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连载 | 加拿大历史你必须知道的事:从一战到二战(1914-1945)

2017-07-04 加拿大头条 加拿大头条

加拿大头条(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你必须了解的历史。

\/

【加拿大头条(ID: Canadanews)吴穹撰写】
在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世界大战就打了两次,战争的伤痕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都不是好玩的,毕竟是真刀真枪玩命。不过对于加拿大来说,虽然历经了磨难,但也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一战爆发以后,加拿大随即参战并加入英国阵营,同老大哥携手作战,虽然法国裔加拿大人有意见,甚至闹出征兵危机来抵制,但加拿大参战总体上还是很顺利的。特别是在维米岭之战(The Battle of Vimy Ridge)中,加拿大军队独自作战并获得最终胜利,令老大哥刮目相看,为加拿大在1931年迎来完全自主权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战结束后没几年加拿大跟美国一样迎来大萧条,随即又是二战,但此时的加拿大有一个有魄力的领导人,那就是麦肯齐.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在金总理的带领下,加拿大最终战胜了大萧条并在二战中加入到反法西斯阵营,加军还参与缴获了希特勒座驾,可以说是加拿大军事史上难忘的一笔。

一战到二战期间的加拿大社会也是动荡不安的,1919年温尼伯发生工人大罢工,大萧条期间政府劳工营的人因生活条件不好本着你不给我说法,我给你说法的原则去渥太华上访,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加拿大财产被没收并被投入集中营,华人为了争取合法权利毅然参军,种种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加拿大在这段时间内即光荣又辛酸的难忘独家记忆。



| 国会大火(Parliament Burns)

加拿大国会竟然被火烧过?说出来都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不知道的还以为又是像美国白宫一样被敌人在战火中烧了一样呢。其实这一切真的都是意外,话说在1916年的某一天晚上,加拿大国会山庄突然失火,火烧起来后怎么停都停不下来,结果越烧越猛,直到第二天白天才全部扑灭,而且更不幸地还在后面,在当晚的火灾中还有七名工作人员被烧死,国会山庄严重受损,尤其是图书馆更是烧了个稀巴烂。得,只好在灾后开启重建工程,直到1920年复工。如今的国会山庄自然是以焕然一新的面目向游人展示,但当年火灾遗址得到了保留,用来提醒加拿大人牢记这场国会唯一一次灾难,同时更加注重消防安全。在此次大火以后,加拿大国会增添了防火预算,而每年的消防演练早成为了必不可少一部分。



| 征兵危机(Conscription Crisis)

一战爆发以后,在加拿大连当不当兵都成为一个问题。原本1914年一战一开始撕逼,当时的保守党政府总理博登(Robert Borden)自然是坚定跟着英国上前线,同时为了安稳内部,拉拢当时已经是前总理的劳里埃(Wilfrid Laurier)为领袖的自由党,组建战时联合政府,美其名曰共赴国难。起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两党合作议政那是妥妥的。没想到到了后来,因为前线兵源紧缺,征兵成了不得不进行的选项,但魁北克的法国裔不愿意当兵,甚至上街游行发生骚扰,震惊全国。随着1917年大选到来,劳里埃和博登为了各自政治利益很快分道扬镳,博登坚持征兵,劳里埃反对征兵,而最后投票结果是保守党胜出,继续执政,劳里埃虽然败选,但征兵危机并没有缓解,尤其是英法两大族裔的心理对峙后续仍在进行中。



| 维米岭战役(The Battle of Vimy Ridge)

维米岭战役见证了加拿大第一次独自作战能力,原本1914年一战爆发后,加拿大军队的参战模式是英国大哥在前线,加拿大小弟在后方,起初的作用也就是给大哥搭把手,主要是负责后勤和防御,而非一线作战。维米岭位于法国,当时虽说是一个小镇,但战略位置险要,而且被德国人抢过去了。1917年的时候英法两位老大和德国厮杀了多次,就是没有成功。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让加拿大去试一试,没想到加拿大十分勇敢,居然一次就打败了德国人。这一仗让英国大哥很是欣慰,对加拿大也是巨大鼓舞,随后英国下放了更多权力给加拿大,加拿大逐渐自强自立,开始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一战结束以后,为感谢加拿大的贡献,法国在维米岭修建了纪念馆和阵亡将士陵园,而上述建筑物土地主权则赠与加拿大,如今归联邦退伍军人事务部管辖,成为加拿大人到法国旅游的必去景点之一。



| 温尼伯大罢工(Winnipeg General Strike)

