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周年特辑 • 图片】皮村纪实

2015-02-15 《107调查》

——《107调查》制作


本文刊载于《107调查》第33期。


记者| 陈怡 黄巧 张乔童



皮村,一个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五环与东六环之间的小村庄,常住人口千余人,外来务工人员缺近两万。低廉的房租和物价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在这里,使皮村成为北京最大的外来工社区之一。由于地处北京首都机场航道下方,每隔两分钟,就有一架大型客机在皮村上空轰鸣而过。村子里大多是低矮简陋的平方,部分平房之间仅有一人宽的狭道,周围的居住环境与北京市区繁华的都市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着皮村特色的“工友之家”是一个专门为外来务工群体创办的非营利性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全称为“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工友之家”的志愿者在皮村创办了打工博物馆、工友影院、活动中心、图书室和动工子弟学校,还组织了打工艺术团以满足打工群体的文化精神需求。



记者陈怡 摄

小女孩把砖块砌成的围栏当书桌,趴在上面认真地写作业,身后便是她父母开的超市,也是他们在皮村的家。



记者陈怡 摄


生活垃圾和工厂废弃物乱堆在垃圾站四周,经常在简陋的铁皮垃圾箱直接焚烧处理。图为路边在垃圾箱里费力地掏着垃圾的一位老大爷。



记者黄巧 摄


工友之家的外墙上经常会公布各类演出和电影信息。门内的影院和博物馆等为皮村的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



记者张乔童 摄


两位来自东北的打工者在农闲时节从老家来到皮村打工。他们合住在这间狭小的简易房中,里面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床。图为他们坐在床上一边聊天一边吃着午餐。



记者陈怡 摄


来自河南的阿姨刚来到皮村一个多月,以经营蔬菜店为生。一家三口就住在面积不大、没有暖气的蔬菜店里面。当时她正和她的老乡在店门口聊天。



记者陈怡 摄


绿铁皮房前一群孩子在玩耍,在皮村这样的“游乐场”很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