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数据专栏】郭晟:地理空间数据与智慧城市大数据

2014-07-01 郭晟 科技杂谈
科技杂谈keji_zatan

新谈友,请点击题目下蓝字关注我

中国通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


【这是“大数据专栏”的推送文章,本专栏由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与科技杂谈合作提供】


文 / 郭晟,本文为郭晟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大数据100分”论坛上的交流探讨实录


  主讲人:郭晟


  主持人:邢艳凯


  承办: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郭晟,199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9年创立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理事长,现担任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测绘学会理事及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科技协会副主席。曾2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湖北省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2008年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建设领域信息化2010年度优秀人物”等称号。


  以下为分享实录全文: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与此同时,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大数据的收集、管理与共享应该由谁负责呢?答案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政府。政府是城市的管理者,也是城市战略发展的制定者,大数据的研究、管理与开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理应由政府负责,也只有政府具有统筹社会各方完成大数据采集与共享的能力。因此,政府应为此项工作成立专门的机构——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SmartCityOperationCenter)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正是这样一个大数据收集、管理、共享、应用、挖掘分析、帮助政府决策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机构。


  我们目前正在成都温江推的一个方案,


  1)缺乏顶层设计,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全面感知。


  各部门自建的信息化系统主要解决各自所在领域的局部问题,信息化系统各自按照自己部门的业务需求和标准建立,无论在业务体系,还是技术架构上都不具备开放性,彼此独立,难以相互衔接连通,形成“孤岛效应”,无法在整个城市管理的全局形成一套统一的、健壮的信息化体系。例如:政府信息化系统、市民热线、政务网站往往会有数十种之多。不但老百姓无所适从,连书记、市长等决策者也无法通过统一的平台实时了解城市中所发生的一切。


  2)城市信息资源过度分散,数据部门私有,人为壁垒严重。


  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关于信息公开的法规匮乏,各部门往往处于本位利益,以数据安全保密为借口,将数据看作是部门的私有财产,不共享给其他部门,更不对公众开放。如今,数据部门私有化已成为普遍现象,行政壁垒已经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大障碍。


  3)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各部门信息化系统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协同行动能力。


  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事件管理,包括日常事件和紧急事件,尤其是紧急事件会直接考量城市决策者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旦有自然灾害、流行病、交通、治安、群体事件、恐怖事件等发生,就需要公安、城管、交通、医院等部门高效协同。然而,由于现有大部分的信息化系统都是由各部门自行建设,系统之间不能实现相互连通,因此对于事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往往不能做到全面和准确,这种情形下,城市的决策者既不能获得决策所需的足够依据,也无法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指挥各部门协同起来。


  4)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加速推进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实现向智慧化跃升打下良好的大数据基础。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大数据智慧城市将成为无源之水。政府作为全体公民的代表,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合法地获得几乎所有的数据信息,因此理应由政府强力主导,建立一个覆盖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枢纽。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将整合城市历史数据、现状数据和动态数据,形成温江大数据资源池,彻底打破“信息壁垒”,消除“部门信息私有化”,全方位地满足政务、产业及公众数字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是智慧城市的大脑。


  5)打造高效、廉洁政府,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行政风险


  移动互联的来临使得数以亿计的市民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信息。这就要求政府需要快速决策,敏捷响应各种城市“事件”。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也是城市物联网的枢纽,它将接入各种传感信息,通过手机、视频、RFID、二维码等分布在城市的各种传感器收集着大量的事件信息,并高速处理,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城市管理者可通过运行监控与指挥中心全方位掌控城市运行的动态事件数据,协调和指挥各委办局协同应对日常事务或紧急事务,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高效协同与应急响应。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将通过模式创新,再造一个政务流程的崭新平台。各级政府的运行将逐步“基于实证的事实”,而不是“意识形态”或“主官意志”,也不是利益集团所施加的影响。通过运营中心,可实现城市运行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可预测及可量化评估与持续优化。政府将因之变得更加开放和负责,并更有效率,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行政风险。新的信息技术使得卓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抓住机遇,更好治理城市。


