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云:爱立信简史(6)

2014-04-11 赵云 科技杂谈

关注科技杂谈,洞析科技大事

中国通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


文 / 赵云,作者微信公众账号:通信观察(ictview)


第六节 争夺爱立信:狗血肥皂剧


  到1918年,Stockholms AllmnnaTelefonaktiebolag电话公司和爱立信公司合并,组建了Telefonaktiebolaget LMEricsson。终于,两个受气包,贝尔公司的排挤,这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促成了电信设备最传奇的公司之一,爱立信,诞生了。Telefonaktiebolaget LMEricsson到目前,仍然是爱立信公司的母公司。


  如果我们注意看一下,就会发现: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这个名字大有玄机。Telefonaktiebolaget是电话公司的名字,而LM Ericsson则是爱立信的全名简写。公司没有使用亨里克·陶·塞德格伦(HenrikTore Cedergren)的姓名,却用了爱立信的姓名。但是股份已经跟爱立信毫无关系了。这就是纯粹的挂羊头卖狗肉。


  从1909年开始,爱立信的好朋友、生意伙伴Hemming Johansson,就是爱立信的总裁了。在两家公司合并之后,他还继续做总裁。1922年,塞德格伦启用自己的得意门生Karl Fredrik Wincrantz,跟Johansson共享权力,做起了联席总裁。


  但塞德格伦似乎看错人了。Wincrantz接下来用了三年时间,干掉Johansson。


  Karl Fredrik Wincrantz获得爱立信唯一话语权的过程,在1925年夏初的瑞典报纸头条上,被冠以“爱立信的宫廷政变”的标题,而整个过程,真如同咱们看的肥皂剧一样,情节老套、过程狗血。


  Wincrantz原来是Stockholms AllmnnaTelefonaktiebolag电话公司的子公司AktiebolagetStockholmstelefon的总裁。AktiebolagetStockholmstelefon公司建立于1908年。1918年爱立信公司跟Stockholms Allmnna Telefonaktiebolag电话公司合并,作为子公司自然也就合并进来了。


  跟工程师出身的HemmingJohansson不一样,Wincrantz热衷于业务和行政工作,并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发展业务上,尤其是对国际业务尤为热心。


  前文说过,爱立信最早发展业务,除了英国,就是俄罗斯了。结果1917年一声枪响,俄罗斯变成苏联了,然后苏联政府就很流氓地宣布,所有的工厂和通信业务,都归国家革命政府接管了,并且一毛钱都不曾提及。这对爱立信来说,自然是很难接受的。然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Wincrantz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怎么跟这些流氓们谈判,从他们手里把工厂要回来,如果能继续搞点业务,就更好了。用今天的话说,Wincrantz很早就是亨里克·陶·塞德格伦(Henrik Tore Cedergren)指定的接班人,他也把塞德格伦视为自己的倒是,长期从塞德格伦那里学习商业技巧和经验。


  Wincrantz很快就不满足于跟Johansson分享对公司的领导权力,他才不愿意做什么联席总裁呢。他花了不少心思琢磨,怎么把Johansson排挤掉。他先是成立了一家公司ngsvik,然后通过这家公司来购买爱立信大多数股票以获得控股权,当一切准备就绪,Wincrantz在1925年的股东大会上,提出变更董事会成员,因为股权在握,Wincrantz完胜,Johansson被迫辞去已经干了16年的总裁职位。后来Johansson写回忆录的时候,把Wincrantz说的一文不值。


  今天我们看这个故事,觉得老套的连TVB 8的电视剧都不如,但在爱立信这么有文化、有历史的公司里,这个事儿,还真的就这么发生了。


  Wincrantz当了总裁之后,成功游说获得了董事会更多的支持,进而决定在国外直接运营电话网络。他的游说能力很强大,一个例子是,他跟罗马尼亚皇后说,如果让爱立信在罗马尼亚建电话网络,就给皇后的布朗城堡免费提供照明系统。这就是赤裸裸的行贿,谁说国外公司就比中国公司更有底线呢,其实还不是都一样。


  然后反过来他又跟爱立信董事会说,所有这些商业合作,都将经过正式的招标程序,合法获得这些合同和批准。只是,游说能力跟商业成功之间,总是存在一些错位的,爱立信最后还是没有拿下罗马尼亚的合同,顺带连西班牙、希腊、南斯拉夫也都全数折戟,不过也在意大利、土耳其和阿根廷有所收获。


  谁想到80年后,华为和中兴通讯完全照抄了爱立信当年搞的这套小动作,一方面用飞机给电信局的领导们运当天就要迟到的海鲜,一方面完全通过合法的招标,来拿下大单子。并且,爱立信当年失败了,华为在90年代初却没有失败。这就验证了那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老话了。


  更多细节,就不说了,兴趣比较浓的,自己去查,兴趣一般的,看到这些也就差不多了。


  老套的香港肥皂剧继续上演。


  当年,因为担心自己的胜算不大,Wincrantz寻求Ivar Kreuger的帮助,Kreuge当时已经是瑞典很牛逼的金融家了,在瑞典乃至全球的标志性称呼,是“火柴大王”,他一度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火柴供应,牛叉到极点。瑞典历史上有这些个牛人,所以当代社会会出现宜家家居之类的,就没有什么好值得惊讶的了。人家有这个社会基因。


