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3

来源:段迎晟电子观点(ID:gh_7669b55ea4de

作者:段迎晟

原标题:《【方正电子/计算机】工业富联60页深度报告:打造“制造业的阿里巴巴”, 工业互联网助力独角兽二次腾飞


核心观点:

1、44年风雨锤炼,终成全球精密制造航母

2016年鸿海精密营收占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总收入的 31.52%,将排名第二的伟创力(8.4%)远远甩在了身后。相比竞争对手,富士康在电子制造行业的竞争力是全方位且更高一个维度的。电子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已经相对稳定,行业集中度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丰富且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深厚的技术工艺储备、领先的研发实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产业链上下游议价能力、产业配套优势——这些核心竞争力都帮助富士康在竞争中强者恒强。作为国内电子制造业的“黄埔军校”,其影响了一整代中国模组厂商的发展。 

2、剑指工业互联网,打造“中国制造业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B2B平台上汇聚了上千万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解决了买和卖之间的所有问题,并通过大数据不断优化改进。富士康布局工业互联网的意义也是如此。中国坐拥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经济增速换挡,人口红利不再,企业转型智能制造迫在眉睫。富士康身上拥有全球最出色的3C制造基因、丰富的内部生产数据、工业机器人已布局十多年、深谙下游自动化集成之道,借助IPO的资本力量,FII打造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大有可为。 

3、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转型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商,技术、资本、团队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我们认为富士康是国内最有资源、最有基础、最有希望做好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生态的企业,原因有两个:第一,富士康有资本、有基础做工业互联网生态。富士康优势在于智能制造环节,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大,在500强的排名将不断上升,有望直接对标GE/西门子等公司。 第二, 富士康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品质控制、智能制造方面,符合全球最高标准。具体系现在:a. 基于自身强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团队,构建了国内最强的服务团队。b. 领导层挂帅成立的内部工业互联网团队数量达到10多个,优胜劣汰,机制领先。c. 内部针对不同生产线和业务板块,积累了多种技术,包括工厂内网、设备检测、后台大数据分析等多种知识模型。 

4、工业互联网是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性转机,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17年11月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指导意见以来,工业互联网政策不断加码落地。从12月5日梅宏院士提出信息化3.0-软件定义制造业这一观点开始,2月工业互联网峰会顺利召开,同时在2月底成立以苗圩为组长的专项行动小组。目前工业互联网国家平台的评选正在进行当中。我们认为富士康作为智能制造的标杆性企业,凭借其跨行业、跨领域的独特优势,有望进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5、全球制造业龙头,通信、云服务、科技服务三大业务并重

放眼全球竞争格局,富士康具有强大的规模优势,富士康股份母公司鸿海精营收达到1344.6亿美元,占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总收入的31.5%,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其次,此次上市的富士康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其中,通信网络设备为公司的主要业务核心和营收来源,2017年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75%。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富士康不仅电子制造领域的优秀平台代表,也是跨行业、跨领域的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公司十多年的先进制造经验以及知识模式的积累,公司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规模、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短期内难以超越。

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 186.56、218.57 和 255.56亿元,对应 EPS 为 0.41、0.49 和 0.57 元。考虑到公司是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领域稀缺龙头级标的,按照18年净利润20-25倍市盈率,合理的市值区间为3,731-4,664亿元。

 

风险提示:

工业互联网政策执行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

正文

1         投资亮点

1.1    工业互联网政策利好不断,FII 36天过会创造IPO历史

17 年11 月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指导意见以来,工业互联网政策不断加码落地。从12 月5 日梅宏院士提出信息化3.0-软件定义制造业这一观点开始,18年2 月工业互联网峰会顺利召开,同时在2月底成立以苗圩为组长的专项行动小组。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8 年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目前工业互联网国家平台的评选正在进行当中。我们认为富士康作为智能制造的标杆性企业,凭借其跨行业、跨领域的独特优势,大概率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踏上“绿色通道”亮相A 股,36天过会创造A股IPO历史。IPO募集资金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依托已有BEACON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建设,带动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富士康的标杆意义,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1.2    全球电子精密制造航母,多元优势助力强者恒强

2016 年度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电子制造服务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合计约为 3,113.21 亿美元,约占当期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总收入(IDC 统计)的 72.97%。其中,鸿海精密当仁不让排名第一,营业收入规模约为 1,344.63亿美元,占行业总收入的 31.52%,其体量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将排名第二的伟创力(357亿美元,8.4%份额)远远甩在了身后,龙头地位坚不可摧。 

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雨锤炼,相比竞争对手,富士康在电子制造行业的竞争力是全方位且更高一个维度的。电子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已经相对稳定,行业集中度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丰富的客户资源及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深厚的技术工艺储备、领先的研发实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这些核心竞争力都帮助富士康在电子制造行业的竞争中强者恒强。

不仅如此,中国模组厂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富士康的影响。富士康可以说是国内电子制造业的“黄埔军校”。

1.3    剑指工业互联网,欲打造“中国制造业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B2B平台上汇聚了上千万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解决了买和卖之间的所有问题,包括渠道的建设、企业描述、商品的详细信息、过往交易记录等双方线下交易所需要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平台通过获取越来越多的交易数据而不断优化,更好的发现批发商对商品的需求、引入合适的卖家、优化信息发布效率,促成了越来越多的交易。

 富士康布局工业互联网的意义也是如此。中国坐拥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在经济增速换挡,人口红利不再,企业转型智能制造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如何帮助数量庞大的生产企业搭建平台、结合工业自动化设备,充分利用内部的生产数据优化设备产能、更好的实现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富士康身上拥有全球最出色的3C制造基因,丰富的内部生产数据,工业机器人已布局十多年,深谙下游自动化集成之道,借助IPO的资本力量,FII打造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大有可为。 

2         44年风雨锤炼,打造全球精密制造航母

2.1    电子制造行业全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1.1  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

1)行业分类及属性

作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上可以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硬件)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两大块。其中,作为硬件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可以分为To C和To B两大类。To C是面向消费者产品的电子制造,即消费电子;To B是工业电子,包括ICT电子、汽车电子、工控医疗电子、军工电子。

消费电子的季节性明显,ICT取决于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基础设施投资周期,汽车、工控医疗周期性不明显、军工主要取决于国家战略及国防预算。

2)市场规模

从全球的发展现状来看,2015 年和 2016 年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收入分别约为 4,129 亿美元和 4,266 亿美元,预计到 2021 年可达到约 5,260 亿美元,2017-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4.4%。

在亚洲,2015年和 2016 年收入约为 3,453 亿美元和 3,529 亿美元,在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总收入占比约为 84%和 83%。预计到 2021 年,亚洲市场收入将达到约 4,299 亿美元,2017-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4%。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规模优势继续保持。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近20万亿元,同比增长高出10%;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收入超过14万亿元,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分别达到19.2亿部、3.1亿台和1.7亿台,稳居全球第一。另一方面,主要行业和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超过80%,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无人机、智慧健康养老等新兴领域,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技术和应用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 

3)利润率

        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球电子制造行业利润水平稳中有升。根据 IDC 数据库统计,2015 年度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电子制造服务行业公司的毛利率位于3.94%至12.97%之间,平均值约为6.70%。根据各企业 2016 年年报显示,上述企业的毛利率位于4.28%至 13.62%之间,平均值约为 6.92%。

2.1.2  电子制造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

电子产品的终端市场与生产基地随历史发展不断迁移。纵观几十年来,产业分工在全球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将会承接不同的国际化分工。 

电子制造行业的下游需求反应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二十多年前,全球最大的市场在美国和欧洲,1992年,参议员、前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4000亿美元,以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国人可以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 

        近十多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民购买力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大范围、大规模的投资不断在进行。尽管技术在不断升级,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电子制造总体而言依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严重依赖劳动力资源。近几十年来电子制造工厂从美国欧洲转移到日本、韩国及台湾,近些年再转移到中国。中国凭借改革开放的政府优惠政策,并坐拥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形成了完整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过了最大规模投资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已转移到中国大陆。


2.2    富士康的全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2.2.1     鸿海与富士康及其发展史

1)鸿海与富士康的关系

研究富士康,首要的是分清鸿海与富士康之间的关系。平日里所说的“富士康”即富士康科技集团,其并不是单独法人,也没有工商注册,其代表的是鸿海系在大陆所有工厂的管理机构统称。

