说,开始时一些村民甚至部分基层干部对乡村“以克论净”不理解、不配合,工作推进非常艰难。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一些村庄开展了“你扔我捡,共建家园”活动。在何滩村,老村支书冯建安就跟一名村民较上了劲:去年正月里,一名村民穿着拖鞋出来倒垃圾,由于天气冷,冻得缩手缩脚的她把一些垃圾倒在了垃圾桶外。正好路过的冯建安管起了“闲事”,两人为此拌了嘴。村委会出面调解,并指出了这名村民的错误。这件事传开后,让很多人看到了推动“以克论净”的决心,也激发了更多人与不良卫生习惯作斗争的较真劲儿。

  沙坡头区以“环境育人”工程为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从最初的不理解逐步向主动参与转变,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再有人乱丢乱扔,羞都羞死了。”“过去扔个垃圾不算啥,现在会被人戳脊梁骨……”何滩村会议室内,村民代表会议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着变化。从他们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以克论净”正在逐渐成为习惯、化为民风。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5月15日 07版)

大家都在看(下面的蓝字直接点开)

【今日头条】关于05.16中卫沙坡头区发生的一起抢劫案的警情通报

【今日聚焦】重磅!中卫市体育馆、中宁县黄河体育馆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权威发布】@中卫人赶紧去报案!公安机关发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件!

【生活常识】27种常见全责交通事故3D动态图演示;这些容易吃罚单的交通标志,你认识几个?

居家中卫——中卫最具价值微信公众平台 

权威、主流 、公信 、贴近、 实用

弘扬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不造谣 不传谣 


咨询政策、发布广告、心理咨询、咨询法律、寻人寻物、投诉举报、寻求帮助,    就找居家中卫

居家中卫——中卫人必选的民生服务平台

主编热线:13739551751 (微信号同号)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居家中卫


亲,主编每天很辛苦,您点一个 鼓励一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