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台湾ODM厂商竟对华为中兴在内的七家终端厂商提起诉讼;印度外国专利申请人排名:高通第一,华为第四;

2017-07-01 亲,请点这里: 集微网

1.台湾ODM厂商竟对华为、中兴在内的七家终端厂商提起诉讼;

2.印度外国专利申请人排名:高通第一,华为第四;

3.市场人士评格力对美的:是专利战更是舆论战;

4.我国企业如何抢占NFC技术高地;

5.这个专利好眼熟 让iPhone变成头戴设备;

6.谷歌新专利 在智能手机背面增加了触控板


集微网推出知识产权微信公共号:“天天IP”,前沿专利动态发布,天天IP、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p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台湾ODM厂商竟对华为、中兴在内的七家终端厂商提起诉讼;


集微网编译消息,Qisda(佳世达)不仅是一家台湾的上市公司,也是全球十大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之一。与一些同行相比,Qisda几乎没有与专利相关的诉讼。但是,最近一系列国内和台湾智能手机制造商之间的侵权案件表明,Qisda 现在可能正在与第三方合作,来谋求专利回报。


据 Lex Machina 表示,4月份在德克萨斯州东部地区,一家名为 Deshodax LLC 的公司提起了七项专利侵权投诉。这七项诉讼中涉及的都是一项编号为“7,307,398”的美国专利,这项专利已于2007年授予 Qisda 的子公司明基。 Deshodax LLC 于今年1月份注册,一个月后便从 Qisda 获得该项专利。据悉,七项诉讼涉及的被告分别为华为、中兴、联想、TCL、一加、宏碁和诺基亚。


就如同四大苹果供应商目前陷入苹果与高通的战斗一样。Qisda 是一家 OEM / ODM厂商,它制造的产品包括 PC,智能手机,医疗设备和汽车电子产品。其子公司明基以其自有品牌销售电子产品,包括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相机。但实际上,在专利被授予的2007年左右,明基依然作为宏碁的一个分支,与西门子合作生产手机。


除了2013年已解决的汤姆森许可协议的争议之外,Qisda 的专利活动仅限于微软公司和偶尔资产剥离的许可证,这些都不会导致任何众所周知的诉讼。据 Qisda 首席执行官许雄表示,公司在过去五年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并表示在此期间共累积了1500多项专利。虽然这是一些较大的竞争对手制定的标准,但 Qisda 目前正在寻求从明基已放弃的智能手机业务投资中获得一些回报。


虽然富士康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洲知识产权市场的先行者,但台湾的其他原始设备制造商却相对较慢。据去年 IAM 的报道,仁宝和纬创的子公司投资了一家塞舌尔公司金利特控股,然后在美国多次对台湾公司微星国际,Elitegroup 和 Gigabyte 提出诉讼。这些与太平洋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诉讼是从美国软件公司获得专利组合的结果。正如这篇博客写的那样,两家制造商通过与 NPE(“专利流氓”) 合作来获得和主张美国专利是一个相当新颖的方法。


当某些台湾的 ODM 厂商与NPE,以及其他厂商一起卷入十亿美元的许可纠纷时,其实像 Qisda 这样的小型玩家并不会被特别关注。但是,金利特案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谁是 Qisdas 的合伙人,以及该公司是否保留对诉讼的利益是不公开的。如果确实开始了一项通过美国诉讼来谋求专利回报的运动,那么它将需要很多帮助。 



2.印度外国专利申请人排名:高通第一,华为第四;


虽然产业及市场发展比不上中国大陆的蓬勃活跃,但印度在各方面的成长仍不容小觑,在本土地方建设及外来投资的带动下,印度在2015~2016年度各种智财权的申请及注册量与去年度相比,强势成长了30%。 从表1可见,2015年~2016年度印度整体智财权申请及注册量为341,086,与上一年度262,638相比,成长了30%,其中成长率最大的是商标注册。


表1. 印度最近5年智财权申请趋势 (数据源: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a, Annual Report 2015~2016)

至于单就专利的部分,从表2可见,于2015~2016财政年度,专利申请案数量达46,904件,与前一财政年度相比成长约10%。 不过,虽然案件申请量上升,但案件审查的数量却比去年度减少了近6万件,整整下降了26%,这主要是由于审查委员人数比上一年度减少。 另一方面,处分 (Disposal) 案件 (含核准、驳回、撤案及放弃) 的数量则是比前一年度增加了7,600多件。


