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十年:电信业务转型失败的缩影
文 / 徐建峰,本文来源于紫金山(zijinshan2013)
今年是CN2建设十周年,个人觉得当时的领导层决定建设CN2是正确的、前瞻的、思路清晰和目标明确的。但是目标尚未全部成功,努力仍有希望!
作为CN2主要技术支撑者之一,前后为此工作5年。从技术评估、设备测试、方案设计、招标采购、建设实施到网络管理系统、运行维护流程到业务开发、业务开通和客户交流,参与了CN2的全过程。对CN2有特殊的情节,爱恨交加,恨的是恨铁不成钢,恨的是无能为力。
CN2建设的出发点,主要有2个:第一个短期目标是打破设备厂家的垄断,引入多厂家竞争,降低建设成本。这个完全实现了,整体价格下来一半。第二个长期目标是顺应和迎接IP化的发展潮流,支撑电信长久业务发展,主要是3G、软交换、大客户组网和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简称三个半业务。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称之为半个业务,还有一半就是“普通的互联网应用”,本质上是推进互联网业务的差异化商业模式。第二个目标,实现了3个,就是半个没有实现。前面3个业务,本质上是电信传统业务的IP化,只是技术的转型,与业务应用和商业模式几乎无关。就是半个业务的不成功,也就是差异化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不成功,间接代表了电信10年提倡的业务转型的不成功。
作为当事人,首先谈谈遗憾的、落空的那些事,那些被诟病的事。
现在最受诟病的是CN2低下的利用率,全网利用率30%,东部发达地区50%左右;其次对电信内部服务,流程和效率低下,要想用CN2,似乎得开后门。这个是事实。
原因是什么?
遗憾一:没有坚持和严格需求导向。CN2的网络部署没有完全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尤其是业务量,而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部署,导致中西部利用率低下。规划设计阶段,合并了几十个业务量少的地市,看来远远不够。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完全体现在网络流量上。CN2网络覆盖300多个城市,其中40个左右城市的业务量,超过了全网业务量的约70%,其它城市,只占到30%。如果重新设计,应该以业务量为中心,大大减少节点数量。但是基础网络物理覆盖的特点,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的实际,电信普遍服务的义务,仍然要求部署必要的节点,这个与OTT服务节点是有本质区别的。OTT业务是叠加业务,完全可以不受物理网络和地理区域的限制,可以完全以业务量为中心部署服务节点。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是电信的管理单元、考核单元、维护单元、业务单元等等,当时都是区域化的传统模式,省+地市模式。跨城市合并节点,阻力很大,维护体制无法适应等等。所以,电信要推动互联网业务,践行互联网思维,需要去传统运营商的城邦化,顺应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无界特性。
遗憾二:基于163和CN2两网的差异化业务没有顺利开发和提供,尤其是互联网业务,这是导致整体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规划中,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算半个业务,预测业务流量超过网络建设容量的50%,以视频、电子商务等等为主。10年来,网络视频业务和电子商务等业务确实发展很快,可惜不是电信的。两网宏观差异化服务的架构和能力,本应是电信实现差异化业务的资源优势,实现“一去两化”的有利条件和基本思路。很遗憾的是,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电信自己没有发展起来,同时又不愿意全面面向企业、OTT和个人提供差异化能力,承接OTT的重要互联网应用。从技术上看,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担心对电信核心业务3G、软交换和大客户业务的影响,谈安全色变,将互联网应用看成是安全问题的代名词。没有直面挑战和积极应对的风险管理机制,回避责任和风险自然成为主流,最后消极地放弃了差异化的互联网业务。这个很遗憾。现在电信的差异化业务,重点依赖微观上实现差异化,依赖DPI、依赖对每一个设备的控制,个人觉得是极其困难的,不现实的。需要回到宏观差异化架构为主的思路上来,市场和机会仍然存在。(差异化业务的实现思路和方案,另有文章)
遗憾三:DDOS攻击防御业务的夭折。CN2建成后,形成了两网并存的网络架构。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两网并存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分布式部署、就源清洗”的DDOS攻击防御方案,在13个节点部署了DDOS攻击防御设备,当时的清洗能力达300G。来自163网络的攻击流量通过anycast路由,就近引导到13个节点,清洗后,利用CN2送回源服务节点。清洗后的流量回送,传统采用GRE等隧道方式,能力有限,点对点覆盖。而CN2网络全国覆盖,能力巨大。这种部署方案是中国电信无与伦比的网络优势,其他任何OTT都无法实现的。遗憾的是,电信内部一直没有将这个能力对外提供服务,而是作为维护的手段。客观原因是没有专业团队,缺少专业服务的鼓励机制,主观上回避风险和责任的因素也不可小看。需要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任何事件都有风险,需要承认并规范管理。DDOS攻击防御本可以带来10亿级的业务收入,电信的优势和资源还在,现在开始还不迟。本人提出该方案,当年提出承包该业务,最后没有获得通过,很遗憾。(DDOS攻击防御业务架构另有文章)
