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数据专栏】前方高能“梗”很多,看那些大数据的猪在跑

2015-06-30 邹欣 科技杂谈

【摘要】最近几年来,市面上有不少关于大数据的宣传,凡有饮水处,都能听到“bigdata“,”datadrivendecisionmaking”等等高大上的词汇。我在中关村街头看见有人在溜大数据的猪,也吃过大数据的猪肉,饱食终日,也想分享一些零碎的感想。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文 / 邹欣,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经理 微博@程序员邹欣,本文来源于36大数据(36dsj.com)


最近几年来,市面上有不少关于大数据的宣传,凡有饮水处,都能听到“bigdata“,”datadrivendecisionmaking”等等高大上的词汇。我在中关村街头看见有人在溜大数据的猪,也吃过大数据的猪肉,饱食终日,也想分享一些零碎的感想。


0.大数据的好处


【此处略去250万字】


1.古已有之。很多现在流行的道理,国人往往说古已有之。“数据驱动决定”也不例外:


……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列子》


虽然都是七个“茅”,但是朝四暮三会导致用户爽,那一定是有道理的!


2.自己的数据和别人的数据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如雷鼾声听而不闻,倒是别处有什么小响动,就坐卧不宁,说影响自己休息。一些大公司里不少的经理经常发一些其他产品的成败分析,最新动向,谣言等等,但是自己产品的用户发邮件来抱怨,却没人处理。


3.数据的可见性和成本


当我们谈大数据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希望看到更多的数据,甚至所有的数据,因为看到了所有的数据,就能做决定了。


例如,两个人在下陆战棋,你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兵力部署,的确不好做决定。但是,要看到对方的数据,需要多少成本呢?你可以用连长,营长去实验,但是这样的实验是有成本的。




有时候自己人传递数据,处理数据也是有成本的,我们以前小伙伴们在学桥牌的时候,本来双方已经叫到4黑桃了,不料南方又叫了一个新花色“5草花”!后来双方总结的时候,南说“我想表达一下我的草花也挺好...”表达是有成本的,这意味着双方又要为此在5阶上面寻找合适的定约,增加了许多没必要的风险,最后牌局打宕了。


(下图只是一个示意)




好,下面给你看所有的数据,这回所有的棋子都没有遮掩,双方的信息都是公开的。那么,这些数据展现了什么规律?下一步黑棋应该怎么走?



(这是最高等级的决赛,请读者慎重考虑。实战中,黑棋的下一手考虑了2小时57分钟,然后一招制敌。这位棋手的大脑在将近3小时的时间里收集了什么?计算了什么?)


4.大数据和第一感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是大数据么?如果大数据的专家坐镇,要看到多少落叶,到什么时候才做出“datadriven”的判断—秋天到了!


大数据,有人觉得大和纷乱,有人第一感就能看到问题的实质。例如@winter讲得故事:




5.大数据、把握和时间


如果有时间,我们总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有积极的员工提出新想法,建议在某一个局部先试验,当然这需要资源。其他人反对说,你有100%的把握么?哦,没有?不然继续收集数据,等到有了我们再讨论。


等到有充分数据的时候,就是竞争对手已经占领市场,大势已定,各路专家都写文章分析它的成功经验的时候。这时,你拿了数据给领导看。领导说,嗯,有道理啊,当然,我们这个时候再进入这个市场显然已经太晚了。。。


篮球场上,有队员要投篮,他的队友不是各自做好准备抢篮板,或者补位,而是问你,你有100%的把握投进么?如果没有,那就传一会球吧,千万别“风投”。。。篮球比赛有24秒的进攻时间限制。大公司往往没有这样的限制,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可以永远头脑风暴,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把传球过去,别人又传过来,这样就能度过好几年。事实上,别人在市场上已经打了好几个来回了。


6.记一次SMART的大数据项目


王屋村进驻了几个大数据专业的实习生,他们品尝了当地特产芝麻烧饼之后,都赞这些烧饼外焦里嫩,焦得金黄,带有芝麻的香味。吃完好多烧饼之后,大家打着饱嗝,看着桌面上的芝麻粒儿,决定要对它进行大数据的剖析和改进。首先,最容易数据化的,是芝麻粒儿。“最关键的,是要问出好问题”,他们从课堂笔记中画重点的字句里抽出这句话,开始了一系列当地人从来没问过的问题:


一个烧饼表面附着有多少个芝麻?