表2. 印度最近5年专利申请趋势 (数据源: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a, Annual Report 2015~2016)

表3是2015~2016印度前十大的外国专利申请人,Qualcomm一马当先,以1,884件专利申请案居首,比排名第二位的荷兰菲利蒲的949件多了一倍。 接下来是韩国三星及大陆通讯大厂华为。 当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大国外申请人中,就有2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分别是排名第8的丰田汽车及排名第10的本田汽车,而这也是在前十大外国申请人榜单中仅有的日本厂商,显示日商相当重视印度的汽机车市场。


表3. 2015~2016年印度前十大外国专利申请人 (数据源: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a, Annual Report 2015~2016)

在2015~2016年度,台湾厂商申请印度专利共340件,与前一年度的176件相比,成长翻倍。 台湾在印度的专利申请量于亚洲地区排名第5,仅次于日本、南韩、中国大陆及以色列(表4)。 很明显的看出来,表4中的前5大亚洲地区外国申请人中,除了台湾之外,其他4个地区厂商都是以PCT国家阶段进入印度市场占最大宗,显示印度是其多国申请策略中一个很重要的海外市场。


表4. 2015~2016年印度专利申请前五大海外申请地区 (亚洲) (数据源: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a, Annual Report 2015~2016)

以下表5是「最近5年印度专利申请案件在各技术领域之分布」状况,而表6则是「2015~2016年印度专利审查委员在各领域之分布」情形,从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关联性。 例如,案件量最大的技术领域如Mechanical及Chemical,也同样配置了较多的审委。


表5. 最近5年印度专利申请案件在各技术领域之分布 (数据源: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a, Annual Report 2015~2016)

表6. 2015~2016年印度专利审查委员在各领域之分布 (数据源: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a, Annual Report 2015~2016) 北美智权报



3.市场人士评格力对美的:是专利战更是舆论战;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马建勋

  

这应该不是格力第一次与美的之间的专利战了。上周,格力就美的两个型号空调提起专利诉讼,分别索赔5000万元和1000万元。美的方面则迅速反击,对格力提起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诉讼,索赔4000万元。目前,上述案件均被有关法院受理。

  

早在2008年,格力就美的空调“舒睡”功能侵犯其专利“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提起诉讼;2012年,格力起诉美的侵犯其“可拆装式空调室内机管路安装挡板”实用新型专利;2013年,格力又起诉美的“五谷丰登”商标侵权。双方互有胜负,其中一起案件还进入“201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件”。不过,随着美的收购东芝白电业务以后,自然也获得了相关的专利技术。此外有媒体援引汤森路透数据,称美的的专利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家电和厨电排行第一,如今面对格力的起诉,有底气主动发起对格力的反击。

  

从白电双寡头到资本市场白马股,格力美的之间的竞争早已经从家电卖场延伸至方方面面。从直接原因看,还是双方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怡康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格力、美的空调零售量份额为38.32%和23.51%;排名第三、四位的海尔和海信科龙仅为9.97%和7.26%。这不难看出,格力和美的已经在空调市场形成了双寡头竞争的格局。而根据两家公司2016年报,格力空调业务的营收占比约为79%,而美的这一比例仅为41.8%,如果美的在空调市场上领先格力,正在试图多元化发展的格力将面临巨大的压力。2016年,美的集团营收1598.42亿元,格力电器营收1101.13亿元,格力营收规模仅为美的68.88%。

  

从占领消费者的注意力角度出发,主动发起专利诉讼的一方往往意味着“掌握先进技术”,因而更像是一场舆论战。例如格力在广告宣传中,总是强调自己“掌握核心科技”。但细究核心科技是什么,大部分消费者也许能想起来的只有万达老板王健林的“每年节省电费10个亿”。在当下空调销售的旺季,在舆论中打造技术领先的品牌印象,也是一种相当划算的市场策略。有媒体指出,从双方的诉讼范围来看,更多是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且并非设计两家公司的全部产品。实用新型指的是对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与发明专利相比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并且对创造性的要求不太高。因此,这类诉讼并不能直接说明一方的创新水平比另一方高。更多的还是在舆论上占领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指出,企业之间的“专利战”,意味着商业的文明向前迈进一小步。某家电新媒体称“来真的,来狠的、刺刀见血,来一场真正的研发与技术能力的较量,以事实说话,以证据论断是非黑白,最起码比家电最原始的口水战来得更文明些”。

