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中卫】侯宏周—— 中卫民间文学搜集史上值得一提的人

居家中卫 2022-05-18

 历史难以忘记:

当人们面对大量的民间文化资料的保存和出版,当人们赞叹丰富的民间谚语资料重要时,就不能不想到过去那些长期在农村辛勤劳作的民间文化工作者。


说起中卫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人们不会忘记侯宏周老师,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侯宏周(1931—2006年),字文轩,汉族。宁夏中卫县永康乡人。


中国谚语搜集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夏语言学会理事。幼年念过私塾。1945年—1949年毕业于中卫简师(第十届)。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卫永康乡完小当教员。


早年曾在中共甘肃省党校和兰州大学业大学习深造。宁夏、甘肃广播电台当过记者、编辑。主编过《曦光》《新闻报》《全省联播》等。


1985年,根据上级文化部门部署和要求,我县成立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并组织人员对全县山川流传的民间谚语进行全面普查和搜集整理。


1986年,经宁夏和全国有关专家学者评议予以首肯。历经两年,共搜集整理各类富有地方特色的谚语3万多条,并筛选2400条编成《中卫谚语集》,约8万字。


《中卫谚语集》侯宏周老师收集民间谚语等资料200多万字。说起侯宏周老师搜集民间谚语的故事,那还真的有家传之道呢。他的祖父是家乡一带的著名民间艺人,习武尚艺,舞狮名震中卫香山,人称活狮子”;王学义老师(左一)和侯宏周老师在灵塔寺前合影父亲候成德,粗识文字,务农有方,言辞间常有谣谚脱口而出,被乡邻们誉为“活皇历”;母亲张氏喜诵歌谣,善讲故事,略晓诗文,也得了一个“巧八哥”的美名后来候宏周老师记录的民歌民谚,几乎全部出自母亲的口传。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深受父辈的熏染,他自幼聪慧,酷爱文艺,6、7岁就登台演唱《小放牛》《小白菜》,11岁夺乡试头名,人称”小神童“。王学义老师(右一)、候宏周老师(中)、陈进德师傅(左一)候宏周老师与民间谚语结缘,早在1951年就开始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他搜集整理的民间谚语就近11万条,有厚厚的26册。


其精择要目:《汉语简易速记》《惯用语说》《惯用语丛》《成语源探》《歇后语钞》《谚语释疑》《黄河节令谚》《黄河气象谚》《黄河农业谚》《黄河林业谚》《黄河牧业谚》《黄河副业谚》《黄河渔业谚》等。从搜集、整理,到分理条目、梳辨章句,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洋洋大观,从人文科学到自然科学,几乎是一个领域黄河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百科全书。


侯宏周老师搜集谚语的同时,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并编辑成《中卫民歌100首》《中卫儿歌100首》《歌词三百首》等,其中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民歌和中卫十大社火民歌很有学术研究价值。


1987年,中卫县在编辑《中卫谚语》一书(当时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谚语集成资料书籍),他无偿向县集成办提供了自己的谚语资料;


《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1988年,他听说《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这也是全国第一部民间文学集成的省卷本)即将开始编纂时,马上派儿子向自治区集成办送去自己收集的全部资料。为《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珍贵资料,受到了自治区文化厅领导的称赞。


候宏周老师一生坎坷,“史无前列”受到不公正待遇。1957年全国大规模的反击右派的斗争运动,他被下放到家乡进行劳动改造。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多年珍藏和积累的资料几乎全部被毁,生活和事业上受挫,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痛定思痛,更加“淡泊明志”,坚定了自己的衷爱对民间谚语的搜集整理,如今硕果累累。


侯宏周老师对民间文化的执着不光在于对谚语的搜集,更在于他的那种人文精神和情怀。凡是亲眼见过他的手稿的人,无不为他缜密严谨的工作方法和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折服。


200万字的资料,用蝇头小楷抄写,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条目清明,类列确当。有时一条注释就有数百字之多,清晰、工整、娟秀。其中艰辛、甘苦,窥一斑而见全豹。


1986年11月,“宁夏民间文学集成专题讨论会”在中卫县举行,《中国谚语集成》副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副教授李耀宗,看到侯宏周老师用40多年时间搜集整理的近11万条26本200多万字的谚语集后,赞叹不已:


“我走遍全国大江南北,像这样系统的个人搜集整理民间谚语的人不多,实属罕见。这是我国民间文学的珍贵财富。”


有的人做事是出于某种目的,或出于某种利益的权衡得失;而有的人做事仅仅是因为喜欢,这是一种感情的动因,侯宏周老师属于后一种人。


因为喜欢,做了一辈子,也心甘情愿。”哪怕没有什么结果也无所谓”,这是文化人多么可贵的一种“精神”。


几十年的坎坷生活使他失去了许多,只有那些说不完的谚语和唱不完的民歌伴随着他,像传家宝一样被他保存了下来。


由于他在民间谚语搜集工作的突出贡献,略传被《中国文艺名人辞典》《宁夏民间文艺界人物录》收录,誉为谚语收集家,1987、1988、1989三年连获宁夏第三届民间文学“金凤凰奖”、获宁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收集编写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荣晋高级教师。《光明日报》《宁夏日报》和《中卫文苑》上报道过他的事迹。


1992年侯宏周老师光荣离休,至2006年逝世前,仍笔耕不辍,“身居陋室而不改其志”。侯宏周老师像一页永不生锈的犁铧,不停地耕耘着,留给人们的财富——民间谚语,将流芳后世。(人物照片由学义、进德老师提供,深表谢意!)信息来源:悦中卫  逸品堂(刘忠群)  
大家都在看(下面的蓝字直接点开

【头条】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下沉中卫开展“回头看”

【聚焦】中卫市市长李晓波亲临中卫高铁南站,调研开通前各项准备工作!

【焦点】好消息!这条高铁即将开建,今后宁夏人到北京只需5小时!

【关注】沙坡头公安开展联合执法,对城市乱点乱象进行整治!

【揭秘】注意!"11月1日起C1驾照发生重大改革?"交通部回复…

【法治】中宁打掉9个涉恶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4名!

家中中卫影响力前三的微信公众平台

宁夏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15强

权威、主流 、公信 、贴近、 实用

弘扬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不造谣 不传谣


你想关注中卫大事?

你想了解事件真相?

你想咨询有关政策?

你想免费发布广告?

你想倾诉心理苦闷? 就找居家中卫

你想咨询法律问题?

你想投诉举报某人?

你想寻人、寻物?

你想寻求其他帮助?

居家中卫——中卫人必选的民生服务平台

居家中卫——你的贴身服务专家、生活好帮手、良师益友


主编电话:13739551751(微信)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居家中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