当烧饼没有附着任何芝麻的时候,是不能叫“芝麻烧饼”的,当烧饼的芝麻数到了N个,用户就会说这是“芝麻烧饼”,那么,N是多少?


数据小组的目标是:求出N,并优化。


他们从MBA和大数据的教材中,论证了这个项目是SMART的:


Specific: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避免过于宽泛的–王屋村新农业改革前景展望,等问题。


Measureable:可以衡量的,而不是笼统的“好吃”,“有嚼劲”。


Actionable:可以具体操作的–增加或减少芝麻的数量,非常可操,操的过程可跟踪,可衡量。


Result:有结果的,这个活动可以优化资源,减少芝麻的浪费。


Time:有期限的,实习期三个月就要搞定。


他们看到这个项目是SMART的,于是就报告领导,领导看到的确是SMART的,就认为是好的。开始行动。他们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实验(吃)了各种芝麻量的烧饼,并采访用户,衡量用户味蕾打开程度,做广泛的用户调查,跟踪芝麻在消化系统的生命流程,等等。


最后,他们用Keynote软件分享了他们的大数据芝麻烧饼的建议:


N=7.5


只要七颗半芝麻,用户即认同这个烧饼是“芝麻烧饼”。为何要有半粒芝麻?因为大数据的平均值就是这样,同时,我们要做到极致,让用户看到烧饼上的半粒芝麻尖叫!


然后他们带着感恩的心,用技术了改变世界的的喜悦离开了王屋村,还打包了很多烧饼。


7.大数据是手段还是目的


有些读者可能以为上面的例子太极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这多彩的例子多了去了。数据是我们的手段还是目的?


曾经有一个小软件,这个小软件可以出现在屏幕的不同位置,给用户带来一些价值,用户反馈还不错,但是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后来产品组的PM们想通过各种实验来了解不同位置对用户的变化


界面初始是隐藏的|不隐藏


在任务栏中显示|不显示


有时主动弹出窗口|永远不弹出


人们用常识就可以知道,如果这个App不断地出现在用户的视野中,用户就会用得更多,但是也有用户会觉得烦,而卸载这个App。但是好奇的PM们想知道究竟是多少,于是我们做了各种试验,过了好几个月,好了,我们知道了具体的百分比,的确是和常识差不多。


那现在怎么样呢?下一步怎么办?怎么赢得用户?


大家讨论了一会,没有什么办法,最后这个项目也不做了。如果我们把做各种实验的时间花到给用户提供更多价值上面,是否会更好?


我们做软件的目的是赢得用户,不服务这个目标的东西都是耍流氓!


8.当你有很多数据,但是没有洞察力的时候


KK说–当你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却试图通过数据来弄懂互联网,那么你很自然地会得出结论:互联网是用来传输广告和黄色内容的。


(凯文·凯利(KevinKelly)访谈--想法来自何处?)


9.如何搞到数据


在一个平行世界中,亨利福特在研发汽车的时候,他去找当时的主流用户—马车夫—做大数据研究。


他和马车夫同吃同住同生活,他收集大量的数据,例如马粪。他在深夜和众多马车夫喝酒,开头脑风暴会议,分享了无数劳动人民的黄色笑话。马车夫杰克的畅想深深地打动了他–如果马又能跑,又不会吃草,就好了。


10.没有数据的地方


跟着数据跑,有这么大的错误么?不至于吧?!数据在哪里,公司的生意就在那里,这有错么?


这当然是有价值的,我在第0条就说了大数据的250万字的好处。你看小朋友们踢足球,球在哪里,他们就聚集在哪里。这至少给大家一种参与感。那么职业的选手怎么踢球呢?


我们看看98年世界杯荷兰vs.阿根廷的比赛


荷兰队球员弗兰克-德波尔开了一脚长传,他传球计划的落点上,没有自己的队友,也没有防守队员,那是一个没有数据的地方。但是,当球落下的时候,自己的队友就到了。




他的队友博格坎普正跑向那个没有数据的地方(红衣服的那位):




现在人跑到了,球也到了,博格坎普一停,一晃,挑射。




守门员的手臂还在使劲伸展,三个刚刚到场的后卫在看着皮球入网,博格坎普的身影划出一阵红色的弧线,他开始庆祝了。




没有数据的地方,没有球的地方,往往是有机会的地方。


【昨日文章索引】


【投稿方式】

邮箱:631255063@qq.com

微信号:sophie0306(长按可复制)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欢迎争鸣 谢绝软文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