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肥奕斯伟中国大陆最大COF卷带生产基地开工!设计产能每月7000万片

合肥新站高新区 CINNO 2018-08-05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依托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围绕京东方、晶合等核心项目,针对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各个生产环节,瞄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领军企业开展链条式、精细化招商,2017年全区签约及在谈项目共计115个,总投资1242亿元,其中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在上周末举行的“国家集成电路重大专项走进安徽”的活动中,新站高新区与集成电路材料和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签约!未来,将共建“泛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促进新站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全面升级和完善!



4月17日上午

中国大陆最大的半导体显示芯片封装COF卷带生产基地

合肥奕斯伟COF卷带项目奠基开工

项目满产后

将实现每月7000万片COF卷带的产能

创造直接就业机会1000余个


项目规划效果图


新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路军指出,全区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抢抓机遇,更多更快地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他指出,希望项目加快建设,早投产早运营,为新站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突破填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空白

合肥奕斯伟COF卷带项目是北京奕斯伟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投建的第一个半导体材料制造项目,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半导体显示用芯片COF卷带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合肥综合保税区内,总投资12亿元,其生产的COF卷带可全面匹配4K、8K及柔性显示面板的技术趋势,设计产能为每月7000万片COF卷带,预计2019年二季度投产,满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


COF卷带常称为覆晶薄膜,是连接半导体显示芯片和终端产品的柔性线路板,是COF封装环节关键材料,目前,该领域仍长期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少数企业垄断。该项目投产后,不仅能实现COF卷带本地化生产,有效填补COF卷带材料空白,同时对新站区落实“芯屏器合”战略,促进产业链条完善,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经济、技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融合构建“屏-芯-端”一体化产业格局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聚焦“芯屏器合”,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不断推动产业纵向横向延伸,注重在“芯”与“屏”的有效结合上下功夫,借助产业下游整机和系统集成领域的巨大市场引力,吸引了晶合、新汇成等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龙头项目,基本实现电子显示终端所有零部件“新站制造”。


合肥通富3年内建成一条世界先进的液晶驱动芯片封测生产线

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石磊表示,经“02专项”批准立项,合肥通富将在 2017-2019 三年内建成一条世界先进的包含 10 多种 12 寸国产装备的液晶驱动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国产设备、材料采购超 10 亿元。据悉,研发认证已经在通富总部完成,将很快在合肥通富进行量产线建设。

合肥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由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先进的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于 2015 年 7 月份开工建设;2017 年 5 月,合肥通富与英飞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智能制造;2017 年 8 月,首批产品已正式下线。目前,合肥通富现有员工 1200 人,客户 33 家,实现产能 1100 万颗/天,营业收入约 1.5 亿元,累计投资额约 10.1 亿元。

石磊表示,合肥通富 2018 年目标销售收入突破 5.4 亿,目标产能翻 1.5 倍,同时将新增三条生产线并基本完成智能制造系统改造和构建。

针对液晶驱动封测项目,据石磊介绍,中国面板产业已经是全球第一,但与之不匹配的是:驱动芯片这一战略物资国产化率仅为 0-15%,封测的国产化率也基本相当!而通富在“02专项”支持下主动担起驱动芯片封测国产化重担,经“02专项”批准立项,合肥通富将在 2017-2019 三年内建成一条世界先进的包含 10 多种 12 寸国产装备的液晶驱动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国产设备、材料采购超 10 亿元。据悉,研发认证已经在通富总部完成,将很快在合肥通富进行量产线建设。预计到 2023 年投资 47.4 亿元,实现年营收 32.7 亿元,封装产能 2.6 亿颗。

此外,针对存储封测项目,据石磊介绍,通用存储芯片(Flash+DRAM)是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2017 年全球市场 1250 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 35%。目前,合肥通富已具备 4 层堆叠量产能力,正和合肥睿力合作开展应用于高端 DRAM 产品的 WBGA 和 FCBGA 封装测试,组装测试团队也已经全部到位。预计到 2023 年投资 50 亿元,实现年营收 40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石磊表示,得益于合肥睿力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各级政府的积极协调,2018 年 3 月合肥通富入选合肥睿力委外封测供应商。


长鑫睿力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DRAM芯片有望在合肥诞生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宁国介绍了合肥长鑫存储器项目的 5 年规划:2018 年 1 月一厂厂房建设完成,并开始设备安装;2018 年底量产 8Gb DDR4 工程样品;2019 年 3 季度量产 8Gb LPDDR4;2019 年底实现产能 2 万片/月;2020 年开始规划二厂建设;2021 年完成 17 纳米技术研发。王宁国表示,希望 2018 年底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 DRAM 芯片能够在合肥诞生。



长鑫睿力起源于“506项目”。“506项目”起源于2016年5月6日兆易创新朱一明董事长和合肥市及经开区主要领导研讨合肥的存储器项目发展战略,因而得名。“506”项目包含合肥长鑫、长鑫存储、睿力集成三个运营主体。项目的目标为自主发展主流 DRAM 存储器 IDM。