 鸿海在大陆最先是以连接器起步发展,以“FOX”和“Connector”连名,起名FOXCONN,中文名即富士康。富士康的主要业务是电子代工,专业的称呼应该是“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亦称为ECM(Electronic Contract Manufacturing),或是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EMS为电子行业所特有,是从Foundry(芯片代工)演变出来的新行业。当年IBM主板制造部门独立后,开始接受制造其他公司的订单,自此开创了电子代工制造的先河。新公司可为此而创业,老公司也可将其富余的生产能力对外开放。目前大部分品牌公司都是通过外包“制造”以提高效益,自身只提供品牌、设计、监控、技术支持,而EMS厂则可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增值服务。可以说,这些EMS供应商才是热销产品的幕后英雄。(来源:富士康:大企业的练成记)

2)鸿海集团的发展历程

1974年,创始人郭台铭以新台币10万元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鸿海塑胶成立之初员工仅有10人,主要业务为制造用于电器的树脂模具,如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此后,在台湾电脑配件制造业的成功驱使下,1981年鸿海塑胶成功开发出个人电脑连接器产品,由此将企业从生产电器的树脂模具转型到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凭借电脑连接器业务,鸿海开始和康柏等个人电脑厂商合作,在主流台式个人电脑制造业崭露头角。1982年,鸿海塑胶改名“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1990年代个人电脑及互联网迅速成长,鸿海借此机会快速发展,至2000年鸿海市值突破新台币1000亿元。 

       之后郭台铭积极透过扩大服务项目的垂直整合,在高速成长下,2005年鸿海集团总营业额突破新台币兆元,超越新加坡的伟创力(Flextronics)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配件代工厂。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不仅第一名的位置保持至今,而且大幅拉开了和伟创力之间的距离,同时带动台湾其他电子代工制造企业,晋身全球前十大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当品牌公司亏损或灭亡的时候,这些EMS都仍然屹立不摇。此后依靠苹果iPhone及各产品带来的巨额订单,业绩持续倍增,2010年底仅鸿海集团单一公司营业额就破美元千亿,跻身全球前五十大企业之列。

2.2.2     富士康所处的产业链位置及竞争格局

       以消费电子制造为例,产业发动机是下游的美国苹果公司,其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内制造业的心。消费电子产业利润分布是一个典型的微笑曲线,苹果攫取了整个手机行业90%以上的利润,而位于产业链中游的模组加工、芯片封测、组装是附加值和毛利较低的区域。富士康凭借巨大的规模优势,牢牢占据着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企业位置,但以往的利润率一直不高。

       富士康的竞争对手以台资企业为主,包括和硕、广达、伟创力、仁宝等公司。行业竞争格局已经相对稳定,行业集中度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受益将强者恒强。2015 年度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台资7家,美资3家)的营业收入规模达到约 3,176.47 亿美元,约占当期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总收入的 76.93%。其中,排名第一的鸿海精密,为富士康的控股股东中坚公司的母公司,在当期的营业收入规模约为1,363.23亿美元,占行业总收入的33.02%。2016 年度TOP10的营业收入规模合计约为 3,113.21 亿美元,约占按 IDC 数据库统计的当期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总收入的 72.97%。其中,排名第一的鸿海精密在当期的营业收入规模约为 1,344.63亿美元,占行业总收入的 31.52%。


2.2.3     富士康的综合竞争力分析

经过四十多年的锤炼,相比竞争对手,富士康在电子制造行业的竞争力是全方位的。以至于中国模组厂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富士康的影响。富士康可以说是国内电子制造业的黄埔军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是富士康在内地的第一批工人,在线装事业部工作近10年,做到了大陆员工的最高职位。1997年离开富士康自主创业,成立了立讯精密。立讯精密良好地传承了富士康专注、踏实的精神,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精耕细作,经过十五年的高速发展,俨然成为了国内消费电子模组厂商的佼佼者。 

我们认为,富士康的综合竞争力在于,1)与现有大量客户资源长期深入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2)规模效应下的产业及供应链优势;3)深厚的技术工艺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4)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

2.2.4  FII产品总体介绍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通信网络(CT)设备、云服务(IT)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宽带和无线网络、多媒体服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电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互联网增值服务商所需终端产品、企业网络及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以及精密核心零组件的自动化智能制造等。

1)IT产品

IT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型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网络设备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富士康生产的网络设备产品包括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无线设备、网络服务器、机顶盒及智能家庭网关等。网络交换机主要用于信号转发,使信号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一种互联设备,可以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无线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无线控制器,主要用于无线终端在无线覆盖下连接网络,使无线终端设备能够利用无线电以无线的方式在网络上传送资料网络设备产品的终端应用市场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企业及政府单位、个人用户等。

云服务设备,主要是服务器、存储设备,最终应用于企业及政府单位、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服务器是提供计算机服务的设备,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具备承担服务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数据中心设备将服务器、存储系统、电力电气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等进行集成,具有可靠性高、快速部署、低成本、低能耗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工业4.0、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存储设备是将将信息数字化以后再利用电、磁或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存储的硬件设备。富士康生产的服务器产品包括超级计算机等高效运算设备。

IT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和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及增速:2017 年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市场总收入预计约为295 亿美元,2021 年将达 345 亿美元,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4.0%;

    2020 年,预计全球云计算数据流量比重将占整体网络数据流量的 92%。2015 年云端数据流量为3.9 ZB(Zettabyte,泽字节),预计到 2020 年达 14.1 ZB,约增长 3.7 倍;

    2016 年全球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制造市场总收入约为 353 亿美元,预计 2017 年达 370 亿美元,2021年实现 431 亿美元收入,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3.9%;

富士康所属地位:2016 年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 279 亿美元,富士康营业额占全球产值超过 30%;2016 年全球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 353 亿美元,富士康营业额占全球总产值的比例超过40%。 

竞争格局:

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为鸿海精密,比重为 49%;第二及第三名分别为伟创力和捷普。2017年,公司通信网络类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通信网络设备品牌商。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伟创力、捷普、新美亚、天弘、可成科技、比亚迪电子、环旭电子、卓翼科技、欧菲科技、共进科技、长盈精密等。

随着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企业的兴起,中国在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中的市场地位仅次于北美。中国政府近年大力扶持云计算产业链,推动云计算产品国产化,鼓励采用国产品牌产品,带动华为、浪潮、曙光、联想等品牌崛起。报告期内,公司云服务设备类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 Amazon、Dell、HPE 等。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广达、纬颖科技等。

 2)CT产品

CT产品主要包括电信设备。

电信设备是通过线缆或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分为有线电信设备和无线电信设备。富士康生产的电信设备产品包括行动基站、光传输设备等。电信设备产品的终端应用市场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有线电视运营商等。行动基站包括基地收发机站、基地台控制器,用于移动电话使用的蜂巢式网络,使移动电话能够实现双向无线通信。光传输设备能够将各种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上进行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较远,信号不易丢失,波形不易失真等特点。

 CT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和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及增速:2017年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市场总收入预计为 125 亿美元,到 2021 年增长至 145 亿美元,2017年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3.9%;

        2017 年全球手机出货量规模预计约为 19.8 亿台,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 19.9 亿台;智能手机方面,2017 年市场预计较 2016 年增长约 3.0%,总出货量达约 15.2 亿部;到 2021 年总出货量将达约 17.4 亿部,2017 至 2021年可实现约 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富士康所属地位: 

2016 年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 122 亿美元,富士康营业额占全球产值超过 20%。富士康在所处的业务领域中,市场占比居于领先地位。 

竞争格局:

2015 年,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中,伟创力以 25%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鸿海精密以 24%的市占率居于第二。新美亚和捷普分别以 14%、1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四位。前四大厂商市场占有率的总和占整体市场的比重超过70%。2015 年,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为鸿海精密,比重为49%;第二及第三名分别为伟创力和捷普。报告期内,公司通信网络类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通信网络设备品牌商。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伟创力、捷普、新美亚、天弘、可成科技、比亚迪电子、环旭电子、卓翼科技、欧菲科技、共进科技、长盈精密等。

3)精密结构件产品

云服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为服务器、存储器、机柜机箱机构件及相关零配件,主要包括主板、风扇、电源供应器的铂金机箱,及铂金面板、托盘、塑料边框、滑轨、硬盘盒、绝缘片、导光片、压铸件、五金件等。

精密工具产品主要包括云服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金刚石工具、钨钢工具和微细丝锥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模具等领域中的各类精密零部件的精密制造。 

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和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及增速:2016 年全球金属切削工具行业市场规模为 360.4 亿美元,预计到 2021 年将增长至 545.6 亿美元,2016年至2021 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8.65%。其中欧洲、北美地区增长稳定,亚洲市场增长较快,市场潜力较大。 