  曾经会算账到极点的Wincrantz,最终在IvarKreuger面前吃了大亏。他认为Kreuger丰富的国际金融知识和资金,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支持。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明摆着是自杀行径,因为Kreuger此前就拥有ngsvik的一半股权,早在Wincrantz琢磨Johansson的时候,Kreuger也已经在背后琢磨他了。


  Wincrantz通过ngsvik排挤掉Johansson的时候,董事会甚至不知道Kreuger才是控制ngsvik公司的幕后黑手。Kreuger悄无声息地直接购买爱立信的股票,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在Wincrantz艰难时刻(就是爱立信最主要的竞争对手ITT要并购爱立信,而Kreuger其实早已悄悄控股了ITT),连同Wincrantz在爱立信和ngsvik公司的股票一同接盘,然后在1930年踢开Wincrantz,亮出底牌直接控制了爱立信公司。


  这样狗血的老套剧情,自然是要配一个更为狗血、更为老套的结局的。


  OK,来了。


  1930年9月份,Wincrantz不肯离任总裁职位,写了一封公开抗议信反对Kreuger接管公司,但这个有啥用啊,股份在人家手上。结果Kreuger说,别给脸不要脸,最后给你个机会,你就说你因病辞职算了,Wincrantz于是就生病辞职了。


  然后镜头就转到一年半以后,反正香港片都是如此弄的。在1932年,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烛光昏暗的样子,Wincrantz带着对Kreuger的仇恨,离开了人世。


  不过故事也并不是真的就这么简单,否则也显得Wincrantz智商太低了。


  回放镜头。


  1928年,Wincrantz就感觉到了危机,但不知危机来自哪儿(他还不知道其实是Kreuger要搞他),而且公司扩张确实也需要更多的钱,所以他发动了一场股改运动,并把自己的一点小心思隐藏在这场股改运动中。(多年以后,华为也换汤不换药的照抄了这个方式,只是更为中国的法律体系更差,所以做的更隐蔽而已。)


  爱立信将股票分为两种,即A股和B股。从商业利益分配上,两者是平等的。但是在投票权上,一股A类股票,投票权相当于1000股B类型股票。这就有点无耻了,等于我出一块钱,你出999块钱,还是我说了算,除非你出1001块钱,但是如果我只发行999股B股,你咋办呢,只有忍着的份儿。


  通过这种方式,Wincrantz既保持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又给公司套来了大量现金流,看似两全其美。老谋深算的Kreuger,早就想到他这一招了,所以在1930年,拿出算盘一拨,Kreuger说,我掌握的A类股和购买的B类股的“混合加权”,超过了你,你Out了。(具体涉及到其他几家公司,还有德国国债之类,就不多说了。)


  由于当时瑞典政府还是限制外资控股国内电信设备公司的,因此ITT也不太方便向公众媒体亮明股份持有情况,Wincrantz试图以此为翻盘机会,但最终Wincrantz选择屈服。Wincrantz想学的所谓金融知识,Kreuger通过实战教给了他,把他玩的几乎吐了血。更为狗血的,Wincrantz的AB股策略,也是Kreuger教给他的。在我看来,Wincrantz死的比窦娥都冤,但笨的也确实比猪还笨。


  1932年,58岁的Wincrantz逝世,很大程度上,他是气死的。


  但另一方面,Kreuger也没有得到啥好下场。首先,通过ITT来控制爱立信,是和当时瑞典的法规有冲突的,这就导致ITT虽然拥有爱立信三分之一的实际投票权,却最终被限定只有20%的投票上限。


  而后,各种危机随之而来,仅仅在Wincrantz去世几个月后,Kreuger的商业帝国也倒下了。Kreuger的下场更惨,银行催债,警察天天盯着怕他跑路,而且不是瑞典警察,而是巴黎警察。最后不得已,Kreuger饮弹自尽。


  这种剧情如果拍出来,一定比TVB8的电视剧好看得多。


  欢迎大家加入群组,交流思想、分享信息。仅限行业商端人士参与。参与方式:添加微信号:ennwangyunhui,并注明“申请入群”+所在单位+职务+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号码+手机号码),科技杂谈通过审核后,会添加入群。

  也欢迎大家投稿或推荐优秀文章(推荐方法:1、直接发给本公众号;2、邮箱:ennwangyunhui@vip.163.com)


  当前话题:虚拟运营是虚火还是新生?

  最近虚拟运营热火朝天。各种170电话打通的消息此起彼伏,各家虚拟运营品牌“粉墨登场”。有人觉得,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也有人觉得,虚火太旺难免伤身,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科技杂谈授权刊登。

转载必须注明作者与科技杂谈,侵权必究。

科技杂谈文章,均同步发布于犀牛财经网。

已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阅读客户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达犀牛财经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