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揭秘联合国翻译官是怎样炼成的
【编者按】《亲爱的翻译官》真的太红火啦,连联合国译员也是该剧的粉丝呢!在最新一期的联合国会客厅节目中,联合国同声传译员周晓峰结合剧情,揭秘高大上的联合国翻译官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同传生涯中那些最难忘的经历。
随着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的热播,口译这个职业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如果说同传是高翻的最高境界,那么联合国的同传就是高翻里面的战斗机。今天,联合国同声传译员周晓峰将揭秘高大上的联合国翻译官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同传生涯中那些最难忘的经历。(点击“阅读原文”有音频哦)
访谈刚开始,周老师开玩笑地说给剧里的演员添点皱纹,头发少一点,人再胖一点就是他的形象啦。周老师还小小地吐槽了一下程家阳高冷傲娇的形象,人家说了,高级翻译官都是和蔼可亲哒~~
周老师提到,对于志在翻译的小伙伴,如果想了解联合国的翻译现场,可以看一部老电影——《翻译风波》。电影中翻译开展工作的形式,包括做同声传译,以及为来访的国家领导人做耳语同传,都十分写实。
周老师说,网上和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对于这部剧的吐槽,其中有很多是针对译员训练方式等等,但在这部剧中,找到很多与他当年学习以及后来工作相吻合的地方,让他感觉到心里一热或心里一暖。
学习翻译阶段时,程家阳要求他的学生一边走楼梯数台阶,一边听一段法语的介绍,此外还要顺带记一下去哪儿买咖啡,买什么样的咖啡等等,的确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任务。
周老师在刚开始学习同传的阶段,也做过一些类似的练习,来锻炼分神。所谓分神,就是同时能够做几件事情。周老师强调,当然,不会要求学生穿着高跟鞋,一边下楼一边听录音,这样不安全。
程家阳有一个习惯,就是将手表调快半个小时,因为他说守时是一名合格翻译的必备条件之一。
周老师说,程家阳将手表调快半小时,他则将手表调快3分钟,小习惯的养成对工作很有帮助。
口译界知名教授丹尼尔·吉尔提出了“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脑力分配模式”,他指出同传翻译不仅是个脑力活,它还是个体力活,至少一个翻译在做同传的时候要做四件事情,第一是听和分析,第二是记忆,第三是生产,第四要协调。各位有志要投身同传事业的宝宝要加把劲了~
“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脑力分配模式”详解:
(1) SI=L+M+P+C即: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听力与分析(listenig and analysis) +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言语表达(Speech Production) + 协调(Coordination), 即在同传中译员应完成听力分析、短期记忆和言语表达3个基本任务,协调是指译员须协调好处理这3项任务的精力分配,使其有机进行。
(2) Phase I:CI=L+N+M+C,Phase II:CI= Rem + Read + P,即连续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listeninganalysis) + 笔记(Note—taking) +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 协调(Coordination);连续传译(第二阶段)= 记忆(Remembering) + 读笔记(Note—reading) + 传达(Production)。
周老师半开玩笑的说,做同传最重要的天赋是性别,在语言能力方面,女生有天然的禀赋。如果译者是女生就成功了一半,联合国的性别比例是70%是女生,30%是男生。对于男生,周老师的建议是:皮一定要厚!口译和笔译最大的区别是要开口,说的不完美或者出错是常事。所以一定要敢说。
其次,减少自己缺点对工作的影响,发挥自己的特长。周晓峰还分享了他自己曾经有非常严重的口吃经历,并开玩笑地说要是遇上程人魔,早就被判定“你不适合做翻译”。
收听联合国广播电台节目;
关注联合国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
本科完成后报考一所国内的高翻院!
来源:乐思福教育
您对翻译行业的见地,欢迎与我们分享交流。来稿请致:media@yee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