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北师大的五十个回忆

2016-06-06 张老狗 京师学人

从2012到2016,

我们扛过了世界末日,等到了新校区的开工建设,迎来了习大大座谈交流。

最后,我们送走了自己。



不会忘的——是关于北师大的五十个回忆



- 1 -


刚入学没几天,第一次开班会,一间大教室坐得人满为患,班主任说:这应该是我们大学中人来的最全的一次吧,一语成谶,后来我果然一次班级活动也没参加过。 


- 2 -


开班会那天,我们班每个人都爬上了高高的台子,以宿舍为单位在木铎下合了影。不知从哪一天开始,金属栅栏把木铎和国旗死死围住,这些合影于是变得特别珍贵,大概以后很少有人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 3 -


大一的时候微信还不是那么普及,和新朋友认识要互留手机号,话费是非常贵的,短信聊着天一不小心一栋房就没了。社团负责人要更惨一点,不但要盯着哗哗流走的话费,还得守着手机苦等“收到”二字。移动用户公认上比联通用户尊贵十个等级,因为有个叫“飞信”的东西发短信不用花钱。

- 4 -


入学那年京师学堂还在施工,从外边只能看到高高的蓝色的工地围墙,上面印着很多北师大的老照片,大概是分辨率没有改成300的缘故,近看十分模糊。



- 5 -


最早立身路上没有金属展架,宣传喷绘也没有尺寸限制,想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于是喷绘的尺寸就代表着财力,各个社团组织也都很迷信,奉行越大越好的原则。我见过最大的喷绘有十米高,顶端绑在两侧粗粗的树干上,也不知道物业怎么栓上去的,喷绘迎风招展,像一面巨大的旗帜。后来有关部门大手一挥:不环保!才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固定两米乘三米,倒也整齐划一。

- 6 -


四年以来,学六楼一直能收到bnu-student的信号,但我从来就没连上过。


- 7 -


最近的医院是火箭军总医院,在2016年以前,它叫“二炮总医院”,拥有全球最差的服务和最高的收费,看个感冒收你七百。

 


- 8 -


红薯大妈的店开在学五食堂西南角上,既卖烤红薯和各种零食,也卖雪糕饮料。红薯大妈嗓门大、高,能唱,大家都觉得一个买红薯的,唱歌还这么好,真厉害,就把她捧红了,作为典型的草根艺人,大妈常年出没于各地方卫视。相传她半年卖红薯,半年做节目,日子悠闲自在,一年能赚二十几万。


- 9 -


绝大多数人去合利屋,不是为了那里的美食,而是一张张可以碰头讨论的桌子,虽然现在变成了三为轩,食物还是同样的难吃,但并不妨碍里面永远人头攒动。

 


- 10 -


西北餐厅原来是一家平价餐厅,环境也稍微脏乱差一些,拉面四五块钱,大盘鸡二十多,还卖羊肉串烤馕,它在某个假期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西北大酒楼,不知怎么的,装修之后,我去的次数就少多了。


- 11 -


自助小火锅这事儿是从北邮开始的,那是我大一的最爱。也不知道是他们的哪个食堂,顶楼,二十三元一位。那段日子兜里没多少钱,所以常常去,有时候一个人,有时候和室友,还在那宴请过别人。后来师大也有小火锅,去了几次,没能吃出当年的感觉。


- 12 -


新乐群一楼门口原来有个豆浆摊,热豆浆冰豆浆两块,加其他佐料三块,我觉得它的味道和家里鲜榨的豆浆一模一样,比其他地方豆浆粉冲的强多了!每天早晨都会跑过去来一杯,可惜后来这个摊位就奇妙地消失了。


- 13 -


在师大蜗居的第一个冬天,忽然接到消息说西南西北楼要装修,部分宿舍将被拆掉重建,部分学生将被分别安插到其他宿舍,当即在学生群体掀起了轩然大波。我在蛋蛋网上发了一条相关的帖子,不久后上了十大,那是我第一次上十大。 


- 14 -


群众的愤慨没能阻止重建的步伐,三月春寒料峭,积雪还未融化,施工队就开始了“破坏”活动,鲁迅先生下面的石基被打碎,人像也被搬走,不过最后施工结束,他老人家被请回了原位。

- 15 -


大一结束的暑假,我们被要求清空宿舍,把所有物品打包寄存地下室。我度过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暑假,在记者团办公室住了差不多一个月。


- 16 -


邱季端西侧原本只有两栋楼,西南与西北对望,遥相呼应。拆建之后,加上了东西贴建,成了现在封闭的四合院。院里重修了花坛,放上几张乒乓球桌,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几株芭蕉,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 17 - 


大二,再回到西北楼,已经是崭新的宿舍了,粉刷一新的墙面、木地板、六个网口!更重要的是,我们分到了一间拐角的屋子,更明亮,面积更大。曾经搬迁的烦恼被忘得一干二净,这事儿够嘲讽学八学九的女生们三年。


- 18 -


以前,男生们要和女生一样,去热水房打水,路途相对遥远一点,后来楼里新添了热水器,再也不用拎着暖水瓶去楼下了。


- 19 -


厕所和浴室理应被评为最容易令人发火的两个地点,一是因为器械最容易发生故障,二是恶心的事太多。相信所有人都有过端着澡筐挨个喷头刷却刷不出水的经历,但你们经历过小便期间下水管突然炸了吗,打开隔间门看见坑里躺着一坨便便,或是从储物柜里发现一件内裤,又有谁心情会好呢? 

