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到中年,王宝强还在卖力地尬笑

2018-03-07 守一 拾文化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声道 (ID:shengdao2018 )


化君说:


年轻时常常想:“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

人过中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错位,带来的到底是美梦还是噩梦?




当看《唐人街探案2》的时候,我刚从老家过完春节回北京,还没完全倒过“时差”,坐在午夜的电影院里,经常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出戏。


如果不能紧紧跟随情节,王宝强夸张的造型,奇怪的广谱口音,不时爆发的尬笑,就会显得闹腾,用力过猛。


这样的表演我不太喜欢。可是静静看着屏幕上那个曾经的傻根,已经人到中年,已经功成名就,还那么卖力地跑着,尬笑着,竟然又有些微感动


装疯卖傻,这四个字确实极贴切地诠释了王宝强一路走来的角色。尬笑,则是介于疯和傻之间的状态,这是王宝强摆脱不掉,又一直在对抗的命运


 01 


王宝强演技到底怎么样?这是网上时时会有的争论。


因为这技术性问题,关乎另一个问题的答案——王宝强从路边趴活儿的群演到现在的春节档主角,到底是几分天注定几分靠打拼?


如果王宝强是科班出身,他的演技早就不用讨论。第一部崭露头角的《盲井》,王宝强就奉献了影帝级的表演,也拿到了多少科班演员终身不能企及的金马奖最佳新人奖。



可是王宝强的底层非科班出身,让他的成功更富传奇色彩,但没有帮他赢得演技的大众承认。本色出演,四个听起来还不错的词,一举抹杀了王宝强在演技方面的天赋和努力。


本色出演,这四个字跟随王宝强多年。从《盲井》里的元凤鸣,到《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再到《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不管他演什么,都像是傻根的复制,是王宝强的本色。


演自己需要演技吗?外行人通常觉得不需要。可实际上,谁要是对着镜子看自己五分钟就知道,表演自己,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多少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我是谁”,更遑论表演出来。


所以刚出道就遇见傻根,是王宝强的幸运。一个角色,早早点化了懵懂的王宝强,让他找准了自己的最佳人设。



冯小刚早年说给王宝强的那段话,非常耐人寻味——


“王宝强你是一个草根,即使成名也是一时的,大浪淘沙,要想站住了,你不要自以为是个演技派什么角色都能演了,只有不断强化傻根这样的角,演到一有这种角色全中国就非你莫属,才能立得住。”


这话有一种自以为是的真诚。就像我们告诫那些总想着创业发大财的晚辈:不要老抱着不切实际的梦想游手好闲,去工厂打工或者学个手艺安身立命才是硬道理。


对于我们自认为的资质平庸者,如果当成自家人,通常会真诚地劝对方实际一点。只有毫无关系的成功者,才会撒狗血式的鼓励众生拥抱梦想。


就此而言,冯小刚有把王宝强当自己人的那种真诚。但在那时候的冯小刚看来,王宝强这辈子也就只能成为傻根式的特型演员了——专门演农村来的傻小子,上进,坚持,单纯,注定难成大器……如此而已。


可是,那个幼小离家,少林学艺,梦想成为李连杰的王宝强,却不甘于做永远的傻根。


 02 


王宝强一直在尝试突破。在卖傻的本色演出道路上,他遇见更多优秀导演,做了更细致的探索。

 

韩杰导演的《Hello!树先生》,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王宝强都贡献了影帝级的表演。他依旧演绎的是农村小人物,但不再是单纯的傻根,而是有复杂内心体验的底层人物。


 

他拧巴的表情,喃喃自语地吐出“活着没意思”,让观众得以一窥底层小人物的精神世界,那里面虽然常常空白,但依旧洋溢着本能的不甘

 

如果看过这两部电影,恐怕已经没人敢说王宝强的成功只是运气。

 

有野心、有梦想的王宝强还不满足于此。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唐人街探案》系列,王宝强开始尝试喜剧,单纯的傻角不足以满足观众欢乐的期待,他往前一步原创了尬笑模式。

 

尬笑,是对底层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精准把握和夸张演绎。想想看,王宝强演绎的那种小人物,要和徐峥表演的精英男同时出现,不满脸不自知的癫狂和尬笑,双方还能如何长时间的相处而不违和?

 

同样,在《唐人街探案》中,没有癫狂和尬笑,唐仁这样的小混混,和刘昊然演绎的天才少年,也是无法符合逻辑地长时间捆绑的。

 

尬笑,是王宝强角色存在的必须表情。

 

电影的世界如此,现实也是如此。王宝强的少年梦想,是做一个潇洒至极的武打明星,可是现实中的他却早早被嵌入傻根的人设。

 

尽管多年后因为他的高人气,能够在《一个人的武林》中稍圆武打明星梦,可是看过那电影的很多人会觉得,王宝强的外型、体格、甚至口音,都难以支撑他演绎一个令人信服的打星。

 

在王宝强每一个潇洒的动作和用力过猛的表情之后,似乎只有出现一个反转,一个尬笑,才符合大家对他的心理期待。

 

这是王宝强的幸运,也是他想对抗的宿命。幸运是因为,他阴差阳错地藉此获得了世俗的成功,想对抗则是因为——自己梦想的成功形象并不是尬笑的小丑,而是出手俊逸潇洒的武林高手。


 

《大闹天竺》是王宝强对抗的成果,也是对抗的悲剧。在这个自导自演的电影中,王宝强毫不吝啬地让自己大展功夫圆梦,但同时又舍弃不下尬笑角色的市场经验。结果大家都知道,电影成了一个超级大写的“尬”。

 

这是真正悲剧的地方。当王宝强有了圆梦的能力,可是他却只能圆成一个噩梦。

 

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尬笑?


 03 


推动王宝强出发的那个梦想,帮助王宝强获得世俗成功的那个梦想,竟然是压根儿不适合王宝强的。这是一种荒诞。


人到中年,会对这种错位荒诞体会更深。从学校步入社会,十几年后,谁还记得当初的梦想,谁会满意如今的社会角色?


一个梦想当作家的,现在可能是个还算成功的汽车销售。在和客户觥筹交错之后,半醉半醒之间,对着洗手间镜子中苍白的脸,会不会幻想如果坚持写作,现在会过上另一种人生?


可是谁都说不准,坚持写作会不会困顿潦倒。更悲剧的是,坚守清贫也不必然妙笔生花,沾着血泪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让最善意的作者也只能一脸尬笑?


成功学鸡汤的炮制者,总喜欢鼓励我们说梦想还是要有的。可是谁能说得清,梦想和噩梦之间,到底区别几何。更没有人说的清,在无法实现梦想之前,该如何过好现实的人生。



王宝强的可贵在于,他一面认清尬笑的现实命运,卖力而又职业地完成人设表演,一面从来不愿意舍弃梦想,哪怕一次次靠近梦想,却发现那是个噩梦。


那些善于尬笑的人,心底往往珍藏着最单纯的梦想。如此,尬笑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能打动人的。


祝福尬笑者王宝强。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