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铜陵】吴笛:寻找诗歌最美妙的形式

2017-03-24 頠曦 铜陵新人网


    之前,小编向大家介绍过一位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郜元宝,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另一位教授,他在比较文学、英美诗歌、俄罗斯诗歌研究方面有很大的造诣,也对诗歌创作有一定的探索。他就是浙江大学的吴笛教授。


  吴笛其人  

吴笛,又名吴德艺,1954年12月生,安徽铜陵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浙江省社科联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等职,并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组专家。

吴笛先生的主要作品有《比较视野中的欧美诗歌》等外国文学类学术著作五部,《苔丝》等外国文学译著二十余部以及《普希金全集》等编著数十部。


吴笛先生不但在英俄文学上造诣颇丰,对诗歌也有所涉猎。他有一本诗集叫《吹箫人》,向读者倾诉他骨子里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也传达出生活激发的思想、感情和理趣。


  荣  誉  

○  1993年至199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

○  1999年,曾入选“当代浙江作家50杰”。

○  2001年至2002年获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基金,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学者。

○  多次获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  任副主编的《世界诗库》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特别奖。


  部分作品  


哈代新论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2-01


吴笛先生对哈代的作品有深刻的研究,在《哈代新论》出版之前,就已经出版了《哈代研究》一书。而《哈代新论》更是结合了生态批评、性别批评、法律批评等现代批评技巧,运用跨文学研究、影响研究等方法,对哈代的思想和创作进行了更深刻的探索。在这本书中,吴笛先生分别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哈代悲观主义的认知价值以及艺术魅力等方面对哈代的作品进行分析,也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哈代。


英国玄学派诗歌研究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9-01


《英国玄学派诗歌研究》一共有十二章,分为上、中、下三篇,吴笛先生在这本书中从主题与思想、诗意与意象、比较与影响三个方向对英国玄学派诗歌展开探究。这本书的研究视野宏大、研究视角多样、理论创新性较强、文本分析细腻。他以抛砖引玉式的研究给之后想要研究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学者以启示作用。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4-01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是浙江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域文化丛书》成果之一。这本书中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的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以及他们的翻译艺术成就,其中包括了对鲁迅、徐志摩、茅盾、戴望舒、朱生豪、夏衍、草婴、飞白等著名翻译家的评价。可以说,这本书是对浙籍作家及其成果的客观梳理,也是对这些浙籍作家的杰出翻译艺术和这些艺术反映出来的思想的深层次的探讨。


  作品节选  
又是春光明媚

火车走了。路基一片漆黑。
黑暗中我怎么寻找道路?
我只不过离开了几个昼夜,
方向却已经辨不清楚。
钢铁的铿锵在帽中沉寂。
突然,出现了什么样的奇思妙想?
杂乱无章,长舌妇的闲话。
到底搞的是什么名堂?

我在什么地方再次听到
去年就曾听过的河流断断续续地絮语?
啊,大概是一条小溪
昨夜里重新钻出了林地。
这,和往年一样啊,
池塘推动冰块,让水猛涨。
这,真是新的奇迹啊,
如同以前,又是一片春光。

这是春天,这是春天。
这是她的魅力,她的神奇,
这是她柳树后的棉衣、
围巾、肩膀、脊背、身姿。
这是悬崖边上的雪姑娘。
这是半疯的饶舌的妇女
从峡谷的深处溢出
喋喋不休的急促的呓语。

这是在她面前,湍流
淹没一切障碍,沉入狂欢,
吊灯般悬垂的瀑布
钉于峭壁,咝咝发响。
这是一道冰冷的细流,
牙齿打着寒颤,淌进池塘,
又从池塘淌进其他的器皿。
春汛的语言——生活的谵妄。


原作者:〔苏联〕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吴笛 译

端午节江水回荡千年时光
西装革履失魄于陡峭的岸上
手中一瓶白酒
脸上两行清泪
为上游那轮沉落的夕阳
故人 先生 兄弟啊
长风浩荡
年年的今天
在中国
有些话只能默默地向您倾诉
让不断涌涨的浪潮轰响
我们永恒的勇气与忧伤
以弱小的身躯阻遏
一种风
面对严酷的岁月
平静地与呼啸的刀刃抗争
寒风刺进了骨头
骨头此时竟绽开
一朵朵清香令
噩梦围困的春天
惊醒

怀念牛在鸡鸭鹅,猪狗羊等家禽家畜中,牛体积最为高大、健硕,可我从未听说牛欺负过它们,只有那些土鸡土鸭什么的不时地跳到牛的背上,自鸣自大,耀武扬威。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牛给万物之灵的人类作出了一个极好的榜样。牛最心静,牛很少吵闹。听说过狗吠猫叫,鸡啄猪拱,兔子急了还咬人,但我们从没听说过牛咬人。牛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绝对的双眼皮,最为清亮,牛在吃青青小草时,眼睛总羞怯地闭上。即便是对身上的牛虻牛蝇,偶尔也只用不长的尾巴象征性地敲打一下,好似一句重复的警告。牛几乎没有慌张的时候,总是那么一步一个脚印,淡定从容,大智若愚。 牛最能忍辱负重,吃的是草,挨的是鞭子,泥里土里,上山下河,犁拉驮, 几个人甚至几十人也干不了的活,牛都在默默地干着。


对祖国、故乡、亲人的深爱是我诗作的原动力。我无法涂改我的血型,无法否认几千年那些美好的感情积淀,我也逾越不了东方整体的文学思维框架,我所努力的仅仅是自己的理解与尽可能的个性表达。而对当下生活的关注(主要是心灵和思想)与对悠远历史和永恒未来的思索,又构成我创作不竭的源泉。

——吴笛


在英俄文学的研究上,他敢于创新,为学界研究英国玄学派诗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在诗歌创作上,他也力图找到和创作出一首诗在当下最美妙的形式。在他的诗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语言的魅力,更可以寻找诗歌与做人、艺术与道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也是学者、学生、读者喜爱他的原因吧。


本文由铜陵新人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99%的铜陵人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