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住在这里的常州人真幸福,逛个菜场都要胖10斤!

2017-10-11 化龙巷

2017年10期 总第20期

摄影 | 编辑  邵雨露

化龙巷政企行业出品


对于绝大多数常州人来言,

勤业是再熟悉不过的老地方了。

运河穿城而过,勤业因水而兴,随着历史波涛滚滚了千年,默默地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也骄傲地承载着城市的荣耀。这里有新的繁华在崛地而起,而由历史浇筑的那些痕迹,擦去时光的灰尘,也依然在熠熠生辉。

东到怀德中路沿线,南到清潭路,西到外环高架,北到飘香路,作为常州市中心一处重要的生活圈,勤业这片土地被寄予了太多可能性。从市井之间的生活百态到街头巷尾的诱人美食,都是勤业人正在切身经历的人生。


勤业此心安处是吾乡 市井之间 / 生活百态


▲ 天刚蒙蒙亮,空气中还带着几滴细雨,勤运桥上已经缓缓的有车驶过。桥梁伴随着古运河而生,串联起运河两岸人们的生活。

▲ 妈妈被小朋友清晨的一声啼哭扰了清梦,索性早起带他出来遛弯。小朋友却还是一脸睡眼惺忪的模样,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四周。

▲ 退休之后的日子有些单调,老爷爷喜欢清晨的时候一个人骑车到这里来钓鱼,倒不是在乎能否钓上鱼,享受的是静静等待的那个过程。


▲ 一把鱼竿,一盒鱼饵,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也能过的有滋有味。

▲ 在运河边走几步就能看到遛狗一族,汪星人撒欢似的一路小跑,给勤业的清晨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息。

▲ 七点还未到,勤运桥上的车便开始渐渐多了起来。这座今年年初才刚通车的桥梁,承担起了连接三堡街和运河路的重担。

回收家电的喇叭声、修鞋匠的吆喝声、缝纫机的哒哒声...交汇成街坊邻居最熟悉的“起床铃声”。

上世纪80年代,勤业新村平地而起。历经30多年的沧海桑田,如今的它已经是常州市“年纪最大”的居民住宅小区之一。

▲ 从勤业一村到勤业六村,八千多户人家在这里安居乐业。每年都有新的人来也有旧的人走,但更多人是从意气风发待到了白发苍苍。

▲ 围墙上密密麻麻地插了一圈细碎的玻璃渣,这样简单实在的防范措施,除了老小区,其他地方怕是都没有了。

▲ 老爷爷架着一副老花眼镜,悠闲地坐在藤椅上翻阅起报纸。“虽然年纪大了,外面的世界多少还是要了解一点的。”见我拿着相机,老爷爷兴致勃勃的跟我讨论起来。

▲ 孩子们在家门前的小空地上嬉戏打闹着,笑的一脸灿烂。一下子就把记忆拉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一群人一起跳绳、踢毽、躲猫猫...一个个夏天的暑假就这么过去了。

▲ 初识时觉得勤业市井到有些杂乱,但走近它,又会觉得它像是一幅铺开的画卷,浓墨重彩的喧哗,轻描淡写的日常,都在这里反复地铺色晕染,慢条斯理地在记忆里一点点堆积。

▲ 附近的老人们喜欢到勤业文化中心下棋、遛鸟,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已经变成花白了的鬓角和褶起来的额头。激昂文字是不会了,谈的更多的是家长里短与天气变化。

▲ 新村里的这间略显破败的小屋大概也是上个世纪的产物,门前的绿植长得十分茂盛,看起来都是主人悉心照料的成果。

▲ 小屋的主人原先住在金山桥,女儿八岁的时候搬来这里,一晃几十载,女儿也结婚生了孩子,搬到了新的住处。但她却对勤业情有独钟:“这有我的老朋友和老邻居,也蛮好的。”独居也不感到寂寞。

▲ 在勤业,你可以轻易的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商圈转入一个被里街小巷藏匿着的城中村,不过就是一墙之隔。

▲ 勤业的市井交响曲在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后,喧闹了一天的街巷渐渐安静下来。对于勤业人来说生活就是日出日落,吃饭睡觉。或许缺少了一些激情,却可以在平淡中吐露出幸福。

▲ 当周围的高楼开始带着一种需要仰视的拒绝姿态出现时,那些被围困在城市里的原始村落,在不经意间就会触动了我们心底柔软的部分。


勤业人间有味是清欢 街头巷尾 / 美食环绕


▲ 真正的美食都隐藏在城市的角落里,你可以踏着晨曦的微亮,寻访一家居民区里的早餐店;也可以在华灯初上时,钻进一家巷弄里的苍蝇馆子。

▲ 豆浆油条、煎饼牛奶、热粥馒头...老张的早餐铺已经开了几十年,门头很不显眼,属于路过十次会错过九次的小店,但只要进去过一次你就不会忘记那口味道。

▲ 细长的锅贴被煎的滋滋作响,冒出的白烟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今天要吃几个锅贴了。

▲ 鲜嫩的豆腐汤撒上一把香菜,先喝一口汤提提味,然后迫不及待的舀起一颗颗软糯的豆渣饼,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老常州的美味都传承在这碗豆腐汤里了。金黄色的油条酥脆中不失劲道,乳白色的豆花顺着喉咙就滑溜了下去,心满意足的让胃被它们撑满。

▲ 擀皮、加馅、捏褶...不一会一笼排列整齐的包子就要开始它们的“发酵之旅”了。这家店把平淡无奇的包子玩出了新的花样,咖喱牛肉、酸菜粉丝、梅菜扣肉...都是勤业人认证过的招牌美味。