  

当然,巨头的之间的激烈竞争,对排名之后的小企业而言并不是好事情。专利诉讼是往往是行业领导者清理市场的重要手段。有媒体注意到,格力近期还起诉了奥克斯侵权。奥克斯虽在空调业未进入第一阵营,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在空调领域继续保持着内销出货增长率、外销出货增长率等多项行业第一。格力的危机意识确实很强,一切潜在的竞争者都不会忽视。

  

分析称,“专利之争,尤其是高质量的专利之争,极有可能是家电领军在完成品牌建设、产业链布局和渠道布局之后,下一个发展周期的竞争新手段”。大型企业手中都握有大型专利,打到最后都以和解告终,双方甚至能够交叉授权。但是没有专利的小型企业要艰难地在高价买授权和侵权之间二选一。更不要说只有大企业才玩得起的价格大战了。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认为,这次专利战类似三星对华为。官司过程中,无意之间两家的知名度都提高了,给双方展示技术实力的机会,其他的品牌反而边缘化了。 证券时报


4.我国企业如何抢占NFC技术高地;


2016年2月,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FC)技术的Apple Pay入华,引发了业内新一轮对于NFC技术的追捧。时至今日,虽然Apple Pay入华后的发展热度未及预估,但NFC技术阵营的实力日益雄厚,竞争也更加激烈。


NFC技术是手机近场移动支付应用影响最大、支持企业和组织最多的方案,主要的银行、移动运营商、智能卡商、移动终端制造商几乎全都加入了NFC阵营。除了移动支付之外,NFC技术还有其它很多应用场景,带有NFC功能的设备允许使用者无论在何处都可以存储和获取各种个人数据,如消息、图片、MP3文件等,还可用于电子票证等。笔者通过对全球范围内NFC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检索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各大企业纷纷入局


笔者经过专利检索发现,截至2017年4月10日,全球涉及NFC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共1.455万件。


2004年之前可以看作是NFC技术的萌芽期。NFC技术最初是由飞利浦、诺基亚和索尼主推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IP-1),并向ECMA国际组织提交了标准草案。该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主要掌握在参与NFC最初开发和标准制定的极少数的大公司手中,如索尼、NXP、诺基亚等,其中,索尼迅速成为持有NFC技术的龙头企业。这一时期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少,但包括了大量基础专利和重要专利,含金量较高。例如,索尼在2002年提交的关于NFC的基础专利申请JP2004200840A,全面公开了NFC最初的开放式技术标准NFCIP-1。索尼围绕该基础专利,进行了完善的专利布局。


2005年至2009年,NFC领域的专利申请从2005年的175件缓慢增长到2009年的356件。这一时期,NFC基础专利持有者开始在各国跑马圈地,进行广泛的专利布局,努力保持专利优势,例如,2003年和2004年,索尼分别在华提交了两件基础技术的专利申请CN1692566A和CN1578185A,此后不断以这两件专利申请为基础进行专利布局,内容涉及基于NFC技术的移动终端和读卡器等多个方面。同时,其它虽未参与NFC最初开发但在通信领域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纷纷加入NFC研发阵营,包括Blaze Mobile、三星、中兴通讯、博通、佳能等。


从2010年开始,NFC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迅猛增长,2011年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增长到1196件,2012年增长到2312件,2013年和2014年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力度有所放缓。这一时期,移动支付在各国发展迅速,近场移动支付以其安全性、快捷性而被企业看好,NFC作为近场移动支付的主要通信标准获得了广泛认可,标准渐趋统一,谷歌、三星、苹果等主要通信企业都相继推出了基于NFC技术的近场移动支付方案,带动业界加大了对NFC技术的研发力度,专利申请大幅增长。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带动了NFC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NFC在数据传输、电子票证等其它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索尼、NXP、诺基亚等NFC技术的引领者进一步保持研发优势,继续加强在世界各地的专利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专利布局还需加强


