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游戏还是战争 | 公益影像发展计划-“镜/像/人/生”放映会第三场

2017-12-11 BCAF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1899年,Joseph Conrad在小说《黑暗之心》里这样描写象牙商人Kurtz:“他的灵魂已经陷入疯狂。独自身在旷野中,那灵魂只能看向自己。真的,它已经彻底疯狂。”那是一种蛰伏在空洞的人性深处的疯狂。


这种疯狂曾化作工业革命,把象牙做成的梳子、琴键投入大规模生产。1913年底,美国每年消耗200吨象牙,而非洲两千万的大象数量已经减半。198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CITES)》)全面禁止国际象牙交易时,非洲只有不到六十万只大象。


△成群活动的非洲象


“过去二十几年,象牙贸易的背后是人们对财富作为社会地位的追求。1989年禁令以后,杀戮的速度逐渐减慢。但是在2008年,中国和日本的商人分别通过拍卖得到非洲一些国家的102吨库存象牙。这开始了新一轮对象牙‘合法的’追求,也带动了非法交易链条。这是人性中纯粹的贪婪。”纪录片《象牙游戏》的导演拉德卡尼说。


△纪录片《象牙游戏》剧照


第89届奥斯卡入围纪录片《象牙游戏》揭露了在亚洲非洲的非法象牙贸易路线,用镜头,赤裸裸地纪录下一个血腥的黑暗帝国。这部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保罗·艾伦担任监制的影片,获得了WWF金熊猫奖,Wildscreen电影节戏剧奖,柏林电影“和平绿色大奖”,威廉王子的TUSK Game Changer奖,是第21届金卫星奖最佳纪录片和2017北京电影节最佳国际纪录长片。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这些大象身上,最普通的观众也会陷入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真实纪录下的这场波澜壮阔的象牙战争中,有一位中国面孔。他就是黄泓翔


△纪录片《象牙游戏》剧照


在影片开头,你会看到并不高大、略显斯文的他,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诉着这场象牙游戏中的真理:“在过去,人们总是觉得白人扮演好人,当地黑人扮演坏人,而中国人,则是(食物链终端的)罪大恶极之人”(In the past,it's always like, white people are the good guys, the local black people arethe bad guys, and the Chinese people are the extremely bad guys.")。作为曾经驻扎在肯尼亚内罗毕的新闻记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顶着一张中国脸,操着中国口音的人,黄泓翔被选中了。因为他能轻易地深入象牙交易市场,赢得象牙走私犯的信任,从而胜任“卧底”这一角色,29岁的他,最后勇敢的选择在这部纪录片中不打码出镜,因为他渴望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黄泓翔自述请见:黄泓翔:我从未“牺牲”或“崇高”,只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纪录片《象牙游戏》剧照


2016年4月,肯尼亚销毁了其所有105吨象牙储备,非洲各地仍有超过600吨的象牙政府储备。7月,美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中国香港宣布将在五年内全面禁止。12月30日,大陆地区宣布在2017年底之前全面禁止象牙贸易。“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促使中国政府下象牙禁令的原因。已经有一群人奋斗如此之久,我们的电影也许只是锦上添花。”戴维森说。


然而,斗争还在继续。


“这终究不光是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黄泓翔说,“我从三年前在肯尼亚创立中南屋,一个项目就是和当地国际组织合作给当地社区修防大象围栏,减少人象冲突。整个过程中野保工作者80%时间都见不到动物,而是在关注会发生盗猎的社区经济发展,关注消费市场给人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同时,你也要给贫穷的人一个替代性生计。归根到底这都是社会发展问题,是人的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微信号“谷雨计划”和“乐天行动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946r54ku&width=500&height=375&auto=0

△纪录片《象牙游戏》宣传片


12月16日(周六)晚,《象牙游戏》将与您相约第三场“中国公益影像发展计划”——“镜/像/人/生”系列展映活动。(该系列第二场活动回顾请见: 做自己并不总是很开心——“镜/像/人/生”放映会第二场回顾


△ “镜/像/人/生”系列展映活动-第三场海报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影像了解大象盗猎与全球象牙贸易的真实现状;几位特邀嘉宾还将在映后分享他们的观点,与观众们一同交流。

 

他们中有在纪录片中坚持不打码出境的中国籍“卧底”黄泓翔;有提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广告语的机构WildAid(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史蒂夫 Steve Blake;还有资深野生动物纪录片导演、自然摄影师、自然地理撰稿人耿栋

 

——·——

 

活动时间

2017年12月16日(周六)晚18:30-21:30

(18:30准时开始请勿迟到)

 

活动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西海艺术馆

(近“西海鱼生”,板桥头条与西海西沿交汇处金色大门入口。地铁积水潭站C出口步行约5分钟,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前往。)

 

报名方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

  

——·——

 

映后对谈嘉宾


黄泓翔

复旦大学新闻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英国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多家顶级国际组织特约顾问。2014年在肯尼亚创办了帮助中国青年走进非洲等发展中世界(外交学上称为“南”)的平台型机构中南屋,并在2016年成为了Netflix国际纪录大片《象牙游戏》的主角,受到了国际野保英雄珍古道尔等人的大力支持。

  

史蒂夫 Steve Blake

野生救援(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05年来到中国,从事野生动物保护12年。2013年被姚明的一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打动,遂加入野生救援。他力图是把严肃枯燥的濒危物种非法贸易数据和案例变成通俗易懂并能打动人心的公益广告和公众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消费野生动物制品。史蒂夫在印度看过孟加拉虎睡觉,也在墨西哥和鲨鱼游过泳,但他更喜欢在北京的长安街上边吃鸡蛋灌饼边骑自行车,为低碳出行代言。


耿栋

自然纪录片导演,自然摄影师、自然地理撰稿人,长期在中国西部制作和拍摄的自然类纪录片。自2002年起拍摄中国野生动物,2009年加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负责机构传播宣传。现为签约导演。纪录片作品有《熊猫蜂蜜》《雪豹》《乡村之眼》《岷山森林物语》《在珠峰寻找雪豹》《转山》《自然北京》《神秘的湄公河》《大熊猫的秘密》等,其中电视纪录片《雪豹》和独立作品《转山》 分别获得多个奖项。


 ——·——

 

中国公益影像发展计划  由优酷公益、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共同发起,通过发掘和支持优秀人文公益主题影像的创作、推广和交流,推动现代公益文化理念的传播。

 

 “镜/像/人/生”系列展映活动  通过纪录片,我们得以窥见这个世界往往不常为人关注,但又真实存在的一部分。镜,既是镜头,也是镜子;像,既是他者,也是自身。透过镜像看人生,看社会;透过镜像,我们观察、思考、行动和改变。

 

该系列更多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敬请关注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官方微信。

 


项目垂询:王厚霖 wanghl@bcaf.org.cn

媒体垂询:胡斐 hufei@bcaf.org.cn

 

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

微信公众号:bjbcaf

新浪微博:@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