遗憾四:建设CDN并提供CDN业务的放弃。CN2建成之后,考虑在CN2上部署覆盖全国的CDN网络,提供CDN基础业务,同时作为网络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CDN是智能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流量和业务调节和优化的基础能力。这就象长江一样,依赖山峡水库调节抗旱和航运以及防洪。中国电信2006年前建设的多个CDN网络,是按照行政区域部署的,也就是骨干网+省网络架构,也有按照业务类型部署的。这种区域CDN的架构,没有统一的产品,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统一的接口,没有统一的技术体系,孤岛式的CDN集合,违背了CDN广覆盖的基本需求。所以CDN业务很是失败。CN2网络是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的,集中维护的,CDN可以实现全国覆盖,充分实现服务边缘化。但是由于前期的失败,电信管理层对CDN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在CN2上CDN的部署。OTT自己都有CDN,尤其在重要城市和骨干层面,CDN很容易部署。运营商要提供CDN业务,必须发挥广覆盖的优势,与OTT的自身CDN形成覆盖互补,同时目标大带宽应用。高清视频是趋势之一,也是大带宽应用,可以考虑与视频OTT合作,提供高清视频服务,满足人民大众的幸福需求。(运营商提供CDN业务的思考,另有文章)
遗憾五:CN2第一批技术团队的消失。CN2的建设,在电信内部形成了开放的、敬业的、热情高涨的团队氛围,连续封闭几个月的讨论,激烈程度不亚于吵架。都是年轻人,都是半桶水,通过讨论交流,取长补短,锻炼了一批IP技术骨干。遗憾的是,现在超过一半的骨干离开了电信,留在电信内部的,也基本离开了IP网络规划建设这个岗位。庆幸的是,第二批骨干团队分散到全集团,大部分都到了关键位置上。希望电信能够开放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吸引社会上的互联网人才。去电信化,实现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换思想,换人是换思想的有效途径。
关于CN2利用率偏低的原因,除了上面的业务发展原因之外,还有是网络设计理念和业务特性决定的。CN2为了保持高品质网络,规划设计的最大利用率就是50%,超过50%就扩容。其次,大客户业务流量的特点,峰值时流量大,平均流量小。比如大数据同步、数据备份、视频会议等等,短时间流量都很大,但是平均流量少,一般不超过20%。大客户业务的另一个特点,体现在接入端口要求多,要求广覆盖,但是带宽需求不大。所以,电信每年扩容接入路由器PE,增加接口端口数量,但是骨干网络几乎不扩容。
以上是5个关键的遗憾,但是CN2有不少成功的方面。
第一:CN2网络的建成标志着由设备厂家和集成商主导运营桑网络技术、架构和建设转向运营商自身主导的拐点。中国公众互联网从1996年开始建设和提供业务,主要由海外归来的学子们成立的亚信公司承担集成工作,亚信成为那个时代的互联网娇子。网络架构、技术选择、用户认证计费、设备调试等等基本是集成商亚信和思科公司说了算。应该承认他们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实际贡献,但是作为运营商不能长期依靠他人生存,这种转变对运营商和中国网络主导权很重要。
第二:培养和锻炼了IP人才和团队。这个之所以定位第二点,是觉得IP人对电信来说比网络重要。传统电信在传输、交换、无线、信令、计费、网管等等人才济济,就是缺少IP人才,而IP在2004年,已经公认为发展趋势。IP人才不但带来IP的知识,关键是带来IP思维和IP业务。CN2从头开始的网络,覆盖全国的网络,前后3年,几十位年轻人直接参与其中,间接参与的几百人,IP梯级团队基本形成。
第三:从短期目标上,打破了设备厂家的垄断,采购价格下降到一半,全国1年节省投资超过30亿,超过了CN2的全部投资。思科由81%的off下降到91.5%,juniper由81%的off下降到92.3%,该价格被全国所有项目享用并继承。极端说,即使CN2是空着,本钱也挣回来了。如果现在新建一个网络,价格或许同样会下来一半。因为可以不必兼容过去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引入最新的技术,最新的设备,享受最新技术成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竞争。
第四:确定了在MPLSVPN业务在中国的霸主地位,同时也成为世界范围内MPLSVPN的主要提供商和合作方。CN2的MPLSVPN业务已经成为中国电信的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可以与AT&T等国际一流运营商直面竞争,虽然我们的产品研发机制和服务机制与国际一流运营商还是存在差距,还需要不断完善。
第五:按要求,按计划,顺利实现了全国软件换业务的承载,实现了全国长途语音业务的IP化,简化了语音长途骨干网络。2008年,顺利实现了C网由联通到电信的割接,承载了3G业务。至此,3G、软交换和大客户业务承载的目标,顺利实现。
第六:在建设模式、维护模式和业务提供模式上取得了突破,顺应了大客户集中管理和运营的大趋势。在网络建设上,突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局部实现了业务驱动的网络部署;维护上,实现了全网集中维护,授权管理的模式;实现了面向大客户的一站式受理和服务,实现全国集中的产品研发、运行维护、业务开通。
第七:为宏观差异化业务奠定了基础。差异化业务是电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宏观差异化应该成为差异化的主要实现途径。
第八:CN2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技术规范、设备规范、网络结构、路由设计、运行维护上,成为同行参考的重要对象。CN2在设备测试、网络部署和业务提供中,提出了上百个特性要求,与设备商一起,促进了整个网络技术和设备的演进和发展。
第九:CN2网络10年的稳定可靠运行,证明了引入MPLSFRR+IGP快速路由收敛技术之后,IP网络完成具备承载语音、视频等业务的质量要求,完全满足“三网融合”业务的承载要求。
要停笔了,期待中国电信一去二化扎实推进,通过机制创新,差异化业务、DDOS攻击防御业务、CDN业务和团队建设能够尽快再次发出,走上康庄大道。
(作者邮箱xu.zirang@gmail.com,欢迎大家与他讨论!)
【推荐关注:紫金山是一个由老媒体人运营的新锐媒体,汇聚TMT资深人士的独家分析与爆料,“不注水,只独家”。搜微信号“zijinshan2013”关注,谢谢支持。】
欢迎大家加入科技杂谈菁英汇,交流思想、分享信息。仅限行业商端人士参与。参与方式: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您的加入信息,科技杂谈通过审核后,会添加入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科技杂谈授权刊登。
转载必须注明作者与科技杂谈,侵权必究。
科技杂谈文章,均同步发布于犀牛财经网。
已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阅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