全球精密工具行业的主要参与企业包括瑞典山特维克集团的可乐满、肯纳金属集团和伊斯卡公司等。国内的主要厂商包括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近年来国内精密工具行业已实现较快发展,但国内精密工具企业的产品定位相对低端,高端市场目前主要由进口产品占据。

4)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装置。富士康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执行重复度较高或危险度较高的工作,从而大量节省人力支出、提升制程弹性、缩短作业时间。富士康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富士康自身和外部客户,是富士康和外部客户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的重要保证。 

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及增速:预计2017~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量为1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比例预计从2015年的27%提升至2019年的39%。


富士康所属地位:

富士康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掌握了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其专用交流伺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关节精密传动技术、核心控制算法等,以及在上述技术基础上建立的提供多种定制化行业专用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具备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

竞争格局: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高端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2.5  FII主要业务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

经过几十年产业化分工协作,基本形成品牌商在欧美、组装厂商在台湾、模组厂商在大陆、元器件厂商在韩日欧美的格局。 

零部件由大陆厂商生产,交给台湾厂商进行组装,最终由台湾厂商给品牌厂商直接交货。 

1)采购模式

富士康作为典型的组装厂商,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采购模式可分为Buy andsell以及直接采购。Buy and Sell 模式指客户向原材料供应商购买原材料后,再将原材料转卖给富士康,由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直接将原材料配送至富士康的采购模式,有利于富士康与品牌商形成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直接采购分客户指定供应商采购和富士康自主向供应商采购。 

2)生产模式

富士康的客户主要为全球知名的电子设备品牌厂商。品牌厂商遴选合格供应商的认证程序严格复杂且历时较长。富士康凭借多年积累,已成功成为众多国际领先品牌商的合格供应商。富士康的生产模式为,各事业处的企划生管部门结合客户的需求计划、自身的实际产能、产品的生产流程耗时以及产品潜在销量波动等因素制定排产计划,各事业处生产制造部门根据企划生管部门制定的排产计划组织生产制造,制造完成后将产成品运抵仓库或直接发货。富士康拥有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管理及制造能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及协同生产,通过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满足客户在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交货需求。 

3)销售模式

富士康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物流交货的全方位服务。富士康依据客户和产品类别,设立专门负责团队,与全球知名的电子设备品牌厂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直接洽谈销售业务。 

2.2.6  关于富士康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富士康目前可以选择的方向是向产业链下游和上游两个方向拓展。

富士康近几年通过收购、自建品牌、投资等手段进入价值链的上游,开拓上游业务和工业互联网业务。其中包括:富士康香港分公司FIT Hon Teng公司于当地时间27日发表声明,将以8.86亿美元(约合55.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著名苹果配件制造商贝尔金公司等。 

我们认为富士康不甘心只做代工。所以目前的策略是在不引起下游客户的警觉的前提下,缓慢降低对某些客户的依赖,最终自己手中拥有品牌、渠道和客户,成为消费电子的巨头之一。通过几次收购和授权合作之后,富士康目前掌握了三个智能手机品牌,分别是诺基亚(和中国资本背景的HMD公司合作运营)、夏普以及富可视(InFocus)。我们预计富士康后续会非常注重这些品牌的运营,把这些品牌作为一个消费电子的突破口。再依靠孵化的面板业务形成类似于三星一样的一个消费电子巨头,左手智能制造业,右手消费电子。

2.3    纷繁复杂的股权结构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坚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鸿海精密间接持有中坚公司100%的股权。中坚公司直接持有41.14%股权,间接持有发行人28.00%股权,合计持有发行人69.14%股权,为控股股东。鸿海精密通过Foxconn(Far East)Limited间接持股中坚公司100%的股权,系公司母公司。其余主要股东(按股份高低)依次为深圳富泰华(24.6234%),Ambit Cayman(10.7316%),深圳鸿富锦(9.2289%)。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股达到94.223%,其他股东(5.7770%)包括深超光电(2.2717%),恒创誉峰(1.0980%)等。


2.3.1  主要股东介绍

1)中坚公司 (69.1405%)

中坚公司成立于 2007 年11 月 29 日,注册地为Hong Kong,为富士康的控股股东。Best Behaviour Holdings Limited 持有其全部股权。BestBehaviour Holdings Limited 系鸿海精密下属企业。中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截至2017 年 12 月 31 日,中坚公司总资产为 319,738.48 万美元,净资产为319,738.34 万美元,2017 年度,中坚公司净利润为-29,949.02 万美元。

中坚公司直接持有41.14%股权,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富泰华、郑州鸿富锦间接持有发行人28.00%股权,合计69.1405%股权。 

2)深圳富泰华(24.6234%)

深圳富泰华成立于 2007 年3 月 14 日,注册地为深圳市,注册资本为 37,000万美元,是中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富泰华的主营业务为笔记本计算机、微型计算机、音视频播发器、微型计算机及其机构件、零配件等制造与销售。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深圳富泰华总资产为 9,714,560.35 万元,净资产为4,343,362.23 万元,2016 年度,深圳富泰华净利润为 904,204.17 万元;2017 年 9 月 30日,深圳富泰华总资产为 7,550,327.20 万元,净资产为 3,185,838.84 万元,2017 年前三季度,深圳富泰华净利润为 103,390.00 万元。 

3)Ambit Cayman(10.7316%)

Ambit Cayman 成立于 2003 年 1 月 30 日,注册地为开曼群岛,授权资本为 5,300万美元。是Ambit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Ambit International Limited 系鸿海精密下属企业。AmbitCayman 的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Ambit Cayman 总资产为 36,781.78 万美元,净资产为36,781.78 万美元,2016 年度,Ambit Cayman 净利润为 3,469.00 万美元;2017 年9 月30 日,Ambit Cayman 总资产为 38,980.19 万美元,净资产为 38,980.19 万美元,2017前三季度,Ambit Cayman 净利润为 539.88 万美元。 

4)深圳鸿富锦(9.2289%)

深圳鸿富锦成立于 1998 年8 月 3 日,注册地为深圳市,注册资本为 16,900 万美元。为雅佳控股全资子公司。雅佳控股系鸿海精密下属企业。深圳鸿富锦的主营业务为主板、显卡、工业计算机等的制造与销售。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深圳鸿富锦总资产为 2,318,577.67 万元,净资产为1,762,389.18 万元,2016 年度,深圳鸿富锦净利润为 132,533.05 万元;2017 年 9 月 30日,深圳鸿富锦总资产为 2,545,964.23 万元,净资产为 1,802,557.96 万元,2017 年前三季度,深圳鸿富锦净利润为 57,044.38 万元。

2.3.2 富士康与股东关联关系

富士康与鸿海精密、5%以上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示意如下:


2.3.3  富士康主要子公司

1)FIT HON TENG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88 HK) 

富士康持股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6.92%。鸿腾为开发及生产互连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的领导厂商,以2016年营收计,公司名列该领域全球第四及位居大中华榜首。公司的产品及互连解决方案通过线缆、光纤或无线连接传输数据及供电。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互连解决方案,为计算机及消费性电子、移动及无线设备、通讯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及汽车、工业及医疗等其他终端市场提供关键功能。公司与计算机及消费性电子、移动及无线设备及通讯基础设施行业的全球行业领导厂商密切合作,解决彼等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公司的互连解决方案客户主要包括领先合约制造商(包括鸿海及其附属公司)及众多全球领先品牌公司。公司的互连解决方案用于众多领先品牌的各类消费性设备,包括智慧手机、平板设备、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游戏主机、电视及摄像机。通过亲身参与客户的设计、开发与生产流程并积极配合生产,公司能帮助客户更积极响应消费者对新互连解决方案及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了长期业务关系,公司相信此举促成了公司的过往成功并将继续驱动未来增长。除该等行业外,公司正在开拓互连解决方案在汽车(包括电动及传统汽车)行业应用的机遇。

 由合并报表的历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可以看出,2016鸿腾的收入和利润都获得了激增。但利润在2016-2017几乎持平,暗示着2017鸿腾所处行业成本的加剧。鸿腾历史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如下所示:


    根据Wind预测,2017-2019鸿腾的收入年均增速将为19.17%,利润在2017-2019年均增速为23.58%,增速快大,且增幅呈增长趋势。利润率为别为5.99%,5.97%和6.44%,利润率增速平缓。2017-2019预测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如下所示:

      2)FIH富智康集团(2038 HK)

