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咪咕的下一个十年

2016-12-26 李娜 科技杂谈

【摘要】中国移动为应对互联网冲击而陆续组建的九大基地业务,在成立近十年后,演变整合出一个咪咕。而咪咕的下一个十年,又会发生什么?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李娜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在2015年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咪咕作为中国移动数字化内容服务的全新品牌,正式问世。


时隔一年,在12月19日举办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咪咕作为中国移动旗下负责数字内容运营的唯一实体,再次亮相。


本次大会上,咪咕重点围绕"大连接"战略,凭借"线上+线下"及"内容+流量"的差异性优势,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打造开放的生态合作。与一年前相比,咪咕的大格局已经逐渐清晰。


从移动梦网,到九大基地,再到独立子公司,经历了十余年起伏,咪咕已成为站在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最前线,倾听市场化炮火的实体。而在下一个十年,咪咕它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寻路向前?


1


自咪咕诞生以来,就在多领域快速扩张,整合了中国移动既有的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业务等领域,一直被视为中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试验田,甚至成为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的主体。


对于移动而言,咪咕是中国移动第一个真正"走出去"的子公司,如何数字化转型,如何建立新的体制和运营模式,则是咪咕一直在努力探寻的事。


正如中移动内部人士所说的,要想改变大环境是很难,但在中移这个体量的央企中,自己创造个小环境还是可能的。而咪咕正是中国移动内部生生造出的"小环境"。


事实上,咪咕不可能完全摆脱中国移动的体制包袱,也未真正脱离于母体,因为它仍需借助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的规模优势,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和业务推广。


这是咪咕发展路上,最强的资源,也是最大的包袱。如何在与母体相辅相成的同时,向互联网化、市场化、去行政化持续发展,咪咕的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在今年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围绕"大连接",打造全终端"线上线下"新模式的战略,颇受关注。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努力开放自身平台,输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才有希望真正完成共建数字化产业新生态的"大连接"。


而打造全终端的"线上线下"模式,也正是咪咕一直以来的方向和规划。


比如,在今年的合作伙伴大会上,咪咕举办了2017年产品订货推介会,在公布现有渠道体系及产品、业务,也邀请合作伙伴现场订购。这正是咪咕在充分利用自身在全IP领域运营优势,面向用户去发展全终端的"线上线下"新模式。


比如咪咕咖啡。依托着通信行业起家,以数字化内容为主业的咪咕,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竟然走到了线下,将开咖啡店列入了自己的战略蓝图里。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咪咕咖啡会成为咪咕其他线上业务的线下入口。


比如Fire亚马逊平板咪咕版,这是咪咕数媒和亚马逊合作的首个成果,在今年7月上市后,已在亚马逊、京东、苏宁、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上线销售。在抢夺数字内容的市场上,作为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的亚马逊,选择联手咪咕,很大程度上看到了咪咕力图打造全终端"线上线下"的决心。


又如2016年从纷繁复杂市场里涌出的咪咕善跑。在中国跑步市场百花齐放的格局里,咪咕作为后起之秀,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后,上线一年的咪咕善跑APP,就累积用户1800万,日活跃用户达百万。


当然,这很大一部分功劳,取决于咪咕自身强大的平台优势。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0月,中国移动的用户总数已达8.45亿。所以,从咪咕衍生出的诸多业务从一出生便有了庞大的用户群支持。


3


咪咕的压力在于,需要同时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争夺内容市场。


互联网的业务本质,就是信息内容,这意味着,咪咕要挑战的,是经过多年厮杀之后,已经根深蒂固的各家互联网巨头。更何况,咪咕的业务同时横跨音乐、视频、阅读、游戏等多个领域,要在多线同时作战,"单点突破"的验证度更是大增。


不过,在咪咕的战略版图里,我们不能忽略掉一个词,那就是IP化运营。


在当今互联网发展的大时代下,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强烈刺激。而IP化作为近年来的内容产业热词,已逐步带动文化产业纷纷走上商业化运营道路。


而咪咕,也正在试图用全IP化运营,去挖掘商业价值。


然而,在实现IP化运营,实现版权运营变现的道路上,也有重重阻碍。因此,在经历了漫长的免费时代之后,如今的中国互联网仍旧缺乏数字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用户付费的习惯依旧没有形成。在内容版权大战的格局里,各方依然需要继续扩大资本投入。


一个例子是,在12月3日举办的咪咕音乐峰会上,咪咕音乐宣布,未来3年内将投入30个亿来构建音乐新生态。这意味着,随着背靠中国移动的咪咕音乐入局,移动音乐市场的"战事"将再次升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相信中国互联网用户根深蒂固的"免费午餐"习惯会逐渐松动。在尊重知识版权的前提下,咪咕也会逐渐完善自己的商务模式。


4


那么,咪咕的下一个十年,究竟会发生什么?


答案,依旧未知。


但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道,对于咪咕现在的发展战略和模式,我们是必须看好的。因为不尝试的话,谁也无法判断路的对错。


所以,我们只能耐心的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当然,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市场上,惟有不断创新,调动自身优势,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近期热点文章

“智能管道”梦碎,运营商何去何从?

以史为鉴:这些年联通喝下的几杯鸩酒

回归亚信三年,田溯宁到底在谋划怎样一盘大棋?

"免费流量"吸血运营商,地下黑产规模上亿!

谁会是下一个北电?

他们为何离开运营商,走上“九死一生”的创业之路?

科技杂谈:keji_zatan长按二维码关注科技杂谈


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

点击下方“评论”表达我的态度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 “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2016年度T+自媒体睿见之星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