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移动电商如何解决看病难?【刘春泉专栏-9】

2014-08-20 刘春泉 科技杂谈
科技杂谈keji_zatan

新谈友,请点击题目下蓝字关注我

中国通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


文 / 刘春泉,作者系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本文来自作者《上市公司知识产权》系列文章,作者新浪微博为:@刘春泉律师


  昨天早上广播听到支付宝与上海某医院合作“未来医院”项目上线的新闻,立刻给腾讯的一位朋友发了信息,问是否记得蛮久以前兄弟也曾向微信提过开发医院付费和挂号相关产品的建议,当时这位朋友就说要转给张小龙。后来说过就忘,也不知道微信到底有没有类似项目在研发。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并不是看到“未来医院”新闻后的马后炮,原因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医院都是人满为患且到处排长队,作为病人或者家属对此苦不堪言,但对于信息技术企业来说,我早就判断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微信有足够的用户群体,只要产品设计得当,顺利推开在医院的支付,挂号,可以大量减少排队时间,甚至也可以消除黄牛等现象。火车票在进行在线售票后黄牛几乎砸掉饭碗就是现成的例子。


  大约十年前笔者就曾列席参加过卫生部组织的医疗信息化的专家会议,那时就看到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微软等跨国公司巨头,中国本土企业也有,但不多。那时的关注点不是支付和解决排队,而是信息技术如何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那时平板电脑还没有大行其道,可是在微软播放的宣传视频中我记得就有类似今天IPad拍摄和传输数据应用在抢救的场景,虽然当时感觉类似于科幻片,但对于巨头们的敏锐眼光和嗅觉还是十分钦佩。笔者一直对本土企业对医疗信息化方面重视和投资不够耿耿于怀。跟一些企业家讨论这个话题,他们说医疗管理体制决定了医院不愿意他人插手分肥,排队和挂号难根源在于体制而不是技术。但这个问题显然与电子商务崛起时对中国营商环境不诚信的抱怨是类似的,别人在抱怨的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以支付宝这个产品具备第三方担保这样一个其实并不复杂的商业模式设计就轻松化解了这一难题,并把别人眼里的电商窘境转变成了电商的机遇。笔者以为医疗领域现在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出路也是一样的。有困难和毛病的地方就是互联网企业的商机所在,关键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到了极点,医生上班都缺乏安全感,笔者判断现在就是信息技术企业进军医疗领域的大好时机,因为全社会都在急切希望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状态的时候,就是阻力最小,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最有机会切入的时刻。


  看病难的第一个难题是好的医生资源稀缺,需要限号。这个问题其实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方式完全可能解决,因为大部分病人其实不需要专家看病,只不过信息不对称,患者对医生不了解不信任,才希望什么病都看大医院,名专家,现在已经有一些医院和医生也开始搞互联网推广,让患者了解他们,了解一些医疗常识,如果未来医院能像互联网企业做产品那样,仔细研究病人的需求,通过产品设计引导病人到适合的医院和医生,这样医生总体资源应该是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这个过程中,也许就可以诞生一些很大的医疗信息技术平台企业。


  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医院什么环节都要排队,而且排队时间长,真正诊疗的时间反而不多。病人和家属疲劳烦躁,再遇到态度不好或者医疗效果不好,矛盾爆发就是大概率事件。这些问题积怨多年,为什么没有引入市场化思路解决呢?可见身体进入了移动电子商务新纪元,很多人的头脑却还停留在过去时。引入互联网思维,开放互联网企业介入,商业的力量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局面。“未来医院”产品设计就是类似信用卡刷预授权,预冻结一部分资金,每个环节结束只要确认即可支付,这些在技术上早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所以医疗信息化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医院的管理者,卫生行政部门需要了解和接受互联网思维,说到底只要尊重市场,尊重规律,哪怕对于老人这样难以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只要市场空间在,自然会有人去进行开发适合的产品。


  欢迎大家加入科技杂谈菁英汇,交流思想、分享信息。仅限行业商端人士参与。参与方式: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您的加入信息,科技杂谈通过审核后,会添加入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科技杂谈授权刊登。

转载必须注明作者与科技杂谈,侵权必究。

科技杂谈文章,均同步发布于犀牛财经网。

已入驻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阅读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