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生死不如”,那我选择发呆

2017-10-27 显焜 拾文化


别理我

我就想一个人

静一静


遇见小孩发呆,大家常说那是可爱,都会想去引逗,小孩发呆俗称“天然呆”。大概他们是因为不需要忧心生活,也不需要担心课业,不问前程,衣食无忧,整日饱食玩耍。


 

活在当下美妙却也痛苦,大概人需要发呆和放空来暂时告别这样的感受。我时常在想,如果什么都不做找个窗台发呆一整天,那也挺好的。


 

小时候就爱发呆,然后上课走神经常被骂。总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但是发呆的时候我的脑子已经被占用了,挪不开地方去想别的事情。等反应过来,一节课也就那么完了,大概是从小惯出了这样的毛病。


 

所以脑容量在一件事情占道时,是容不下其他能思考的事情,一心二用的情况就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身上。


 

一个人的时候就会经常发呆。找一个好天气的下午,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望着外面能呆一下午,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天黑了,这时才反应过来一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倒也不是什么风花雪月之士,古代文人骚客月下独酌或是因为一腔热血意难平,或是因为有识之士难遇伯乐知音,他们喝酒发呆是为了消愁。而我发呆只是为了消遣。大脑中放空,便没了平日的苦恼,没了烦心的事自然也就没了快乐的事情。


 

不喜不悲不乐不哀,好像介于生死之前,存在的第三种状态。

 

科学简要的答案是:发呆很可能是一种生理,心理需求。好像只有无聊的人才会发呆,曾经一度陷入发呆的窘境,因为总是会灵魂出窍,与世隔绝。


 

小时候走路会发呆,吃饭会发呆,学习会发呆,看电视的时候也会发呆,大人们就经常误会我听不进去他们讲的话,整天耳提面命的也只当了耳旁风。


 

但大多数时,被原谅的还是多一些的,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时不时再挤出几滴泪,大人也就心软了。可长大之后这方法就不可行了,家里长辈骂,学校老师骂,工作之后老板骂,可是人发呆难道不都是常态么?



有科学证明说“发呆的过程,可能有助于大脑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虽有一定道理,可是往往我发呆后只会越来越呆,呆到自己都怀疑人生。


 

只是不愿意在放空的时候还在思考事情,发呆是一种放松,可是放松并不意味着脑子也就放松了呀。



就像大多数人,在洗澡的时候一定是最放松的,可是他们大概还在思考着早上的数据,中午的设计,晚上的策划,明天的项目,后天的业务......



太多的“正经事”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好像连发呆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这么忙碌的岁月里,还是希望生活慢一点。留下一些时间发呆一会,也不至于太辛苦。


图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违者举报处理。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