  6)为社会企业与公众提供开放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已证明:掌握信息越多的人,在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将处于不利地位。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作为政府巨资打造的平台,除实现智慧政务的目标外,也负有为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平信息的责任。使企业更有竞争力,使百姓生活更方便舒适,更有幸福感。运营中心将推动有关信息共享、安全保密等方面法规和标准的订立,建立长效机制使社会各界都能公平地获得数据信息,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城市大数据的运营中来,帮助企业通过这一信息可自由流动的、开放的城市大数据平台发现商机,拓展业务,获得回报。从而整体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将与各行业智慧应用及智慧社区无缝对接,在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等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领域,提供广覆盖、多层次、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市民则可方便获得各种城市资讯以及与其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活信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在网上快捷办理各种手续,通过社交网络相互沟通分享信息,充分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智慧服务将贯穿市民“出生、医疗、教育、就业、婚育、养老、殡丧”等人生全过程,是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受的有效手段。


  7)统筹城市政务信息化,降低建设与运维的成本


  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是城市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在传统的信息化体系下,一个城市往往有多个乃至数十个信息中心。数据的过度分散既不利于城市数据的管理、知识挖掘和利用,也在硬件、软件、数据及人力等方面造成严重的重复投资。目前,北京等发达城市已充分认识到这一弊端,不再允许小面积的政务信息中心单独建设,而是要纳入城市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还将在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在智慧城市的顶层架构下统一编制各委办局的信息化规划,并监督实施,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智慧温江城市运营中心建成后,将极大节省财政开支,还可通过企业参与运营的方式收回投资。


  总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智慧温江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核心所在,一个先进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智慧城市不断向高级阶段延伸和发展的基石。它包含着前瞻而务实的建设理念、高效敏捷的政务流程再造、先进而集约的技术架构、无限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等,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温江的城市运行效率、城市竞争力以及市民的幸福感,以“智慧的温江”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互动内容


  郭晟:首先一个观点是:如果政府不开放数据并成为组织者,大数据就不会是全方位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各位同仁应该共同推进政府走到奥巴马那个水平


  邢艳凯:在这个时代,会不会形成倒逼情况?


  郭晟:比如交通数据不仅是影响出行,还影响商业和环境等天气数据影响农业、PM2.5影响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些重要的数据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我们现在正帮政府研究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其核心任何就是管理大数据。


  以下是我比较认同的观点:现在,政府所掌握的数据加上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基础通信等方面的数据具备聚合的效应和产生核聚变价值的基础。但目前,“数据割据”现象普遍存在。许多部门拥“数”自重,把这个看成谋取部门私利的资产,本来应该开放,但是人为设置重重障碍。例如气象观测数据,这类数据对于研究大气变化、气候演变、农业生产等具备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交通部门拥有的实时交通数据对于百姓出行、商家选址、尾气排放研究、城市应急,乃至城市运行效率研究等方面都有很大价值;再如住建部的购房数据,这类数据对于防止腐败、研究经济走势、人口迁移,甚至制定国家决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数据。这类数据如果开放给社会各界,一定会繁荣多学科、跨领域交叉研究,从而推动中国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如果垄断在某个组织手中,就又成了“部门禁脔”,衍生出各类地下黑色产业链。开放的数据的基础,促使信息产业繁荣,才能诞生真正的数据驱动的企业,这些企业反过来在数据领域的技术进步,才是确保国家数据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应当把消除部门数据割据,建立公开、透明、共享的数据公共平台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向社会开放数据,既利于企业发展,也利于百姓更快、更好地融入智慧生活,体会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带来的安全、便捷、实惠和乐趣。智慧城市运营中心SCOC既是政务数据中心,也是企业及公众数据(UGC)上传数据的汇聚中心,政府作为城市信息管理的主体,通过设立智慧服务中心对城市数据进行收集、集成、融合、清洗、挖掘,并对社会开放,支持企业和公众共享数据,并在城市大数据之上开发各种应用,将对城市产业发展和百姓生活形成核聚变式的价值扩展效应,将极大提高城市企业竞争力和人民幸福感。目前不仅是倒逼,是必须!


  @孙国锋:郭总好!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个有益的探索,能否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融合好,待实践检验。数据不仅是权力的化身,其实也代表行政职责,处理和使用数据,往往就是行使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和其他职能部门可能会发生碰撞。


  郭晟:所以目前我们得到2种反馈:小的城市往往积极支持,因为机构改革比较容易,而大城市则比较顾虑


  @赵国栋:诚如斯言!针对数据割据、数据孤岛、数据质量三大问题,这也是联盟为什么一直倡导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理念的原因


  @邢艳凯:我们要帮政府接地气,服务社会,平台拉通,共赢发展


  郭晟:这是必须的,单一的商用数据是有很大局限的


  @mingkai:数据要惠民,取之于民惠之于民,可能是长久的商业模式


  郭晟:需要由政府公开数据并将数据交给专门的商业公司运营,类似美国。大数据运营公司由企业联盟主导


  赵国栋:郭总了解哪些地方政府在促进数据开放上走在前面?