富士康持股富智康集团63.63%。富智康集团主营业务为可穿戴、智能手机,是全球手机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制造服务供货商。集团向客户提供有关手机生产的全线制造服务。集团主要客户包括首屈一指的国际品牌手机委托设备制造商。集团在中国、欧洲及美洲设有生产、研究和开发及其它设施。集团的制造服务包括设计及制造精密治具及模具;产品开发;制造组件、模块及系统组装及集成;及售后服务。(来源:Wind)

 富智康在2008-2017年间主营业务起伏波动巨大,2008-2013年经历了持续的收入下降,而后小有回升,但较起伏,然而在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几乎翻倍,高达789亿元。作为小米手机的主力代工厂,富智康营业收入的翻倍增长,和小米公司手机业务的表现直接有关系。2017年作为小米绝地反弹的一年,促进了富智康的收入激增。

      3)Shun Sin 讯芯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6451 TT)

富士康持股讯芯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66%。讯芯是专业从事半导体(SiP)产业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先进的半导体封装技术及强大的半导体研发能力,建有近万平方米高级别无尘生产车间,研究及开发通讯技术产品,集合表面粘著技术﹑多芯片封装技术,生产射频功率放大器、Wi-Fi模组、厚膜混合积体电路、聚能式太阳能光伏模组﹑光收发模组,汽车电子产品、指纹辨识模组。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均处于封装测试业领先水准。

       迅芯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也极为波动,在2015年达到11.7亿峰值,在2016-2017年显著下降,跌至2017年6.9亿元。盈利能力也呈下降趋势,且2016-2017降幅十分显著。

4)郑州富泰华

郑州富泰华为中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 2012 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于 2015 年 11 月通过复审再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为1,885,415.9万元,净资产为838,429.6万元,主营业务销售、提供iPhone、iPad、iPod、Mac等产品研发与制造,并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等产品。

5)济源富泰华

济源富泰华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总资产为1,631,074.58万元,净资产为818,814.09万元。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型手机核心零组件制造,生产经营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基站、核心网设备以及网络检测设备及其零组件,自动化设备检测及研发,进行精密运动控制、机构模拟仿真、光机电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应用整合技术研究,实现智能制造SCADA/BCS、M2M、智能决策控制、机器学习诊断与预测、绿色节能管理核心应用系统导入、优化、推广。 

6)天津鸿富锦

      天津鸿富锦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总资产为1,363,647.5万元,净资产为152,225.07万元,主营业务为服务器、储存器等相关组件成品的生产和销售,并生产加工、销售电动、非电动助力车(机动三轮车除外)、自动光交换网络设备、高速存储系统及智能化存储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屏、新型电子元器件、精密模具、网络信号分析仪、交换机功能扩展模板等。

3       进军工业互联网,EMS巨头的第二次腾飞

3.1    21世纪是高端制造业竞争的时代,美德等发达国家率先启动智能制造

21世纪是制造业竞争的时代,经过金融危机洗礼,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掀起“再工业化”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经济陆续进入调整和过渡时期,世界正迎来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一方面面临制造业比重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到新兴国家崛起的冲击,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纷纷对实体经济重新审视,特别是对制造部门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进行认真研判。在此情况下,传统制造环节的“复兴”已无可能,主要经济体均把关注点投向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与研发设计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德国的工业4.0计划应运而生,其共同目标均为重振制造业,只是在战略部署上各有侧重点。其中,通用电器的Predix平台和西门子的MindSphere系统便成为这次制造业回归的缩影。

3.1.1  美国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呼唤制造业回归

制造业是美国可持续的经济支柱,制造业岗位的外流以及金融危机促使制造业回归。重振美国制造业,将有助于1970年以来几十年“外流”到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岗位“回流”。该观点最早是由美国国内一些工会组织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扭转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情势。制造业的兴旺,为产业链向前端延伸设计、研发、教育,向后端延伸运输、贸易、现代服务,以及催生现代金融、信息体系创造了条件。金融危机及随后至今的全球经济萧条,击碎了全球化有利无弊的粉色神话。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的有识之士再次意识到仅有服务业,尤其是过去美国推崇的金融和软件,互联网产业,是不可能支撑起美国的发展的。只有重振制造业才能让美国经济再次腾飞。 

        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着力于维持美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中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产学研联合的创新项目之一,主要目标是把美国的产业界、学界和联邦政府部门联系在一起,通过共同投资新兴技术来创造高水准的美国产品,使美国制造业赢得全球竞争优势。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确立美国先进制造的发展基调。PCAST于2011年、2012年先后提出《保障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以及第一份AMP报告《获取先进制造业国内竞争优势》,主要提出,先进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先进制造业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安全问题;美国在经济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在制定措施吸引制造业投资,美国需要遏制这种趋势。2014年10月,该委员会又发布了《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也被称为AMP2.0,该报告指出,加强创新,保持制造业技术领先地位;重视人才培养和流动,为制造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改善经商环境,大力支持中小制造业产业升级。

 

创新支持+人才保障+政策完善,三大支柱助力美国制造业创新领先。

战略投资、创新系统、数据互联为美国制造业创新给予支撑。未来的美国制造,将大大依赖创新才可以实现,为了实现支持创新的目的,PCAST提出,增加优先的跨领域技术的研发投资,确定并列出对先进制造业至关重要的跨领域技术,评估这些技术在研发和投资优先级的流程;建立国家制造创新研究院网络,政企合作建立制造创新研究院,支持各地先进制造业技术的生态系统,加强大学和产业界的互动。建立国家先进制造业门户,具体是建议建立可搜索的制造业资源数据库,作为向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的关键机制。 

制造业人才保障计划保证高素质人才的供应。美国的国情也存在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制造业的弊端,PCAST提出,改变公众对制造业的错误观念具体是公众对制造业职业的兴趣是国家制造业战略的需要,建议举办活动提高公众对制造业职业的兴趣;投资社区大学水平的教育,加强先进制造业的大学项目;推出关键制造业奖学金和实习计划具体是支持国家推出制造业方面的奖学金和实习机会,表明国家对制造业职业的认可。 

政策完善增强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一直以本国的市场化的商业环境而骄傲,对于保障未来的美国制造, PCAST提出,颁布税收改革,具体是提出一系列的税收改革,帮助国内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理化监管政策,具体是建议建立有关先进制造业更好的政策框架;完善贸易政策,具体是建议采取特殊措施完善贸易政策;更新能源政策,具体是针对制造业中重要的能源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下,GE推出Predix平台,制造业生产率有望增长。美国通用电气在2015年已发布了全球第一款专属于工业领域的云服务平台Predix, Predix云服务平台核心功能包括安全监控、工业数据管理、工业数据分析,以及云技术应用等,针对工业应用的独有要求进行了调优,这些要求包括需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处理各种数据,目标包括提高效率、预测故障以及优化物流。Predix平台方便企业分析大数据、远程监控机器,并为机器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这将会极大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2011年,GE在硅谷设立软件中心,正式开放Predix平台,截至2017年,Predix平台已经累计汇聚了全球5万名开发者,160万工业APP,并产生了60亿数字业务营业额。

        制造业投资出现回暖,就业人数有所回升,但重振制造业仍道阻且长。制造业投资的回暖是制造业回流、增加制造业就业的重要先决条件。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制造业投资出现了“V”型变动趋势。2008年到2009年间,美国制造业私人投资由的4,116亿美元下降到3,612亿美元。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私人投资呈现上升的趋势,增长率在2013年后一直保持在3%左右,但是2012-2015年低于同期所有私人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投资增长势头并不强劲。此外,美国推出AMP计划后,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回升,但是明显回升幅度较为平缓,仅有6%左右,此外,2009年到2016年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2016年仅有12%。总体而言,当前制造业就业只恢复到衰退前的90%左右,就业增加并没有达到美国制造业振兴政策的要求。

3.1.2  德国提出工业4.0,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

        对外面临激烈竞争,对内经历产业空心化,德国转型智能制造以应对制造业困境。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全球制造业竞争愈加激烈,德国在通信和信息技术市场上的竞争力缺失,市场份额低于10%。德国作为欧洲乃至全球制造业发达的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三、欧洲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其生产的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机械产品享有盛誉,然而,德国正逐渐面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的隐忧。为了振兴制造业,德国选择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自2006年以来,德国政府便开始着手制定“德国高技术战略”。2010年7月,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中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成为十大未来核心项目之一,目的是提高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2013年4月,工业4.0工作小组发布《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工业4.0”战略正式推出。