- 20 -


学九南边原本是一座印刷厂,没人知道它是干嘛用的,它似乎是从民国时期穿越而来的,很久很久以前就废弃了。在那次拆建中,印刷厂被推倒,在原址上盖了现在的学十三宿舍楼,大部分供留学生使用。 


- 21 -


邱季端东北的小广场上原来是空空的,有一天开辟出了方形花坛,密密麻麻地种上花苗,花没过多久就开了,相关部门特别勤快,刨了重新种,一年能种三茬。

 


- 22 - 


南门对面原本是一栋破旧的写字楼,大二的时候被买下重新装修,变成了现在的汉庭酒店。


- 23 - 


小米鸡排拥有众多粉丝,每晚路过,那里都人满为患。我第一次在那消费,买的不是他们家的招牌,而是脆皮鸡排。不久前,那里因为要搬迁,搞了一回全场六折的活动,不少人仰天长叹,心碎了一地。大概谁也没想到,眼泪还没擦干,它就复活了。

 


- 24 -


小西门和小东门的护栏,是在习大大来过之后才装上的。虽然安全了,但也麻烦了。曾经去北邮小吃街我很乐意走着,装了护栏之后,骑车我都嫌累。

- 25 - 


说到北邮小吃街,那是一块令无数学子捶胸顿足垂泪涕泣的伤心地。曾经繁华得不可一世,现在平庸得不值一提。稍微老一点的学生,应该都会记得传奇酸辣粉、溢香园、不知名的冒菜、杨铭宇黄焖鸡、水木年华奶茶等等等等吧?当我老了,我会指着那片土地对孙子说,你爷爷我,在这吃过不少好吃的。


- 26 -


千荷大煎饼注定会在历史上书写一段传奇,它刚开业的那一个月,从早到晚,窗口永远排起长长的队伍,师大校内一饼难求,望饼兴叹。那样的长队,我只在周一中午的南方风味门口见过。


- 27 -


没人管北门儿那一片儿叫小吃街,那里却仍然聚集了诸多美食。我在那里吃到过韩式石锅拌饭、山西刀削面、大盘鸡、羊肉汤、老北京涮锅、宜宾燃面、重庆麻辣串串等好多东西。现在也只剩一条空空的街道了。


- 28- 


为了鸡蛋灌饼,我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当然也包括煎饼果子、驴肉火烧、烤冷面……东门外天桥下原来有一家卖鸡蛋灌饼的店,我经常光顾,甚至逃课去吃。一次市容市貌整顿之后,那家店就不在了。后来学五食堂东北角开了个新窗口卖鸡蛋灌饼,只存在了很短暂的一段时间。现在想吃灌饼,只剩东门天桥对面和火箭军总医院对面的早点摊有,最好八点前去,去晚了就没了。 


- 29 -


师大附近本来就没几个书店,除了北门的墨香,还有东门的野草,天桥对面的盛世情。墨香书店原先和北门儿正对着,主人是一对老夫妇,店里有不少好书。因为整改,它也不得不换了地方,现在似乎被后勤“收编”,变成了现在的学1楼地下书店。


 

- 30 -


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和眼泪,不知道唱了多少遍《董校长》,我师终于有了空调。为了空调,我们忍受了许许多多的不方便。为了升级地下电路,网球场改成了施工队的板房,篮球场又改成了网球场,夜晚总是有大车经过产生许多噪音,生活区大大小小的道路陆续被翻了个底朝天。


- 31 -


学八学九院门口曾经是很热闹的:鲜果会是一家很有特色的冷饮店,特别擅长营销,我吃过好几回他家的免费冰淇淋,西域之星水果店据说是已经毕业的师兄开的,价格却并不便宜,还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坛,里面种着不知名的深色灌木。如今这些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大大的配电室和平整的柏油路。 


- 32 -


四年间,西操场用过三个出口,西边东边东南边,篮球场用过三个出口,西边南边东北边,西北楼用过两个出口,学八学九的院子用过两个出口,每一次变动都是因为施工,足以看出师大这几年的动荡不安。


- 33 -


电子楼早年也不是今天这个样,几年前经历过一次翻新,雕梁画栋的大门和主体极其不搭调,被大家吐槽了很久很久。有人把赵丽蓉老师身穿宫廷戏服的样子P到了电子楼门栏上,在人人网上疯传,真是一点也不违和。


- 34 -


人人网是快速崛起又迅速死亡的代表性网站之一,那几年应该几乎没人不用它,它的用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校园里看谁都面熟,看谁都想上去搭讪:“我在人人上加过你!”。


- 35 -


刚入学的时候,老想着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衣服一律手洗,后来慢慢变懒,开始用水房的刷卡式洗衣机。卡是去宿管那买的,五十块钱一张,工本费十块。再后来嫌洗得不干净,就办了清泉的卡,每次洗衣服都得拎着桶走老远。直到有了新一代的手机支付洗衣机,才觉得洗衣服是一件快乐的事。


