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504期】一个技术宅心态成长的五段三境

Anthon Liu 前端早读课 2019-11-05

前言

周末早读君喜欢分享点职场的文章,因为我们工作除了码代码成长外,在其他方面也是要跟着成长的。那么今天就蛮适合在周末起床的时候看看。


正文从这开始~


回顾过去13个春秋,从初出学校踏上社会的青涩少年到现在,我的职业心态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

  • 认知阶段

  • 提高阶段

  • 自我满足阶段

  • 转折阶段

  • 空杯阶段


却不知为何,最近在看一本书上阐述到的参禅三境我竟然都能联系到这个五个阶段上来。三境为: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认知阶段:每个人都有这个阶段。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第一次看见了世界。这时候的我从高等学府带来的知识,经验,处事态度,人际关系等第一次和职场工作有了一次对对碰。几乎立即感觉到了和老员工之间的差距,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此时唯一还算完整的就是一颗热情的心。这个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定位自己的能力,放平心态,从头开始学起。

 

持续提高阶段:从认知阶段过渡到这个阶段是很快的,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这个阶段的提高是非常迅速显著的,就像大房文中提到过的,这时候是一个爆棚期,动动手,动动脑就有收获。这时候我是彻彻底底的技术宅,每天需要打交道的不外乎三类:

  • 机器, 它很快但只认识01

  • 人物1,他/她和你一样大部分时间和#1号打交道,我们一般称她们程序员

  • 人物2,他/她曾经和你一样大部分时间和#1号打交道,这类人物业界尊称为Leader或着Manager


正因为简单,所以快乐。在这份快乐中,不断去尝试新的技术,新的项目,新的挑战,当然成长也是迅速的。

 

处于这两个阶段的我,怀着对技术的好奇和新鲜心态,揣着技术是万能的执着,虽然对许多事情都懵懵懂懂,却固执的相信所见到的就是最真实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此为一种信仰和执有。

 

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自我满足阶段:经过几年的填坑和挖坑的体力劳动,我想但凡心智健全的人总会有经验积累。那时候作为技术人员对技术的选择以及使用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不会轻易走人云亦云的路线。对发生在工作团队中的事,对客户的反应,也有了自我的分析和判断。


自然而然的,这些经验和积累会被运用到你的工作中:

  • 当需要组建一个项目团队时,

  • 当决定团队技术路线时,

  • 当团队成员遇到技术困难时,

  • 当客户需要你的技术专业建议时,

  • 当为团队做培训时,

  • 当你为项目安排长远目标计划时,


当时身为公司员工的我,时不时爆出一点点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一种兴奋剂,让你对每天的工作充满了激情,让你全身心的投入到你的工作里去。然而,这样的激情的同时却也让你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些什么(这里卖个关子,下面就揭晓)

 

转折阶段:(我把这阶段归类为转折阶段,因为实在无法给它起个概括性的名字)。经历了满足阶段的我决定要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去验证下自己。如果我身边现在有机器猫的话我会做时光机回去见半年前的我,拍着我自己的肩膀说:骚年,你把自己准备的太单薄了

 

  • 当面对产品时,你最好对产品是干啥的有些理解,

  • 当面对BD时,你要需要明白商务角度的开发节奏与战略目标的关系,

  • 当面对客服时,你需要理解他们不懂技术,而你要把问题用非技术的方式解释出去,

  • 当面对用户时,你最好懂点客户心理学和沟通技巧

  • 当面对同事时,你最好跟上互联网上发生的事和话题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

  • 当你面对市场时,你要懂点如何做市场运营

 

没错,做成一个项目不再是用什么语言,什么架构,什么流程了。而是,你是否能配合那么多方面一起达成目标,你的技术是否能在某一点上创新,加速或优化。你是否能给公司带来价值。而你要懂的远远大于纯粹的技术。这就是我之前有所忽略的。

 

就和我的年龄一样,进入了中年,开始理解一些事情并非只是01,黑和白,对或错。更多的是灰色。于是需要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第三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空杯阶段:与其说是个阶段,更确切的是我现在的一种心态,空杯心态。学会倒空自己,别让过去看似重要,看似成功的东西在新的环境里束缚了自己。如果将自己放小,那么世界就会变大。持有这个心态,依然赖在技术圈的我将重新走一遍这5个阶段,只是这次将不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术。

 

说实话,我不知道如何总结这第三境界,都还没到这个境界呢,我还小

 

写在最后

对参禅三境的解释有很多很多,我只是把他用来解读我自己的职业心态成长,或许几年后随着更多的阅历和生活,会有不同版本的理解。这也是禅语的文雅和隽永之处。

 

而对与我的五段心态,我自己保持客观的态度,总结的对也好错也罢,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希望分享出来给大家(比我老的请选择忽略)可以做为一个参照。


关于本文

作者:@Anthon Liu

原文链接:http://dwz.cn/2MZph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