德国工业4.0的核心主要体现为"智能+网络化",未来有望达到一个全新的“社会—技术”互动水平。德国工业4.0拟通过四个步骤陆续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一是依靠部署众多的各类传感元件来逐步采集信息;二是渐渐实现控件的小型化和自主化,并把其陆续切入到不同的制造设备之中进而逐步完成设备的智能;三是有效依托不断革新的通信技术进而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送;四是控制设备和控件均会借助于人工开发的软件系统来处理数据与发送指令,进而陆续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便于人工实时控制的目的。未来,在“工业4.0”下,德国在制造领域的所有元素和资源整合将达到一个全新的“社会—技术”互动水平:全部智能产品均具有独特的可识别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随时确认自身的损耗程度;一些有特殊产品个性需求的客户将能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造、预订、计划、生产、运作和回收各个阶段;企业员工可以根据生产形势和目标的变化调整生产步骤,调节和配置智能制造资源网络,提高生产效率。

西门子数字化转型为德国“工业4.0”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技术公司和世界领先的自动化、工业软件提供商,西门子已经为德国“工业4.0”的全面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2016年4月,西门子正式发布基于云的开放式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

MindSphere联通了产业的上下环节,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MindSphere向下提供数据采集API,即插即用的数据接入网关MindConnect,支持开放式通讯标准OPC UA,支持西门子和第三方设备的数据连接;向上提供开发API,方便合作伙伴和用户开发应用程序。MindSphere是云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属于平台即服务PaaS。它向下连接现场设备,向上提供多种多样的应用程序MindApp,现已推出约50种MindApp,依托其独树一帜的开源性和兼容性以及优越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能够帮助不同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快速高效地收集和分析工业现场的海量数据,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

3.2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速换挡阶段,转型智能制造势在必行

3.2.1  稳就业、增收入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制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一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增加值目前仍占到整体GDP的30%左右的比重。2017年,制造业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7.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7%。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对于GDP的增长起到关键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制造业是稳就业、增收入的重要支撑。2016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7888.1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4893.8万人,占全部城镇单位就业比重的27.36%。因此,制造业的衰退既会直接造成大量工业产业的劳动力失业,还会由于产业间的关联间接造成服务业劳动力的失业,势必对全国就业形势形成巨大冲击。

另一方面,发展制造业也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的工资相对较高。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0元,而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2016年就已经达到59470元。在未来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下,工业部门将继续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继续发展制造业无论对于保障就业还是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2  人口红利优势不再,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转型关键在于智能制造

得益于人口红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制造迅速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实现低成本、高增长。2003年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一直保持着6%以上的稳步增长的态势, 200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仅有55,364亿元,而2017年则达到了279,997亿元,是2003年的5倍多。 

中国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低成本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刘易斯拐点或将到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起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9.80%下降到2016年的66.66%,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量的下滑,比上一年减少了345万人,此后劳动人口一直保持着负增长。此外,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11年的13.74%上升到2016年的16.70%,预示着我国人口正整体迈向老龄化。这意味着我国劳动力已经达到了由劳动力富余到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或将成为现实。

 中高速经济增长为新常态,中国经济迈入减速换挡期。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减速换挡期,GDP增速回落由先前8%放缓至5%-7%。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

 减速换挡是高速增长后的必经阶段。国家或地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后,经济增长会迈入中低速增长阶段。日本在1950年到1972年的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到1990年放缓至4.26%,1991年后再次进一步将至1%以下。韩国在1961年到1996年的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到2012年放缓4.07%。

粗放式生产要素堆积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呼唤增长新动力。经济新常态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随着刘易斯拐点出现,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降低,依靠简单成本要素堆积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就要求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主线,发展智能制造被列在突出位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五年来,发展新动能迅速壮大,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2018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为主线,发展壮大新动能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未来,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仍将继续,产业优化和升级已经成为最基本要求。 

针对三大产业升级,政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举措,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大批涌现,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从30%提升到40%以上。

加速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大势所趋。工业企业面临着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业绩下滑等多重挑战,未来规模扩张的空间逐步缩小。当前的经济大环境要求工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充分利用创新驱动生产,转变增长模式,通过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先进理念和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接不断升级的需求。消费上,加快向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转型,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撑消费结构升级。投资上,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成为投资新热点。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的引入,可显著提升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企业需要通过更新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提升产品品质、增强盈利能力的目标,提高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富士康通过更换部分老旧生产设备,在设计、分析、制造、样品检测、生产等步骤中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缩短从接单到出货的时间,大量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和时间;通过高效运算、及时反馈智能设备,协同运用微型化通信装置和智能检测,达到生产系统的自我诊断、调整及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学习,提前警示,避免潜在不良品的产出。

3.3    两化融合的连接点,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工业互联网并不代表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也不意味着就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其本质是以机械、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施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工业互联网的两大内涵:网络基础设施与新兴业态应用。工业互联网构了一个新兴的网络基础,未来,TSN、NB-IOT、工业Pon、multefire、5G URLLC的5G、NBLT、TSM、SDM等技术将逐步落地,用于构建未来产业智能化的基础。此外,工业互联网构成了新兴业态与应用。未来,随着平台实现运营优化、资源协同与模式创新,工业互联网将会提供多种新兴的业态和应用,包括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


工业互联网的实质:工业数据+模型=服务。在工业实践中,工业互联网把来自于机器设备、业务系统、产品模型、生产过程以及运行环境中大量数据集成后汇聚在工业PaaS平台上,并将技术、知识、经验和方法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沉淀到平台上,只需通过调用各种数字化模型与不同数据进行组合、分析、挖掘、展现,即可以快速、高效、灵活的开发出各类工业APP,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协同研发设计、生产设备优化、产品质量检测、企业运营决策、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多种多样的服务。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为其变革必要的共性基础设施与能力,同时也可以用于支撑其他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制造主要依托两方面基础能力,一是工业制造技术,包括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和先进元件等,这决定了制造边界与制造能力;二是是工业互联网,它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包括智能装备,ICT技术在内基础设施。这两方面共同融合,互相促进,即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工业装备、工艺和材料潜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匹配效率、生产差异化产品和实现服务增值,进而实现工业全流程智能化,包括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智能制造的基础,同时也超越了智能制造的边界,同时相关的还有车联网,产业互联网,医疗,交通等相关的互联网。 

两化融合已迈入新阶段,海量工业数据带来工业互联网弯道超车机遇。十九大提出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与十七大提出的两化融合、十八大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一脉相承,标志着两化融合进入了新阶段。两化融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制造业升级的必然结合,关键连接点就在工业互联网。中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累积了大量工业数据,发展工业互联网有着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3.4   外在压力与内在需求叠加,促使电子代工龙头转型智能制造

 富士康作为电子代工行业巨头,市场环境变化压力倒逼其智能化转型。目前,富士康等老牌代工企业正面临相似的产业发展困境。从外部环境来看,消费者目前具有更大的主导权,消费电子行业的整体毛利率维持低水平,处于产业链中端的加工制造业利润率最低,且竞争不断加剧。从企业内部来看,生产成本上升、对于劳动力的过于依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富士康已经在缓慢且稳步地推进生产自动化。同时,使用机器人也将减少富士康卷入劳工纠纷的可能性。现在,大陆工人的就业选择并不局限于鸿海这类大公司。富士康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战略上走在了行业前列,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其他中小企业机器换人。早在2006年,富士康就提出了发展机器人的规划,并在随后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在2011年更是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15年,富士康在昆山的工厂已完成“机器换人”的“黑灯工厂”,员工从最多时的11万人,到至今只有5万多人,营业额不仅受影响且不断上升。这种生产模式被富士康内部称为“168”,意为能够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连续不断生产168小时的全自动化产线。

除了加强自身的研发投入之外,鸿海集团也计划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在核心技术领域快速布局,争取机器人发展的时间窗。15年底,鸿海集团对海外子公司英属开曼群岛ICREATE INVESTMENTLIMITED增资1.2亿美元(约7.8亿元人民币)。尽管公司并未做公开评论,但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曾透露,因为机器人网络通讯的密度和技术难度相当高,要能够同步互联互通的趋势,集团正规划在美国收购几家机器人公司,目前已有一批约30人的团队在美国考察,准备布局与集团领域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所以,业内一致认为该子公司将主要执行海外机器人的投资业务。 

