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壹度YIDU , 作者 银川晚报
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机车、车头、餐车、行李车,在宁夏钢铁集团的一大片空地上,这些“铁疙瘩”一列挨一列整齐摆放着,俨然一个火车的“博物馆”,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些“退休”多年的老火车,看上去仍有着强大的气场。曹广江说,他想用这种方式致敬老火车,致敬中卫的老工业,致敬中国的钢铁事业。
从中卫市区出发,沿着宁钢大道向北前行15公里,就到了宁夏钢铁集团。在厂区的一大片空地上,47台老火车整齐排列,仿佛一个大型编组站。从2008年开始,曹广江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将这些“铁疙瘩”一个个运回宁夏,依此方式,表达自己对于钢铁的特殊感情。“小时候,每次听到火车‘呜呜’的声音时,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总会跑出去看一看。”土生土长的中卫人曹广江,直到现在,还是喜欢听火车的声音,喜欢与火车、机械相关的所有东西。问其原因,他说,因为自己亲眼目睹了火车带给中卫的一切。1958年,在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站建立。包兰铁路穿越沙漠,从这里经过,之后,迎水桥站成为包兰线与宝中线的交会站,给中卫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带动了中卫的经济发展,曹广江总说一句话——“中卫是火车拉出来的”,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所以他才花大力气收藏老火车。
如今的曹广江,作为宁夏钢铁集团的董事长,对于钢铁和中卫老工业的情怀,是他收藏老火车的另一个原因。宁夏钢铁集团的前身是中卫铁厂,这座成立于1958年的老厂,生产出了宁夏解放后的第一炉铁水(据《宁夏通志·工业卷》),见证了宁夏钢铁工业的起步阶段,后来经过几次改制重组,成为如今的宁夏钢铁集团。曹广江说,在他心中,最能代表钢铁的,就是火车。收藏火车,是自己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向老火车、中卫老工业,以及中国钢铁事业的致敬。“过段时间,我们会将这些老火车修缮到它们最辉煌时的样子,它们应该是有尊严的。”曹广江的眼睛里有很多期待。
从宁夏钢铁集团的前院往后走时,远远就能看见一字排开的火车,像是现实版的变形金刚,在空旷的场地上,浩浩荡荡。其中有7辆蒸汽机车车头,这也是曹广江最早收集的一批车头,其中有前进型、建设型、上游型等机车。宁夏钢铁集团工业旅游主管张平讲解了每个车头的历史。他介绍说,我国的火车制造始于1952年7月出厂的解放型蒸汽机车,它是仿制自日军侵华时期“满铁”遗留的美制MA型干线货运机车。这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它的诞生,揭开了我国蒸汽机车制造的新篇章。1956年,大连工厂又对解放型机车进行改造,设计出了建设型干线货运机车,代号JS,至1988年停止生产,共造了1916台。如今,这台失去当初光亮色泽的建设型机车,就是这1916台中的一台,它用沧桑厚重的身躯见证着中国火车制造的起步阶段。张平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是仿制,即用新技术、新材料仿制原有的旧机型,使旧机型的各项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客货运量。也正是这样一步步慢慢摸索,才有了之后自主设计制造的胜利型、前进型、上游型等机车。▲这台前进型蒸汽机服役于内蒙古集宁至通辽地方铁路线,是我国在最后退役的蒸汽机车。
说起内燃机车,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不像蒸汽机车那样陌生。曹广江收集的这台“泰山型”内燃机车,仅从外表看,就已经比笨重的蒸汽机车轻巧了许多,车头不再是蒸汽机一个大灯向前伸展的样子,而是变成了方形,显得小巧了许多。而说起内燃机车的历史,也十分久远。1956年,中国从冈茨—马瓦格公司进口了24台DVM2一2K型电传动内燃机车,命名为ND1,ND1从此成为中国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的起点。两年后,我国仿ND1,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建设型”直流电传动调车内燃机车。这台“泰山型”机车若从技术或者历史意义层面来说,并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但它依然代表着中国内燃机的一段发展历程。