笔者分析了全球NFC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三星、佳能、诺基亚、LG、索尼、谷歌、黑莓、高通、中兴通讯、NXP占据排名的前十位,申请量排名前20的申请人均为企业,且以通信行业的国外大公司为主,英特尔、博通都位列其中。


作为NFC技术的引领者,索尼、诺基亚、NXP、高通、三星掌握着大量的基础专利,且在各国都有专利布局。以中、美、欧、日、韩5个国家或地区作为分析范围,索尼、NXP、高通均有超过50%的专利申请至少在以上3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布局。三星NFC技术的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技术商用化程度也较好。


NFC技术在我国主要随着移动支付应用的兴起而开始,因此起步较晚,国内企业的基础专利持有量较少,且专利布局明显偏弱。中兴通讯是国内企业中在NFC专利方面的领先企业,持有的专利申请数量居国内企业之首,围绕核心技术也进行了一定的专利布局,但布局力度明显弱于三星、索尼等大公司。


我国是智能手机应用大国,同时具有移动支付商用的广阔市场,具备NFC技术发展的优越条件。但目前我国的近场移动支付市场还是以二维码支付为主,NFC技术只在有限的领域具有优势,例如公交卡。可以说,我国NFC技术的产业应用性尚不成熟,这对于国内NFC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近年来,我国NFC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大多分布较为零散,技术研发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够。相关企业应增强研发的深入性和系统性,针对已有专利加强外围专利布局。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通信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其全球专利布局的意识也要提高,才能为产品输出保驾护航。


企业除了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外,专利收购也是快速提升专利竞争实力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的NFC技术在基础专利方面较为薄弱,通过专利并购的方式获取NFC技术的基础专利成为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RFID世界网                   



5.这个专利好眼熟 让iPhone变成头戴设备;


         好吧,其实这个专利我们应该说不会感到陌生的,苹果公司刚刚又获得了一项新的专利(编号为 20170187855 ),这个专利其实是一个头戴式显示器。我们可以将一个可移动的电子设备放置到这个头戴式显示器上,而这个可移动电子设备几乎可以肯定是一台 iPhone 。


这项发明将允许你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结合和分离,例如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独立的头戴设备这些独立的设备集成到一个单独的设备中。iPhone 可能会与头戴设备进行物理连接,这样它就可以戴在用户头上。


iPhone 与头戴设备相连之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头戴设备之间就可以相互通信和操作。为了增强或消除头戴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的冗余功能,每个设备都可以被允许将其功能或服务扩展到另一个设备上。


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到底苹果会怎么去使用这个专利,让 iPhone 变成一个头戴式的智能设备,再加上未来的 iPhone 肯定会开发 AR 和 VR 功能,这个想法本来就十分的有趣。 威锋网                    



6.谷歌新专利 在智能手机背面增加了触控板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刚刚获得了一项新专利,这个专利未来有可能让谷歌在Pixel等智能手机的后壳上配备一个能检测手势控制的触控板。或者谷歌还有可能将这项专利授权给其它厂商使用。


  谷歌在专利文件中介绍:“通过一个背面的触控面板,可以为设备带来额外更方便的操作方式。”而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定,利用后壳上的触控板实现打开某款应用或者处理多任务的不同的操作。


  比如,当用户在用智能手机听歌的时候,可以通过背面的触控板来控制音量大小。同时还可以在浏览网页时利用触控板来进行翻页等操作,而这些都完全无需用户在屏幕上操作。当然,这个触控板还可以用来查看照片等。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在背面通过完整的手势进行操作。比如画一个圈圈开打开某个应用、完成某种操作或者处理某个功能。比如画一个C手势来开启摄像头、或者进行打开或关闭Wi-Fi网络等。之前在Pixel的后置指纹识别传感器上已经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比如在指纹识别的时候左右滑动,就可以显示通知中心。


  谷歌在一年前申请了这项专利,并且在近日刚刚通过审批。当然,这只是谷歌的一个想法,我们并不能保证未来一定会出现在Pixel智能手机上。

 腾讯数码


集微网推出知识产权微信公共号:“天天IP”,前沿专利动态发布,天天IP、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p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P”个人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