    富士康工厂之间尚未做到互联互通,智能互联成为内部管理集约化的新需求。目前,富士康内部尚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工厂之间没有做到互联互通。富士康单个工厂的产线投资、产线利用效率等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对产线的进行总体上的资源规划,富士康对众多供应商也没有做到高效管理。第二个问题是沟通、交付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过高。富士康的体量巨大,生产组织形式复杂,信息平台不够健全,如果客户量较小,其难以发挥体量优势,运营效率就会很低。

4        不打无准备之战,天时地利奠定先发优势

4.1     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清晰,地方政府积极推行“企业上云”

4.1.1   国家政策频出,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清晰

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该行动纲领面向十个重点领域,建设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 

十九大报告也对发展制造业提出新的要求。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经过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半年的遴选工作,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经确定。据工信部介绍,为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落地,将加快上述项目部署,并将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并在各行业进行推广,同时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后续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顶层设计逐步清晰。《指导意见》提出,2018-2020年为三年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到2025年,我国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2018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等政府部门连续出台扶持政策,工业互联网政策再加码。2月份,为贯彻《指导意见》,落实2018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点工作部署,工信部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2月下旬,工信部发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的通知》,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度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4.1.2  积极响应《指导意见》,地方政府纷纷推行“企业上云”政策

工信部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战略,一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验证;三是百万家企业上云;四是百万工业APP培育。企业上云的政策一经提出,浙江、江苏、山东、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省市便立即响应并实施。其中,浙江省行动最快,广东省方案系统性最强。

浙江省:行动快,计划全,落实佳。

2017年4月,浙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浙江省“企业上云” 行动计划(2017年)》,计划全省新增上云企业10万家,培育国内领先的云平台服务商3-5家、行业云应用平台10个、云应用服务商100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开展10项专项活动,按行业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上云活动。同时,浙江省各级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十万企业上云”行动的 通知》,量化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全省11个市“企业上云”的目标任务,出台了本地“企业上云”具体实施方案。

财政方面,浙江省推出“三个一点”的联合激励机制。为了推动企业上云政策在地方更好的落实与实施,经信委与省财政厅也下发了《浙江省“企业上云”工作考核奖补办法》,落实省级激励政策,不少市县(市、区)也制定了本地财政激励政策,云平台服务商也积极配合,纷纷推出优惠让利措施,形成了“三个一点”(即企业、云服务商、各级政府各出一点)的联合激励机制  


广东省:全方位、系统性、多层次政策落地,具备可复制性和强推广性。

广东省具有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大省,广州是广东制造业中心,在发展工业互联网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另外,广东省近年来加快在窄带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研发和试点,创造了适应工业互联的网络基础环境。

2017年12月,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关于深化“互 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支持企业“上云用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 (2018-2020 年)(征求意见稿)》,根据《意见》制定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建设三步走计划:

2020年,率先形成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培育 2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200 家工业互联网服务商、1万家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数字化改造、20万家中小企业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应用业务系统“上云”;

2025年,率先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1-2家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2035年,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国际领先。基于以上目标广东省列出6大方面17项任务,将工业互联网的 建设目标系统、有层次地罗列出来,切实做到将大目标落实到具体任务。 

4.1.3  富士康股份极速IPO,国家政策显著倾斜

符合“工业强基”政策基调,富士康将以智能制造服务商身份亮相A股。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将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兴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对此,国家展现出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深入网络强国战略及信息化工业互联重要性,并陆续颁布指导性政策文件确定三步走战略。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8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富士康大概率入选国家级平台。在此政策导向下,富士康股份将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转型。

 


    富士康跑步上会只用36天,国家政策显著倾斜。根据证监会官方文件显示,传统上企业IPO上市通常需要七至八个月的排队时间,而富士康于2018年2月1日向证监会上报招股书申报稿,到3月8日批准过会,包含春节假期公司只用了36天,跑步搭上IPO特批快车,上市进程可谓是A股史上最快。富士康的极速过会侧面体现出国家对于智能制造领域的政策倾斜。传统的制造业巨头发力工业互联网,以富士康巨大体量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将引导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为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转型按下加速键。根据目前的政策导向,符合国家战略的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在内4个行业的独角兽企业,极有希望获得特别的上市政策倾斜。

4.2     坐拥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

中国承接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两个重要角色。本土品牌厂商不断崛起,在全球市场向竞争对手发起猛烈冲击。3C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快,极大程度的压缩了整个3C行业的生命周期。以苹果公司为例,其所有产品的平均更新周期仅为355天。对于制造厂商来说,第一时间了解到需求的变化后,响应程度取决于其对应用集成以及自动化技术的理解。

 

 

新的工艺和技术的出现驱动着3C产品的不断创新迭代,也使得生产设备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甚至是大型的升级换代。为了适应3C产品款式多、更新快的特点,3C设备多为非标准化定制设备,即根据产品、材料的特性和生产加工特点进行定制。 

非标自动化设备定义就是用户定制的、用户唯一的、非市场流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设备,是采用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的单元设备组装而成,是根据客户的用途需要,开发设计制造的设备。顾名思义,“非标自动化”是对应所谓“标准自动化”的概念而出现的。不同类型客户其工艺要求均不相同。操作方便、灵活不单一,功能可按用户的要求而添加,可更改余地大。 

在工程界,为了应对大批量定型产品的生产,设计了生产流水线,辅以标准化的工装夹具和刀具,并制订了严格的生产工艺SOP(标准作业指导书)、BOM表(零部件和物料清单)和品质管控模式SIP(产品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对产品线的全制程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了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品质好的效果。也就是采用了“标准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但面对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时,其负面效果就是很严重的了。当产品需要更新换代时,整条生产流水线就面临着整体报废的危险。

非标行业自动化的重点不仅仅是机器人/机械手的开发,还在于能根据不同的下游应用场景将自动化设备进行集成(如上下料的布线方式,加工的角度、力度和加工时间等)。我们认为,富士康作为机器人应用下游企业,具备与生俱来的自动化生产“内测优势”,自研的工业机器人可以在庞大的内部生产线进行各种场景的集成调试和大规模商用测试,待成熟后可以向外部推出商用(一个传感器一秒可以生成4-8个数据,单纯把这些数据储存起来没有用,重点在于分辨与使用“有效且有用”的数据,这就需要大量的生产经验)。富士康的生产线种类齐全,基本涵盖了全球大部分品牌客户的生产加工,而富士康同时又是国内大多制造业“黄埔军校”,国内制造业企业所使用的产线很多是模仿学习富士康而打造的。因此,富士康的机器人具备很好的外部推广条件。

4.3    核心竞争力:40余年工业机理沉淀,深谙下游行业集成之道

4.3.1  资产优化与资源配置并行,多重优势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按照信通院的分类标准,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分为资产优化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分类来看,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狭义工业互联网平台分为资产优化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

资产优化平台聚焦企业内部设备资产的管理与运营,利用网络技术远程连接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及行业经验知识对设备运行状态与性能状况进行实时智能分析,进而以工业APP的形式,为生产与决策提供智能化服务。

资源配置平台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内外部要素资源的组织与调度,通过云接入分散、海量的资源,对制造企业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等进行优化,提升供需双方、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类资源的匹配效率。 

 

富士康有实力构建“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综合性平台。资产优化平台是全球工业互联网竞争的制高点,资源配置平台是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抓手。目前,我国在资产优化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发育迟缓。鉴于这两个平台重要的意义和发展较慢的局面,预期会有大量的企业在这里布局和发展。富士康凭借着40年的制造经验和对工业机理的深刻认识,积累了多种核心优势,可构建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综合性平台,公司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

4.3.2    智能设备布局已先行,制造实力与技术优势助力资产优化平台构建

全球工业互联网竞相推进资产优化平台,我国面临两重挑战。

建设资产优化平台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方面如GE、西门子等工业巨头依靠工业制造优势,提供“产品+服务”,打造“国际品牌+高端产品+先进平台”的立体新优势;另一方面如微软、IBM等信息通信企业依靠IT技术优势,将部署运行、技术扩展,合作开发作为平台业务拓展方向,抢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则面临两大难题:(1)相比外国工业巨头,我国企业在领域覆盖窄、服务能力弱、产业链地位低,难以与外商匹敌;(2)资产优化平台强调与底层设备的深度交互,要求平台具有强大的技术融合能力,涉及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以及大量工业技术和知识经验积累,一般企业难以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动力。 

然而,富士康制造实力与技术优势均突出,并已先行布局智能设备,可有效克服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两大难题。

富士康综合制造实力全球领先,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公司在所处的业务领域中,市场占比居于领先地位。2016年,公司在全球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制造市场占比超过40%,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市场占比超过30%;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市场占比超过20%。 