- 36 -


清泉洗衣房也搬迁过,还好它没有走远,只是从学四挪到了学三,曾经的位置现在成了宿舍服务中心。 


- 37 -


小西门最初的格局和现在差别特别大,起先那里由许多打印店和卖杂货的商店组成,杂货商店卖的大多是杂牌数码产品,最边上的是小西门书店,绝大多数教材都可以在那里弄到。曾经的小西门很坑人,有一回找了其中一家打印一张传真,店主收了我的钱,折腾了三天也没把传真打印出来,室友花了四十多买过一个插线板,结果发现是坏的。我的同学们多少都在那边生过几回气。


- 38 -


 操场原来是没有门禁的,今年春天才装上。门禁挡住了怯弱的人,却挡不住大妈们舞动的灵魂,挡不住大爷们飞驰而过的寂寞。

 


- 39 -

蛋蛋网上常年吐槽的对象,除了“四合院猥琐男”、“自习室情侣”等之外,还有“同学,你是北师大的吗”,如今校园里再也看不见这些传教士了,它们像一阵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 40 -


因为我是北方人的缘故,我与新乐群的感情明显比学五更深,和以前相比,学五有了小碗菜,丰富了早餐的品种,凉菜更加便宜。新乐群有了小份菜,更换了桌椅,新建了卖饮料的吧台,添了卖西瓜的窗口,晚六点半之后开始夜宵。这两所食堂,好像从来没有停下自我完善的步伐。


- 41 - 


以前,快递员是不准进入校园的,他们都聚集在大西门外。记得有次下暴雨,快递员给我发短信:“下大雨,速来。”我为了不让他淋雨,用最快的速度赶了过去,结果还是被放了鸽子。小麦公社、城市100都是后来才有的,取快递就方便安全多了。


 

- 42 -


最早校园网的流量套餐和现在不一样,作为一名网瘾少年,每到月底经常捉襟见肘,后来网络套餐政策改过两次,每次都比之前流量更多,也更便宜。


- 43 -


大学四年,我没有踏进过一次旧图书馆,新图建立之后,旧图不再有学习区,它似乎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今年,旧图翻新工程基本结束,将作为办公楼继续使用,它将继往开来,承接新的使命。


- 44 - 


师大是“清北人师”中唯一附近没有地铁站的学校。小西门最早没有公交车,后来多了一条579,去牡丹园、知春路、中关村、清华大学、圆明园、颐和园都很方便,南门的620、小东门的690,都被取消掉了。


- 45 -


师大的乌鸦每到冬季永不断绝,一次路过公主坟,偶然瞥见天桥旁边的树枝上落满了乌鸦,恍惚中以为自己正置身师大。作为一名幸运儿,我四年一共被乌鸦翔击中过五次,这个记录仍然在刷新。乌鸦造就了“天使路”,也造就了著名的落满鸟屎的汽车,那辆车以前停在小东门,如今那里新修了立体式的停车场。


- 46 -


师大没有一天不在改变,这几年,陆续有了瀚德学院、新传学院、统计学院,有了导师制、掌上师大、新的教务系统、统一的信息平台;今年,宿舍又多了WIFI和微波炉,多了电动车充电插座,校园里有了小黄车,有了一座新的食堂,当一个一个改变发生在身边的时候,我不以为意,走过漫长的四年,蓦然回望,却发现师大早已不是当年模样。 


- 47 -


毕业对我来说,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迄今为止我仍未对它有过任何思索。以前我在微博上说:“等到我毕业的时候,一定会没有一丝留恋,毅然决然地走出校门,就像我一年前走出高中校门,五年前走出初中校门一样。”现在的我不得不为这句话自我批判,我必须承认,我对这个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对北师大,对铁狮子坟,开始依赖起来。血液中发酵出一种惯性,让我不适应变迁。


- 48 -


经历过三个毕业季,大家一起送别一届又一届的师兄师姐,他们如今已天各一方。吃饭、唱歌,我混在人群之中,试图理解他们的忧伤和快乐。时至今日我才明白,之前作出的所有对于毕业的揣测,不过是从一种情怀跳到另一种情怀,怎样都无济于事。自己的那一劫,总要亲身去渡。


- 49 -


这阵子,好多人都祝福我“毕业快乐”,就像过生日要说“生日快乐”,各种节要说“各种节快乐”,可是毕业怎么能快乐得起来呢?在这个节骨眼儿,快乐仿佛成为了一种希冀,越是不快乐的时候越要振作,越要强颜欢笑。


- 50 -


我想,毕业是个越琢磨越伤感的东西,于我而言,宁愿装作若无其事毫不在意,也不想放大那份历久弥坚的伤痛。所幸我们仍在,所幸路还长。祝好。



END




    本文为京师学人毕业特刊约稿

     亦发布在作者个人公众号“鲸鱼马戏团”上

往期精选:

明光背后:西三环的乱与梦

北京㎡故事


自由丨深度丨开放丨有趣

相 信 思 考 的 力 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