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SIM卡真正颠覆的是什么?

宁宇,网优雇佣军 科技杂谈 2019-08-09

【摘要】3月7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在国内首发Apple Watch Series 3的eSIM和LTE功能。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网优雇佣军,宁宇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文/ 网优雇佣军,作者微信公众号:hr_opt


3月7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在国内首发Apple Watch Series 3的eSIM和LTE功能,并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等6座城市,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办理。


之后,在朋友圈里就看到这样的文章,吓得赶紧啃技术资料压压惊。




eSIM的核心思想是SIM卡硬件(eUICC)的生产与运营商数据(Profile)的生产分离:eUICC预先置入终端设备,其中不包含运营商数据;用户在开始使用设备后,通过公众网络以空中写卡方式将Profile下载,安装到eUICC中。


从技术上讲,eSIM通过空中写卡的方式实现远程配置,从而可支持不同的运营商,可实现自由切换运营商网络。但能不能实现自由切换,还得看运营商同不同意,监管层点不点头。


eSIM的需求来自于移动通信的范围正在从手机向更多设备扩展,比如联通这个“eSIM一号双终端”就是实现了手机向Apple Watch的连接扩展,手机和Apple Watch可独立实现蜂窝移动通信,共享电话号码和套餐资源,无需像以前一样Apple Watch只能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


但eSIM面向的是一个更大的连接市场——物联网。由于空间、环境等限制,传统需频繁更换的SIM卡无法适应大规模物联网部署。


物联网是eSIM的最大市场,也是运营商的未来市场。从人与家庭的连接到万物连接,从消费者领域向垂直领域扩展,这是运营商目前正迈进的最大跨越。


说直白点,人和家庭的连接已经到头了,人口红利没了,市场饱和了,万物互联才是运营商的下一个最大的增长点。


eSIM卡不是要革运营商的命,而是为运营商带来新的增长点。


但是,没那么简单,在eSIM卡和物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必将面临一次前无所有的颠覆。


SIM卡属于2G时代的产物。1991年,德国捷德公司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张SIM卡,随后卖了300张给芬兰运营商Radiolinja,SIM卡正式问世。


27年来,SIM卡一直是手机的忠实伴侣,两者携手创造了电信帝国的辉煌,并走进空前繁荣的智能手机时代。


27年来,移动运营商也几乎只有一种商业模式,那就是出售SIM卡给消费者。


到了万物互联时代,运营商面对的不再是单个消费者,而是垂直领域,面对的是工厂、企业,工厂的厂长们不可能走进运营商的营业厅,告诉营业员他需要一大波SIM卡或eSIM卡来升级无线连接的智能工厂。


So,在万物互联时代,面对单个消费者的营业厅的销售模式将不复存在。甚至,通过互联网售卡的方式也不适用。


因为每一个垂直行业,每一家工厂,对网络的需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运营商的销售人员必须深入工厂车间、农场等,不断沟通,了解垂直领域的具体需求,进而制定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


这对运营商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具备销售技巧,还要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估计未来运营商将需要大量这样的人才。


从此不用摆摊设点搞促销了。eSIM卡革不了运营商的命,但一定会颠覆运营商的商业模式。




关于eSIM卡的思考,科技杂谈专栏作者宁宇在2016年4月就发布过相关文章,我们特别重发此文:


上个月,GSMA正式发布了嵌入式SIM卡(简称eSIM)的远程配置规范。那么,eSIM卡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要想真正想清楚,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换机,换卡与换号】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将"换号"和"换卡"混为一谈。


但事实上,号码是运营商的虚拟资源,SIM卡只是与号码对应的物理实体。


作为运营商分配给用户的个人ID,无论你身在何地,别人都能通过手机号码找到你,这是号码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在话音为主的时代,手机号码几乎就是用户的身份代码,不能轻易更换。


最初,在模拟移动电话时代,号码和终端曾是绑定在一起的,那些手握大哥大的大佬,换个手机就得换个号码。


但这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体型从大到小,再由小变到大,各种款式和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加上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用户需要不断更换手机。但如果手机与号码绑定,用户的社交关系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传统通信时代,"换机不换号"成为了客户的一个核心需求。