自动化技术积累与设备制造经验加持,富士康发力智能装备与底层技术。在技术优势上,凭借在制造业积累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设备制造经验,公司在智能设备和底层技术上取得一定进展,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数控机床、通讯网关、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等智能装备和底层技术上有明显突破,在多个工厂实现关灯生产。在平台架构设计上,公司也以打造技术平台为先,强化了拥有优势的技术设施层——边缘层和富士康云。

(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工业机器人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主要用于执行重复度较高或危险度较高的工作,从而大量节省人力支出、提升制程弹性、缩短作业时间。 

工业机器人是公司四大业务之一,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体系。公司生产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自身和外部客户,是公司和外部客户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的重要保证。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高端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公司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掌握了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其专用交流伺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关节精密传动技术、核心控制算法等,以及在上述技术基础上建立的提供多种定制化行业专用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具备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

 

(2)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主要指计算机图像识别,即用算法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识别。机器视觉技术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照相机、摄像头、图像传感器、视觉处理和通信设备。

机器视觉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手段,相当于人类视觉在机器上的延伸。它具有高度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和可适应较差环境等优点,将在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实现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

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图像信息提取、处理并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视觉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工业自动化中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将不再是单一维度的简单数据,而是广域立体的海量数据,同时在速度、尺寸、光谱等维度大大突破人眼极限。 

    机器视觉大幅提升检测和修复效率,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富士康手机表面检测的相关工序通过应用快速检测及超高清影像技术,大幅提高非人力所及的检测能力。在产品表面检测制程中,透过显微影像技术,可自动修补2~3微米的表面划痕(人的头发直径是70~80微米),显著提升检测和修复效率。原先,富士康手机外壳表面检测工厂用工最高达到6万人,在以引入高清影像的检测技术后,6万人在两年时间内减少至2.4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是一种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将零件加工出来。

数控机床已广泛运用于富士康产线。2014年,富士康旗下赐福科技公司收购以生产智能数控机床为主营的鸿庆精机80%股份。目前赐福科技开发的Foxnum CNC数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集团内手机、平板计算机、笔电等的精密金属零部件加工生产线,满足不同复合的切削需求,在许多专用设备皆有应用案例,如钻铣加工机、立式综合加工机、铣磨复合加工机、卧式双群组钻铣机等。此外在集团的郑州工厂,一条CNC(数控机床)生产线已经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 

(4)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是在最靠近物理实体数据端的地方,就网络边缘处进行网络数据的处理、分析、存储、计算。其目的是在最靠近实际的工作物体上面来实现新生技术和产业技术的融合,提供实时性处理。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能降低高昂的带宽成本,满足边缘侧的业务实时性,减少数据储存云端的安全隐患。

边缘计算实现了对产品的精准控制。富士康旗下TPS玻璃面板厂导入了ABC管理网络体系。每一个玻璃片中会有达百种上千的设备,系统全程监控并反馈参数,通过边缘预算进行控制,提前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最终实现产品从第一批到第一百万批都能够精准确保不离所处的位置,误差在1毫米。借助这个技术,工厂每个月可以减少1%到2%的损失。

(5)关灯生产 

富士康多家关灯生产工厂已经建成。关灯生产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影像辩识、信号处理等技术实现所有生产过程智能全记录,每个机器都有数据积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建立数据模型。把这些数据完整地保存下来,作为下一代产品设计的数据参考。生产过程中,彻底实现物和物(机器)的交流,工厂从物联网进入无人自主生产,因此可以做到关灯生产。2017年富士康已经实现5家自主作业的生产工厂,即将在贵阳贵安新区建成第6座。 

4.3.3      供应链管理能力叠加上下游资源优势,发力资源配置平台

资源配置平台聚焦企业内外部的资源精准配置和流程的灵活重组。资源配置平台聚焦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要素资源的组织与调度,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资源和信息对称,促进生产协同,盘活闲置存量资产,激发新的增长点。根据平台提供者所处领域行业特点、业务类型、市场特点的不同,又包括按需定制(C2B)平台、软硬件资源分享平台、协同制造平台等细分类型,本质都是对资源的精准配置、对流程的灵活重组。

信息化集成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是我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企业信息化集成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是制约资源配置平台做广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平台进行网络协同制造、定制化生产,都对信息化集成应用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有很高要求。 

凭借40余年电子加工行业经验,富士康供应链管理能力无出其右,上下游资源优势突出,有实力打造资源配置平台。

富士康具有领先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和3C电子行业最短的供应链。公司建立了“电子化、零组件、模块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简称eCMMs),为客户提供机光电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和全球组装交货,以及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公司具有优异的研发设计、精密模具、新产品开发、小量试产、大量量产、全球运筹及工程服务等能力,通过在此基础上强化全球布局,垂直整合设计制造与经营模式,形成了全球3C电子行业最短的供应链。 

公司具有优质稳定的上下游资源,产业话语权逐步提升。公司主要客户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包括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HPE、华为、联想等。由于遴选合格供应商的认证程序严格复杂且历时较长,公司通过多年积累已成功进入众多国际领先品牌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主要供应商包括Broadcom、Dell、HPE、华为、Intel、Qualcomm等。

公司的大供应商与大客户存在一定程度重叠,有利于富士康通过资源配置平台在企业内部进行资源配置和成本管理。随着公司的智能制造转型,公司凭借着行业领先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在产业话语权会逐渐上升,吸引主要供应商和企业参与到资源配置平台,加快产业上下游的协同。 

4.4    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分析: 代表美国的GE Predix

4.4.1       Predix——GE推出的基础性系统平台

Predix是GE推出的针对整个工业领域的基础性系统平台,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可以应用在工业制造、能源、医疗等各个领域。Predix最开始是一个PaaS平台,但是随着GE对其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超越了平台的概念,成为GEDigital的当家花旦。目前,Predix已经远远不止是平台,包括了边缘+平台+应用三部分,其中边缘和平台都只是配合应用的,应用才是Predix的最终目的。 

Predix提供了Predix Machine的开发框架,支持开放现场协议的接入,并增强了边缘计算的功能,由合作伙伴开发相应的设备接入和边缘计算的功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Predix提供的边缘计算功能,在国内,我们还在讨论什么是边缘计算,而Predix已经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定义了边缘计算的实现框架。 

PredixMachine包括一整套技术、工具和服务,支持应用开发、部署、应用和管理,可支持小到Raspberry Pi这样的嵌入式硬件,大到SBC(SingleBoard Computer)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PredixCloud了。根据边缘设备的处理能力不同而选择PredixMachine的内置功能,以此来决定应用场景。 

平台端Predix Cloud是整个Predix方案的核心,围绕着以工业数据为核心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工业数据采集、分析、建模以及工业应用开发的能力。

4.4.2        相比GE,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的优势

我们认为,相比GE,电子代工巨头富士康发展工业互联网具备以下四点独有优势:

1)领导层重视,决心大,执行力强。富士康发展工业互联网并非突发奇想,早在2016年2月,富士康科技集团就成为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简称AII)首批理事单位,副总裁简宜彬代表富士康集团在联盟担任理事代表,并在联盟组织的大会上做过《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的分享。此次拟IPO的富士康的前身是富士康子公司福匠科技,在2015年经过股份制改造引入各方股东后,改名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体现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布局智能制造的坚定决心。 

2)深耕3C产业,工业经验可复制性强。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GE和西门子两家巨头均已逐步发展成多元化的制造与服务公司,倾注大量资金在某一领域进行工业互联网尝试的意愿较弱。而富士康专注于电子加工行业四十余载,工业积累深厚,微小的智能化制造改进即可为集团带来较大收益,经验可复制性突出。

3)产业链分散,产业整合需求突出。由于消费电子产业链较为分散,产业整合的需求相比其他制造型产业更为迫切。富士康处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供应链把控能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可以有效整合消费电子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最终实现产业资源整合的目标。

4)迫切转型需求,倒逼富士康进行改革。作为全球制造业龙头,GE和西门子转型智能制造本意是顺势而为。和其相比,富士康的工业生产仍以相对低端的代加工行业为主,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中端,利润空间小,且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逐渐趋于饱和,终端出货量的下滑,富士康的转型需求迫切,更有驱动力去实现智能制造转型。

5        富士康如何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5.1    制造型企业发力工业互联网,工业经验数字化为平台服务是关键

中国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形成工业互联网发展四大路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实践中,装备和自动化企业、领先制造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的主力军。富士康制造业企业向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的典型企业。随着2018年工业互联网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富士康有望享受到政策倾斜。

 