作为加拿大最大规模的一次罢工,温尼伯大罢工注定将载人史册。一战结束以后,凡是为一战提供物资的加拿大企业都得到了联邦政府巨额分红,或是通过一战大发了一笔战争财。但是普通工人和雇员,别说是肉汤,就连肉渣都没得到,而战后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工人们迫切希望改善薪水待遇。在这种情况下,1919年曼省温尼伯市冶金和建筑业工人首先罢工,紧接着全市工人响应,连外省工人都跑来支援,参与人数达到了三五万人。总罢工持续了一个月,当工人们来到市政厅请愿的时候,不料警察开枪镇压,造成两人死亡,45人受伤。温尼伯大罢工虽然最后以流血而收场,但依然起到了效果,不久政府宣布启动劳动改革,用法律形式保障工人获得基本待遇的权利。

| 艾米丽.卡尔(Emily Carr)



艾米丽.卡尔是加国现代美术史的见证人。她1871年出生在卑诗省维多利亚,早在少女时代就对画画感兴趣,20岁时候开始入行, 但前半生始终不得意,四处颠沛流离。虽然每年夏天坚持去原住民部落写生,画了不少图腾柱背景的水彩画,不过那时候主流市场根本就不关注当时这个小人物的画作。1912年她在温哥华第一次举办画展,展出的是她在法国时期的画作,终于引起了艺术界关注,认为她的野兽主义风格画作在当时温哥华还是很罕见的。第二年又举行画展,展出她画的原住民题材画作,不过这次观众反应冷淡。于是艾米丽.卡尔失望地返回维多利亚,一沉寂就是十多年。直到1927年,快60的艾米丽.卡尔参加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画展,一炮走红,到了晚年终于开始火了起来,成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加拿大美术界翘楚和领军人物,直到1945年去世。如今艾米丽.卡尔大学就是以她名字命名的艺术学校。

| 西敏寺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 1931)



西敏寺法令确立了加拿大独立地位。虽然1867年加拿大不再是英国的直接统治殖民地了,但是名义上并没有获得独立,只是大英帝国的一个自治领而已,在外交和军事领域仍然受到英国老大哥时不时的制约。不过好在加拿大自己算是比较争气,一直为获得更多独立自主的权利而斗争。1917年维米岭战役之后,加拿大获得了军事上的完全独立指挥权,但这些很明显是远远不够的。一战结束之后,国际上的大趋势就是殖民地纷纷独立,而当时的英国国力也不如从前,就这样在1931年,英国国会正式通过西敏寺法令,从法理上确立了加拿大的独立地位,而且跟着受惠的还有澳洲等原大英帝国直接统治地区,不过名义上英国王室还是国家元首,毕竟招牌不能说撤就撤嘛。

| 向渥太华行军(On-to-Ottawa Trek)

1929年美国首先爆发大萧条,而加拿大作为邻国也紧接着跟着打喷嚏,经济遭遇重创,社会动荡不安,大街上四处都是无业或失业人群。为缓解就业危机,同时也防止失业者扎堆闹事,执政的保守党政府总理贝内特(Richard Bennett)决定效法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卑诗省温哥华等地成立救济营,推行以工代赈制度。任何失业者都可以到营地谋生,这里包吃包住,每月工钱为20加分,但必须外出劳动,并接受国防部管理。结果国防部管理者就可劲儿剥削营地失业者,伙食也一天不如一天,面包硬的可以当板砖砸人。失业者们当然不干,开始和营地管理方叫板,最后干脆扒火车欲前往渥太华找总理贝内特讨说法。等大军浩浩荡荡到了萨省里贾纳时,遭到当地警方镇压,共有两人死亡,39人受伤,多人被捕。最终直接导致贝内特在1935年大选惨败,救济营也被迫关闭,成为历史。

| 白求恩(Norman Bethune)



