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融合通信能成为风口吗?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融合通信产品的用户“痛点”,融合通信产品的形式,以及融合通信“三新”的发展策略。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文 / 贾俊,作者为故事书(GFM1983)成员
融合通信,从2014年年初概念提出引发的热议到年底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产品仍未推出的现实,其发展之路不免让人浮想联翩。2015年,融合通信的产品还会让我们等多久?据有关人士推测,融合通信产品可能将在国际电信日5.17推出。前几天,笔者从某渠道得到融合通信的测试版APP,对此APP进行了安装和测试,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讨论一下融合通信产品的用户“痛点”,融合通信产品的形式,以及融合通信“三新”的发展策略。
一、融合通信产品宣传应直接有效,抓住用户“痛点”。
融合通信测试产品说明、易信产品说明、触宝电话产品说明对比。融合通信测试产品宣传较宽泛,没有易信、触宝直接有效,抓住用户痛点。
融合通信语音通信技术采用的是VoLTE技术,其相对于目前的VoIP网络电话技术优势明显,根据NokiaSmartLabs测试结果,VoLTE比OTTVoIP省电40%,且更省流量。在相同的语音质量前提下,大多数的OTTVoIP应用在通话过程中比VoLTE多耗流量20%至40%。
在融合产品宣传语中,应突出其优势,“省电”、“省流量”都是用户“痛点”,当然用户最大痛点为“永久免费”。
二、融合通信产品应融合现有“拨号”、“消息”、“联系人”,1个图标取代3个图标。
融合通信产品测试软件安装完成后,手机中会出现“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三个独立的图标,是否预示着融合通信产品如果固化在手机硬件中仍将保持现有的用户习惯,类似于目前安卓的三个图标“电话”、“短信”、“联系人”。这个谜底待融合通信产品真正面世,可见分晓。笔者想表达的是,目前微信电话本、易信、触宝电话等已将此三种传统的“电话”、“短信”、“联系人”图标融合到一款软件里,中国移动在联合智能终端厂商推出融合通信智能手机时,不应只是替换原来的三个基本功能图标,而应用1个APP融合目前流行的安卓系统三个基本功能,顺应发展方向。同时,为下一步以此融合通信统一界面更好地开展“新联系”奠定基础。
三、融合通信的“新通话”采用VoLTE技术,在“免费电话”的大潮下,套餐中语音直接免费可行吗?“免费电话”策略如何推进?“免费电话”产品(如易信、触宝等)是如何实现免费的?中国移动VoLTE究竟优势在哪?中国移动除VoLTE技术,其他的“免费电话”实现模式需要吗?
1、测试版融合通信的“新通话”,使用的是中国移动的2/3G语音网络,非数据网络。与微信电话本、易信、触宝电话的免费电话实现方式差别很较大。
难道中国移动通过套餐方式,直接提供用户免费电话?2013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收入达3556.8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6.4%,同比下降3.4%,2014年由于受到OTT软件和免费通话软件(微信电话本、易信等)的影响,其语音收入必然会进一步明显下降,但其营收份额至少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营收。中国移动在没有找到其他收入来源抵消语音收入下降带来的影响下,直接通过套餐免费提供语音服务,放弃至少三分之一的收入来源,这种可能性很小。参照发达国家的套餐设置,最可能提供的是100元至200元间的套餐价格,其中电话可以免费打,不限时长。这一部分用户只占一小部分,其应对“免费电话”产品起到暂时的微小的效果,应对“免费电话”产品,需长远的战略和适时的战术性产品。
长远战略是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VoLTE,但在中国移动现网部署时需改造的设备厂商、数量、种类涉及多而广,功能是否具备,入网许可证的审批,计费、网络性能测试验证,异设备厂商的兼容性问题等因素,其投资成本很高,
融合通信所带来的网络改造成本很高,如果直接语音通话服务免费的话,投资成本如何收回?
2、“免费电话”策略推进,应以“免费电话”为用户“痛点”,吸引非存量用户,将用户转化为粘性更强的“新联系”用户甚至“粉丝”。笔者的具体建议如下:
A、对存量用户,根据用户的级别来实行差异化的免费语音通话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用户使用语音服务行为、贡献语音收入值、所享受语音优惠政策等相关因素新的标准。
B、对非存量用户(联通及电信用户),实行异于存量用户的免费语音通话服务政策。
C、实行“首席体验者”限额抢的营销策略,建立“体验者”+“论坛粉丝培养”+“论坛发放邀请码”模式,这种模式小米的互联网营销(网上商城抢购+论坛粉丝培养+论坛发放F码)中已被演绎到极致。持续推动以“新通话”为基础的运营商用户“新联系”的建立。其中关键点是论坛的运营,粉丝的培养,以移动产品彩铃、飞信、企业通信产品等细分产品为版块进行经营,但一定要打破地域限制,避免各省各自为战。
具体营销策略,不再涉及,笔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新通话”产品测试应足够详尽,覆盖主流用户智能终端及软件版本,充分保证用户体验效果。此可以通过内测结合一定优惠条件吸引用户参与,用户反馈意见后,及时进行修正。尤其对于验证码(目前流行短信验证和语音验证)的用户获取测试,此问题在微信电话本等软件中遇到,如测试不完整,用户感知很差。触宝电话对红米NOTE增强版的适配上存在问题,某用户使用的红米NOTE,安装触宝电话后,不能收到验证码,触宝与用户沟通后进行测试,时隔几周仍未解决,若不是个例,可想而知红米NOTE作为低端市场的主流机型,触宝软件使用推广上会受到影响。
3、“免费电话”产品是如何实现免费的?