  @徐琪:在中国,一个行业依赖于政府去改变自己来满足行业的发展,那么这个行业的前途是堪忧的。


  @孙国锋:多年前我层参与过政府信息共享管理制度研究,去过一些部门调研,也参与过国办牵头的信用体系研究,后来都不了了之。原因比较复杂,不仅仅是部门本位主义。其中有缺乏共享的上位法,有纵强横弱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各部门长期以往各自采集数据造成的数据不一致等等原因。


  郭晟:制订好规则,以"协会+企业”的方式运营


  赵国栋:市场去哪儿啦?


  @邢艳凯:收集容易,分享难!如何驱动政府分享是关键,要有“术”


  目前政府都差不多,还处于慨念导入阶段,我了解佛山做得不错


  @孙国锋:@赵国栋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尝试数据开放,形式上建了开放数据网站,走出了有益的一步,但协调力度有限。


  郭晟:北京资源中心只是开放数据,不是共享,共享是政府、企业、个人都拿出数据,并高度互动


  @孙国锋:@立得空间郭晟早些年建立的共享交换平台是用于部门内部共享


  @赵国栋:这个问题,白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我没有成熟解决方案,但个人觉得可以做一个不一定恰当的类比:比特币的出发点也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都“合理地互不信任”的前提之上,但整体上却能让大多数参与者信任。所以比特币的做法可能是我们放心实现共享的重要借鉴。原始数据只能加密送入这个P2P网络且只能在这个P2P网络内部流动,流动的痕迹全部可追踪。只有被授权的汇总数据才能以解密方式流出这个P2P网络……等等,这些设想如能实现,可望给数据共享打开一扇大门,当然电子数据防扩散没那么简单,难度肯定不小。希望有志之士能大力促成这件事情。”


  邢艳凯:对,这就是我们要推动的


  郭晟:这需要机制保障,一把手工程,首先任命城市COO,下设各委办局一把手牵头的联席会议


  孙国锋:城市COO,很好的创意


  邢艳凯:类似于新加坡的IDA组织的扩展,一定是一把手工程


  孙国锋:@赵国栋北京一些部门,央行和部分部委之间曾通过两两协议方式解决共享。


  郭晟:对,SCOC主要分为2部分:城市大数据中心、智慧服务中心。后者按企业方式对社会运营数据,国内外都会走这条必由之路。智慧服务中心可以由政府、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一起组建。


  阮彤:大数据中心太恐怖了,好象来了数据发改委。应该是数据还在政府各个部门,通过某种方式可以授权访问并收费。数据整合通过”linkeddata”。分布式的更正常。


  郭晟:你说的国外,因为数据高度公开所以一定是分散的较好,但中国集权体制下国情不同。


  林春雨三爷:只有总统才能干,还有就是一些部门的基础数据非常差。


  郭晟:立得作为地信为何奢谈大数据呢?因为我们为100多个城市的政务部门整理数据,深知其弊。也了解客户需求,所以这一方案得到普通认同


  阮彤:基础数据差,集中了,也不可能变好。


  唐旭:几年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平安满洲里》,现在己上线运营。目前,国内智慧城市标准不一,规模化的时机未到,市场与技术都需要沉淀。


  郭晟:不是基础数据差而是数据缺乏更新与共享,成为死水


  孙国锋:@阮彤城市"大数据"中心理论上的吧,在别的国家可能会出现,在咱们国家,个人表示不看好,稍微有点规模的城市都很难实现。能够实现部门间信息系统共享交换就很不错了。


  郭晟:另外,SCOC只是管理公共类数据,大量的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还是分布式的。大城市只能按区做,整个城市做在下一步。中国政府不做到这些,不但会落后数十年,只怕还会影响政权,所以精英们是有这个共识的。


  唐旭:目前智慧城市中最易解决的是平台建设与存储,大都企业以区域占坑为主,应用与数据很少有真正做好的企业。


  郭晟:说明智慧城市机会还很大!


