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穹顶之下的数据,你看的是蓝黑吗?

2015-03-02 宁宇 科技杂谈

【摘要】对这部纪录片的态度反映出网友的关注点,当网络混战纠结于柴静的私生活、视频里的细节问题时,我们是否忽略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雾霾;而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网络坏境,也被一团浓重的雾霾笼罩着。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感谢谈友一直以来的支持,科技杂谈为大家提供了无人机、手机等奖品,欢迎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参与抽奖。(现在距离抽奖还有最后3天)


文 / 宁宇,作者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CMCC-ningyu)


两会前夕,被柴静《穹顶之下》一而再、再而三地刷屏。


第一轮是这部片子的视频,无论是在朋友圈还是其他各种传播渠道,铺天盖地的,几乎让每一个网民都有机会看到这部纪录片被推荐,因此即使你觉得1个多小时的视频有些长,也会对这个视频产生兴趣。


第二轮是对视频以及柴静本人的负面评论,攻击主要从三个方向进行:一是人身攻击型,对柴静本人的爆料和指责,包括吸烟、公知、小三等;二是专业学术型,指责纠正视频里的专业错误,包括清洁能源、部分数据不准等;三是福尔摩斯型,对视频的拍摄过程质疑,包括百万资金、采访对象、背景后台分析等。


这两轮之间只相隔不到12小时,前者可谓精心准备,而后者反映超快,两厢配合,视频更火了,很多知道但没看视频的网友,在一片喧嚣之中,按捺不住好奇心,重又点开视频,仔细欣赏。


于是第三轮开始自由攻击了:柴静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各自表明了立场,一时间论坛里口水横飞,各个视角的分析文章如雪片般,让春节后第一个休息日充满了腥风血雨。


而在这三轮过后,互联网产生了大量数据,可供从各种视角进行分析;同时,很多人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比如:截止3月1日早9点,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穹顶之下》的播放数据,腾讯视频排名第一,共计7426万次;乐视其次,有1063万次;优酷第三,1006万次;搜狐第四203万,爱奇艺第五109万,剩下的凤凰、土豆等都不足百万。在总计9939万次中,腾讯视频占比高达75%。这一组数据给视频投放带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再比如,在正反两方面信息都发布出来后,网友们纷纷站队表态,立场和关注点逐渐清晰:或左或右,或人或事,或政府,或企业,或经济,或民生,似乎穹顶之下的所有互联网人都明确了自己的态度,一部纪录片完成了不可思议的中国网民的立场调查和测评。甚至有阴谋论者怀疑,第一轮和第二轮是一开始策划好的,目的就是钓出第三轮,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持各类立场的数量、程度等信息,这对今后的舆情宣传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一部以雾霾为主题的纪录片,参与讨论的双方按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为何观点和立场差异如此之大?这让我想到前两天另一个热门话题:那条很难看的裙子。


同样一条裙子,暴露在阳光之下,有的人说是白色+金色,有的人说是蓝色+黑色。威尔斯利学院研究颜色与视觉的神经科学家比维尔·康威(BevilConway)解释说:当你看见这张照片时,你的大脑正在根据日光矫正这种色差。所以如果人们认为光源是蓝色从而忽视蓝色的部分,则他们看到白色和金色;而如果他们忽视金色的部分,则他们看到蓝色和黑色。


人们老说眼见为实,现在自己的眼睛是不是也变得不可靠了?科学家的解释是:欺骗你的不是眼睛,而是你的大脑在进行信息矫正的时候,可能给你提供了并不客观的信息。


类似的,对这部纪录片的态度反映出网友的关注点,当网络混战纠结于柴静的私生活、视频里的细节问题时,我们是否忽略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雾霾;而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网络坏境,也被一团浓重的雾霾笼罩着。


码字不易,好文章更不易,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欢迎扫描二维码,打赏支持作者!(长按可识别付款,应作者要求,该帐号是重新申请的,未实名认证,可放心打款,但请以科技杂谈此二维码为准。)






科技杂谈欢迎所有客观、深入、有锐度的科技好文章,欢迎大家投稿(投稿时请附上您的微信收款二维码,以便读者打赏)。

投稿方式:

邮箱:keji_zatan@sohu.com

微信号:sophie0306(长按可复制)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参与抽奖。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欢迎争鸣 谢绝软文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