曹广江说,这里的每一台火车,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每一台车从开始洽谈收购到运回宁夏,差不多需要两年时间。“火车属于国有资产,要一层层审批,上会研究,最后才能决定是否出售。”曹广江说,漫长的收购期才是第一步,接下来运输也是大问题,为了方便长途运输,他们会在原地拆分,运回来后再次组装,最重的足足有140吨,对于他们这些非铁路专业人员来说,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片陈放火车的区域入口处,一字排开的三辆车头中,最右侧的绿色车头,是曹广江口中所说的火车“3.0时代”的代表——电力机车。“这辆车是首钢炼钢的内转车辆,通过首钢内部铁路,专门拉运铁水。”张平介绍说,这辆车是当年专门从德国进口过来的。而电力机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就试着制造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到了19世纪末,德国对交流电力机车进行了试验,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开创了电力机车的新时代。而如今,中国的高铁,以世界最密最长的高速铁路网、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建造标准等一系列“世界第一”,开创了电气化铁路又一个新时代,让世界瞩目。“这些旧火车,如果不保护,就是用来炼铁的废料,太可惜了!”曹广江指着眼前的老火车说,它们如果毁了,一段历史就将消失,它们代表着过去,代表着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步伐,理应有尊严地“活”在当下。
在宁夏钢铁集团厂区,绿树成荫,办公楼前溪水潺潺。曹广江拿出一本规划图册,指着上边的图案说,未来他们会在厂区开辟一条观光旅游线路,这条线路会向游客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炼钢的每一个步骤,比如矿石筛选、炼铁、炼钢、脱硫、加锰等环节,都会一一展示在游客面前。“说起工业,说起炼钢,可能很多人的印象是烟雾缭绕,尘土飞扬,但现在不是这样的,我想让更多人走近钢铁,了解钢铁。”曹广江说。而老火车,将会是这条旅游线路中的重要一环。曹广江说,这里的每一台火车,都见证了一段历史,目前他们除了继续收集火车之外,还计划将这些老火车修缮,能够让它们以最辉煌时期的面貌,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除此之外,还将以这些火车为依托,将中卫的历史文化容纳进去,除了在车厢里展览旧物件外,还要将中卫古老的酿酒作坊、茶馆等复制过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如今,这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已经做得很有声色了。走近老火车时,喇叭里播放的音乐,会一下将人拉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了车厢,更是满满的回忆,其中一节车厢陈列着中卫铁厂的旧物件,有生产工具,也有账目、生产计划表;走进另一节车厢,一下子穿越到了上世纪,车厢里摆放的收音机、录音机、二八大杠自行车、写着大大的“奖”字的镜子……60后、70后、80后,都能在这里找到记忆。- 版权声明 -
■内容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银川晚报-壹度YIDU”,视频及文字源自银川晚报记者-刘旭卓,图片源自-詹安稳,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壹度文化】出品。图文视频版权及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曹广江和宁夏钢铁集团,还有近期的2条新闻,都非常有含金量……
“宁夏红加入宁夏钢铁集团大家庭。”
9月10日,在全面接管宁夏红一年四个月后,宁夏钢铁集团董事长、宁夏红枸杞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广江正式向外界“官宣”:“有宁钢61年的厚实积淀作为基座,我们有信心承载起宁夏红的未来。”
几天前,第四届宁商大会,宁夏钢铁集团荣获“2019年度宁商领军企业”,曹广江荣获“2019年度宁商十大影响力人物”;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宁夏红13.8度金樽传杞枸杞干红等我区参展的10个农产品,荣获金质产品奖。
宁夏红与“宁钢蓝”的跨界融合,讲好两个“宁”字招牌的故事,这不仅是一个品牌的重塑,也关乎一个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枸杞采摘。
“举杯”宁夏红:预期之外 责任之内
宁钢跨界接管宁夏红,有何契机?
