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职场鸭汤(2):2月29号,晴,你八成在准备离职的路上
凡是告诉你:
“读完本文大约需要X分钟”的号
都在利用“偷懒捷径”来勾引你
接上集:青年职场鸭汤(1):如何避免寻找人生目标、理想职业时的误区?
先摆个惨痛的数据,从去年11月开始,我先后“聊过的天”超过30场,其中有一半是正正规规的面试求职、另外一半是和老板级别的“网友见面”,随便聊聊。一来呢,我对离职求职积累了点经验,二来从这些甲乙方老板眼神中我能看到:他们对人才如饥似渴的问题,这与大多数年轻人怀才不遇成鲜明对比。
有的人永远找不到好工作,有工作永远找不到好的人
所以趁着你十有八九动着小心思的时候,聊聊最直白的离职与求职。
1.离职的外部检测:改变公式
如何确定“什么时候你该离职了”?
除了听从自己的情绪、渴望和朋友的建议,我想推荐一个外部检测工具 —— “变革公式”,Change formula。这个公式是我偶然在wikipedia上看见的,本来是用于描述企业/组织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革,但我觉得也可以绝佳的平移到个人身上。
公式是:D x V x F > R
Dissatisfaction x Vision x First Steps > Resistance to Change (不满情绪 x 改变愿景 x 初步实践 > 改变阻力)
分别是什么意思我来解释一下。
不满情绪就是你对当前状况不满意,不管是面对了bitch还是工资太低,总之你很不爽....改变愿景指的是“你是否有个较明确的理想方向”,如想从乙方到甲方,或者想具体跟着某些大人物干事儿。而初步实践是说:你有没有朝着那个方向迈出第一步,使它的实现真正成为可能。
可以看到,如果你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改变(离职)才有可能发生。如果有一项不存在(=0),其实都不太可能发生改变。当你苦恼自己到底要不要做出改变、离开这家公司,真的可以试试看这个公式。大多数人只存在不满情绪和改变的目标,如果没做出什么初步实践,或许你永远不可能卖出这一步。
2.离职的内部检测
根本上,判断你是不是要离开现有工作环境,还是要从自身出发。还是要回到职场资本的概念上。大多数人离职的原因太过随意,可能是“就是钱少了..”、“人们都不喜欢我..”、“环境不够好..”等等,我的确同意类似钱、环境是个重要因素,但还没到那么重要,尤其是对本文的受众你,工作5年以内的你。
年轻时重要的要素不是经济收益,而是能力收益。在上篇文章青年职场鸭汤(1):如何避免寻找人生目标、理想职业时的误区?我提到一本很棒的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它激励我们在一个岗位上,就要用工匠思维看待职能,专心致志在【做到优秀】上。
根据这个标准,书中也提到了什么时候你该离职的三个特征:
A.该工作无法让你有机会通过发展稀缺而宝贵的相关技能而与他人区别开来。
B.你认为该工作所关注的内容是无用的或者甚至可能对世界有害。
C.该工作迫使你与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我的解读:
第一点,如果这个职位对你提升都毫无帮助,那么也应该毫无疑问的立刻离开,因为你年轻,你可以多经历。第二点,如果你觉得工作不创造价值甚至负面价值,那对职业未来肯定也是没好处的。第三点,喜好可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认不认可他们的价值观。
再三判断,避免因为【自己一时冲动的误判这三条因素】而错失了学习的机会,但一旦真的离职,也别后悔,这个世界总有更合适的地方。总而言之,排除掉你是天才的因素下(如果你是天才,你已经成为我后面提到的优秀年轻人了),认真积累比追随激情更重要。
3.求职的绝对武器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告诉你求职成功的真谛。这个角度是企业主角度....
继续大言不惭的说,我面试的时候常能发挥出1.5倍-2倍的效力,通过一些pitch frame去销售我自己,比如面对某老板的时候我会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啦、用其他大牛人朋友帮自己不经意的背书啦、善用微笑和瞪眼睛啦...等等(这些故事可以慢慢聊)。
但我知道我自己值多少。
花里胡哨的表达、侃大山真的可能是一个人的表象,知乎上有太多HR讲述他们遇到的“表里不一”的案例。毕竟,吹牛是可以空口无凭下给人一种震撼感的....被吹牛者被震撼时伴随着“由新鲜感novelty激发的多巴胺”,他们嘴巴上不说,大脑却一直在表达:“多来点、这样的故事再来点...” —— 被脑科学家称之为wanting....
所以反过来,我建议企业主不要被面试印象蒙蔽,要看一个人long term的表现,long term的表现可以用一样东西证明 —— 作品。
不管你的作品是方案、、是文案是设计、是上市的产品、是被报道的案例,总归有一本踏踏实实的作品汇总。这是所有老板们都看重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不会动的...拥有了就是拥有了。
要提醒的一点是,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团队合作完成,没人是傻子,你一定要明确说清楚什么部分是你的功劳,什么部分是大家一起的贡献。
4.没有积累的时候要“搏出彩”
如果相对而言资历尚浅、或者竞争者都很出众,大家有差不多的履历、成就、作品,我建议可以设定一个出奇制胜的思路,给自己”搏出彩“。
以我自己为例:
15年离开VML Social寻找和策略策划相关新机会的时候,我面临了一个超大的挑战 —— 我基本没有做过几次策略。
你见过有老板会找没做过几次planning的人去做planning么?所以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困扰,普通的求职渠道诸如海投我根本就没打算考虑。
接下来我想到了一个点子,或许可以赌一赌解决这个经验不足的问题。那就是用求职(准确来说是投递简历)这件事儿来展示我的strategic thinking能力。于是我做了几件事儿:
A. 不海投,找我认识的朋友帮我直荐CV给各公司的老板
B. CV不用普通格式,而是做成一份方案,用策略语言说清楚我的故事
C. 展示那些可能“传遍social圈”的文章
这些行动的结果是,我获得了N个面试机会,而且都是直接和老板或公司策略的头...因为相对新颖的方式和方案展示出的基本策略逻辑,激发了wanting。至少,他们对我感兴趣,就愿意约来聊聊。
“搏出彩”的机会,不是要你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是一些能表达个人优势,但又没人做过的事儿,来激发需求者最原始的期待。
最后的一些想法
求职离职这个过程看起来是门功夫,但越往后这个功夫越没用。
求职背后的选择,是最大的挑战。毕竟求职成本,其实主要来自机会成本。
你无法衡量当初在A和B工作之间,没有选择的那个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所以不如专注于当前的工作。彼得·德鲁克曾经提出过一个“回馈分析法”,简单说就是在做决定时,先预期结果,然后半年到1年后,回顾这个结果达成的情况。(是不是和google的OKR很像?)大家都可以用回馈分析来判断自己之前决策的质量,以及是否擅长某种职能、工作。
对了,善用高人的经验、甚至鸡汤来保持自己的信念,也值得一试:
对话框回复方法,有我精选的几篇文章。
不用谢。
悖·论
别追求不匹配的东西 VS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这是两个看起来有点矛盾的说法。我的实际经历告诉我,太贪心去追求超过自己的东西并非好事,有很大几率陷入迷失,稳扎稳打可能是非天才的好策略。而FAKE IT这个说法,我也见过很多人的成功实践,当然FAKE IT需要很高的心理素质和超强的学习能力。我想两者的症结就在如何把控下一个平台与自己的匹配程度,跳出舒适圈,也别跳的太远吧。
这里的其他深度文章:
一次实在没什么“干货”的Social Marketing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