SIM卡应运而生。它本身只是一张带有存储功能的芯片,但与号码联为一体后,除了挂失补卡、网络升级、终端适配等特殊场景,换卡就意味着更换新号码,甚至换了运营商。


从GSM时代开始,"机卡分离"成为了行业的主流,用户只要把SIM卡取出来,插进新手机里,就可以轻松实现"换机不换号",非常方便。


甚至,曾经也是以"机卡合一"起步的CDMA,在中国运营商的强烈驱动下,也变成了机卡分离。


而从"世界风"开始,"一机多卡"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潮流趋势。


在一个终端里,有两个甚至三个卡槽,可以同时容纳多家运营商的多张SIM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在使用新号码同时,仍保持老号码的激活状态,甚至两个号同时在线。


【换号越来越成为"新常态"】


但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


移动通信市场不断趋向饱和,一个用户拥有多个号码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将两个号码集成在一部终端里的双卡机都已经流行。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手机号码不再是用户的唯一ID。


比如QQ号、微信号、邮箱地址,以及用户在各个APP注册的用户名,都能成为用户的个人ID。用户即使换了手机号,还可以与其他人持续保持联系,手机号码的地位下滑,黏性降低。


有一个业务不得不提,就是名噪一时的"携号转网"。


这项业务能让用户更换运营商之后,还能使用原来的号码。不过,它的技术实现方案极其复杂,为了网络和支撑系统都需要做非常多的改动,用户使用过程中,还经常遇到各种不便。总体来看,保持原有号码的代价太大,因此发展不好也是正常。


在号码黏性大不如前的情况下,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势必更加惨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eSIM卡的消息,有人便认为,此举将彻底改变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会是这样么?


【eSIM技术可以实现换号不换卡】


eSIM的概念并不是刚刚提出,技术门槛也并不高到出奇,在此前的一些产品上已经有所体现。


我们平时听得比较多的,是一些终端产品开发的漫游功能,比如苹果的软SIM、华为的天际通等等,都是通过软件改变终端号码归属的运营商,以获得最优的资费。


但eSIM更大的受益者,其实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以物体作为通信连接点,与人人相连的传统移动通信相比,在业务模式、技术特征等方面有很多不同,场景模式相对单一。


发展比较好的物联网业务,不仅需要功能方面的创新,更是在运营方面作减法,通过降低成本方式获得更多客户、更高收益。


比如,有的并不需要移动,有的并不需要双向通信,有的实时性要求不高,如果针对性地制定业务流程、市场策略和资费价格,很容易形成对传统移动通信的"降维攻击"。


因此,对于彰显个性化特征的物联网来说,如果能在不换卡的情况下,更换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就能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对于传统移动通信来说,换卡只是换号码的门槛之一,还有很多其他的制约因素,导致用户对老号码"有感情"。


比如一些营销案有复杂的绑定规则,拿了运营商的合约机不到期就不能离网;预存话费送的资源,要分几个周期才能全部返还;用户在注册ID时用手机申请或者验证,因此不敢轻易放弃原来的号码,等等。


由于存在这些情况,即使用户可以简单地更换号码,也会三思而后行。


【运营商需要如何应对】


首先,eSIM卡并不会直接颠覆运营商,但eSIM带来的"换号不换卡"模式,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尤其在物联网以及那些对用户ID并不敏感的新领域,简直是刺刀见红的肉搏战。


号码黏性的降低是必然趋势,运营商的竞争模式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必须将低廉的资费、优质的服务、适配的产品、合适的合作伙伴组合在一起,才能赢得客户的支持、信任和青睐。


其次,要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尤其需要研究模式方面的创新。


运营商擅长做加法,把事情越做越复杂;而物联网是做减法,通过简化降低成本。


运营商擅长以产品为中心,把一个规范化的产品运营到极致;而物联网是定制化开发与服务,场景、产品、业务的多样化是巨大的挑战。


越研究物联网,越会发现运营商要想真做好物联网,必须要彻底改变自己。


第三,运营商要认清自己在传统领域的价值,看到自己在新兴领域的不足,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方面,运营商的运营经验、技术优势、历史沉积、规模效益等,都可以成为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运营商既定的管控机制、保守的技术理念、求稳的责任意识等,又容易成为起飞的牵绊。


全球的运营商都明白:在更加开放、复杂、多元化的数字化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是面临的困难,还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


 近期热点文章

3月5日,围城崩塌的电信业

华为还能火多久?

未来八九个月,电信业将失业八九万人?

华为的红旗不会永远飘扬

2018年的通信业:大衰退还是大发展?

5G之后,再无“运营商”

科技杂谈:keji_zatan长按二维码关注科技杂谈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2016年度T+自媒体睿见之星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等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