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Redmi携手三星首发1亿像素和6400万超清相机
来源 :小米、IT之家
2019年8月7日,小米集团在北京召开未来影像技术沟通会,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宣布小米集团旗下Redmi品牌将携手三星全球首发首款量产6400万超清相机手机,小米集团还将联合三星推出全球首款1亿像素超清相机手机。今年早些时候,专业人士预测,今年、明年手机图像传感器像素将会井喷增长,外界也十分关注哪家企业将会行业内率先发布超高像素新品,毫无疑问,小米集团已经走在全球厂商前头。小米集团长期重要合作伙伴,三星电子 SYSTEM LSI 事业部全球副总裁李济硕更亲临现场并表示,Redmi即将发布的新品将成为首款搭载量产6400万超清相机的手机。
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全员持股、集团新办公园区启用......成立9年的小米,最近一次一次刷爆朋友圈。今天更是在朋友圈一天制造两个影像圈大新闻,让网友直呼过瘾。小米集团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去年5月曾表示,集中全公司优势资源,要把小米手机的拍照品质做到世界顶级水平。同一时间,小米正式成立相机部,专注影像技术研发,研发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化,目前,小米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东京、圣地亚哥、班加罗尔、巴黎、芬兰等地设立影像研发团队。一年时间,小米在相机研发上投入巨大,小米影像技术也取得飞跃式发展。
2018年5月,小米8发布,AI变焦双摄,DxO拍照取得105分,全球第四;2018年10月,小米MIX3 DxO综合评分达到了103分,跻身世界前三,而且后续小米8和小米MIX2S升级了相机软件后,具备和小米MIX3一样的后摄拍照能力。2019年1月,Redmi Note7第一次为千元机首次配备4800万相机,并且Note7系列手机取得6个月全球销量突破1500万台的骄人成绩;2019年2月,小米9发布,硬件直出4800万超清照片,DxO拍照112分,全球第三,视频99分,全球第一。阶梯式进步源于小米影像团队在超清算法上持续创新,不断突破。到目前为止,小米拥有超1000人的AI算法团队,展示出来的成果也越来越多,比如小米CC手机魔法换天功能,通过AI技术,对景物进行智能识别,对天空景物、亮度、色彩饱和度、对比度进行自动填充和调整,受到网友喜爱,网友直言“太神奇”。另外,根据日经中文网信息,2016年至2018年AI相关专利公开申请数量全球排名,小米位列11名,中国手机厂商位列第一。
此次发布会,小米影像将超清之路更进一步,小米集团旗下品牌Redmi首发6400万超清相机。Redmi三星联合首发的旗舰传感器GW1,让超清拍照更进一步。该产品拥有6400万像素超高解析力,支持Remosaic直出6400万超清照片,如采用72dpi的常见精度打印,可生成长达3.26米的巨幅海报。同时,GW1的感光面积高达1/1.7英寸,相比目前旗舰广泛采用的4800万产品高出34%,也是当前市面上最大之一,结合四合一1.6μm大像素,让GW1的夜拍能力更加出众。
本次沟通会的另一个亮点是小米集团将携手三星联合推出全球首款1亿像素超清相机手机。这款产品的像素数量高达1.08亿,在移动图像传感器中首次突破1亿大关,拍出的照片分辨率高达12032*9024,也是全球最高分辨率和解析力的手机相机。关于三星最新ISOCELL图像传感器更多细节并未透露,不过倍数级的像素数量带来的优势不言而喻,让移动设备也有了更大的照片尺寸,涵盖更多画质细节表现,同样,更高的像素意味着后期处理时更广阔的剪裁空间以及更多的应用场景。
据悉,5月9日三星电子今天推出了两款新的0.8微米(μm)像素图像传感器,一款是6400万像素三星ISOCELL Bright GW1,另一款是4800万像素ISOCELL Bright GM2。
其中,ISOCELL Bright GW1是一款64Mp图像传感器,是三星0.8μm像素图像传感器阵容中的最高分辨率。通过像素合并Tetracell技术和重新拼贴算法,GW1可以在低光环境下生成明亮的16Mp图像,在更亮环境中生成64Mp图像。GW1配备双转换增益(DCG)通过高性能相位检测自动对焦技术Super PD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支持480帧/秒(fps)的全高清录制。
本次沟通会的另一个亮点是小米集团将携手三星联合推出全球首款1亿像素超清相机手机。这款产品的像素数量高达1.08亿,在移动图像传感器中首次突破1亿大关,拍出的照片分辨率高达12032*9024,也是全球最高分辨率和解析力的手机相机。关于三星最新ISOCELL图像传感器更多细节并未透露,不过倍数级的像素数量带来的优势不言而喻,让移动设备也有了更大的照片尺寸,涵盖更多画质细节表现,同样,更高的像素意味着后期处理时更广阔的剪裁空间以及更多的应用场景。
- END -
更多商务合作,欢迎与小编联络!
扫码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我是CINNO最强小编, 恭候您多时啦!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