  邢艳凯:大数据也要来个中国国家战略才好


  孙国锋:在"智慧城市"出现之前,已经牺牲掉一批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的勇士了


  郭晟:再者,中央政府的钱怎样给地方填债需要一个好名义,不然城填化会导致新铁公鸡。这个光鲜的帽子就是智慧城市,马上国务院下文让发改委统筹智慧城市建设


  孙国锋:@立得空间郭晟佛山是三星SDS从韩国带来的经验吗


  邢艳凯:福建好像也启动了,不知现在进展如何?


  郭晟:佛山南海还是领导较开明,书记是博导。现在全国300多个城市都在申报,可见债务压力多大


  唐旭:佛山我们有参与,还有深圳与珠海,广东移动原先智慧城市方案不错,只有后来推着推着就变样了。根本上是没有解决数据的问题。


  回到北京-BrianLai:@立得空间郭晟智慧城市目前是不是最关键的大数据来源?


  唐旭:数据对于智慧城市是很重要,准确的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纬度,但只有在智慧城市建设相对成熟后,才有意义。


  郭晟:我和中科院石勇教授、国际知名数据挖掘专家交流过,他认为目前阿里、百度等公司的数据应用都是较浅的,因为数据来源是片面的。我强烈建议我们这个联盟更多关注广义上的大数据,同时又能结合中国国情使大数据落地。而智慧城市今年会进入全面推进期,所以大家机会大大的。


  白硕:政府会怎么做智慧城市似乎不是我们的讨论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探讨公司和研究者怎么切入是最见效的


  孙国锋:希望智慧城市建设赶紧过混沌期,否则建设的最快,伤害最大。不能走电子政务建设走过的老路。城市管理体制和财政预算体制等改革不配套,大数据也好,跨部门应用也好,效果都是有限的。


  葛忠海-软交所: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市场介入,包扩资本、人力投入等等方面。


  熊辉Rutgers@葛忠海-软交所如果有意愿,政府可以找企业合作,让企业出资源把这个事做了。相信很多企业有意愿干这件事。


  郭晟: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无非是:新机构+法规标准+云-端互动,如果不管理好大数据,肯定是一场空,试想国家会允许下拨的10到20万亿打水漂吗?所以变革是必须的。还有一个问题,政府不带头,不立法,不搭台,哪个企业又愿公开数据?


  邢艳凯:广义大数据广到什么程度?政府会不会选择企业资源做补充?


  郭晟:广义大数据包括时间、空间、事件数据,也可分为历史数据、现实数据和动态数据,比如医院数据,单一的几个医院的数据是作用有限,不能支撑智慧医疗。


  阮彤:@立得空间郭晟贵企业整理了那么多数据,能否说说准备有哪些有趣的应用或服务?


  郭晟:我们主要是给电子政务办、信息办、城管、公安、交通、旅游等部门做他们的订制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公共数据和业务专题数据,我们将这些数据在实景地图上展现,即将数据植入到客户的业务信息系统中,换句话说,让用户在实景地图所构筑的虚拟三维中帮他们管理好城市。


  熊辉Rutgers:@立得空间郭晟比如医院数据,单一的几个医院的数据是作用有限,不能支撑智慧医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拥有更全面的数据虽然更好。但因为医院是非常location-based,因为spatial-autocorrelation,每个医院都会反应某个区域的健康状况,是可以针对到一部分人群,对这部分人群而言智慧医疗是可行的。


  阮彤:那您这边是不是还是平台,比如说,一个三维的地图服务引擎,提供api给应用


  郭晟:智慧城市使地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地理数据是其他大数据最佳载体,并将成为智能设备中的一段程序,而不仅仅是地图或空间分析互联网公司如果走O2O则不然了,互联网会走向物联网,全新规则会重定义世界连美国医生的误诊率都达到百分之十几,唯有形成大知识库才能减少这些误诊,小数据仓库与全球大知识库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都痛恨要依赖政府的商业模式,但可惜的在中国没有办法越过政府谈大数据,所以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一定是国家战略中国如果不in,会被甩得老远,所以我辈不奋争,这辈子就被消费了。我们有100多家lT合作伙伴,如lBM、神码、华为等,在上述方案上有一定共识,要知道就连lBM这个始作佣者在中国都感迷茫,就是不了解中国做大数据的难度