白求恩对于中国大陆上了年纪的移民来说一定不陌生,当年文革时候背诵老三篇其中一篇就是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白求恩1890年出生在加拿大安省格雷文赫斯特,1916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可以说是年轻有为,在从医生涯也颇有名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他看到加拿大穷人看不起病时,毅然决然地认为只有全民免费医保才能救加拿大,并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白求恩来到西班牙内战前线参加国际纵队,在战场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移动输血车。1937年白求恩来到中国抗战前线,参加八路军并积极拯救伤员,直到1939年因感染破伤风不幸去世。白求恩死后多年加拿大政府将其安省格雷文赫斯特故居列入国家历史文化遗址,同时也是被评选为最伟大的加拿大人之一,话说现任温哥华市长罗品信也和白求恩有点亲戚关系,原来白求恩是他表叔公呢。

| 麦肯齐·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作为五十加元钞票上的主人公和加拿大乃至英联邦国家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金的一生确实是一个传奇。他的姥爷是1837年反英暴动的领导人之一麦肯齐(William Lyon Mackenzie),因此从小就继承了姥爷的叛逆性格,而且终身未婚,一遇见困难就喜欢在死去的母亲遗像面前祷告和祈求神灵,有时也让人感觉神叨叨的。但是就是这位自由党籍金总理,从1921年到1948年的二十七年中,有二十二年都是他当总理,因此可以说是政治强人。在他任期内,加拿大争取到法理上通过西敏寺法令获得独立地位,顺利战胜大萧条,并在二战中与盟国并肩作战消灭纳粹德国,而且通过法令承认工会权利和实行失业保险金制度,就凭这几点让他在加拿大历史中获得令人尊敬的地位。1948年金总理退休,1950年去世,死后享受国葬待遇,头像也被印上五十加元钞票受到后人缅怀。

| 二战华裔士兵

二战华裔士兵为全体华人争取来公民权。向前追溯到1923年,加拿大政府通过华人移民法案即俗称的排华法案,华人除了商人,留学生和外交官外,不得踏入加国领土半步,而身在加国的华人也不能离开,因为一旦离开将无法再次回来。对于广大加拿大华人来说,他们希望证明自己,也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苦苦地寻求机会的到来。二战爆发以后华人年轻人踊跃参军,组成136旅,在南洋大地同日军展开种种较量,同时也有部分华人参加香港保卫战,用自身的英勇作战本领,甚至用鲜血书写了对加拿大的忠诚。二战结束后,以雷伟洪(Robert Lowe)为代表的华裔士兵替整个加拿大华裔族群发声。在华裔老兵集体的不懈努力下,1947年联邦政府正式宣布废除排华法案,加拿大华人终于获得和主流白人一样平等的选举权利。

| 日裔集中营(Japanese-Canadian Internment)

日本袭击珍珠港后,在加拿大定居的日本移民全都被投入集中营关押。其实早在加拿大参与盟国之初,政府就对境内的日本移民十分不放心,外加有些日本移民也表现出亲近日本军国主义的姿态。等到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全面宣战后,加拿大也开始了行动,所有日本移民被收押集中营,一切财产被没收,只能拥有和携带个人生活用品,完全采取一竿子打翻一条船的态度。而这种状态也一直持续到1949年,所有日本移民才被释放并恢复公民权。虽然这件事发生在二战特殊背景下,但毫无疑问是对少数族裔的又一次欺凌,同时处理方式很不公正。1988年,加拿大政府正式为此事道歉,并对日本移民进行赔偿,同时将这段历史写进教科书,让后人吸取教训。

| 希特勒座驾(Hitler's Car)

二战期间加拿大军人参与成功缴获希特勒座驾,这是迄今为止加军取得的最辉煌成就之一。那是1945年的时候,盟军攻进德国本土,而希特勒当年全德国四处修建别墅,其中一栋别墅被盟军攻克,当时加拿大军人也参与其中。不过别墅里面自然没有希特勒本人,但在一起的美国士兵发现里面有一辆座驾,大家知道以后都过来看,最后确定这是希特勒本人乘坐的。那一刻盟军所有士兵脸上都充满着喜悦,而座驾作为战利品也随即上缴给盟军。直到几十年后,当时在美国的这辆座驾被成功拍卖,最后到了加拿大手中,几经周折陈列进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战争博物馆。如今这辆座驾每天都能吸引来不少游客前去拍照参观,它不仅是加拿大参与二战的重要见证实物之一,更提醒着大家珍爱和平,勿让战争重演。


编辑:吴穹

责任编辑:郭达

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欢迎来稿

editor@canadaheadline.ca

广告合作

ads@canadaheadline.c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