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光电 | 瞄准印刷式OLED 迎接大尺寸显示的未来和机遇
华星光电8.5带线曾作为全球同世代面板产线中,投资金额最少、建设周期最短、投资收益率最高的项目而闻名业界。在全球OLED面板需求和投资加速的背景下,作为中国新型显示的代表企业,华星光电也加快了OLED等新型显示的技术研发与布局。在2018中国国际OLED产业大会上,华星光电副总裁廖炳杰阐述了大尺寸显示技术趋势及OLED的发展机遇。
作为液晶面板行业的后起之秀,华星光电也是业界的追赶者。目前,华星光电在深圳拥有两座8.5代工厂(t1、t2项目);2018年更迎来了最新投资的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简称“t6”项目),发展十分迅速。目前,t1、t2项目均已实现量产;第6代LTPS(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简称“t3”项目)主要生产智能手机面板;第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简称“t4”项目)今年可实现设备搬入,明年进行试产;t6项目部分设备正在陆续搬入当中,现在开始投入玻璃进行试产的动作;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7”项目)位于t6附近。
在行业地位上,廖炳杰介绍说,目前,在中国市场,华星光电UD、4HD面板的市占率为22%,而排名第一的是三星;在大尺寸面板上,华星光电充分发挥8.5代的优势,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目前,8.5代工厂能够高效率地生产32寸面板,也能生产高性能的55寸UD产品。华星光电的经营效率属于行业的领先者,而在专利布局上,2015年至2017年,美国专利排行榜在TOP100当中,华星光电在中国企业中位于前三名;2014年至2017年,国内企业PCT国内申请数量中,华星光电排名前五。
对于未来的规划,廖炳杰表示,华星光电瞄准印刷式的OLED技术,未来将在8.5代、8.6代、10.5代的基板上实现印刷技术。在高解析度面板上,华星光电已布局了32寸8K、4K的LCD,此外,85寸8K IGZO显示器的样机也已成功生产,并且还生产出拿到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110寸超高清曲面液晶显示屏。
成就的背后是华星光电的技术。华星光电开发了全世界最新的HVA2的技术,推出全球独家的T+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让背光设计、背光成本下降。当前,华星光电已经成功开发出印刷OLED技术,并制定了从a-Si、IGZO技术走向AMOLED柔性显示技术的目标,同时因应市场需求,进行量子点技术的开发。
首先是大尺寸。当前,中国市场的大尺寸化发展非常迅速,预计在2021年中国电视出货的平均尺寸将从现在的47.8寸提升到52.4寸;2022年,65寸以上电视机的出货份额将达22%。大尺寸是目前市场主流的趋势,平均尺寸上升1寸就可以消化1座G8.5代厂120K的产能,这也是面板产业希望看到的趋势。
其次是分辨率。从HD到4HD,再到UD,目前市场又以8K为主要趋势。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8K超清影像技术将被运用于两场盛会的直播,这为8K落地画下了一个时间线,8K显示屏也因为这些需求而有了很大的突破。华星光电从2016年就开发出63寸的8K高清显示屏,并在柏林展出,得到技术创新奖。随着各大面板厂积极开发更大尺寸的面板,8K分辨率的产品市场渗透有望加速提升。
第三是画质。画质包含分辨率、动态对比、动态范围、色域范围、刷新频率等多项指标。显示技术不断追求给双眼最真实的体验,这是为了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也是面板厂孜孜不倦的追求。
最后是外观。手机目前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全面屏,这也是当前电视的趋势。
随后,廖炳杰还介绍了AMOLED技术在外观和画质上的优势。他表示,首先是厚度。LCD不是自发光技术,因此需要背光机构,这就造成其厚度无法与OLED相比;重量上,由于增加了一个模组结构,LCD的重量也相对较重;视角上,受限于液晶的折射效应,LCD的并不广,而OLED技术则拥有正向和侧向的视角;响应速度上,LCD技术有动态限制,而OLED是自发光技术,响应速度极快;动态对比度上,自发光的OLED技术明显优于需要利用背板的LCD技术。不过,OLED受限于物理RGB的色域限制,没有办法得到窄带宽的发光,但印刷式OLED技术则解决了这个难题。
廖炳杰进一步表示,当前,OLED电视在高端智能电视的市占率正在急剧上升,未来随着产能的增加,成本的下降,市占率也将进一步提升,这就是OLED的机会和希望。
在技术路线上,廖炳杰对OLED和QD LCD进行了对比。他表示,AMOLED和QD LCD都是目前量产高端TV的重要方向和选择,两项技术在各项参数中互有优劣。AMOLED的部分优势在于对比度、响应速度、色度、可视角以及能耗上,但在亮度则略有不足。在中大尺寸OLED技术上主要有三种技术方案,一种是多层结构+CF,一种是印刷式OLED,最后一种是加入QD,制成QD-OLED。印刷工艺能大幅度地节约材料,但仍受限于工艺、制程、设备的成熟度;QD-OLED则需要克服材料的打印以及结构和封装的限制。廖炳杰认为,这些难题都是OLED走向更大舞台的拦路虎。
针对OLED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华星光电不断进行开发。廖炳杰介绍,“从六大面向来看,从背板、设备、工艺、材料、设计和系统上来看,我们的背板从过往的地发射到现在的顶发射,从4.5代的研发线到8.5代的量产线的规划,工艺部分有蒸镀,也有打印,未来趋势是在打印上更深入地投入。再有材料的开发,很多材料的寿命也是大问题,所以材料部分也在做寿命的精进。产品部分毕竟面对高阶,从之前的4K迈向8K,最重要的是驱动和补偿。”在驱动技术上,据介绍,华星光电自主开发的驱动技术已经从FBGA TCON演进到ASIC TCON。
在OLED的未来规划上,华星光电于2012年从4.5代的蒸镀和打印技术开始,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多个样机,包括31寸FHD AMOLED、31寸的UD AMOLED、31寸打印式全高清的OLED;2016年华星光电建造了OLED打印技术研发实验线;2017年开发出半透式的OLED显示器;2018年的CES上,华星光电展示了UD OLED技术以及窄边框的AMOLED产品。在透明、半透明OLED产品上,廖炳杰介绍,华星光电可以实现穿透率50%、NTSC 103%。
华星光电从2016年开始深入开发印刷OLED技术,目前已经实现UD和144PPI。廖炳杰介绍说,印刷OLED最最难的部分就是精准度,打印的位置准确了,才能保证面板不混色,产品才合格。据悉,华星光电的样机已经具备打印OLED的能力,目前正在寻找设备商开发更大尺寸的印刷设备。
同时,廖炳杰也提到,相比于LCD产业,大尺寸OLED技术尚未成熟,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材料、设备、人才、专利。这些都是阻碍OLED技术发展的障碍,需要业内人士共同克服。
更多商务合作,欢迎与小编联络!
扫码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我是CINNO最强小编, 恭候您多时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