 

富士康位于领先制造企业布局工业互联网的路径之上。制造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转化为平台服务能力是关键。制造型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包含两类典型的发展模式:一类是利用平台对接企业与用户,形成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例如海尔COSMOPlat平台通过将用户与全球的资源匹配,实现由企业主导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逐渐开始向用户需求驱动下的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型。另一类是借助平台打通产业链各环节,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例如航天云网INDICS平台共享平台市场信息,共享软件资源、知识资源、配套支持能力资源,构建了给予平台的工业软件应用开发生态环境。富士康在两种发展模式上都较有优势,在未来,将工业经验转化为平台服务能力是发展的关键。

5.2        以BEACON为核心,富士康八大平台多层次构建新生态

富士康转型工业互联网早有规划。过去数年,富士康一直致力转型成为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平台。2015年,在第一届贵阳大数据博览会上,富士康宣誓要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系”,此后两年有两个“制造云”项目实现落地。2017年,富士康积极加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个性化定制产业联盟”,并成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理事单位,参与工业互联网产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德国汉诺威展览上正式推出BEACON平台。


为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指导意见》,富士康制定了“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并在此战略指导下,富士康科技集团成立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上市主体),推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BEACON)的发展,帮助制造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下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的发展目标。

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积极转型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商。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创新战略,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以自动化、网络化、平台化、大数据为基础的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引领传统制造向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的转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网络和机器人为技术平台的“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公司积极转型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通过整合创新研发、精密制造、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存储及应用等,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智造与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八大平台项目聚焦智能制造,五个层次打造“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公司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将围绕“智能制造”,聚焦于八大平台项目,多层次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八大平台项目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共计20个子项目,投资额高达272.53亿元。



五个层次推动传统制造转型智能制造,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由实体制造层、边缘层、云网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构成,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工业互联网基础的“智能工厂”。



5.3        三大路径践行工业互联,工业互联网转型布局显现

5.3.1  积极对标GE,工业互联网转型布局显现

自我重塑到赋能企业,GE探索出传统制造企业的工业互联网转型之路。传统的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循环性的周期压缩等下行压力,即使工业巨头GE也不例外。面对这些转型压力,GE等国际制造业巨头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

为了实现工业互联网转型,GE实施了“三步走”战略。2013年,通过资产优化型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进行自我重塑,在企业内部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提升企业效率。2015年,GE开放Predix,允许客户基于Predix平台进行工业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GEPredix 与咨询机构、集成商和独立软件开发商共同合作,将Predix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允许合作伙伴在Predix上发布自己的服务及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应用程序。

 

积极对标GE,富士康“三步走”布局工业互联网。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将沿着“自我重塑-赋能企业-生态构建”从3个路径布局工业互联网,以实现企业的生态运营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智能生产能力:

路径1:智能工厂——面向企业内部,提高生产率。在企业内部全面实现设备、产线、生产和运营系统的互联互通,以采集关键、有效、微观、纳米级的生产数据,达成提质增效和决策优化。

路径2:智能产品、服务、协同——面向企业外部,延伸价值链。面向企业外部进行价值链的延展,建立一个广泛的工业智能制造互联网平台。

路径3: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开放共享的生态平台运营。汇聚合作企业、产品、用户的资源,建立和运营开放通用的生态系统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化运营服务的新业态。

5.3.2  面向企业内部的工业互联: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

BEACON平台有望成为中国电子制造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富士康于2016年1月正式将BEACON平台应用到了自身的生产流程当中,目前已陆续在各制造基地引进,打造面向企业内部的智能工厂,通过智能设备产生的大数据数据分析、预测演算法等,实现系统维护优化、机器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等应用,可有效帮助公司达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的目的,从而巩固全球主要电子设备品牌厂商的核心供应商地位。 

加强工厂之间互联互通,BEACON预计可有效提升富士康内部沟通效率。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之前,富士康内部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各地工厂之间尚未做到互联互通,单个工厂的产线投资、产线利用效率等数据分离;其二,集团内部沟通效率低下,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较高。若富士康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顺利将大陆十几家公司的供应链打通,将有效提升集团内部的沟通效率,进一步改善供应链管理能力。

应用案例:

富士康“痛点”:富士康产品制造过程以往面临诸多难题,如特定机种制作过程中难以分析电能使用效率、无法确定接料和换料时机、设备周期缺乏预警机制等问题。 

解决方案:BEACON平台通过产线上的终端传感器收集生产数据和设备数据,对制造设备及制造过程实现全面监控和瑕疵预测,结合产业专业理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采处理和分析。通过导入BEACON平台,公司实现了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从而优化了生产过程中的送料过程;通过智能参数修正反馈,实现了设备智能保养、防错良率预测等功能。

实现价值:使用 BEACON平台后,富士康实现了制造环节省电10%,明显减少设备维护及上料时间,弱化了自动在线测试环节,有效提高产品一次性良品率。

5.3.3  面向电子制造产业链的工业互联:成功实践转化为服务能力

成功实践转化为服务能力,公司探索BEACON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模式。目前,公司结合自身智能制造的成功实践,探索在原有业务模式基础上,向更深层次延伸至向客户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BEACON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包括协助、引领客户定义规格,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制造与技术解决方案,并在整个生产服务的产业链中挖掘与互联网生态系统连结的新应用。

 

 

四大子平台+多个工业服务应用,BEACON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服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BEACON以物联网平台数据采集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四大子平台(物联网平台、智能数据平台、智能制造平台、影像大数据平台)与多个服务应用(产品技术管理应用、生产制造应用、安全管理应用等)。同时,打造跨边缘层、IaaS层、PaaS层和SaaS层的应用体系,连通设备层、车间层、企业层,智能辅助生产者、管理者与决策者。另通过平台开放共享,打造生态链,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安全可靠的智能制造服务。 

四大子平台包括:

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平台Edge Connect为企业提供资源接入管理,数据采集的有效解决方案。客户通过Edge Connect高效、安全的将海量设备连接至云端,并在云端进行设备管理、数据存储,并结合云端其它工具对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如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现。 

影像智能平台:提供实时监控及转流服务,影像录制、存储、回放服务,人脸识别服务,机器视觉及影像辨识服务(条形码检测、附件包检测、零件辨识、零件检测)将影像流接入到影像平台,进行海量影像大数据的分析与建模,让用户可根据所选择的服务类型,输出符合期望的结果。 

智能数据平台:以建立可控、可管的资料统一接口,让数据在系统之间流通使用,并让各系统的计算与储存资源可以彼此共享。智能数据平台提供“中间件”,链接不同的资料库并提供资料输出接口,减少拿取资料的开发成本。存储方面以自定义资料引擎存储数据,减轻现有系统负担,极大地提高了资料使用效能。

 智能制造平台: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控制与优化的应用汇总集成,其中既包括直接同实时生产数据相关的MES应用,也包括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的SCADA应用,这些应用通过记录生产数据的每一步变化来实现生产车间可视化。运用Big Data与AI技术对数据进行建模来优化生产过程,做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满足用户各个阶段的需求,把生产数据变成无形价值并形成一张不可见的数据交互网络,从数字化提升为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BEACON获得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认可。2017年,BEACON通过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信服务评估认证,获得《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信服务评估认证证书》。同时,该平台在工业机理与智能工厂的成功实践应用入选《2017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


 

5.3.4    面向开放共享的生态运营:打造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目标是汇聚合作企业、产品、用户的资源,建立和运营开放通用的生态系统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化运营服务的新业态。短期目标是在2-3年内打造一个通用工业互联网平台。

政策+产业联盟+企业参与,三方面推动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构建需要依托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联盟和企业参与三方面来加以推动。公司响应国家提出的各种政策,积极参与了由工信部牵头成立的工业互联网联盟的各项活动,与工信部和联盟成员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业界标准协议制定。在引导企业参与上,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在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透露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向中国有上千万家中小企业开放。另外,公司有意成立创新制造业的研发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为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7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富士康不仅电子制造领域的优秀平台代表,也是跨行业、跨领域的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公司十多年的先进制造经验以及知识模式的积累,公司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规模、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短期内难以超越。

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186.56、218.57 和 255.56亿元,对应 EPS 为 0.41、0.49 和 0.57 元。考虑到公司是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领域稀缺龙头级标的,按照18年净利润20-25倍市盈率,合理的市值区间为3,731-4,664亿元。

6         风险提示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不及预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想要获取更多研报信息、新财富原创公司研究文章,可扫码添加小秘书,拉你进新财富读者群。对接暗号:投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