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青年丧文化:我丧气地活着,就是不死

2017-05-05 路过 拾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90后的年轻人,

他们失去目标和希望,

陷入颓废与绝望的泥沼中难以自拔。

他们丧失理智,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

就如麻木生存的行尸走肉一般,蹒跚而行。


本文一共1951字,不信你数数!




一、异军突起的丧文化


不知从何时起,心灵鸡汤开始被人们厌恶,反鸡汤式的丧文化在亚文化中异军突起。


丧文化几乎是所有典型负能量的集合,拖延症、运势差、不想学习、不想上班等等。它伴随着动荡的外部环境与挥之不去的内心压力蔓延开来,而且越来越显著地出现在工作生活中。


丧文化的代表名言:

 

◤ 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整天累的跟狗一样,那你真的是误会大了,狗都没你那么累。


◤ 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


◤ 对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也不要着急。因为明天也可能还是解决不了。


◤ 只要你每天坚持自习,认真刻苦,态度端正,忍受孤独,最终的胜利肯定是属于那些考场上发挥好的人。


◤ 现在银行卡密码都不想设了,用六位数去保护个位数的存款,想想都心累。



二、丧文化背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


由度娘我们可以知道,丧文化的流行主要是集中在90后这些群体身上。


当今90后,他们内外统一,特立独行,乐于做自己,对于成功已有自己的认知。在他们眼中,三好青年不一定是完美形象,颓废,悲观,承认自己有缺陷,甚至承认自己一无是处,也不觉得可耻,他们选择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他们并不是拒绝完美,而是拒绝虚假的完美!


被网络上信息轰炸的年轻90后,面临更大的生活、工作压力。工作多挣钱难成为普遍的内心状态,不是他们不努力不想成功,而是在这个社会,传统的努力已经难以实现生活上的质变。于是大家开始接受“努力未必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轻松”的观念。


因此,丧文化这种带有负面情绪的载体就迅速走红,成为年轻人急于宣泄内心不满的途径。


他们开始以一种自嘲、娱乐的态度面对生活,如曾经“屌丝”一词受到众多网友追捧,不管是“真丝”还是“假丝”,都以自称屌丝为潮流。



三、我丧我的,但是不影响我奋斗!


如果有丧文化的最佳真人代言,我想,肯定是凭借丧文化小有名气的赵曾良,虽然希望作业自己有尊严地去上吊,最后还是做完了作业。



还有刚刚在上海开店的丧茶!


丧茶的菜单,确实有点扎心!


微博上丧茶下的评论,网友很有才!


但是如果你以为边丧边奋斗只是一种调侃的话,看看新闻报道吧!


一项调查显示,72%的大学生拥有1-3个证书,22%的学生拥有4-7个证书,6%的学生拥有7个以上证书。为了将来就业多些选择,超过60%的学生表示会考与本专业无关的证书。


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考证热情高涨。当然,中国青年不敢真“丧”,也有不得已之处。


工作上更是无需多少,之前空间微博朋友圈那么多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后成行了吗?没有!


因为不上班的成本太大,日益走高的房价、日益飙升的油价、永不停歇的物价,甚至你的房租都在涨,你的说走就走也只能是说说。


自嘲完了,滚去学习、工作吧!


四、丧文化界的四大天王


丧文化不是一天造就的,其中就有神奇物种早已占据各类代表代言,他们告诉你,丧出风格,丧出水平



懒蛋蛋


集拖延症、动力不足、起床气、背运气于一身。晃晃的流质时刻洋溢着“别理我,让我躺着就好啦”的慵懒气息。



马男波杰克


一匹50岁“高龄”,中年过气电视剧明星。每天在家里喝酒、泡妞、醉生梦死、翻来覆去看自己成名作的“老渣马”。



佩佩蛙 : 一只悲伤的青蛙。


癞蛤蟆一辈子也吃不到白天鹅,是失意界的元老级人物,落寞时的写实表情图,异常实用。



咸鱼一条心塞的咸鱼。

 

咸鱼一辈子别想翻身,而且即便是翻身了,也还是咸鱼。


失意界的另一个元老级人物——葛优瘫,也算是丧文化的代表,但是使用范围没有上面的广,所以没有当上天王。


这些丧界红人,是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岂会不红?


五、面对丧文化,万一负负得正呢?




传统的鸡汤告诉你“生活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们还是要追求梦想努力生活”。丧文化的主旨却永远都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也不要太难过,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很丧。”

 

这种升级版的鸡汤习惯被称为马汤。

 

鸡汤和马汤是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即人生本元气还是人生本就丧。后者更多带有一种认清生活本质后的无力感,接受生活和自己的不完美,并尝试用自嘲来和解。

 

压力与负面情绪总要有一个出口,我每天假装热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已经够累了,就让我丧个五分钟,再自习两小时。

 

有人说,丧文化是“垮掉的一代”这种历史专有名词,因为丧文化与颓废消极、不思进取极其相似。


其实,不管丧的姿态如何负能量,它都是困在生活中的一种无奈的自我疏导。毕竟如果你真的超脱了,也就没有必要丧了。


事实上,只要你仔细观察这个群体,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群体的想法普遍是这样的:


一份既能放肆的玩耍又能开心生活的工作,不能太闲,也不能太忙。这群天天抱怨着不想上班的年轻人 ,并非完全不想付出劳动。而是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看重个人价值的体现。他们的丧文化,也只是对这个社会撒了一下娇而已!



那么,你觉得,丧文化到底是一种腐蚀性的无聊文化,还是一种自嘲的情绪发泄呢?


欢迎移步下面评论区互聊!



END -


投稿邮箱

laigao@10wenhua.cn

电商合作

微信号:yyl1885

【 好物推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