  廖兴国:其实帮助政府用好大数据为企业百姓服务也是必要和有机会的。关键现在政府还没有真正梳理好掌握的海量数据。数据量大并不一定有用


  郭晟:同意上述观点,但中国不一样,比如中国物流成本为何高于欧美的8%?什么都能血拼到底,唯有物流费居高不下,就是政府的割据


  廖兴国:政府部门本质上还是缺乏利用掌握的数据更好服务纳税人压力和动力


  熊辉Rutgers:在大数据这快本来是个弯道超越的机会,中国人才有数理优势,是很多一批潜在talent。


  中国在大数据方面的优势体现在:


  1)人才优势,但需要帅才的领导,教育需要有实践经验的老师;


  2)思维优势,中国人习惯归纳法,大数据更多需要从下而上的归纳法思维;


  3)市场优势,中国有几亿创造并使用数据的人,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中国在大数据方面的劣势体现在:


  1)前期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对数据和人才准备不足;


  2)心态急功近利,不愿意做长期;


  3)教育一线缺乏有经验的大数据教师;


  4)大数据人才的争夺是全球化的,没有竞争优势


  郭晟:北京资源中心迈出重要一步,如果在云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共享的大数据,则为智慧北京打下基础


  廖兴国;如果有这个压力和动力,大数据应用就很容易展开


  郭晟:所以中国政府更需要一个lBM,希望从在座各位中产生。政府有宏观经济数据、人口企业数据、信用卡消费数据、医疗数据、上网通信数据、交通数据、环境数据、地理资源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不公开,我对中国大数据很悲观。我党还是有行政效率的,数据公开不难,倒是如何建立企业大数据联盟来集成、清洗、挖掘与运营数据倒是考验大家的新课题,我们准备联合国内精英一起来开拓这也是我投奔本联盟的动力所在,尤其希望与数据挖掘方面的专家、公司学习与合作。


  邢艳凯:北京数据资源中心如何定位的?


  郭晟:资源中心目前还是共享平台的角度,即公开一些数据和目录,没有做成一个充分互动的数据工厂和集市,技术架构也是传统的资源中心是北京经信委下属的,做到这样已属不易,北京大数据也需要一把手。


  邢艳凯:《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大数据100分》感谢郭总精彩分享!

  【入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500人微信群指南】


  您只需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500人微信群中分享一次大数据思想、案例,即可进入500人微信群,与众多大数据朋友沟通、交流、合作!(入联盟500人微信群,请把代表您能力和水平的PPT及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发chenxinhe2020@126.com。详情请订阅微信公众号:软件定义世界(SDX)后,查询500)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主旨与目标】


  落实国家战略,聚合产业势能,促进商学互动,


  助力企业成长,倡导数据伦理,探寻数字文明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活动】


  〖大数据100分〗以500人圈大数据技术、资本、专家和政策专业人士为依托,每晚9点进行的线上活动。


  〖大数据地平线〗以大数据执委会和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为依托,进行的走入企业现场调研活动。


  〖大数据香山汇〗以“运动、分享、进步”为宗旨的爬山、PPT分享、研讨活动。


  〖大数据沙龙〗以“数据驱动,创新未来”为主题的高端大数据沙龙活动。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联盟网站】


  http://www.zgc-bigdata.org/


  【大数据媒体方阵】


  〖软件定义世界(SDX)〗、〖大数据文摘〗、〖大数据栋察〗、〖科技杂谈〗、〖CSDN〗、〖天云融创〗、〖大数据邦〗、〖199IT〗、〖大数据实验室〗、〖云里数里〗、〖中云网〗、〖云华时代〗、〖大数据问答〗等,目前已覆盖20多万订阅用户。


  欢迎加入大数据媒体方阵,第一时间获得〖大数据100分〗等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提供的独家信息,请在公众号留言或加入个人微信号沟通。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中关村软件园软件广场C座3层


  电话:010-56380808


  电子邮件:sdxtime@gmail.com


  个人微信号:sdxtime


  欢迎大家加入科技杂谈菁英汇,交流思想、分享信息。仅限行业商端人士参与。参与方式: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您的加入信息,科技杂谈通过审核后,会添加入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科技杂谈授权刊登。

转载必须注明作者与科技杂谈,侵权必究。

科技杂谈文章,均同步发布于犀牛财经网。

已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阅读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