融合通信的杀手锏是“免费电话”,此产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融合通信产品是否能发展顺利,笔者对免费通话实现方式探究,中国移动采用的VoLTE语音实现方式,从语音通话质量等方面优于VoIP,但对于目前易信、触宝电话、360免费电话等采用的语音实现方式优势何在?首先来探究一下目前易信、触宝电话、360免费电话(与触宝电话实现方式类似)的语音免费实现模式。此处,略去微信电话本,因微信电话本为VoIP网络电话,与运营商级电话相差甚远,且易信、触宝电话均具备此功能。
A、易信的免费通话实现方式,在之前我写的文章中《易信3.0,真的通话免费吗?》对易信进行了测试,易信免费电话的实现原理为:用户通过数据网络发起语音通话请求,请求到达易信服务器后,服务器通过运营商的网络回拨主叫用户,同时,服务器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拨打被叫用户(即用户所拨打的电话号码),主叫和被叫都回复服务器接通,服务器建立主叫和被叫通话,类似于三方通话功能,其中一方为易信。具体技术细节不作展开,企业通信服务中类似的产品实现方式也存在。这种方式,由于主叫方和被叫方均变成了被叫,故不收费,在各运营商的被叫免费的计费机制下,很好地利用了规则,实现了运营商级的免费通话。当然如果被叫或主叫漫游的话,会产生漫游费用,易信专线电话使用说明中也对此进行了明确。由此可见,易信的费用主要为其服务器软硬件的费用和其服务器连接移动、电信、联通使用费及网间结算费用,成本较低。
B、触宝电话(或360免费电话)免费通话实现方式。笔者进行了相关测试以及咨询相关专家,推测分析,触宝免费电话实现通过呼转来实现的,以固网中的区号为分布区域,设置某运营商的某号码为接入号,当用户拨打号码时,通过数据网络向触宝服务器发出请求,触宝服务器接受到请求后进行判断,接入到主叫用户所在区域的触宝服务接入号,然后此号进行呼转,呼叫用户所拨打的号码。从而实现了运营商级电话的免费拨打。由此可看出,触宝的费用主要为触宝服务器软硬件费用、连接运营商的费用、使用服务接入号的费用、呼转费用、网间结算费用。相对易信费用较高,但远低于中国移动VoLTE的投资成本。
C、再来说说中国移动曾推出的铁通无线固话,其实现原理为无线固话的数据与移动号码数据进行对接和规范,实现无线固话可接入移动的无线2/3G网络,通过路由上的规划,在铁通的网络中进行调度,其整体思路为利用移动和铁通中相对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实现相对的语音通话优惠。如果运营商进行补贴的话,则可摇身变为“免费电话”。其成本主要为网络资源占用成本、无线固话终端成本、运营商设备维护成本,远低于中国移动VoLTE的投资成本。
另外,中国移动的IMS网络建设已趋于完善,主要用于集团客户服务,未对普通用户开放,如果融合通信没有推出,IMS网络完全可以作为战术性“免费电话”产品推出应对微信电话本、易信、触宝等软件的冲击,将利用率低的IMS网络实现较高的利用率。
4、中国移动VoLTE的优势究竟在哪?建设VoLTE,更多的是战略意义。
融合通信的VoLTE技术,相比易信、触宝等利用运营商网络通话的主要区别为VoLTE在4G网络的语音通话质量等方面高于VOIP的网络电话,即在数据网络传输语音的差别。如果语音通话在2/3G网络,考虑到4G到2/3G的网络切换、网络覆盖等因素,易信、触宝等语音方式通话质量很可能会优于VoLTE。
那么融合通信推出时,赶上了免费电话的大潮,其投资成本何时能收回?在打电话免费的前提下,大力提升用户的通话质量究竟意义有多大?笔者,认为从市场的角度来说,部署VoLTE,成本远大于经济收益,主要为战略意义。当然是否上某种技术,并非全部由市场因素决定,还可能由政治因素、用户因素等来决定,此处不作说明,你懂的。
5、中国移动除VoLTE技术,其他的“免费电话”实现模式需要吗?