▲ 煎饼摊前已经排起了队,薄薄的脆饼加上海带丝、土豆丝,各种小菜、油条,甚至还有加辣条的,营养又丰富。此刻不管你是家庭主妇还是建筑工人,都需要这份热乎乎的早餐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 吃完早饭就绕到了菜场,勤业菜市场位于常州最热闹的城中区,尽管早先因为修建地铁被拆除了一部分,但它仍算是常州的大型菜市场之一。

▲ 想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市井和日常,大概没有比菜市场更加天然去修饰的去处了。熙熙攘攘,大塑料袋套着小塑料袋,勤业菜场的一天开始了...市井之间的匆忙平常,日复一日,不在乎刮风下雨或是春夏秋冬。

▲ 小贩儿清亮的吆喝声,热热闹闹的讨价还价声,五颜六色、新鲜水嫩的瓜果蔬菜,活蹦乱跳的鱼虾海鲜…应有尽有,生活的压力顿时就被来自五湖四海的食物疏散而去。

▲ 菜场的一边,几把翠绿的葱一字摆开,摊前没有主人,似乎扔下一块钱就可以自己随意拿走。

▲ 另一边,猪肉摊就占了一整条位置,在灯光的环绕下,猪肉散发出迷人的光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过路人。

▲ 在不太想做饭的日子里,菜场里的那些卤味就顺理成章地唱上了主角。凉拌卤味菜拌着葱姜蒜的香味,总是能成为食客们捧在味蕾上的宠儿。

▲ 买菜人经过一番挑挑拣拣终于装满了整个篮子。菜场里没有什么新的事物,它亘古不变的存在着任何人的时光中。红的是辣椒,绿的是青菜,白的是豆腐...单调质朴的颜色却能维系起餐桌上的一派生机。

▲ 而从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准备今天生意的卖菜人,赶忙趁着摊前没人的空隙,迅速扒拉一口饭填饱肚子。

▲ 摊主们虔诚的守护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小天地,只是有时吆喝累了也需要一杯热水的慰藉。

▲ “一个人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失意之人一进菜市场,就会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如是说。

▲ 清晨的菜场看似杂乱,却满是热爱生活的人聚集的地方。勤业人对美食的执念,也恰好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 出菜场时已经靠近中午,包子铺老板端着一碗拌好的饭就开吃了,跟店里狭小的空间比起来还是外面自在。

▲ 长江路路口开了很多年的中意麻辣烫悄悄的搬了新的地方。爽口的青菜,嫩滑的香菇,绵软的豆腐,脆生的木耳,滑嫩的肥牛卷...一到中午和晚上的饭点时刻,店内必定是爆满的场景,唯有味觉弥亘。


▲ 鸭浇面,常州独此一家。17年前,现在的老板从一对老夫妻手上接过了这家店,而后让这个味道延续到了现在。一碗热腾腾的白汤面配上一碗足料的鸭浇,再来点咸菜提味,吃货的小心思就是这么容易被满足。

▲ 如果说七情六欲里,食欲最凶,那么勤业其实是个很凶悍的区域。生活在这里,不需要去几公里开外的网红店排队,也不用点外卖,只要穿双拖鞋踢踏踢踏下楼,小区一楼店铺随便进,全是好吃的。

▲ 常州人流行一句话,叫做“南大街的双桂坊小吃多,勤业的蓝天花园吃不停”,一语道出了常州的美食攻略。一到晚上,常州本地的老饕们就集体出动,将美食街中间的路变成了大型停车场。

▲ 蓝天花园美食街是个容纳百川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各地特色美食,所以勤业人居高不下的体重,真心不是他们的错。

▲ 在美食街上随意钻进一家小店,蒜蓉大虾、奶香玉米烙、清炒时蔬...在它们上桌的那一刻,所有的等候时的不耐烦都烟消云散,食物就是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 欧尚超市是勤业人饭后散步的好去处,广场舞大妈们失去了平时见面时寒暄的热情劲,火急火燎的站好队伍就开始摇摆着身躯舞动起来。

▲ 超市,也是一项能增添幸福感的发明,光看着排列整齐的货物就可以很满足。

▲ 一个人脑袋放空,推着购物车毫无目的地瞎晃,路过每一样喜欢的食物,然后带它们回家。或者和喜欢的人一起流连于柴米油盐之间,像是能够就这样慢慢的一起变老。

▲ 勤业人伴着夜晚的各种宵夜味缓缓入睡,车水马龙是催眠曲。


▲ 岁月迭宕,处在市中心的勤业,依然保持着慢节奏的生活,闹中取静。平凡如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市井当中,日日夜夜

▲ 而随着地铁二号线、龙湖天街商圈的到来,这里斑驳陈旧的街道也逐渐被翻新,不再是过去的模样。但那段历史、记忆并不会被忘记,只是换了新的说故事的人,把这些过往代代相传...

印象中的勤业水清树绿,如诗如画,

串起了生活的廊桥亭榭,色彩缤纷。


欢迎在文末留言

或者加小编微信,咱们聊一聊

微信号:happyxdj



常州人都在看

厉害了,我的大武进!这次又是全国第一!就是这么牛气!

紧急提醒各位常州车主!刚新增4项,再做这些动作每次扣6分

@所有常州人!这5个东西千万别丢,影响你的工资、职位和社保!

又是它!常州多家饭馆被检测出含有罂粟,实在太缺德…

常州人挺住!气温猛降15°C,13天没太阳,更令人绝望的是这8条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