中国 DRAM 存储器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王宁国表示,存储器尤其是 DRAM 存储器是非常难的技术,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在“天时”方面:存储器的应用非常多样化,从最早的台式电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数据,再到将来的人工智能应用都离不开存储器,而 DRAM 更是无所不在。因为这个原因,DRAM 的市场蓬勃发展,去年 2017 年已经达到 700 亿美元,今年有可能突破 1000 亿美元,中国在这个市场消耗的量至少占1/2到1/3,也就是将近 300 亿-500 亿美元,但是我们现在自主生产的 DRAM 芯片为零。


除此之外,由于技术转换比较困难,DRAM 提升的速度也逐步放缓,九十年代的时候,存储密度每 3 年增加 4 倍,而现在是每 4 年增加 1.5-2 倍。技术更新速度的降低,事实上对后进者来说是好事,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因此技术的推迟对我们是有意义的。



其次在“地利”方面,王宁国表示,合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一个大规模的芯片制造企业,如果没有完整的产业链(设备、配件、维修、材料、和服务)的话,这个企业是不可能有效的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芯片,因此合肥变成了一个几何的中心。


同时,王宁国呼吁更多的设备、配件和材料公司下决心在合肥落地生根,只要跟合肥的产业合作,那么一定会快速发展,只有在合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才能壮大起来,否则没有办法成长。


最后在“人和”方面,王宁国表示,睿力集成于 2016 7 月 13 日成立,当时只有 1 个人,经过 21 个月 630 天之后,目前员工已达到 1539 人,相当于每一天有 2.5 个人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是一个非常快的成长。目前公司员工中,台湾同胞有 447 位,中国大陆员工有 1013 人,占比达三分之二,而安徽省员工又占大陆员工的三分之二。


长鑫睿力专注于自主研发,已与北方华创签约


据王宁国介绍,实际上长鑫睿力的研发工作已经有 1 年半的时间,在元件方面,自主开发了元件模组规格;在设计方面,设计了新的修补线路(E-Fuse),产生自有专利;在光罩方面,自主开发了光学邻近效应修正(OPC);在制造方面,有 450 位平均 15 年 DRAM 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做制程最佳化以快速提升良率,并自主开发最有效率的 IT 系统(大数据分析);在测试方面,跟几家公司合作自主开发了测试程式(low cost RDBI wafer flow),帮助他们制造最廉价的测试设备,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长鑫睿力自主开发的光学邻近效应修正(OPC)项目由公司 7 位资深工程师和 12 位 ASML 资深工程师,经过 3 个月的时间一起工作完成的。


同时,长鑫睿力还自主研发了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现良率、产能和质量的提升,目前有 70 多位员工服务于该系统。此外,长鑫睿力已经跟中科大签订协议,将与 15 位中科大学生一起合作,将智能制造系统做的更好。


截止 2017 年底,长鑫睿力已申请 354 件专利,2018 年计划申请 1155 件,因此截止 2018 年底,预计申请专利总数将达 1509 件。


最后,王宁国透露,长鑫睿力已经与北方华创签约,未来还会与更多的国内设备和材料厂商签约合作。希望用长鑫睿力 DRAM IDM 平台大力扶持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基金+基地”有的放矢加速产业集聚


近日,《长江日报》对新站高新区

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报道


为充分发挥国有引导基金在扶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站高新区与合肥市产投集团合作设立了合肥市新站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基地、基金+产业”的方式,加速产业集聚。



京东方8.5代线


在“基金+基地”模式下,谈判周期大大缩短,决策效率、资金投放速度和项目落地进程明显加快。2017年,该基金承诺投资9.69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100多亿元,累计扶持企业15家,基金设立6个月即完成全部投资,开创了合肥基金投资的新速度。2018年,新站高新区将设立二期产业投资基金,计划投资规模20亿元。


晶合集成天车系统



1

聚焦“芯屏器合”产业方向

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重点投资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相关产业的上下游项目。充分发挥基金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引领中的引导作用。


三利谱一期项目车间


2

“资金+政策”协同联动

招商团队与投资团队合力对接项目,基金管理公司运用专业的投资研判能力和风控能力,履行项目筛选、尽调、决策和投后管理,招商部门凭借其丰富的项目资源和灵活的招商政策,为项目落户建设提供支持。


晶合研发楼外景


3

分散投资、总体平衡

用60%的资金投资成熟企业在合肥新上项目,协助其做大做强,25%的资金投资创业企业,通过组合投资、风险分散的方式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15%的资金用于市场化投资,通过市场化投资机构吸引一批企业来肥落户,同时获得一定超额收益,以确保基金整体资产保值增值。


欣奕华工业机器人


如要索取CINNO月度产业研报,欢迎与我们联络:

鲍女士,021-34647873-6002,AnnBao@cinno.co

我是CINNO最强小编, 恭候您多时啦!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