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度 | 中国小学生深刻作文背后,站着不断壮大的中产爸妈

2018-03-29 沸腾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中产阶层在子女教育上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投入,从小能够获得知识触感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多,写出漂亮文字的小邵们也会越来越多。


图/视觉中国

文 |  从易


宁波华天小学王老师此前发布的一条学生作文的微博,近日引发广泛关注。

 

这篇作文是王老师布置的周记,主题自定。学生小邵起的题目是《沙漏》,文章主要是讲,他在观察沙漏流逝的过程中,思考时间的意义。微博发布的是文章的片段,里面这样写道:

 

“对人而言,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一位六年级的孩子,有如此缜密的逻辑和深刻的思考,很多网友直呼“要逆天”“我怎么读着有三体的即视感”,并自嘲不知道自己六年级的时候在干嘛。

 

从爆款图书《孩子们的诗》到王老师微博上屡次晒出的小邵们的作文,不少人感叹道,现在的孩子文章是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深刻了。

 

我认为这首先是因为孩子们未经雕琢和教化、带着对世界对生活最新鲜的直觉和感悟,本就是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当他们将这些直觉和感悟体现在诗歌和作文中,成年人很容易有一种“震惊体验”,因为多数人的细腻触角早就被条条框框束缚死了。

 

不过孩子们写出好作品,并不仅仅是直觉和本能这么简单。无论是《孩子们的诗》还是新闻中的小邵,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小邵同学写的随笔《沙漏》。图/新京报


 ━━━━

良好的家教给予的知识“触感”

 

在记者对王老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从一年级起,他就在父亲引领下读《道德经》,算是启蒙学习,由父亲给他讲解。四年级时,他就能把《道德经》全部背出来了。”

 

小邵从小热爱阅读和写作,尤其喜欢看历史和科幻题材的小说。他以前还写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点评过《万历十五年》等。而最近小邵在看的书,是王小波文集,以及科幻作家埃塞克艾西莫夫的书。

 

很显然,小邵来自良好的家庭。这并不是说这个家庭经济上多富有,而是说小邵拥有良好的家教:父亲从小带他读书,家中有不少经典藏书,家人鼓励他阅读和思考……

 

小邵从小就有一种“知识”的触感,他懂得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去理解世界,如何在知识的熏陶中形成更深刻的自我认知。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每天只有麻将声和吵架声的家庭,一个父母从来不阅读的家庭,一个没有任何藏书只有游戏和电视的家庭,一个除了如何挣钱没有其他“语言”的家庭,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孩子留守在农村的家庭……能够从小培养出孩子的知识触感。但小邵良好的家教给予他的知识触感,让他跑在许多同龄人前面。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中产阶层在子女教育上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投入,从小能够获得知识触感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多,写出漂亮文字的小邵们也会越来越多。


小邵同学写的《第一次奋进》。图/新京报


  ━━━━

中产对教育的重视提升了小学作文的写作水平

 

或许很少有国家的中产阶层像中国的这样,如此重视子女教育,在子女教育的投入上可以说是不惜一切。

 

虽然这让中产阶层不时在舆论中遭受种种嘲讽和揶揄,比如中产教育鄙视链、学区房焦虑和暑期培训热,但也应该承认,中产阶层对教育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家庭教育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国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深刻影响。美国学者安妮特·拉鲁正在《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发现:在再生产的过程中,贫困家庭和中产家庭的差别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上,更重要的是教育子女的逻辑和方式。

 

中产家庭中的高学历父母,会花费更多时间陪伴和指导孩子学习,并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过着规律的、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课余生活。他们对语言的运用及交流方式,也会深刻影响着孩子们的沟通能力、表达方式、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也就是说,中产阶层愈发注意到举止、学识、人脉等文化资本的价值,相较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门槛更低一些,孩子可以从小就赶上,比如从小就让孩子博览群书

 

长期的文化积累最终会反馈在孩子的学识和见解上,写诗的孩子和新闻中的小邵会越来越多,而孩子们越来越有文化,整个社会也就越来越有希望。



| 网友针对此文热门评论:


@三只小猪:我当年肯定写不出这种深刻文章。不过并非出于妒忌,我觉得儿童应该有儿童的活泼天真,过于早熟也不好。小孩子就应该去淘皮捣蛋,去尽情体验生命中一切的激动、快乐和悲伤等等。写文章嘛,中年后有的是大把时间。

@黎明:
良好的家教代表一种优秀算法的传承和不断优化。你想像一下白手起家做一个操作系统再运行软件和直接在微软系统上运行那简直是天地之别!

@古迪同志:
良好家教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尤为凸显,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时今日。大家通常很熟悉“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其实真正的“富裕”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继承,更是精神内核、价值理念、道德品质的延续。传承骨子里的精神就体现在良好的家教上,打破魔咒就是要落实到抓教育。一篇小学生作文提质,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素质提升,反映的是全民素质的显著增强。当我们为下一代点赞的同时,收获的就是中国的成功!

@云无心:
阅读,改变人生

@背着书包去上学:
小孩子还是多接触自然,多接触山水,多认识花菜鱼虫,多听听鸟语虫鸣。不要过多的接触书本上的知识,更不要背《道德经》之类的东西。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我觉着有些不正常。如果是父母所为,那是扼杀孩子的童年,没有什么可自豪的。

@黄坯湾:
工作十余年后,猛然发现自己早已陷入守旧思想的窠臼而不能自拔,为文码字更是逻辑不通甚至无从下笔。惊叹于小邵们清新脱俗而又深刻俊逸的文字时,内心颇有些无地自容,在惊觉自己丧失对文字的触感后,连想象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逝掉了。也许是成人的自以为是让自己灵魂的趣味变得日渐世俗,越来越远离意义之追寻与反思。是时候向孩子们学习了,拥抱天真,守得机趣,用我手写我心。

@OjisanDa:
中年后想写文章的时候,你需要的恰恰是儿童和少年时期长期的阅读和练习对你潜移默化的积累啊

@田忠华:
小学生写出深奥的文章,其功劳不外乎来自家长的内在动力。小学生亦是如此,就拿现在的学龄前儿童,那个不是超前受到教育,2岁的孩子就能够入托,从牙牙学语,到再后来的时间里,大部分能够学完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完成,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在弱小的幼儿背后,其实最实力表现的是年轻的家长们,他们忙着工作,余下来的时间,要去关爱孩子,这些成为现实版的现代小学生的架构。

@大全:
坦率地说,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文章,出自孩子之手更不喜欢。成熟早,并不是失去孩子的心。

@shambles:
所以教育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虽然,大学收费存在争议,但是,客观上让中国整体素质提高了一个档次。今后,这一代是中国的希望。

@vawong:
的确如此。所以有阶级一说。能跨越阶级的孩子基本都是靠教育改变自己的阶级属性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文末留言哦~



感谢公众号:沸腾(xjb-feiteng)授权转载!


来源:沸腾

责任编辑:马家辉

平台:北美报告(原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往期报道也精彩

▼▼▼▼

重磅 | 特鲁多求连任狂撒$400亿给大家买房 一口大麻救了他

注意 | 新研究震惊加拿大华人!70%汉族人存在这种遗传缺陷

震惊 | 只因爱上国外渣男,有一批中国女孩正在海外排队等待死刑

崩溃 | 全球最大贸易战打响!美国不宜久留,我要去加拿大了

观点 | 致失声华裔:沉默,也是罪恶的同谋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