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热烈祝贺我刊副主编张辰大师、编委刘建国研究员团队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最全环境类获奖项目名单)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2023-03-13


202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产生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我国公民和组织。


热烈祝贺我刊《环境工程》副主编张辰大师、编委刘建国研究员团队项目分别荣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

1

张辰大师团队: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 

2

刘建国研究员团队: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技术及应用




张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工。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副主任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届上海市重大工程杰出个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张辰大师长期从事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研究工作三十余年,担任了30多项大型污水处理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设计负责人,主持了亚洲最大的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生物反应池和国内第一套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装置的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全国最大的白龙港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上海市最大的污水治理二期工程、西南地区最大的重庆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中原地区最大的郑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工程,获国家优秀设计奖4项、全国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8项、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15项。


推进科技研发工作。担任了20多项国家重大“水专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的负责人,主持了国家重大“水专项”第一个污泥规划课题“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优化应用研究”、国家住建部的行业顶层设计课题“城镇排水系统标准体系研究”、上海市首个海绵城市建设指导课题“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第一个内涝防治课题“上海市中心城区应对内涝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等重大课题,申请组建全国首个排水系统专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倡导标准研究编制。主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和污水污泥处置系列标准中的分类、园林绿化、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等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并主持编写了住建部、环保部、科技部3部委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和住建部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引领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科学发展。


注重学术成果凝练。主编了《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厂改扩建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等8部专著,发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稳定标准研究》《上海市海绵城市试点规划及适用技术研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标准研究》等论文50余篇,申请《一种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池》《一种污泥厌氧反应装置》《一种雨水蓄渗装置》等专利70余项。


Q

项目介绍



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张辰,周琪,朱南文,谭学军,张欣,谢丽,邹伟国,王磊,王逸贤,董磊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型污水厂建设数量日益增多。立项之初,我国污水普遍碳源不足且利用率低、高标准处理困难,污泥简单处理堆放,臭气治理技术处于空白,严重制约大型污水厂发展,并产生了较大的“邻避效应”。项目在国家和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攻克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技术体系,建设环境友好型污水厂,实现“水、泥、气”同步治理和规模化推广应用。

创新点1:突破污水高效除砂保碳技术,首次解决污水生物处理碳源利用效率低的难题,攻克低C/N比污水总氮高标准处理技术。

创新点2:创建我国污泥产量计算方法,攻克污泥有机质含量低、厌氧消化产气量少的难题,突破污泥深度减量技术。

创新点3:首次识别污水厂臭气组分特点和释放特性,破解大跨度空间臭气全量均匀收集难题,攻克臭气高效处理技术,并编制国家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成果应用于亚洲最大的上海白龙港、中西部最大的重庆鸡冠石、中原地区最大的郑州新区等污水厂,获国际咨询工程师协会“百年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荣誉30余项;推广应用于包括全国20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120余座污水厂,污水处理总规模近3000万m³/d。近三年工程设计产生经济效益12.48亿元,相应工程投资超过1000亿元。


项目获授权专利86项(发明专利36项),编写《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部,出版《污水厂设计》等专著9部,发表论文182篇(SCI收录60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刘建国,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十二五”863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 科技部“蓝天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理基金”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总体组成员。主要从事环境光学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多次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创新等项目,目前承担大气环境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任务。已获6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第2 和第3),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等奖励。2004年荣获“合肥(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荣获第12届“安徽青年科技奖”,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Q

项目介绍



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

刘建国,刘诚,张玉钧,李相贤,谢品华,徐亮,何莹,敖小强,吴华峰,付强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来源识别、排放监控、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警的技术需求,国家急需建立“数据准确、响应及时、覆盖全面”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技术体系。十余年来,针对工业园区高温、高湿、高粉尘、高振动等恶劣工业环境,合肥研究院安光所研究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创建了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光谱数据库和排放通量解析算法;创新发展了恶劣工业环境下激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一系列光谱分析应用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点源排放连续监测、线源泄漏自动检测、面源排放通量光学遥测和车载走航观测等光学监测设备;突破了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卫星遥感反演技术;通过系统集成自主研发的有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方法、光谱数据库系统、光谱分析软件系统,结合大气痕量气体成分卫星反演算法软件,形成了一种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点-线-面-区域+移动监测”四位一体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全方位光学监测,为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布下“天罗地网”。


项目研究团队所研制的系统已在四川、云南、安徽、甘肃、江西、内蒙古等地石化、冶金、水泥、电力等行业,以及鄂托克旗建元煤化、山东钢铁、山东金诚重油化工、四川普光气田、福建泉惠石化、山东京博石化、甘肃庆阳石化、溧阳新材料工业园区、苏州吴中等工业园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有效弥补了现有监测技术在工业园区监测手段、监测内容和监测范围的不足,填补了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全方位监测领域技术空白,为我国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控制与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国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由于我国工业园区的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园区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现场监测技术及设备的需求巨大,该项目成果的应用前景广阔。



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环境类项目)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 等 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二等奖

环保面前 没有旁观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