“预期之外,顺势而为。”曹广江进一步阐明:“此举实为化解金融风险,解决信用危机。此前,宁钢与宁夏红为关联担保关系。当时,经由银行获悉宁夏红存在金融风险后,宁钢主动作为,出于化解自身信用危机的考量,集团做出了这一宁夏红,经多年培育和市场锤炼,在宁夏人心里颇具品牌认知度。2016年,宁夏红品牌蝉联中国品牌500强。
“品牌能打出去不容易,身为一个宁夏人,宁夏红传到我手里,我有责任、也有能力把品牌擦得更亮。”曹广江说。
这不是曹广江第一次跨界。创业36载,收铁厂、建钢厂、跨界房地产……“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十多年前,他收购濒临破产的中卫铁厂,扭亏为盈,并打破宁夏有铁无钢的历史。
2018年,宁钢被评为中国建筑钢材十强企业品牌。如今,“宁钢蓝”为宁夏高铁项目建设助力——项目采用的成型钢筋,全部出自宁钢旗下的宁夏凤凰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在凤凰城办公大楼,宁夏红的总部,装潢融入钢铁元素,映衬着展厅内的枸杞系列产品。
“钢在一定温度下,也是红色液体,经过千锤百炼变成蓝色。”曹广江说,“有了宁钢蓝的承载,致力于让宁夏红更红。”
智能制造。
种下红枸杞:重构链条 共享平台
“慢慢走,比较快。”这句话,曹广江很欣赏。一年间,引领提升枸杞全产业价值链,宁夏红谋篇布局:
去年6月,宁夏红举办首届“信心”客户节,树立全新品牌形象;随后,在中卫、中宁枸杞核心产区相继建成5000亩种植基地,为构筑枸杞全产业链奠定基础;今年1月,宁夏红“枸杞世界”项目启动,规划选址于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之滨,涉生产、加工、销售及枸杞文化、旅游等;3月,宁夏红参加全国春季糖酒会,发布新品及全新发展战略,吸引千余投资客商关注,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今年6月,宁夏红第二届客户节,反响印证:品牌重塑,广受认可。
“宁夏红的基础,是宁夏的红枸杞。通过传承文化、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枸杞全产业链模式,全面提升附加值。”曹广江说,“以更协同的方式,连接种植端、加工端、市场端等,打造一个共识、共创、共担、共享的平台。”
宁夏红生产线。
枸杞基地。
“宁钢蓝”与宁夏红讲好两个“宁”字招牌的跨界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平行发展,而是深度的三产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契合,科技、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的交融……
目前,宁夏红自有5000亩枸杞基地,年产4万吨枸杞酒。宁夏红北京总部正在筹建,“双总部”战略将集聚优势资源,由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拓展。
一粒红枸杞传承文化,一瓶宁夏红讲述宁夏故事。助力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曹广江和他的团队步履不停,致力于从宁夏红、枸杞红,走向中国红、世界红。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
2019年9月16日,宁夏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炼铁升级改造1580m³高炉项目奠基仪式。宁夏钢铁集团董事长曹广江携全体员工出席此次仪式,一起共同见证宁钢在迈向全流程实施“装备高效化、工艺现代化、产品精品化、流程集约化、资源循环化、绿色生态化”道路上的重要时刻。宁夏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1958年建设的中卫县铁厂,2003年改制后更名为宁夏昊丰伟业钢铁责任有限公司,2009年重组为宁夏钢铁集团公司。公司位于“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市工业园区,注册资金伍亿元,总占地面积220万平方米。经过六十年的奋发图强,宁夏钢铁集团现已形成从“采、选、烧”到“铁、钢、材”完整配套的钢铁工业生产体系和以钢铁业为主,集化工、焊接材料、钢结构制作、区域物流、成型钢材加工及房产开发等多元产业并举的跨行业所有制新格局,是宁夏自治区内装备水平较高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宁钢目前主要装备有:2台烧结机、3座高炉、2座转炉、1条棒材生产线、一条高速线材生产线以及相配套的制氧、发电等公辅设施,年产能为200万吨钢。此次升级改造项目是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要求,淘汰两座600m³高炉,炼铁升级改造一座1580m³高炉。项目位于宁钢公司厂址的东部,其西侧为3座既有高炉,北侧为规划230m2烧结车间,东侧为规划二期高炉,南侧为规划预留焦炉项目用地。
1580m3高炉升级改造项目的建设意义不仅体现在项目投产后可以发挥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可持续作用,也体现在与当地人民群众、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等方面。该项目既是落实国家、自治区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又是促进自治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同时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项目建设既体现了企业思发展、谋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又体现了社会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宁钢集团将通过淘汰落后装备,逐步对炼钢全流程实施“装备高效化、工艺现代化、产品精品化、流程集约化、资源循环化、绿色生态化”的系统升级改造。通过不断的升级改造,将宁钢建设成为绿色低碳、智能集约、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钢铁厂。信息来源:卓钢观察
祝愿曹广江和他的宁钢集团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