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康宁显示科技全球总经理张铮:同客户与产业一起成长

2015-12-17 小C君 CINNO

2015年12月1日傍晚,康宁公司宣布在合肥投资建设全球最高世代线10.5代LCD玻璃基板制造工厂,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顶峰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康宁继夏普10代线之后,依然保持着世界最领先的玻璃制造生产技术,赢得了中国市场合作伙伴的认可。

该项目作为京东方10.5代线最为核心的配套企业,通过与京东方厂房相连的自动化运输连廊,直接向京东方10.5代线供应玻璃基板。一期投资13亿美元,规划建设5台熔炉及3条后端加工生产线。

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人,CINNO非常荣幸受邀就此专访康宁显示科技全球总经理张铮。以下现场采访内容整理成文,分享给产业链朋友以了解康宁此次重大战略决策的意义。

问:康宁在玻璃液晶基板制程技术上是否有世代线大小的极限存在?目前甚至有面板厂商传出要建设11代线等更高的世代线,康宁作为全球领先的玻璃生产厂商是否会跟进?

答:在玻璃液晶基板的发展历史上,康宁是一贯的领先者,我们率先推出最新的大世代的玻璃尺寸。从最早的5代到后来的8.5代,我们帮助很多客户解决了技术难题。从大尺寸来讲,康宁的技术并不是瓶颈。以10.5代为例,面板理论上可以做到3.4米宽,做这么大的显示屏幕,需要克服的不是液晶基板的问题,而是设备、运输的问题,例如这么大的屏幕能不能上电梯。

我们开发每一个新尺寸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通常客户会给我们一些时间。比如客户有什么具体要求、要建新工厂、尺寸需要多大,问我们能不能提供配套玻璃。在研发期间,我们有时间和他的供应商和设备厂商去做协调,确定未来要使用的技术。康宁在玻璃基板上具有很深厚的技术积累,技术本身是有弹性的。所以这个行业也是随着成长有了5代、6代、8.5代的水平,在这个世代线上去发展,未来是否有更大的代线,我们还是听客户的要求。

如果将来客户对我们的制程有新的要求,提出新的问题,包括尺寸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会结合康宁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全球供应链,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问: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讲,任何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比如10.5代这个熔炉,康宁是如何考虑这个项目的投资风险的?会不会利用这个10.5代的熔炉,配套京东方在合肥的6代或者8.5代生产线?

答:我们是看好中国市场的,特别是看好大尺寸电视机的终端市场,我们跟京东方也不是第一次合作,而是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对彼此都有很强的信心,他们在面板上,我们在玻璃上,都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够使我们的项目成为一个十分成功的合作。

在这个项目上,我们主要的计划是提供10.5代的玻璃基板,如果将来发生其他的情况,我们会根据情况进行评估。刚才讲了,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全球供应链,如何最好地来支持我们客户需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评估,包括在成本、运输等各方面的考量,看我们怎么样更好的满足客户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需求。

同时,康宁作为一个160多年的公司,不是一个短期的财务投资者,我们是一个十分有耐心的长期技术投资者。康宁有很多的核心价值观,其中一点就是对创新的重视。长期以来,不管经济是什么状况,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把我们营收的8%-10%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

我们追求一点,就是凭借我们在玻璃陶瓷领域的技术优势,在特种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给大家带来一个可以改变他们生活的技术。所以不管是从低损耗光纤到光通讯、或者液晶显示,我们要给客户提供的新的产品、新的技术,这一般是需要很多年的开发和长期的投资,才会有这样的成功。我们一如既往保持这样一个理念,这也是我们在很多领域能够成功的基本原因。

问:康宁是如何看待国内玻璃液晶基板国产化的?是否会有一些应对策略?

答:我们十分看好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发展十分有信心,所以我们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参与帮助发展中国的平板显示行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国家很多地方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能走到今天。

从国产化来说,事实上我们很早就开始国产化,我们是第一个把8.5代的液晶玻璃制造核心技术带到中国来的企业,现在又把全世界最先进的10.5代的新技术带进来,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的平板显示行业发展这么快,势必会对我们的供应链提出一些要求,所以我们将继续积极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为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支持中国平板显示行业能做的贡献的一部分。具体一些竞争对手和其他供应商的问题,我们不方便直接的来评论。

我们在国内其他地方投资项目也进展得很顺利。在重庆我们的项目受到了政府很大的支持,目前来看,一切都在如期往前推动,我们预计在2017年能够在重庆厂生产出玻璃提供给我们的客户。

将来,我们仍旧会回到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在技术上和我们的客户在大尺寸、高分辨率、超薄显示一些新的行业技术动态上深入合作,为他们提供康宁的技术解决方案。另外,我们会继续考量和客户怎么样进一步深度合作,使我们在各个方面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们。现在京东方10.5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来我们也会评估一些其他新的机遇,在给我们客户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对我们的投资者提供很好的回报。

问:您是如何看待国内外界对于国内大力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引发的产能过剩忧虑?

答:我们作为液晶玻璃的供应商,认为在液晶玻璃市场方面,供需将来仍旧会保持一个平衡,这个情况也不会因为我们投资10.5代而改变。因为我们投资的这个10.5代是为了服务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也就是大尺寸的细分市场,目前大尺寸细分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整体来看,康宁10.5代玻璃基板线的产能在全球液晶玻璃基板的产能当中也只占相当小的一个比例,而且是在2018年三季度前才会量产,所以它不会给液晶玻璃市场带来一个供需的不平衡。

问:康宁目前也在电视领域推出了玻璃导光板,因为导光板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毛利很低,大家也在做一些新的技术迭代,包括原来是用注塑机做射出成型这样一个技术,这样注塑机会很贵,投资都要几百万一台,现在为了降低成本,导光板的企业就把这样的技术慢慢转换到所谓的热压技术或者是冷压技术,这样投资会很低,大家都在做成本的压缩。康宁要针对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推出这样一个产品,肯定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基点,让品牌能够看到。

答:首先,这不是一个成本上面的竞争,我们不是想在成本上面比普通的导光板便宜,而是着眼于给终端市场带来的价值,我们希望大尺寸的电视机能够有很薄的厚度,改变消费者的体验,从而增加客户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认为玻璃导光板其实是很有前景的,而且很多客户对这个技术有很强的兴趣。

使用康宁的Iris™玻璃导光板的显著作用是能够把玻璃整体的厚度减薄,我注意到年中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友达的展台上展示了三台电视机,厚度4.9毫米,比手机还要薄,这就是应用了两片玻璃再加上玻璃导光板,才产生这个效果出来。因为如果用普通的导光板材质,就要添加其他额外的部件,就没有办法变得那么薄。

现在我们也在不断研发,跟不同客户在不同阶段上进行合作,希望将来很快可以看到一些产品。同时,如大家前面所讨论的OLED和LCD之间的差别,厚度是其中一个部分,利用玻璃导光板能够使LCD在厚度上面更加有竞争力,更薄,而且更亮,可以把面板的一些性能发挥到极致。


点击查看小C君猎聘平台高薪职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CINNO Research全球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排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