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景甜也束手无策,看完《环太2》,我真的很想念陀螺

2018-03-24 Bucky 1905电影网

作为一个《环太平洋》真心粉,苦苦等了5年,该系列续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以下简称《环太平洋2》)终于上映了!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诞生过程真的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先是出品方环球影业担忧市场表现屡屡延档,间接导致前作导演“陀螺”因工作冲突退居二线;而后传奇影业决定入局,却又经历了被万达影业收购的一波动荡……整个项目可谓多次在“夭折”边缘试探,看得小电君简直提心吊胆。



因为各种原因,《环太2》延期至16年11月才开机


这份紧张的心情一直延续到了最终走进影院观看《环太平洋2》之前。毕竟,掌舵之人从“著名怪兽铁粉”、“资深宅男”吉尔莫·德尔·托罗变成了首次执导大制作商业电影的斯蒂文·S·迪奈特。


那么,后者真能够Hold住《环太平洋》系列吗?从他接棒这个项目的第一天起,小电君就产生了这个疑虑。

 

左:第一部导演陀螺,右:第二部导演斯蒂文


其实和“陀螺”一样,斯蒂文也是一个日本动漫、特摄片及怪兽电影迷,两个人的喜好若按“次元”论其实相差并不远。然而《环太平洋2》最终于银幕上所呈现出的影像风格却是大相径庭。



看过前作的朋友们应该都还有很深刻的印象,就像“陀螺”近期登陆内地院线的那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一样,首集《环太平洋》也是颇具“暗黑”、“金属朋克”范儿的。


电影中的机甲主角“危险流浪者”与怪兽Kaiju的重头打戏都发生在漆黑的雨夜。无论是阿拉斯加的海战,还是香港港口和城市中心的尖峰对决,基本都是灯光(探照灯、霓虹灯)两三盏,大雨下不停。

 


如果不仔细琢磨,你可能会以为这种乌漆墨黑的特效是为了省钱。但如果你查看了《环太平洋》与《环太平洋2》的制作成本,你会发现前者竟然还多花费了将近3亿人民币。


“环太”两部作品制作成本对比


对于一部以机甲战士为主角的作品来说,机甲质感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整体风格。


首集《环太平洋》中的“危险流浪者”,包括配角“暴风赤红”、切尔诺阿尔法“坦克”、尤里卡“突袭者”号,在设计上都最大程度的突显了机甲的重金属感、机械感甚至是一种“重量感”。这也是《环太平洋》最不同于其他同类型作品且深受硬核科幻迷们追捧的重要原因。



在迈克尔·贝的外星汽车人们已经可以灵活矫健的在打斗中腾空翻滚的时候,“陀螺”的机甲战士们还在迈着一步一顿的步伐行走,缓慢而坚定挥出的每一拳似乎真的有千吨的重量。



在画面选择上,《环太平洋》也通过给到机甲战士们更多的“特写”,比如驾驶舱与内部各部分部件,每位战士所使用的特殊武器装备,包括打斗时机械手臂与怪兽肉体及建筑物的撞击等等,来反复强调金属独特质感的光泽与大型机甲的震撼量级。



斯蒂文作为接棒者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非常欣赏“陀螺”的风格,他所创造的怪兽世界总让自己联想起上世纪美国著名古典恐怖故事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



对首集《环太平洋》,斯蒂文印象最为深刻的同样是影片中始终暗黑、潮湿、冷峻的氛围。但当自己成为主导者后,他却无意重复这样的路线,而是希望带给观众一部完全不一样的续集。(以下涉及剧透)


斯蒂文希望《环太2》能与前作有所区别


影片中为数不多的重头动作戏先后发生在(晴空朗朗的)悉尼、(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和(风和日丽的)东京。这足见斯蒂文和整个剧组对于特效制作的信心:当光线充足视野清晰,物体的每一处细节都会被100%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一点点的疏漏都会轻易被抓住把柄。《环太平洋2》幕后团队在这部分的确做得很拼。


充足的光线让怪兽的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

 

与前作单纯打怪不同,这一次导演斯蒂文按照剧情发展的需要加入了机甲与机甲的对决,影片看上去一度非常像“《环太平洋:变形金刚》”。


不过与后半段同Kaiju的“东京大战”相比,再回想这段复仇流浪者与反派“黑曜石”在悉尼和西伯利亚的两次交手,其实不失精彩(至少机甲的机械力量感得以完美展现)。


机甲与机甲对决


选择将《环太平洋2》的终极决战放在东京是斯蒂文作为“日系动漫热血粉”的绝对私心,年少时看着《奥特曼》、《熔岩大使》等作品成长的他,对于在决战中“粉碎”一座城市这种“动漫名场面”毫无抵抗力。


续集的终极之战发生在日本


因此当四架主要机甲——复仇流浪者、凤凰游击士、军刀雅典娜、救赎者泰坦在东京团体战中集体上阵,使出各不相同的必杀技与三只高等级Kaiju交手,这一局的出现的确大大弥补了前作《环太平洋》中没有“团战”打斗的遗憾。


 

然而即便庞大的钢铁战士与最终实现“三合一”的巨型怪兽在林立的高楼间穿梭、打斗,满屏仿佛都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奥特曼打小怪兽特摄片”影子。


但坦白讲,《环太平洋2》的这段戏份对于机甲系和怪兽片都不过是一次完全流于表面的复制式“致敬”。所谓“一目了然”的明亮特效,反而因为无法突出机甲表面金属光泽的光影变化,而给整个场面徒增了一份浓浓的“塑料感”。

 


《环太平洋》曾经透过暗黑、冷峻、金属系的画面所传达出的“机甲情怀”,以及末日之战中机甲战士的苍凉与重量感,已经于续作中荡然无存。


对于第一次了解这个系列的观众来说,也许《环太平洋2》就是他们走进影院看到的又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没有什么稀奇。但对于喜欢前作的影迷们来说,导演斯蒂文颠覆的可能是一部作品里所有存在价值的内核。

 

《环太2》更着重于对主角成长经历的描述


眼下,《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在豆瓣平台的评分已经跌破及格线,购票平台观众打分也仅为7.6,均低于前作《环太平洋》,与该片在北美市场上映后的表现完全一致。


《环太2》豆瓣评分5.8

 

当年曾有人指出简单粗暴的剧情是《环太平洋》唯一的明显短板,而在这一方面投入精力“升级”的《环太平洋2》用事实证明了,盲目增加大量新人物故事线,大篇幅描述主角成长经历的努力方向也是错误的。

 

《环太2》加入了不少新角色的人物线


对于片尾已经悄悄埋下伏笔要拍的《环太平洋》第三部,希望导演能够再慎重考虑一下“机甲系电影”的正确定位:人类角色剧情的发展只有与机甲的同步成长息息相关才可能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当然,如果拍完《水形物语》的“陀螺”愿意回来继续接手《环太平洋》系列的话,那事情或许会更简单一些也说不定哟。


喜欢点个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