融合通信产品如果为战略性产品,其推出时,新通话的主要卖点应仍是有限制条件的“免费通话”,其新通话的产品推广及用户资费方式应至少涉及笔者所提的前三点,而新通话的技术实现方式应考虑在成本控制管理和中国移动VoLTE的必然发展趋势下,以易信或触宝实现的免费通话方式作为补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作为战术性产品灵活应对市场冲击。
四、融合通信的“新消息”需借鉴国内外优秀产品,不断创新,方能突破界限。
融合通信的“新消息”测试,整体评价类微信的消息内容,可发送图片、视频、文件、名片、网络视频、发起群聊等,区别于微信的,增加了“阅后即焚”发送,如何玩,待正式版公布之后,大家再谈谈感受。
本次测试中出现的“阅后即焚”,着实让笔者眼前一亮。在美国,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EvanSpiegel创立的“阅后即焚”社交应用Snpachat已被某些机构估值达到200亿美元,其主要用户群体为美国13至25岁之间的青少年,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新消息”的玩法,微信等社交软件已非常成熟,中国移动在此处想有突破的话,需长期观察和跟踪中国以及国外优秀社交网站或软件的玩法,借鉴其功能,不断创新,及时推出,方能突破界限。
五、融合通信的核心价值应是建立运营商社交体系,建立社交软件第一级入口,挖掘用户价值,突破边界,寻找新的业务点。
融合通信的“新联系”测试,与小米通信录软件、微信电话本、易信等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新联系”打通与飞信的用户接口,同步飞信用户数据。
对于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的战略,个人认为其定位应为运营商社交。关于运营商搞社交,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运营商搞社交,靠谱不?》,在此处,笔者重新梳理下要点。
1、融合通信的“新通话”作为“杀手锏”,其作用一方面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应对互联网企业的“免费电话”的市场冲击。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应依托“新通话”建立运营商社交的“新联系”。
2、微信电话本、易信、360免费电话以及触宝电话均以“免费通话”为爆点,抢占用户通信录,从此方向来看,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应融合“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以建立运营商社交。
3、运营商社交走管道平台策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管道,运营商应该建立“购物”平台,连接人与应用,让通信录里的人,通过不同的社交软件找到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建立用户的兴趣、爱好、工作等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细分用户群体,用户使用社交软件种类等。既然运营商的优势是管道,就应该发挥管道优势,搭建用户与应用的桥梁,建立用户上网体验应用的评级制度(评级制度可涉及用户接入网络时延,应用服务响应时延,内容呈现速度时间,应用使用用户的划分等)。淘宝电商是解决买家与卖家间信息的不对称,运营商需要解决的是用户与互联网应用资源的信息不对称。借用一句有名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用工”,希望运营商找到“大自然”的“水”。
4、打通与主流社交软件的接口,将融合通信的“新联系”变为第一级社交软件入口,建立主流的朋友圈等功能在“新联系”中的呈现。如触宝电话已打通与微信的接口,2014年12月份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奚国华董事长提出四个更加注重,其中之一为更加注重合作共赢、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融合通信产品应该与多方社交软件合作,对中国移动自身有利,对合作方也会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同时,应充分发挥第一级社交软件入口的优势,加强用户数据分析,挖掘市场潜力。移动互联网关键的是用户,有了用户,盈利模式自然会有,嘀嘀与快的的竞争是典型的抢占用户,盈利模式其次的互联网市场竞争行为。
5、运营商粉丝培养,形成产品的购买力与口碑营销。建立“体验者”+“论坛粉丝培养”+“论坛发放邀请码”模式,深耕论坛运营。正如创新工厂投资的天天用车创始人兼CEO翟光龙先生,在旧金山对Airbnb、Homejoy、Uber等共享经济公司的探访后,概括的共享经济主要特点之一:高质量的口碑传播对移动互联网经济很关键。
6、建立社交公众号的发展与规划。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已在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同时,大力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让一些意见领袖或有见识的个人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和内容传播。规划好社交公众号的发展有利于优质内容的传播与交流,也有利于维系社交用户,增强用户粘性。
7、运营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多的促销活动(包括线上与线下)倾向于普通用户,回馈普通客户,消除舆论负面评论的同时,经营新的用户和运营商间的关系,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经营好产品而不是服务,服务是对产品的补充。
综上所述,融合通信产品应有远大的目标,深耕运营商社交,抢占入口;深耕产品运营,好产品自己会说话;深耕粉丝经济,建立口碑营销;深耕用户数据,提升运营策略支撑。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 “科技杂谈菁英汇”。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欢迎争鸣 谢绝软文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