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 《三体》译者刘宇昆:翻译的灵魂是什么?
由新华网、时光幻像、壹天文化主办的2017科幻嘉年华活动将于2017年11月19日在北京未来剧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国际科幻高峰论坛”与“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两部分组成,届时,诸多具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科学家、以及科幻影视编剧导演、科幻产业相关人士将共襄盛举。《三体》英译者、著名科幻作家刘宇昆也将现身“国际科幻高峰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与嘉宾一同进行科幻界的头脑风暴。在大会举办前夕,刘宇昆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2015年,由他翻译的刘慈欣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对于科幻界来说,刘宇昆不仅是译者,也是一名科幻小说家,他的作品《手中纸,心中爱》和《物哀》接连获得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在谈及为何将一部分精力放在翻译工作中时,刘宇昆表示,这与美国科幻文化的历史相关。美国的科幻迷总是希望给大家一些回馈,有些科幻迷会为大家举办科幻大会,有些科幻迷作家会选择办写作班来壮大科幻队伍。刘宇昆说,“我能够理解中文、英文两种语言,因此我可以把中国科幻小说翻译成英文,与美国读者一起分享我喜欢的小说,为中国作家和美国读者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我认为,这是我给科幻界的一点小贡献,也是我从事科幻翻译工作的初衷。”
▲刘宇昆译《三体》英文版
一种语言作品要被其他语种的读者接受、喜爱,翻译的作用至关重要。刘宇昆认为,翻译的灵魂是理解作者的声音(Voice),每位作者都有他独特的语言风格,熟悉他的读者通过文风就能猜到作者的名字。他说。“在我看来把故事讲出来、情节说清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作者独特的声音(Voice)是很难被翻译出来的。我在翻译作品时经常思考,如何把刘慈欣那种宏大的气派翻译出来,如何把郝景芳看待世界、看待宇宙独特的视角翻译出来,这些隐含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是最难把握的。虽然目前机器翻译的水平已经很高,然而我觉得机器翻译还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的声音(Voice),所以短期内中西方文化作品的交流还离不开文学翻译工作者的支撑。”
刘宇昆1976年生于甘肃兰州,少年时代跟随家人移民美国,此次回国的主要目的就是参加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他认为此奖项的设立,对科幻创作者具有激励作用,读者的关注是作者创作的动力。但获奖者不应被大奖束缚,在未来的创作中不可故步自封,要抱有继续创新的勇气和态度,始终相信自己接下来的作品将会是自己最好的作品。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