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州籍烈士陈新泉的亲人,找到了!这是他为国捐躯的故事...

梅州日报 2022-10-24

在距离梅州3000多公里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一座落成于1988年7月的“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耸立在加格达奇区的北山上。纪念碑左侧的山坡上,是一座烈士陵园,一群为开发和建设大兴安岭而牺牲的烈士长眠于此。梅州兴宁籍烈士陈新泉便是其中之一。


今天,是清明节

在这缅怀英烈寄哀思的日子里

我们听到一个好消息
陈新泉烈士的亲人,找到了!


近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经广东省《南方》杂志社联系到梅州日报社,希望南北两地党媒共同为安葬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北山烈士陵园的兴宁籍烈士陈新泉寻亲梅州日报记者随后联系梅州市、兴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当地镇村,在一天内迅速寻找到烈士亲属,重温陈新泉烈士英雄铁道兵的不朽精神。


清明期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北山烈士陵园举行了代祭活动,工作人员向陈新泉烈士墓敬献鲜花(白雪麒 摄)


远赴北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牺牲时年仅29岁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木材,国家在1955年第一次做出开发大兴安岭的决定次年3月,陈新泉应征入伍,加入了铁道兵第三师第15团。1964年初,铁道兵三师、六师、九师的8万官兵向大兴安岭高寒禁区挺进,拉开了修筑祖国北垂铁路的序幕。
在艰苦卓绝的奋战中,许多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将士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把钢轨铺进万年沉寂的林海雪原,把幸福之路带给大兴安岭的各族人民。1965年2月2日,陈新泉牺牲,年仅29岁


陈新泉烈士(受访者 供图)


根据奋斗杂志社记者

提供的线索显示

陈新泉的籍贯为

广东省兴宁县宁塘公社龙岗大队梅树下

为此

梅州日报记者第一时间

到兴宁市进行走访

了解到

“陈新泉是我们登记在册的烈士,牺牲前是解放军8699部队司务长。”在兴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拿出一本编于1982年的《广东省兴宁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告诉记者,陈新泉的名字被记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烈士”一栏。2020年,兴宁市对合水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整体修缮时,陈新泉的名字也被篆刻在了烈士英名墙上。


兴宁市合水烈士陵园内的烈士英名墙(陈思杰 摄)


在梅亲人:“虽未曾见过面,

但他是我们家的骄傲”



根据地址线索,在相关部门和当地镇村干部的帮助下,记者在兴宁市宁中镇龙岗村找到了陈新泉烈士的侄子陈仿朋。谈起素未谋面的叔叔,他很快打开了话匣子。


“曾经听我姑姑讲,叔叔在北方当兵,他偶尔会寄信回来,也会寄点钱补贴家用。叔叔在信里说,他们那边经常会遇到暴风雪,物资也比较匮乏,经常有人被冻伤或者饿坏。”陈仿朋说,他在陈新泉牺牲的第二年才出生,虽然未曾见过面,但到十几岁时,已经从家人口中听了许多关于叔叔的事,知道叔叔是家里的骄傲


不仅仅只是为国奉献

陈新泉也非常爱家

在采访当地村民的过程中

记者了解到这么一件事

☟☟

“我跟他见过一面,那时我才10岁。当时他穿着军装回来探亲,受到村里人的热烈欢迎,很多人围着他,特别热闹。”龙岗村68岁的老人罗思维回忆说。

那次回乡时,陈新泉把积攒的工资留给家里,委托自己的哥哥建一栋新房。然而,探亲过后才一年时间,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家里刚建好的房子,陈新泉就在异乡牺牲了


而在陈仿朋的哥哥陈仿彬脑海中,对于陈新泉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家里得知叔叔牺牲时的场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叔叔所在的部队有一些人来到家里,把军装和蚊帐等遗物交到我爷爷手中,但未告知具体安葬在哪里。当时一家人都号啕大哭,特别是婶婶都已经哭到声音沙哑。”陈仿彬说。陈新泉牺牲时,其女儿仅有一岁,后来其妻子携女儿远走他乡,与陈新泉的家人失去联系


“我们仍会继续寻找陈新泉烈士妻女的工作,做好烈士亲属权益的保障,让为祖国牺牲的烈士与遗属同享荣光。”兴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钟清林说。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看到这

可能还有不少小伙伴对于铁道兵

并不是很了解

下面,日报君就带大家

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要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背上了行装扛起了枪,满怀豪情斗志昂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打通昆仑千重山,又战东海千重浪。林海雪原铺新路,金沙江畔摆战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铁道兵之歌》


这首激情澎湃的歌曲,热情讴歌了铁道兵在全国修筑铁路的丰功伟绩。歌词中提到的“林海雪原铺新路”,说的就是8万铁道兵历尽千辛万苦、奋战数十载,终于建成了一条纵贯大兴安岭、沟通内地的钢铁通道。铁道兵这支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铁道纵队”,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是我们国家“最可爱的人”。


他们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铁道工程技术保障任务的兵种,除担负铁路建筑和地下铁道修建任务外,还多次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清雪开道等紧急任务,在国家需要时同样参加抗美援朝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等各类军事任务。1983年10月1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正式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


“铁道兵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他们顶天立地、铁骨铮铮,谱写了一首让‘八百里高寒’变成了通途的壮美史诗,精神永垂不朽。”知名作家、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原《哈尔滨铁道报》副总编辑韩玉皓向记者感慨道。


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致敬!

来源:梅州日报(mzrbweixin)

文/梅州日报记者 陈思杰 范斌

通讯员:杜金莹

编辑:黄炜明

审核:蔡颜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梅州最热新闻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